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四两拨千斤?重剂起沉疴?量-效关系研究瞄准中药“剂量阀”
    

中医讨论:四两拨千斤?重剂起沉疴?量-效关系研究瞄准中药“剂量阀”

穿梭在药斗间的药师、上下翻飞的戥子、大小不一的药堆……每位从中医师那里开了中药汤剂处方的病人,大约都会看到这样一幕颇具中医特色的“表演”。中药师以手抓戥量应对中医师的随证处方,串起了中医药个体化治疗的链条,而连接这一链条的神秘构件便是那变化多端的药物剂量。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临床常用的中药饮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三百味,而所治疗的范围却几乎囊括内、外、妇、儿、皮肤等各科疾病。有限的药物之所以可以发挥无限的作用,除了组方配伍的变化外,最根本的秘密就在于剂量。一位中医名家甚至这样形容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药量者,犹良将持胜敌之器,关羽之偃月刀,孙行者之千斤棒也。”

  那么,中药的最佳剂量是多少?中药的安全剂量是多少?中药的中毒剂量又是多少呢?在近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全国方药疗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表示,对于任何一种医学来说,疗效都关乎生死存亡。鉴于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密切联系,寻找用药剂量与疗效之间联系的规律,明确中药的“剂量阈”势在必行。

  乱:饮片剂量普遍“突破”法定用量

  乱!在提到饮片的临床剂量时,“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仝小林用了这样一个词,超法规剂量应用饮片,已成为当前中医药临床的“常态”。

  有人统计了330多位全国中医名家最常用的12味中药,包括黄芪石膏柴胡等的剂量,均高出《中国药典》、有关教材规定数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完成的“中药饮片用法与用量标准研究”,对全国21家医院的43万张内服汤剂处方进行了统计,发现在所涉及的应用频率较高的300味饮片中,超《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药物有155味,超过50%。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马融教授在一次学术论坛上介绍,该院儿科处方中有些饮片用量不仅超出了《中医儿科学》的范畴,有的甚至超出了《中国药典》中成人的用量。这固然与小儿生病必求速效、服药过程中有浪费、特殊煎药方法等有关,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使用这样的剂量疗效显著。

  仝小林指出,医生们超法规剂量应用中药饮片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疗效的追求,即重剂可起沉疴。例如,他在临床中发现,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黄连每日30克的常规剂量,根本是“泥牛入海”。他创新性地加大黄连的用药,有的甚至加大到每日120克,则可迅速降低血糖,改善症状。再如他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痛,用120克川乌加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用至90克,疗效显著,其中川乌的用量为《中国药典》规定的20倍。

  “火神派”医生以擅用大剂量附子而闻名,对于这味《中国药典》规定剂量为3~15克的中药,吴佩衡、范中林、唐步祺、卢崇汉、李可等中医名家一般出手最少30克或60克,急危重症则用至100克、200克,甚至500克。吴佩衡在救治某13岁伤寒重症患儿时,初诊即用250克,后加至每剂400克,且昼夜连进两剂,合起来就是800克,终于挽回厥脱重症。

  “火神派”名家李可从医数十年,所用附子超过5吨!在谈到附子的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时他说:“在急危重症这块,用小剂量的话,只能是隔靴搔痒”。“对付急危重症,低于此量则无效,或缓不济急,贻误病机,误人性命。”

  谜:经方剂量传承扑朔迷离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被视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的典范。书中所载的113个方剂,被后世尊为“经方”。有关专家指出,正是由于经方剂量传承的扑朔迷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当今中药临床剂量多端的乱象。

  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范吉平教授介绍,《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末年,即公元200~210年。此后由于战乱频繁,再加上各个朝代度量衡制度迭经变化,使得这一极为宝贵的药物剂量经验未能流传下来。明清以后,人们依据李时珍《本草纲目》“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的说法,把古代处方中的1两,统统当作1钱,即约等于3克。《中国药典》的规定剂量也大多来源于这一折算方式。

  《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影响巨大。然而由于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限制了经方疗效的发挥。因此,后世医家对其作者张仲景用药本源剂量的研究从未间断。1981年的一项考古发现,引起了关注经方剂量的医家的重视。

  1981年,东汉大司农铜权被考古发现,这件汉代国家铸造的法定衡器重2996克,按照当时1个铜权重为12斤计算,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这个重量来折合,1两应该是249.7÷16≈15.6(克)。如果按照这一折算方法,《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生地黄用量1斤,约折合为现在的250克,大大超过了《中国药典》所规定的用量。

  仝小林通过文献考据及药物实测考证,并结合现代药理及临床实际,认同经方的1两约为今天的15.6克。他在临床发现,茯苓渗顽水用至500克疗效佳,猪苓消浮肿需用到120克,土茯苓解毒要240克才有效,这些剂量远远超出《中国药典》的规定,却与按上述折算方法折算的经方剂量相近。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错误换算,仝小林认为主要与历史上的4位有影响的医家有关。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然而《汉书·律历志》明确规定:“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100黍为1铢。陶弘景可能是将“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的汉制错简或错写为“十黍为一铢”,实为后世曲解《伤寒论》药物剂量之肇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转载了陶弘景的错误论述,虽提出疑问,但未纠正,仅加注文:“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贰两为壹两,今依肆分为壹两秤为定”。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汪昂《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可以说,导致汉以后至今与东汉时期药量相差悬殊的原因错在陶弘景,疑在孙思邈,定在李时珍,传在汪昂。按照他们的观点,药量与《伤寒论》经方的真实药量相去甚远,仅为仲景用量的1/5。

  惑:该四两拔千金还是重剂起沉疴

  如果说后世的饮片剂量远远低于东汉时期是历代医家的误传所致,那么如何解释中医药在临床仍屡获良效呢?仝小林认为,现代医家处方所用的药味较张仲景时代已大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剂量的不足。

  经方的特点是药少而精,药专力宏,90%的经方药味都不超过8味,其中4味药以下的方子占50%以上。然而现代汤剂处方药味数量已远远超过经方,以广安门医院为例,中药饮片处方药味平均是18.6味,其他医院的统计数字也都在17~20味左右。也就是说,临床上据经方剂量一两等于现代重量3克应用,往往效果不好,因此医生们就增加药味,相同功效的药多开几味,君臣佐使下来,药力也就相应地增加了。

  “以药之偏性,治病之偏胜”是中医用药的根本原则,这要求临床配伍必须明确君臣佐使。仝小林认为,药味的增加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剂量的不足,但也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模糊了君臣佐使的分别,使得全方治疗方向不明确,甚至个别药味之间的作用还有可能相左。因此,增加药味虽可解临床之需,但疗效却并不可靠。

  一位48岁的男性患者,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口服降糖西药疗效不佳找到仝小林求诊,当时患者空腹血糖达20毫摩尔/升,尿常规检查显示酮体为50毫克/分升。仝小林辨证认为该患者属三焦火毒,热灼津伤证,当即给予三黄汤合白虎汤小陷胸汤加减。其中黄连用到90克,黄芩用到60克,均超出常规。服药21剂后,患者空腹血糖降至6.3毫摩尔/升,复查两次尿常规,酮体均为阴性。大剂量的黄连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上中药不能降糖,只能起辅助降糖作用的认识。

  “西医抢救心力衰竭有‘洋地黄化’,救治休克有‘阿托品化’的说法。其实中医同样也要做到‘化’:清气要做到‘石膏化’,凉营要做到‘生地化’,治疗厥脱要做到‘参附化’,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要做到‘黄连化’,治疗不全肠梗阻要做到‘大黄化’。”仝小林说,重剂能起沉疴,能加快起效时间,增强患者信心,因此加大中药的临床应用剂量很有必要。

  探:经方量-效关系研究已展开

  是不是只要加大剂量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呢?有关专家指出并非如此。在中药的剂量和疗效之间存在着一个我们还未完全摸清的规律,如果不找到这个规律,不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目加大剂量是不科学,不可取的。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医的临床能力在下降,其根本原因就是疗效在下降。而要提高疗效,弄清楚中药的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日前启动的“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要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

  仝小林认为,与西药一样,中药同样也有所谓的“剂量阈”、“治疗窗”,也可能明确剂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明确最低有效量、最佳剂量、中毒剂量。本研究项目将结合实验室和文献研究,继承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对我国上下3000年的方药史进行梳理,总结以人为本体、随证施量的用量规律,形成中医方药剂量理论,为临床合理选择剂量、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科学支撑和理论依据。

  研究将选用葛根芩连汤、大黄附子汤麻杏石甘汤三个经方为模板,分别以一两约等于15克、9克、3克三个大、中、小梯度进行研究,观察其疗效如何,从而探讨原本治疗某种病症的经方在多少剂量的情况下快速起效,有无治疗其他疾病的可能,提出更合理、更安全的用药方案,并期望在中医药也能治急危重症方面取得突破。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牵头,联合江西中医学院和北京、上海、天津三地中医药大学以及福州大学共同承担。通过对3个经方的示范研究,在临床量效评价基础上,通过物质基础研究、药效学研究,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构建经方多成分量变及效应的多维量效关系,形成中医方药“剂量阈”、“治疗窗”参数。

  “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个范例,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研究中药量-效关系问题,从而找到连接中药剂量与疗效之间的神秘规律。”仝小林说。


记者:徐亚静

来源:《中国医药报》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