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98岁名老中医刘绍武临终前的呼唤【转帖】
    

何足道中医之家:98岁名老中医刘绍武临终前的呼唤【转帖】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2 12:39 编辑 www.med126.com/sanji/

98岁名老中医刘绍武临终前的呼唤

按:一位98岁的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在其临终前仍然念念不忘中医的振兴,其创立的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三部六病学说可以带领中医走出困境、走向光明、走向世界。但是,在其从事医学生涯八十年结束时,这样的愿望仍然没有实现,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公元2004年12月2日,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刘绍武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弥留之际,他仍然含糊不清地呼唤着念叨:“三部六病,中医,振兴……。”
2004年4月,他生日时候,给他的儿子刘惠生说:“中医在15世纪前,在当时的世界上是属于领先的医学,可是现衰败了。日本汉医在沉寂了近半个世纪之后,现在不仅复苏了,而且迅速发展起来,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日本人生产的中药占了大部分。中国是中医中药的发源地,可是现在洋人的中药已经倒灌我国,而且占了我国很大的市场。韩国生产的高丽参仅此一项出口就相当于我国中药材出口总额的50%,目前国外168个国家生产所用中草药原材料大约有八成来自咱们国家,可是我们国家的市场份额只有3-5%,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中药一天天走下坡路,形势如此危急,我是愈想愈心痛,真是死也不能瞑目啊!”
临终前的呼唤的启示
我们还是先从刘绍武的人生经历说起吧。
1、传奇式的人物
刘绍武先生1907年出生于山西省襄垣县十字道村。自幼家庭贫寒,体弱多病,13岁上学,他天资聪颖,嗜书成癖,熟读经、史、子、集。在年少时曾感染疫痢,因久治不愈,深感医道艰深及庸医之卑微,17岁自学中医,18岁登门为农村患者义务看病,24岁名振上党地区,起死回生者难以计数,病人蜂拥而至,成为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此时他筹办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中医医院——友仁医院和学说团体——友仁医社,拉开了其八十年医学生涯的序幕。抗日战争时期,他为躲避日本人追逼为日本人做事,逃难于西安、天水等地。除行医之外,还给同行和爱好中医的人士义务讲课。此时,他已经认识到《伤寒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很多错误,为临床应用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检验,他制定了重新整理《伤寒论》的八字方针,即:立纲、归类、正误、补缺。那时成书的讲稿有“仲景学说观”、“仲景证治观”、“仲景药能观”,因战乱未能出版。他用几十年的时间对《伤寒论》中凡有纲不系目处,必重新立之;对原文有错误的,必一一予以纠正。在这些论著中已经萌发了“三部六病”学说思想,这一新思想为以后学说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绍武先生还精研哲理和善于数术,分析事物的发展状态常有超前的预见性。如:解放战争高潮时期,胡宗南屯兵西安,他预测了西安城内无战事,当别人纷纷从西安出逃时,他去从天水回到西安,准备解放后返乡。那时,他的朋友们都说他疯了,到西安送死去了,但是事实正如其所预料。刘绍武青年时代能很快成为一代名医,每天的门诊病人常以百人以上,与其具有丰富而深奥的哲学知识是分不开的。
2、 伟大的奋斗目标
刘绍武先生为追求真理而制定的学说信条是:“古往今来,学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不分古今、中外、尔我,以是者为是,非者为非,永远以先进代替落后。”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他创建了具有民族形式、民族风格的三部六病学说。即:他把人体分为三部分,凡是机体与空气接触的部分称为表部;凡机体与饮食接触的部分称里部;机体的剩余部分称为中部。每部的病性分为阴阳两类,三部共有六类,简称“三部六病”。三部六病学说是以西医的解剖结构划分病位,以中医的阴阳理论归纳病性;又以《伤寒论》的精髓为参照,取西医的名称为标识,概略地勾划出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三部函盖人之整体,六病囊括病之全部”。
现在刘老的传人在三部六病学说的指导下,已经对中西医学的主要著作和教材进行了解构和重建,这部著作称为《系统医学》。全书分为“系统人体学”和“系统疾病学”,大约500万字。这部著作是中西医学优势基因的重组,是医学统一的范式理论,她将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医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医、中西医学的统一奠定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个伟大的医学统一时代即将到来。
3、 临终前呼唤的启示
刘绍武先生临终前呼唤的启示是什么?首先,凡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大都不会趋炎附势和自我包装。刘绍武先生对学说和技术的执着追求是其唯一宗旨,默默无闻地工作是其一贯的做事准则,他不会毛遂自荐,因此,他的学说和抱负很难被相关领导发现。另外,在轰轰烈烈的抢救中医的运动中,未能发现民间深藏的丰富宝物和在民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致使这些宝藏和创造力被闲置而得不到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头捆着草,一头饿着牛”的局面。现在是中医相关领导层因抢救中医、振兴中医无策而苦恼,另外一方面,一些有抱负的中医人士却是“子牙渭水垂钓”和“诸葛亮卧龙冈弓耕”。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要复兴,要发展,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具有思贤若渴的精神,积极地去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为民族、为国家充当伯乐。王安石的《浪淘沙令》可能对我们来认识这个启示更加确切。其词如下: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耘。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年后,谁与争功?
分析中医落后的原因
中医现在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是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中医的现状诚如上述,用岌岌可危形容并不是危言耸听,确实到了抢救的地步,分析其落后的原因如下:
1、 阴阳五行学说巨大包容性的羁绊
以《周易》为主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哲学观,一切现象都可以在这个学说框架内得到圆满解释。因此,无须进行深入的分析,也无须对自身的缺陷进行反省。老一代的大多数中医不想去改变它,新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也是常在古人的圈里转来转去,甚至把《周易》吹得神乎其神,是唯一正确的哲学观。将西方文明发现的DNA中的嘌呤和嘧啶的排列顺序结构与八卦相联系,用西方的科学进步成果去提高中国的古人。1996年《哲学研究》第一期有这样一段话:“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与其说是出于一种民族自尊感,勿宁说是一种民族自卑感的驱使。”以祖先的光彩去掩盖自己的无能,而不是鞭策自己前进,难道现实的情况不是有一些人就是这样吗?
2、 临床实践有效性的束缚
中医从古至今,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理法方药体系,几乎什么病都能进行辩证论治,有些方面疗效甚好,西医有时也不得不求助于中医。因此,这种有效性助长了中医的自满性和不求变革性。有些中医认为,有现代科学的分析也能看病,无现代科学的分析也能看病,所以一直保持着中医的‘特色’,沉迷于自己美好梦境之中,悠哉,悠哉!其乐无穷。这种只看到自己所‘能’而忘记了自己之‘不能’,束缚着中医的发展,尽管有很多有识之士高声疾呼,但这些人还是难以惊醒的。
3、 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力度很差
古代的西医已经衰亡,但是西医能与时俱进,与时代的科学技术同步发展,所以有了今天的成就。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中医某些人士认为中医“一枕三指”足矣,连化验单都不想看(见《中医存亡论》一书)。只讲自己离开仪器检查的“神”,不讲离开仪器检查之“误”,这种抱残守缺思想,阻碍着中医的发展。中医的实践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很差是中医滞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卫生部一位专家曾前往南非讲学,一位黑人医生对这位专家说,他很想学习中国的中医,但一打开有关的英文网站,那些阴阳五行、经络等一堆名词让他看不懂。这位黑人说,能不能建立一个中医理论的核心思想?打开网站就能明白?或是通过短期培训就能去应用。这个例子不正是说明了中医需要变革吗?
4、 不自量的狂喜
自从针灸走向世界之后,遂兴起了世界性的中医热,使某些人头脑发胀,狂喜不已,认为二十世纪医学就是中医的世界了,好像西医的发展到了尽头。正是这种夜郎自大,不切实际的想法导致了中医的保守和落后。中医只有从根本上被西医认识,即:中医必须诞生新的理论体系,从思想方法到临床实践被西医认同和接纳,西医对这一新的理论心悦诚服,中医才能走向世界。因此,就要求中医也要嬗变,与时俱进,从理论到实践,创造新的理论范式去征服西医,否则中医走世界只是一句空话。
5、 各种奇怪论丛生
在中医面临困难境地时,各方有识之士提出各种理论,诸如:纯中医论、中医西化论、中西医不能通约论等等。这些理论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也不可能为中医带来大的光明,更不可能带领中医走出困境,只能带来更多的困惑和误区。
6、 缺乏新的理论范式
中医的理论从《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到《温病条辨》,延续两千多年形成的这一理论体系,既指导着中国创造了辉煌的过去,也制约着中医很难走向未来。实际情况是有些人,张口《内经》,闭口《伤寒论》,根本不敢,也不想去创造新的医学模式,殊不知一个好的理论范式将会推动中医事业的向前发展,缺乏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的新理论是中医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看到西医面临的挑战
自西医脱离了权威的经典束缚后,自觉地采用大量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西医由经验医学嬗变人实验医学。西医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尽管如此,但也有很多难题摆在了西医的面前。
1、有些疾病如:恶性肿瘤、遗传疾病、内分泌病、代谢病、心血管病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疾病时,西医过去那种遏制传染病的风采已不复存在。
2、滥用西药带来的危害很大,虽然我国废止了几百种西药,但大多数西药还是有毒副作用的,形成了严重的人体的内、外污染,耐药性、非病变组织的损害、新菌株形成等已经成为新的灾难。
3、近几年来涌现出的医疗高费用现象有增无减,昂贵的检查费和药费,成为患者和社会的沉重负担;一些新特西药价格吓人,但疗效并不好,有的甚至副作用特别明显,成为严重的社会包袱和家庭包袱。因此,合理用药成为当前的当务之急;
从以上可以看到,无论中医或者西医,都需要冷静地进行反思,都需要一个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来带领,走出误区,走向光明,为人类健康更好地服务。
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医走向世界的纽带和桥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寿命在不断延长,时代要求医学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要求把东西方医学的优势组合在一起,这就必须把中西医的理论和实践用一种思想统一起来。三部六病学说正是时代所要求的,能担负医学统一重任的新兴学说。
三部六病的学说特点:
1、 继承性
三部六病学说的辨证体系源于《伤寒论》,另外对别的学派精华也在继承。
2、 创新性
三部六病学说的风采不仅在于继承,它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建立了局部病辨症,这是三部六病学说的临床精髓所在。
3、 科学性
三部六病学说的病位观是建立在现代医学基础之上的,摆脱了传统医学的脏象观,使其论述的脏腑有着真实的解剖学基础,使结构与功能统一起来,真正体现了结构是功能的物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运动表现形式。
4、 概括性
三部六病虽然内容不多,但却蕴涵了处理一切疾病的原则,“机体患病空间位置虽广,但不超过三部;病情变化尽管多种多样,但不越六病”。这样的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一切疾病,达到了疏而不漏的地步。
5、 实践性
三部六病学说中每个方剂,特别是局部辨证的各个协调方,经过了长期的大量临床实践,在临床中有效性的可重得性极好,这也是有众多追随者的原因之一。
6、 兼容性
各种医学都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三部六病学说是以人体三部框架为准进行分类的,所以,各家学说都能在三部六病学说中找到自己的分类位置,各家学说都可以在这里融溶;三部六病学说对各家学说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各家学说在这里就有了通约性。因此,三部六病学说是中医走向世界的纽带和桥梁。
系统医学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模式
《系统医学》是以现代西医学为依据来讲述人生的结构与机能,来讲述人体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的,使学习的人能更直接认识人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使各国医学人士能更好地认识人体的问题。
传统中医是中华民族文明代表之一,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上有着巨大的贡献,对世界曾有过重要影响,至今在医学界仍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中医的疗法,是现代西医疗法不能完全代替的。尽管现代西医的进展是飞速的,但也有很多难题摆在了西医的面前。西医擅长于把整体分割成细微的部分来研究,可是,常常忘记了将细微分析研究的资料归纳到整体中去为临床服务,当有些问题不能分析的方法解决时,就显得软弱无力了,而中医中药却在临床中显示出了越来越大的优越性,很多慢性疑难病用中医中药治疗,取得了极好的效果。
《系统医学》理论,基本上完成了建立新的统一医学体系的构架。《系统医学》可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甚至西医的统一找到一条捷径,为各医学的交流、共识找到一条确实可行之路。《系统医学》的提出,是为各医学的理念更机关报提出新思路,可以解决各医学之间的概念纷争,为各医学建立起新的理论体系。这样可以避免各医学的人、财、物的浪费;可以为各医学增添新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理论作为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教材,可以造就一批新的医学家,推动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从医学的战略角度考虑,《系统医学》是确实可行的。当然,医学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总体设计与具体实施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但总体设计是关键。如三峡水库一样,从勘察、设计到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长时间的投入。《系统医学》工程已有初步方案,如果国家给以支持,用5-10年的时间就可以基本完成。另外,这一工程的实施,将使西医更容易地认识中医和应用中医,将为中医中药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带来更加广阔的前景,将会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一工程的完工,将造福于人类。
结束语
醒来吧,热血沸腾的中华医学人士,为了我们中国的医学事业,为了我们民族的复兴,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给人类健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要敞开胸怀、扩大视野,与时俱进,为创立新的、统一的医药费学理论奋斗吧!让我们已故的老一代中医瞑目安息吧!
2005-1-2
http://www。lswzy。org。cn/main-news/xs_view.asp?id=55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2 12:40 编辑 www.med126.com

有一名自称“三部六病学说”传人的“马文辉”却打着“三部六病学说”的旗号,干着否定中医的“工作”————不知此人是否真的是刘绍武的门人?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2 12:39 编辑

“现在刘老的传人在三部六病学说的指导下,已经对中西医学的主要著作和教材进行了解构和重建,这部著作称为《系统医学》。全书分为“系统人体学”和“系统疾病学”,大约500万字。这部著作是中西医学优势基因的重组,是医学统一的范式理论,她将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医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医、中西医学的统一奠定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一个伟大的医学统一时代即将到来。”
=======================
笔者没看过刘绍武著的《系统医学》,无法评价其学术;但薛振声老中医所著的《十年一剑全息汤》笔者倒是读过,并且使用其“系统疗法”——全息汤加减治疗过一些疾病,疗效尚可;但“全息汤”靠的是系统疗法对人体作全面调理,语言表达简单,思路清晰,学会临床运用并不难(指初步阶段),如外感咳嗽,一般一剂即可痊愈。至于尿路结石,如果结石小的话,靠全息汤加减法也可以使结石排出,并且可以显著改善病人的体质;而象慢性鼻炎此类临床疾病,全息汤加减法确实有可靠的疗效(十几年的患者都能治愈不复发)。故笔者认为,中医治疗疾病简单而具体,简单深入人心,具体令人信服;而把医学理论搞得很复杂,仅仅是为了走向“世界”——对十三亿人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却无动于衷,这样的“医学理论”笔者是深表怀疑的!
----------- 本帖最后由 moni 于 2011/9/2 12:40 编辑 www.med126.com

包顺义的四本中医论著,详见以下连接————

http://med126。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6704
提出了“阴阳五行六气一体化新说”,对中医经典理论进行质疑与提出“新说”,但他并没有“解构”中医,而是探源中医理论的真面目,对古人的见解提出有文献依据的质疑与新说,这比刘绍武的“解构中医说”可能更有实际理论价值与临床意义!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她鼓励参与其中的医家自创门派,但容不得“西化”——因为这已经并将继续导致中医药学的瓦解和崩盘。中医药学只需要临床实践承认,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西医学承认——二者在医学界是“打擂”,而不可能互相认同或包容。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10/4/21 17:51 编辑 www.med126.com]
-----------后学必须尊重老前辈。但我们的前一辈大部分深受毛氏“中西结合”的荼毒而不自知。“长白胡须”和“名老中医”之间不能划等号。这给后学中医者平添了极大的辨识真伪中医的难度。切切!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10/4/21 18:04 编辑 www.med126.com/zhicheng/]
-----------三部六病学说是以西医的解剖结构划分病位,以中医的阴阳理论归纳病性;又以《伤寒论》的精髓为参照,取西医的名称为标识,概略地勾划出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三部函盖人之整体,六病囊括病之全部”。
——中西医概念混淆杂陈,乃中医变种,已非中医。后学明鉴。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10/4/21 17:44 编辑 www.med126.com]
-----------中医已经经历了打着“西医科学”旗号消灭中医的磨难,如今又面临打着“中医”旗号颠覆中医的危险!
“名老中医”及其门人更不能趟这样的浑水 !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10/5/3 18:50 编辑 www.med126.com]
-----------       自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哲学方法论基础,伤寒论、温热论、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等合而建成中医学术大厦之后,炎黄子孙就只剩下研习传承、添砖加瓦和精心维护的本分。任何否定和篡改(无论打着何等时髦和诱人的旗号)的行径都是徒劳的。肇事者无论多么张狂,都将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中医才有永恒而璀璨的未来。
      毛泽东的“中西医结合”如此,钱学森的“唯象中医学”如此,民国的余云岫如此,湖南的张功耀如此,广州的“新中医”、新近冒出的名噪一时的“流秀新中医”也是前车之鉴。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10/4/22 11:41 编辑 www.med126.com/wsj/]
-----------      非常可悲,所谓“全国首批500名老中医”,凡在“中西结合”方针问题上敢持异议、敢讲真话的,恐怕一个也进不了!

[ 本帖最后由 hedese 于 2010/5/3 18:47 编辑 www.med126.com/job/]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