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有种美德叫谦让
    

医家荟萃:有种美德叫谦让

  作者: 罗大伦
刚才有报社记者采访我,向我询问我对“慢生活”的态度,我说我还是基本支持慢生活的,因为我每天都接触各种健康失调的人,我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身体的失调都与压力大有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大家总是觉得,现在老罗怎么开始说这些乱七八糟的什么“养心”“调心”的东西了,有什么用呢?还不如教我们怎么服用药物呢。其实,这是我走过的弯路,我曾经很炫耀用药的技巧,但是后来经历了很多,才发现很多身体的疾病是因为情绪不佳引起的,调理身体,很快见效,但是如果心态没有改变,很快身体的问题就复发,经历了无数这样的事儿,我终于明白了哪里是“标”,哪里是“本”。所以才非常重视调整情绪了。其实,调整心态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是我们要学会不攀比,因为攀比是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无止境的无穷动中的。尤其是孩子,我们要教会他们正确的心态,学会在正确的方向上,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对孩子是非常宝贵的一课。我见到很多孩子的病,其实是家长没有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导致的,给了孩子过大的压力。孩子在上学的时候尚且因此而病,那他们长大以后,岂不是更会受此影响?我希望的是:家长能够及时修炼自己,然后把这些理念传给孩子,这样他们的人生中心态会比较从容,身体也会因此而少生疾病,他们会在身心都比较健康的状态下获得幸福的。下面摘录一段我妹妹罗玲写的关于“竞争与谦让”的文字,是她的思考,大家可以讨论一下,其实很多网友的评论非常有见地,大家可以互相参考。——————————罗玲文字:人生是一场赛跑吗?曾经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虽然不断得到批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这仍然是许多家长们脑子里的潜台词。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反映了家长们的一种错误的看法:把人生看作一场赛跑。而更加错误的是,人们还选择了错误的起跑线。即便人生真的是赛跑,那个起跑线也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些东西。人生的基础应该是品德、情商、生活能力等等。就是说,真正的起跑线是学会如何做人。人生当然不是一场赛跑。人生的目的不是要在无数次竞赛中胜出、得第一。如果我们以竞赛的眼光来看待人生,那么我们多数人是注定要输的,因为冠军只有一人。那样的人生命中注定是失败的人生。那么,我们的人生岂不就是没有意义的、不值得一过的?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时刻都面临着各种形式的竞争。成人社会这种为了生计而你追我赶去奔波、去竞争的状态,在英语里有一个形象的词,叫“rat-race”(rat-race的直译是老鼠赛跑——罗大伦注)。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去重复这种“rat-race”人生,不去这样为了一点食物,没头没脑地去争抢,我们就要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把竞争看作是唯一的生存方式。竞争的真相人们常说现在是竞争社会。要想成功,你一定要有竞争力。并且不仅我们自己要有竞争力,我们还要培养我们孩子的竞争力。似乎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你才能成功、幸福。竞争是个人人都无法回避的、人人都在努力去适应的字眼。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相关的概念是关系、整体、协调合作等等。而竞争意识源自个人主义。在以个人主义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中,竞争是常见现象。个人主义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人们崇尚英雄、追求胜利、喜欢公平竞赛的方式。现在,我们总是看到集体主义的缺点,比如缺乏创新、个性得不到张扬。我们还总是强调个人主义的那些优点。其实,两种文化各有优势劣势。而且,现在很多西方专家逐渐认识到,集体主义的某些特点似乎对于我们当今所面临的各种危机更有积极意义,而个人主义也并非它看上去的那么有魅力。玛格丽特.惠特利是美国一位研究组织管理领域的专家。她致力于把从生命系统、量子物理、混沌理论中得来的启示应用于组织管理中。她的结论跟西方的传统观念恰好相反。西方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无数个体在其中竞争、人们千方百计去控制世界。通过对新科学的研究,她认为我们应该向东方的古老智慧学习。她得出这样一些观点:“我们要把世界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关系是宇宙的基本组成要素,任何事物都不能独立存在”;“是合作让生命变得更有生机,而不是竞争”……总之,她认为我们要强化关系,要努力合作,要探讨如何和谐相处,要尊重自然法则。而这些,都是深深植根于我们东方文化思想中的观念。即使不从新科学来推论,单是从实践中,我们也能看到:合作永远是上策,竞争永远是下策。以企业经营为例。只关注竞争难以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成功。只以超过竞争对手为目标的企业家永远都只能做二流企业家。不论他怎样努力,他都不会是最成功的。最成功的企业家反倒不会把竞争看得太重要,他们真正考虑的是怎样为社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更好地造福人类。而他们最有效的手段则是整合资源、联合对手,他们追求合作、互惠、双赢。当他们的目标更高远时,他们自然更有凝聚力,因而更加强大。正如古语所说:“君子不战而胜”。最伟大的国家领导考虑的不是怎样跟其他国家打各种战役:石油战、贸易战,而是怎样能跟世界各国更好地交流合作、互惠发展。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深切地意识到,人与人之间、企业与企业、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本质上都是合作的关系,没有绝对的对手。可见,我们需要改变对竞争的看法。我们可以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竞争力是你的共存指数。要想成功,最好的策略是:把超越竞争的能力变成你的核心竞争力。竞争的结果竞争的结果往往是零和游戏。零和游戏的意思是,在严格的竞争下,一方的收益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一方加多少,另一方就减多少,两方相抵消,因此,总体的价值仍然为零。有个零和游戏的笑话说得比较形象:两个经济学家在散步,讨论经济问题。路遇狗屎一堆。甲说,你吃了它,就能从我这挣得100万。乙虽面有难色,但终抵不住诱惑,吃了,得了钱。两人继续前行。又遇一堆狗屎。乙对甲说,你如果吃了它,我也可以给你100万。乙也架不住诱惑,于是成交。两人继续散步。走着走着,乙恍然意识到了什么:我们谁也没挣到钱,却吃了两堆狗屎!甲也认真思考此事,最终经济头脑战胜了常识:是啊,可是我们创造了200万的GNP啊!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实际情况不就是如此吗?经过残酷的竞争,大家折腾了半天,互相降低价格,降低成本,最终降低质量,到最后,我们并没有向前走一步,我们只是徒然在浪费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却还自认为创造了经济的繁荣。要想打破零和游戏,实现正和游戏,我们就要变竞争为合作,我们要表现出巨大的真诚、信任和勇气。我们要关注整体的利益而不是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那么,竞争意识是不是会激发好的潜质、带来好的结果?让我们再来看看竞争的那些所谓的积极作用。有人说竞争所带来的压力能够变成动力。动力当然是有的,但是这种动力并非内在动力,因而难以持久。有人说竞争能提高效率。这可是莫大的误解。从长远来看,竞争只能降低效率,这在国际关系上表现为国家间的敌对、相互遏制、打压;在企业间表现为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市场混乱;在企业内部表现为内耗;在个人的角度,表现为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心理损耗。有人说竞争能促使人更努力,从而通向成功。其实,竞争意识给更多人带来的是失败感,因为在竞争中,永远都只有少数人能胜出。竞争意识让胜者自大,让失败者没有看到那些表面上的失败,其实正蕴藏着最大的潜力。竞争意识引导人们只去关注结果,而弄不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因此,在本质上,竞争是失败者的游戏。对于个人来说,竞争意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情绪上的干扰,让我们无法正心。竞争会导致压力、焦虑、自卑或自大等等负面情绪。当竞争意识主宰我们的头脑时,我们很容易变得目光短浅、重利轻义、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择手段。比如,我们学会了去跟他人进行一些无意义的、不理性的比较,我们学会了去攀比。攀比是怎样教出来的?我们都知道攀比不好,我们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攀比意识。我们不希望孩子之间比名牌、比爸爸开的车、比假期都去哪旅游了、比谁的爸妈的关系更硬……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感慨:现在的孩子怎么该比的不比,专去比物质享受呢?怎么不比比谁的成绩更好,谁更自觉更抓紧呢?我的孩子还很小,所以我大概更容易看到孩子的攀比心理到底是怎么来的。走在小区里,但凡遇到年龄相当的孩子,家长们的心里就开始比较了。先问问多大了,好比比孩子长得大不大。如果一个孩子让抱着,另一个孩子自己走,大人就说:“你也下来自己走啊,你看人家小朋友都自己走。”有时我抱着孩子,遇到的路人甚至会半开玩笑地厉声指责:“下来走,别总让妈抱着。”比较的问题就是忽略了个体间的差异性:我的孩子可能玩累了,或者中午没睡觉,或者身体不舒服……跟别的孩子抱没抱有什么关系?大人哄孩子吃饭,就会说:“再多吃点,人家孩子一顿能吃8个饺子!看你才吃这点!”好像孩子们是一个车间里生产出来的机器人。我们鼓励夸奖孩子的方式常是:“咱家大宝比那些小孩都强!”、“你真行!别的小孩还不会呢!”、“宝宝是最懂事的!”……家长的这些无意义的、不理性的比较教给了孩子什么?孩子从懂事起就学到了攀比的心态。孩子会认为,评价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跟他人进行比较,比别人好,我就是有价值的,值得爸妈爱的;比别的小朋友差,我就没有价值。孩子不知道各种行为背后有着多少复杂的因素,个体间差异性之大使得很多比较没有任何意义。家庭教育的问题是如此复杂,以至于家庭动力学家们都觉得研究难以进行,因为其中的因素和变量太多,难以通过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那么,我们家长的这些表面化的比较又有什么意义?家长们去硬性比较的结果,就是培养了孩子的攀比心态,并且给了孩子错误的价值观。孩子学到了这些,一生中就将面临无尽的烦恼和困惑。有的家长认为,比较带来的压力能够变成动力,能促使孩子向榜样看齐、更抓紧、更上进。从短期来看,这种动力似乎很有效。比如孩子在学校,名次排到了后面。这种压力使得孩子抓紧学习。但是,如果我们从一生的眼光来看,那么这种比较的意识无助于培养健康的心态。孩子可能下次考试真的提前了几名,但他未来的一生中将会有无数不快乐就此产生。他会重新体验我们家长体验过的那些攀比所带来的阴暗心理。他会感受到同学会上的尴尬、同事间利益分配的不公感;他会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因攀比而感受到种种不快,并导致教育失误。攀比心理就这样被传递给下一代,并且再继续传下去。其实,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即使我们家长不去让他互相比较,他自己也是会比的。英语里有个词叫“peerpressure”(直译是“同辈的压力”——罗大伦),就是指这种同龄人间的比较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家长所要做的倒是要去让孩子淡化这种比较意识,从而缓解压力。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孩子学会自己跟自己比。我们在表扬孩子时,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夸他比别人强。我们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知道什么是好的、对的,什么是坏的、错的。让孩子有自己的评判能力。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帮助孩子克服从众心理,不去人云亦云,不随大流。对攀比心理的抵制将帮助孩子塑造一个强大有力的精神自我。谦让的价值竞争社会里,我们是否还要讲究谦让呢?我们如果教孩子去谦让,会不会让孩子更易受欺负?我们的孩子学会了谦让,将有何受益呢?先讲一个我的童年趣事。其实这件事一点都不有趣。小时候,我妈妈跟托儿所的阿姨关系很好,因此阿姨在发苹果时,拿一大盆苹果先让我挑,而我却挑了个小的。妈妈知道这事后,回家拿两个苹果来考查我的智商。我仍然挑小的。问怎么不挑大的,我说大的给哥哥吃。我妈当然没夸我品德高尚,而是拿这件事说我一辈子:你从小就傻啊。后来每提到这件事,我也就说自己是孔融再世之类的话,一笑了之,因为我也弄不明白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直到有了女儿后,我还有一次想起这件事。我想那可能性太多了,小孩有小孩的想法,不要用大人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比如,我女儿就什么都喜欢小的,说小的可爱。不过,假如她真的想吃的话,她也会挑大的……前一阵,我突然联想到了另外一件童年“趣事”,一下子明白了。我奶奶重男轻女观念严重。小时候,有一次妈妈下班回来,我向她告状,说奶奶包饺子,只给哥哥吃,没给我吃。这件事早就知道,只是现在首次把两件事连起来想,一下子真相大白:是奶奶无意中培养了我谦让的做法!大苹果要让给别人吃,有吃的就不错了,在家里有时还吃不上呢。看看我过去的经历,我觉得自己真的像很多人评价的那样:与世无争。或许我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少得了很多个人利益,但是我也切身体会到了谦让的价值。我们通常谈谦让的价值,多是强调谦让可以化解冲突,有利于搞好人际关系。这当然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种理解会让人觉得谦让是一种很无奈的做法,似乎我们谦让,就是为了躲避灾祸,是一种委曲求全的、一种退缩的处世策略。这更多让人联想到过去中国人的老成圆滑的做派,会让一些追求公正的、血气方刚的现代人不情愿去接受。其实,谦让有着无比积极的意义。我的体会是,首先,谦让会给你带来更平和的心境。当你不认为一定要削尖了脑袋去跟别人争抢时,你真的会少了很多压力和焦虑。有人可能会说,大概是你条件太优越,没必要去争抢,我们可是没办法啊。谁愿意去争,但是情势所迫,别无选择啊。真的是别无选择吗?这就涉及到了谦让的另一大积极价值——谦让带给了你更多的选择空间。当你没有挤在那里跟他人争抢时,你会发现你忽然多了一大片选择的空间。你可能暂时没有得到某些似乎很抢手的东西,但是你得到了一种自由,一种非常难得的、宝贵的自由。当你认真去考虑、去考察那些被众人所冷落的道路时,你会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惊讶,你会奇怪为什么其他人对此视而不见(因为正如前面所说的,竞争意识会让人目光短浅)。在人生的道路上,大家最终是殊途同归。人们走的道路可能差距很大,但是我们总会以自己的方式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幸福、自己的心灵栖息地。回头看,当初大家都在争抢的东西并不是那么的必不可少。另外,谦让还可以让你把人生过得更具优雅的姿态。被竞争意识所左右的人生往往是狼狈的、身不由己、疲于奔命的。谦让的态度可以给我们的内心留出空间,让我们的潜意识、直觉去发挥作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有时,我们明知道有些事情是可以带来利益的,但我们不急于去争抢,而是选择放弃。实际上,这种放弃很可能就是你的直觉发现了这个事情里有着某种违背你的价值观的东西,比如不公平、不道德等。谦让的态度无意中使我们更能听从自己的心灵的判断。过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跟错失利益相比,我们更多是为没有听从自己的内心而后悔。总之,在我看来,谦让体现的是一种从容自信,是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武林高手总是让对方先出招,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必胜,因而不去计较这点小小的优先。下棋的高手会先让对方几个子儿,以示谦让,那是因为他自信对全局的把控。谦让表明我们有能力主动让出一些给别人,我们有能力支付这些资源或特权上的些微出让。我们有信心,这些小的损失不会真的损害我们的整体利益,不会对我们的成功、幸福有实质的影响。谦让更体现了一种对他人尊重的姿态。这种尊重是文明的标志,它能给他人带来温暖,给我们自己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即使单从个人利益来考虑,我们也应该谦让。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跟他人本无分别,本是一体。与人即是与己,这是我们都需牢记的真理。先人后己,那么我们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心灵上,都会更充盈、更富足。世界是一个动态的、相连的整体,人与人之间是以无比紧密的关系在互相牵连、互相影响的。因此,只有他人过得好了,我们才会真的过得好。只有当别的孩子有进步、开心、健康成长,我们自己的孩子才会拥有更好的人的环境。竞争体现的是:孤立、分隔、敌对、匮乏和失败。而谦让则体现了尊重、友爱、分享、信心和富足。看清了这些道理,我们自会有所选择。-------------------以上引用结束。其实我不知道现在写谦让家长们是否理解,钱文忠先生曾经说过大意如此的话:如果按照《弟子规》里面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到社会上马上会吃亏。我对此倒是看法不同,因为我倒是亲眼看到很多挖空心思算计的人,最后反而走了弯路,过了若干年再遇见,发现他居然又回到了原点,正重振旗鼓准备再次算计呢。而那些从容谦让、努力做好自己的人,人缘更好,走的路更正,虽然有时暂时吃亏,但是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结局。更重要的是:平和的心态让我们心境更加安宁,从而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当然,这些品德我觉得自己的身上也不够,看了妹妹的文字,觉得自己很惭愧——差得太多了,没办法,努力修炼吧。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