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一元初始,感悟大同(我的2007年之一)
    

正本清源:一元初始,感悟大同(我的2007年之一)

1,一元初始,感悟大同

(1)“滴翠流霞,川原欲媚。坡草茂盛,群羊点缀。……挹其芳谰,郁葱可冷。”这是清代知府胡文烨编撰的《云中郡志》中,描述大同的草木丰盛,风景秀丽。提到大同,脑海中浮现的多是云岗石窟的fo像,北岳恒山和优质的煤矿。

元旦,应友人徐小周先生之约,便有了大同之行。前一天北京刚下了场小雪,迤俪北上,出了八达岭,远山上还有一层薄雪。天气晴朗,越接近这个“北方琐钥”的古城,在车内也觉的清冷,路旁的积雪被风吹起,心情似乎也随着雪花徜徉,融入旧时的边塞风光。从先秦到明清,大同的长城,边堡累代修筑,从未间断。长城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分野,多民族在这里不断的冲突融合。其边塞的环境造就了历来山西多名将的氛围。

百余年来,中西文化冲突和交融,何尝不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而医学领域,或许是其中的一个排头兵。中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堡垒,欧美人为什么也要下功夫研究中医呢?西医的医疗体系和保障制度,使其也不堪重负。欧美也要找到一个即能解决问题又省钱的方法,中医是个很好的途径。中国的医疗改革,广大的农民逐渐纳入医保体系,即使制度运转良好,不久问题也会接踵而来。一是经济负担的沉重,二是疑难病,以至于常见病不能解决。此时,必然回头重拾被我们淡漠的中医。

徐小周先生,学贯中西,家学渊源。母亲魏妈妈是本地名医,轻抚家中一册册藏书,心中的感慨,或许能体味其职业生涯中锤炼的信念。

魏妈妈笃信fo教,家中独辟一室供fo,念经修行。fo教是外来宗教,在中华大地发扬光大。曾参在《大学》中讲“自天子以至于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儒释道都有其修持的方法和内容,儒家的伦理,fo家的心性,道家的气,千百年来,国人早已是互参互学。民国时北京的名医汪逢春就是fo教徒,每早五点起床,静坐,读经。临终静坐圆寂,一笑而归。夏季,魏妈妈在山西应县瞻仰释迦塔真身fo牙舍利,喜极而涕,泪如涌泉。她对fo教的信仰,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智慧。修养内求,可卫生,可益神智。而今,我们远离了治学的根本,对传统文化的精髓不能理解印证。

元旦假期和孙师兄同行瞻仰应县木塔。我对孙师兄讲,今天在参观fo宫寺和木塔,自觉身心愉悦轻灵。孙师兄学养深厚,讲了一些掌故。塞北平原,同朔众多县区,唯一没有煤炭资源的就是应县,这给木塔提供了稳定的地质环境。先人的智慧今人难以究竟。近千年来,应县人才辈出,是不是地灵人杰呢?

(2)北岳恒山,山脉祖于阴山,横跨塞外。恒山以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的代国,战国时的燕赵,两汉的匈奴,东晋的慕容氏,北魏的拓拔氏以及后来的辽和金都是凭恒山立足,以鞭天下。

恒山脚下的悬空寺属浑源县,距大同市区65公里。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后期,距今1400多年。是国内仅存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北魏王朝曾将道家的道坛从平城(今大同南)移此。浑源河从恒山脚下流过,浑源河发源于县境之唐峪,唐代时从云中县分置,故名浑源县。

浑源河,浑源县。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曹操在《陌上行》的诗句“绝人事,游浑元。”
颜师古曾曰:“浑元,天地之气。”浑源会不会通浑元呢?尚不可知。或者说是长久以来,多个民族在此形成浑同融合之源呢?道家,儒家,释家在对宇宙时空的本原层面是相通的。

恒山是道教重要的道场,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为道教三十六小洞中的第五洞天。茅山道的祖师大茅真君茅盈曾于汉时入山隐居,修炼数载。

(3)我们平常说“得道”,什么是“道”呢?在《道德经》中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物,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修炼有了大德的人,其身心是遵循道的规律。能感知到道的状态,道之为物是恍恍惚惚的一种物质状态。是极度均匀的,是无物之象,无状之状。很寂静,无动静区分,很冥漠,常人难以清楚。其中有精,这个精,是这个恍惚元气的精华;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这个精里有信和信节的变化。

古人认为修炼对道有了体认和感知,达到一定水平,是可以体现德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胸怀。就具有了“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雌乎?爱民治国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的境界。

营魄指魂魄,抱一是状态,魂魄能达到抱一守中,不离开这个中吗?气不在刚而在柔,能做到婴儿那样吗?玄览指玄况深邃的境界,就是在精神很深邃的境界,能够很明净,一点瑕疵都没有吗?民和国是古代对气和身体的比喻。对与气和身体,能够无为而无不为,自自然然的和谐状态吗?天门,指人的头顶,是和虚空的“道”(元气或表达为信息和能量)主要通路。天门开阖,还可以包括人的行为,也是和自然社会的交流,能够做到处事纯阳而没有阴行吗?对很多事非常明了,而无意去分辨他吗?能够作到了,就达到了“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玄德的境界。

秘静克是近代武学家王芗斋先生的弟子,在记述她1954年在北京中山公园练站庄时,芗斋老让她睁眼练习时要与树帽的大气相衔接。她很不理解,当时她得了视神经萎缩,北京各大医院治疗无效,还逐渐加重。左眼视力0.01,右眼0.3。她想我本来视力很差,树帽上有什么大气?但她还是按照所教之法练习,四个月后,她的视力,左眼恢复到0.4,右眼恢复到0.9。能看书写字。这时也隐约看见了树帽上的一层大气。这里是说公园古树有形体之外,还有平常肉眼视力之外的气。在站庄,静坐和武学拳术中,习练者到一定阶段,也可以体会到自身周围恍惚的气。我们讲的道和气有许多的层面。江河湖海,山川大地,在视力所及之外,还有“形而上为之道”的内容,不要只局限在“形而下为之器”的境界。   以至于广阔的虚空,还有许多的未知。

(4)在《圣经》马可福音的故事“少女复苏”中,有这样的记述:“At the same time Jesus, aware that power had gone out of him.”注意一个词“power”。我们先看这个故事来龙去脉,有一个叫Jairus的会堂主持请求耶酥给他的女儿治病。这时已经有许多人聚在耶酥周围,众人中有一个女人,患漏血十二年,受了很多苦。多方求医,钱花尽了,病毫无起色,反而日渐加重。她听说了耶酥的神迹,便从众人后面挤了上来摸摸耶酥的衣服。心想:“只要我摸摸他的衣服,病也肯定会好的。”她的血漏竟当时就停了,她感觉身上的病霍然而愈。这时,“At the same time Jesus, aware that power had gone out of him.”耶酥感到自己身上有一股能放可出去。“power”,翻译为中文的意思,可以为“力量,动力,(生理)机能”等等。其实这也是我们讲的“道”或者说“气”。“同气相求”也,耶酥强大的气场,影响了得血漏病的女人,使她有一个良性的转化。

耶酥对这个女人说:“ My daughter ,your faith has cured you .Go in peace, free for ever from this trouble .”(女儿,你的真诚信仰救了你,安心回去吧,你的病不再犯了。) 耶酥说出了这个女人好病的缘由。在《易经》中讲:“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是修养身心的手段又是内容。用“敬”,用“义”时,又借助外在力量,身心同时便发生了良性的变化。

我们看耶酥怎么去救治会堂主持女儿的。此时,有人来向会堂主持报信:“你的女儿已经死了,用不着麻烦耶酥了。”耶酥对会堂的主持说:“不要怕,要诚心坚信。”耶酥带着彼得,雅各,约翰前去。主持的家中嚎哭声乱成一片。耶酥对他们说:“乱哭乱喊什么?孩子没死,她只是睡着了。”众人嗤笑他,耶酥把他们全都推到屋外。把孩子的父母和他的门徒领进女孩躺的屋子。他握住女孩的手,对她说:“Talitha cum”(大利大古米,这是啊拉姆语,意思是:起来,孩子。)那个十二岁的女孩马上站起来了,可以在屋里走动了。旁边的人惊奇万分。耶酥切切嘱咐他们,不要把此事告诉任何人,然后拿东西给女孩吃。

(5)相信这是真实的记载,我们来分析一下。有人报信,但耶酥是知道女孩没有真死的。不受时空的阻隔,耶酥可以知道真相。前面我们讲道时“……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扁救虢国太子,“非能生死人,此人当自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也有先知能力,提出“信巫不信医者”不治,那么耶酥的治病应属巫的形式,很高明。扁鹊也具有巫的能力,但春秋时期,社会环境激荡变化,一定有很多胡吹乱侃的人,用巫的方式来坑蒙拐骗。巫重于无形,而医有形可寻,针灸方药,推拿按摩,效果会更准确实际。有个同门学长,多日不大便,西医诊断为肠激惹综合征。学长说用西医治疗后,有所改善,但觉的头脑中的神(思维的状态)有些乱,西药很厉害。他说的厉害,是指副作用很大。因其静坐导引有年,神意灵明,前后有所对比。为其针右侧天枢,肓俞两穴,留针一小时,间痛不可忍,豁然多效。这是术的应用。医术,用道指导,用术具体运用,事半功倍矣!

巫,是靠动念来治病,什么对巫的治疗有影响呢?还是他人的“念”,就是精神活动。这涉及到一个哲学的根本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谈到物质运动时说:“物质的运动,不仅是粗糙的机械运动,单纯的位置移动,而且还是热和光,电压和磁压,化学的化合和分解,生命和意识。”苏联五十年代的大学哲学教材《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中指出:“意识是具有大脑这种特殊物质结构的物质的内部状态。”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提纲》中说:“用彻底唯物主义论见地来看意识这中东西,那么意识不是别的,它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意识本是fo学中的名词,上面哲学中的意识一词,应大致包括中医学的神魂意魄志等精神活动。

耶酥为什么把嗤笑他的人推到屋外呢?因这些人的意识活动会干扰治疗。而他的门徒是相信耶酥的,或者说几个门徒也在发挥作用。女孩的父母的心情一定是良性互动。耶酥很低调,切切嘱咐看到的人不要告诉任何人,免的麻烦,使人迷误。但他和扁鹊一样都遇害身亡,不禁使人反思。



[ 本帖最后由 明空 于 2008/1/25 14:31 编辑 www.med126.com/hushi/]
-----------一元初始,感悟大同(我的2007年之二)


(6)在《论语述而》中提到:“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先进》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知死?”自古至今,社会生活中总有许多神秘现象,不好解释。如巫的治病,占卜,有许多不确定性。语言不好表达,常人难以理解。孔子以平时的态度,存而不论,以道德教育来超越宗教鬼神的束缚。孔子的学问,更主要的是在《易经系辞》里,这是他韦编三绝的果实,解释宇宙时空的规律,充满了理性的光芒。

《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时代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在《周礼》中可以清楚。

“礼”是指吉凶军宾嘉五礼的具体礼仪;

“乐”指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获,大武等具体的乐曲;

“射”射箭。有军事之射,有平时之礼射。是体育,军事,劳动,礼仪的结合。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射不主皮。是指礼射。到春秋末期,主射穿其皮,尚力不尚德。孔子便有叙故之叹。军事之射,自然要稳准狠。

在同朔大地,今天还可以看到许多长城,古堡的遗迹。登临应县木塔,仿fo还能感受礼fo拜fo时,辽国契丹,金国女真,宋的汉人,金戈铁马之声。金元时期,武术功夫有个大发展。在各个民族冲突融合中,在作战中,克敌制胜,要真本领,不靠神fo的佑护。这在一定程度,打破了神fo思想的束缚。春秋末期,诸侯争战,是以射御为急。自古世事变化,国家民族,内用黄老,外用儒术,富国强兵,不可缺一。国之富,财力之富是其一;思想之富,更为首要。国学之中,医学是其重镇,不可自毁长城。中医学人,能在临床中克敌制胜最为关键。

“御”,是驾车,包括驾驭战车。
“书”是识字书法教育。
“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和礼教内容。
“六艺”的教育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其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书”与“数”称为“小艺”。自周代,贵族子弟能接受完整的六艺教育,庶民子弟只给小艺的教育。

把“六艺”指为〈〈诗经〉〉〈〈尚书〉〉〈〈乐经〉〉〈〈易经〉〉〈〈周礼〉〉〈〈春秋〉〉是不妥的。那是西汉废百家,尊儒学,对儒学改造的结果,六经,六艺混同是始于西汉。

(7)顾颉刚在〈〈史林杂记初编武士与文士之蜕化〉〉中说:“自孔子殁,门弟子展转相传,渐倾向于内心之修养,而不以武事为急,浸假(始见于《庄子》,原是两个单音词的临时组合,“浸”为副词,表逐渐义;“假”为动词,表假借义。凝固成词表逐渐义。----李先华注释)而羞言兵,而唯尚外表。”孔子生前的学生多从事政治,而后来弟子多文化教育。

唐代画家吴道子画的孔子象,身材魁梧,腰挎佩剑。文武双全的孔子是真实的。季亢子问冉有:“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冉有回答:“学之于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孔子知兵,懂军事。其弟子冉有,子路,公良都知兵尚勇。

“辛苦遭逢起一经”,南宋的文天祥也是精通一经而考试得官。在《明史选举志》中:“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

学界评论把曾国藩做为近代大儒,曾国藩有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夜不出门。这成就了曾氏的果敢和坚毅。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杨昌济在《达化斋日记》中提到毛泽东:“而资质俊秀若此,余因以农家多异材,因以曾涤生(国藩),梁任功(启超)之例勉之。”毛泽东在曾国藩的治军精华中汲取了营养,悟出自己的道理。在带部队上井岗山路上制定“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多来自曾国藩在江西的《爱民歌》。曾国藩建议满清用“内圣外王”的儒家思想来恢复国家,但积重难返。近来兴起的国学热,评出的国学大师,按规矩,是不能称之为国学大师的。国学的定义是什么?不单单是儒家的内容。单论儒家,是要能文能武,还有一个内明的过程。儒释道医武都有一个内明的过程,只是在文字里打圈圈,远远不够。

(8)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个“一”,曾参理解为“忠恕”,曾国藩也沿用这个理解。近有学者,把“一”做为数词。在以前的文字里,我曾阐释自己的观点,“一”是高度智慧的状态,合于道的境界。与禅宗的“明心见性”和净土宗的“一心不乱”相通。儒释道及耶酥和穆罕默德都达到了如此的境地,是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化众生

曾子著《大学》,开明宗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有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亲民“, “至善”为其纲。“德”,从彳(chi), 惪声。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则为行。(《字汇》)。直心为德,直心,是纯真,不杂。而“彳”和行走有关,笔者解释为心的灵动。德,升也(《说文》),纯真不杂的心的灵动是一种内在的升华。止—定—静—安—虑—得,是精神的变化和感悟。

明代的王阳明主张“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湛若水在其书院,早晨进堂先是督令弟子静养默养多时,再来教读,这都是在开启智慧。文字是思想文化的载体,以文教化,“汗牛充栋”对有些人也不能“化”;“目不识丁”的人或许已入“化境”。禅宗六祖惠能就是个例子。

康有为早年求学,觉悟陷于故纸堆中,究复何用?于是“绝学捐书”,静坐默想,格物观心,“忽见天地万物皆我一体,大放光明,自以为圣人则欣喜而笑,忽思苍生困苦,则闷然而哭”。他自己称是“飞魔入心,求道心切”。明代心学宗师陈白沙也自述有“天地万物皆我一体”的感受。这是入门后的风景,而不是“道”。象道家讲的哪个“圆陀陀,光烁烁”是更高的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近有学者提出“瑜枷”是“儒家”的谐音,笔者尚不能考。不要以为儒家只是读书,也有个“形,气,神”的修养。早年求学,曾听这样的故事,有两个举子进京赶考,一来自南方,一来自北方。旅店中坐而论道,三天三夜。北方举子的脚动了一下,南方举子便笑道,今科状元是小弟了。为什么呢?儒家讲止,定,静,安,此时,思索应对,各有所得,我们常人坐下来就是2个小时的定静,也是好难啊!

(9)山西大同历来为北方重镇,大同一词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又论述“据乱世”到“升平世”(小康)再到“太平世”(大同)的理念。

物质的有形财富是不会极大丰富的,煤炭,石油不可再生。《大学》中“明明德”,“亲民“,“至善”,是讲人内在的觉悟可无限挖掘,“亲民,至善”,是自然结果。马克思说:“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人的这种类特性在远古社会或许是一中低水平的体现。而今,在物质发达的西方社会,自由,平等,博爱喊的很响,而人的类本质还是被扭曲和异化的,其根源是私有和神学。儒家讲的“明明德”,应是对宇宙时空在智慧层面的理解。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在满足基本生存条件后,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觉悟。比如,fo学中禅定的初禅—欢喜禅,内心愉悦欢喜。对外部世界的有形的物质享乐就会淡漠,我们把这个感受也称之为“内材”,人就可能从私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毛泽东说:“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实践论》,见《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6页)多么精辟的见解。
(10)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区以西16公里的五周山南麓,依山而凿,气势恢弘,东西绵延约1公里。石窟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艺术成就上乘秦汉之现实下开隋唐之浪漫。2006年余秋雨参观云冈石窟,曾题词;“北魏雄风犹拂面,万里铁骑归fo山”。笔者此时不由想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高僧,劝征战的双方休兵,劝不了。高僧说,好,我让你们见识一下,就一抖僧袍,红光遮天,漫山遍野。双方也就此偃旗息鼓。僧人显了神通,就不好在世间了,死吧!于是就来个“到栽葱”,头下脚上,到立圆寂。他还让自己的袍子不向下掉。他的妹妹来了,就说,你啊,你啊,死了也要搞名堂。高僧悲天悯人,视死如归的宗教情怀可以想象,至于神通就当故事听听罢了。
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诞辰,恒山乃道教圣地,北魏文成帝拓拔浚即位后,为纪念释迦牟尼诞,提出“三教合一”的思想。有诗云:“音亦可观,方信聪明无二用,fo能称士,须知儒释本同源”。自此,在恒山举行“四月初八”的庙会。fo道信徒都到恒山添香,明清两朝,北岳大庙香火达到鼎盛。真是“社当四月轮蹄集,朝罢三更士女班。”(清代,张应薇《四月八恒山会》诗)
fo教博大精深,早年求学,师曰,fo教的经典大约六千卷,他都读了。道臧六千卷,及1949年前的中医著作七千卷都也通读过,想这也是开发智慧的结果。师曰,他是打个滚从fo教里走了出来。我们今天对fo道的学习是要用出世的精神开启智慧,来做入世的学问。
怀着景仰的心情瞻观云冈fo窟,当年的工匠,用智慧和虔诚雕刻的同时,身心一定也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10)北岳恒山于浑源境内,浑源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为“中国黄芪之乡” ,顶级黄芪—正北芪就出于此,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称其“补药之长”。在悬空寺脚下,笔者看到有出售黄芪的摊点,感叹治病还是要道地药材。
清末民初,北京名医陆仲(1882—1949年)以擅用黄芪而绰号“陆黄芪”。1920年,胡适发现有口渴,多尿,多饮等症状,西医初步诊断为“糖尿病”,友人推荐请陆仲安治疗,胡适认为中医“无科学根据”,在西医治疗无效时,始延医于陆氏,霍然而愈。当时上海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药杂志》曾刊登全部药方。初诊药方(1920年11月18日)为:
“生芪四两,云苓三钱,泽泻三钱,木瓜三钱,西党三两,酒芩三钱,法夏三钱,杭芍三钱,炒于术六钱,山萸六钱,三七三钱,甘草二钱,生二片。
编者附注:胡君之病,在京延西医诊治,不见效,某西医告以同样之病,曾服中药而愈,乃延中医陆君处方,数月愈。
林琴南是清末民初文学大家,“五四”前后,白话与文言之争,是文化界争论焦点之一,胡适与林琴南曾激烈笔战。林氏感激仲安先生济世之劳,画《秋室研经图》送仲安展示儒医正在研读经典,并题文颂扬陆氏医术,用桐城体文言,古意盎然,文妙韵雅。(见《畏庐文录》)此次,仲安先生取图亦请胡适题文,胡适欣然命笔:“林琴南先生的文学见解,我是不能完全赞同的,但我对陆仲安先生的佩服与感激,却完全与林先生一样。
我自去年秋间得病,我的朋友学西医的,或说是心脏病,或说是肾脏炎。他们用的药,虽也有点功效,总不能完全治好,后来幸得马幼渔先生介绍我给陆先生诊看,陆先生也曾用过黄芪十两,党参六两,许多人看了,摇头吐舌,但我的病现在竟好了。
去年幼渔的令弟隅卿患水鼓,肿至肚腹以上,西医已束手无法。后来头面都肿,两眼几不能睁开,他家里才去请陆先生去看,陆先生用参芪为主,逐渐增到参芪各十两,别的各味分量也不轻。不多日,肿渐消减,便溺里的蛋白质也没有了。不上百天,隅卿的病也好了,人也胖了
隅卿和我的病,颇引起西医的注意,现以有人想把黄芪化验出来,看它的成分究竟是此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如果化验的结果,能使世界的医学者渐渐了解中国医药学的真价值,这岂不是陆先生的大贡献吗?我看了林先生的这幅‘秋室研经图’,心里想象将来的无数‘实验室研经图’,绘着许多医学者在化验室里,穿着漆布围裙,拿者玻璃的管子,在那里做化学的分析,锅里煮的中国药,桌子上翻开着:《本草》,《千金方》,《外台秘要》一类的古书,我盼望陆先生和我都能看见这一日。胡适”
1920年正是“科玄论战”初期,胡适是科学派的主将,崇尚西医,他的病竟被中医治愈,引起轰动。后来医院把糖尿病的诊断给否定了,此事也就成了一个公案。报道说:“据传,胡适的病,最初发现有糖尿病的现象。住进协和医院之后,经过三十回的尿便化验,七日严格饮食限制,最后诊断报告不是糖尿病。”胡适也在《努力周报》第三十六期上登一则启事:“此次诊断的结果,已断定不是糖尿病。这一层使我安慰。乘各地朋友慰问,十分感谢。”
胡适在某些方面是绝顶聪明,想他是矛盾的心理在表达自己的观念。对于祖国医学和文言文的理解,胡适应是幼稚的。中医的根源是“形而上”的气化论和经络论,用“形而下”的所谓的“科学”去缘木求鱼,结果可想而知。“心里想象将来的无数‘实验室研经图’,绘着许多医学者在化验室里,穿着漆布围裙,拿者玻璃的管子,在那里做化学的分析,锅里煮的中国药,桌子上翻开着:《本草》,《千金方》,《外台秘要》一类的古书。”的图景而今是实现了,而且大行其道时,祖国医学的衰败已成定局。文言的使用,祖先的用意是要把文和言分开使用。文有规矩,《内经》《易经》等浩若烟海的古代文献,稍加训练,就可以读懂。而言,说话,平时说的白话,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民国的白话文,已经许多不用,或不好搞懂什么意思了。近有学者提出,重要的国家文告,用文言来写,以显其庄重。笔者认为,其到更会流传久远。
1926年初,梁启超在协和医院误割右肾,主刀医生是协和医学院著名外科教授的刘瑞恒。梁公还在1926年6月2日晨报副刊上发表《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一文,详述了自己此次手术的整个经过,替协和医院辩解,真是用心良苦。其原本身体强健,病肾依旧在,好肾却被割除。手术之后才过3年,梁启超就撒手尘寰,享年56岁。1970年梁思成因病住进协和医院,从自己的主治医生那里得到了其父早逝的真相。
中国医史学家程之范先生指出:“梁启超对协和医院误诊的态度,主要是考虑到当时西医刚进中国,老百姓对西医还缺乏认识,协和医院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西医医院,如果这时对协和大加鞭挞,最终吃亏的恐怕是老百姓。”
笔者到认为毛泽东是当代伟大的国学大师,“枪杆子里出政权”;“赤脚医生”的理论和实践解决了国人的生存。现今西医一统天下的制度及其在理念和技术层面的局限性,看病贵;看病难;看不好;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11)《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  淇奥》)“如切如磋,自契激扬之义;同心同德,孰分清浊之姿。”(《淡交若水赋》宋,范仲淹)矣!2007年,收获颇丰,徐小周等诸学长之激励,炎黄国医馆王凯明先生之提携,不由心存感激,仰天长啸。(明空于2008年1月15日星期二凌晨)

[ 本帖最后由 明空 于 2008/1/25 14:29 编辑 www.med126.com]
-----------明空 是高人啊!受教了。
做学问就该融会贯通!东方出圣人,西方出圣人,此心同,此里同。
说得俗一点,别被外面那件马甲给忽悠了,其实骨子里都一样。一笑!
明空兄的文字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我该看 礼记 了。好像不看礼记就无法把握中国文化的源头啊。加油加油!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