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毫针刺法概述
    

针灸拔罐:毫针刺法概述

毫针刺法概述

    (一)常用毫针针具

    临床采用的毫针,以不锈钢针为多,粗细以28~32号、长短以1~3寸规格的毫针最为常用。针具的长短、粗细应根据患者形体的胖瘦、穴位的深浅选择,还要根据不同病情、体质及年龄加以调整。一般头面、胸背部应用较细的短毫针,如做面部美容时应选用“美容针”;四肢、腹部可用偏粗的较长毫针。

    使用毫针还需经常检查针尖是否有钩,以及针身和针柄结合部是否有断裂,确信无误后方可使用。






    (二)针刺体位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有利正确的定位选穴和便于顺利进行操作,既要舒适又能持久。常用体位有三种坐位和三种卧位。如头、颜面和颈前、肩臂部分腧穴可选择仰靠坐位;后头、肩背部的腧穴可选择俯伏坐位;面颊、耳前后等处的腧穴可选择侧伏坐位;身体前面腧穴宜选择仰卧位;身体后面腧穴宜选择俯卧位;侧身部腧穴宜选择侧卧位。对于初诊、体虚及精神紧张的就诊者,应尽量采用卧位。

    (三)进针方法

    一般将持针的手称为“刺手”,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的手称为“押手”。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位置,或使针身有所依附及减轻进针时的疼痛感,达到无痛进针。常用的进针方法有如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用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或针体,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指端紧靠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进针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入所需的深度。此法多用于较短的毫针。

    2.双手进针法

    以双手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进针手法又分为以下几种。

    (1)夹持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两指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刺手拇、食指夹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在接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迅速将针刺入并达到一定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的进针。

    (2)指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尖按压在腧穴旁,针尖靠近指甲刺入腧穴。此法多用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两指将所刺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易于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特别是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两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提起部的上端进针。此法适用于皮肉浅薄的部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5)管针进针法将针预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置于穴位皮肤上,押手压紧针管,刺手食指或中指对准针柄一弹,使针尖迅速入刺皮肤,然后将针管退出,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适宜于儿童和惧针者。


   
单手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夹持进针法

舒张进针法

提捏进针法

管针进针法

    (四)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

    l.针刺角度

    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体与皮肤表面所构成的夹角,其大小应根据所刺部位和治疗要求的不同而分为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

    (1)直刺将针体垂直,与腧穴的皮肤表面呈90度角垂直刺入。适用于全身多数腧穴,浅刺与深刺均可。

    (2)斜刺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45度角倾斜刺入。适用于骨骼边缘和不宜深刺的腧穴,如需避开血管、肌腱和脏器时也可用此法。

    (3)横刺将针体与腧穴的皮肤表面约呈15度角沿皮刺入。适用于头面、胸背及皮肉浅薄处,施行透刺法(指一针两穴或两穴以上)时亦可用此法。



    2.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主要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针刺所要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到达病所,需将针尖朝向病变部位。因此针刺方向与针刺角度是密不可分的。一般头面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颈项,咽喉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法;胸胁部腧穴多采用横刺法;腹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腰部腧穴多采用斜刺或直刺法;四肢部腧穴多采用直刺法。

    3.针刺深度

    应根据腧穴部位特点和病情需要,在针刺得气取得疗效前提下,结合患者体质、针刺时令等因素,正确掌握针刺深浅度。一般肌肉浅薄、内有重要脏器处宜浅刺,肌肉丰厚之处直深刺,即“穴浅则浅刺,穴深则深刺”。热证、虚证及病在表、在肌肤宜浅刺;寒证、实证及病在里、在筋骨及脏腑直深刺;春夏宜浅刺,秋冬直深刺。总之针刺深度须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以免损伤重要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


    (五)行针手法

    进针后毯式一定的手法,促使针下得气.气至后为加强针感所进行的操作为行针,行针手法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

    1.基本手法

    (l)提插法针尖刺入一定深度后,术者施行上下进退的行针手法,即是将针旋由浅层插入深层,再由深层提至浅层,如此反复地上下提插。

    (2)捻转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术者将针旋转捻动,如此反复多次。捻转的幅度一般在180度~360度左右。另外,需注意捻转时切忌单向转捻,否则肌纤维易缠绕针身,使患者产生疼痛,形成滞针。

    提插和捻转两种手法,临床配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应视病人情况灵活掌握。

  
提插法

捻转法


    2.辅助手法

    (1)爪切法是揣穴定位后用指甲按掐穴位,以辅助进针的手法。爪法是以押手拇指指甲在穴位掐压成“十”字痕,以固定穴位,协助进针。切法是以押手拇指指甲在所针穴位周围掐切,如刀割之状,主要着力于穴位皮下,以促进经脉气血运行,进针后容易得气。

    (2)捣法是进针后,在原来的深度不断提捣针体的一种快速提插法,用以加强针感,促使针感传导扩散。捣时以腕的震颤为主而行针。它与提插法不同,捣法是在原位上下行针,虽有提插但幅度小、频率快、深度不变,一般每分钟可捣150~300次。

    (3)颤法是在进针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提插催气、行气的手法。颤法以手指的颤动为主,贵在“细细动摇”。

    (4)搓法是将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术者持针单向搓转针柄,令肌纤维适度缠绕针体,利用其牵拉作用以激发经气,加强针感与补泻作用。

    (5)弹法是将针刺入穴位的一定深度后,术者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令针身产生轻微的震动而使经气速行。

    (6)刮法是用指甲由下而上地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用以激发经气。

    (7)摇法是出针时用手摇动针体的方法,多自深而浅地随摇随提,用以泻实清热。

    (8)飞法是 以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放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

   
爪切法

弹法


刮法


[img]http://www。poroco。com。cn/podcast/~zhouxl21/resource/acup15.jpg[/img]


摇法

飞法

颤法



    (六)针刺补泻

    是根据病证虚实,在针刺得气后,分别采用不同补泻手法,以达到扶正补虚,祛邪泻实目的。

    以下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补泻手法。

    捻转补泻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为补法;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时间长为泻法。

    提插补泻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为补法;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为泻法。

    平补平泻均匀的捻转提插法。

    徐疾补泻徐徐进针、少捻转、疾出针为补法;疾进针、多捻转、徐徐出针为泻法。

    迎随补泻针尖顺经而刺为补法;针尖逆经而刺为泻法。

    开阖补泻出针时扪按其穴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揉按为泻法。

    呼吸补泻呼气进针、吸气出针为补法;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为泻法。

    (七)留针与出针

    1.留针

    将毫针刺入腧穴内,通过行针、补泻等手法,使针停留于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一是为了“候气”,特别是不得气的病人,通过留针可以得气;二是为了保持针感,延长和加强针刺的治疗作用;三是为了便于再行针施术,催气加强针感。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以留10~20分钟为好。对于针刺得气迅速、手法操作运用得当的也可以不留针。小儿则不宜留针。留针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病情确定,久病、疑难病症和顽固性疼痛病症留针时间应较长,新病、病程短留针时间应短。

    2.出针

    针刺后已达到一定的治疗要求,便可出针。出针是毫针美容刺法操作规程中最后一道程序。出针时先用左手拇、食指将消毒干棉球按于针孔周围,右手持针作轻微捻转并慢慢提至皮下,然后退出。出针后是否按压针孔也是针刺补泻的一种辅助手法。用补法时,则用干棉球按压针孔;用泻法时,则不按针孔使邪气外泄。出针后要核对针数,以防遗漏。并嘱病人休息片刻,注意保持针孔部位的清洁。

    (八)针刺注意事项

    毫针法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正确掌握操作技术,能适用于许多种病症的治疗及预防,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位前来接受毫针的患者,不应立即进行针刺,应休息5~10分钟后再予治疗。对于饥饿、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者,要首先消除上述因素再接受治疗。对于体弱多病者应选择卧位针刺,且手法法宜轻,取穴宜少。

    (2)怀孕妇女一般不宜针刺美容。如果患者要求治疗,应注意腰腹部腧穴不宜针刺,四肢部位的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应禁刺,以防流产

    (3)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人对针刺的反应,若见患者出现胸闷、面色苍白、汗出等晕针情况,应立即出针,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使病人头部放低平卧(除去枕头),休息片刻或饮适量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可以较快恢复正常。

    (4)针刺躯干部腧穴时,必须熟知相应脏器的解剖位置,避开脏器进针,并严格掌握针刺的深度、角度,避免造成创伤性气胸和内脏损伤。针刺眼区、颈部和脊椎部腧穴时,也应掌握一定的角度,不宜大幅度施以针刺手法,尽量少留针或不留,以免伤及组织器官。

    (5)在施行手法或出针时出现针体涩滞或活动困难,称为“滞针”。滞针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针时用力过猛,捻转、提插时指力不均或向一个方向连续捻转,或患者体位改变。对于因体位改变而引起的滞针,应恢复原来体位。其他原因引起的滞针,应按摩放松滞针部位的肌肉,改变缠绕方向,或在附近再刺一针,再轻轻捻转使之松懈。

[ 本帖最后由 zhouxl2000 于 2007/3/10 18:58 编辑 www.med126.com/zhicheng/]
-----------进针方法视频:
http://www。poroco。com。cn/podcast/~zhouxl21/entry/%E8%BF%9B%E9%92%88%E6%96%B9%E6%B3%95

[ 本帖最后由 zhouxl2000 于 2007/3/12 15:08 编辑 www.med126.com/hushi/]
-----------

[ 本帖最后由 zhouxl2000 于 2007/5/1 10:02 编辑 www.med126.com/wsj/]
-----------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针刺治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也可能偶然出现某种异常情况,如晕针、滞针、弯针等,必须立即进行有效处理。

一、晕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 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三、弯针

(一)现象 针柄改变了进针时刺入的方向和角度、使提插,捻转和出针均感困难,患者感到针处疼痛。
(二)原因 术者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或因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变动了体位,或针柄受到某种外力碰压等。
(三)处理 出现弯针后,就不能再行手法。如针身轻度弯曲,可慢慢将针退出;若弯曲角度过大,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退出。因患者体位改变所致者,应嘱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后,再慢慢退针。遇有弯针现象时,切忌强拔针、猛退针。
(四)预防 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轻巧。患者的体位要选择恰当,并嘱其不要随意变动。注意针刺部位和针柄不能受外力碰压。

四、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内,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局部肌肉猛烈挛缩。患者体位改变,或弯针、滞针未及时正确处理等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不要紧张、乱动,以防断针陷入深层。如残端显露,可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断端与皮肤相平;可用手指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用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五、针后异常感

(一)现象 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重、麻、账的感觉过强,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针孔出血,或 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二) 原因 肢体不能挪动,可能是有针遗留,未完全出完,,或体位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对过于重、麻、胀针感者,多半是行针时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有关;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与 病情相悖,即"补泻反,病益笃"之由;局部出血、青紫、硬结出现者,都因刺伤血管所致,个别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三)处理 如有遗留未出之针,应随即起针,退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开;对原病加重者,应查明原因,调整治则和手法,另行针治;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压和按摩片刻;如因内出血青紫块较明显者,应先作冷敷以防继续出血,再行热敷,使局部癣血消散。
(四) 预防 退针后真清点针数,避免遗漏。行针手法要柔和适度,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过时。临诊时要认真辩证施治,处方选穴精炼,补泻手法适度。要仔细查询有无出血病史,对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要熟悉浅表解剖知识,避免刺伤血管。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一)症状 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紫绀,冷汗、烦躁、恐惧,甚则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现象。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外胀,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有的针刺创伤性轻度气胸者,起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了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原因 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
(三)处理 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恐惧而 反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医者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类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四)预防 医者针刺时要集中思想,选好适当体位,根据患者体形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胸背部腧穴应斜刺、横刺,不宜长时间留针。

七、刺伤脑脊髓

(一)症状 如误伤延脑时,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等。如刺伤脊髓,可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有时可危及生命。
(二)原因 脑脊髓是中枢神经统帅周身各种机体组织的总枢纽、总通道,而它的表层分布有督脉和华佗夹脊等一些重要腧穴,如风府、哑门、大椎、风池以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椎以上棘突间腧穴。若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角度不当,均可伤及,造成严重后果。
(三)处理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出针。轻者,需安静休息,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则应结合有关科室如神经外科等,进行及时抢救。
(四)预防 凡针刺督脉腧穴--12胸椎以上及华佗夹脊穴,都要认真掌握针刺深度、方向和角度。如针刺风府,哑门穴,针尖方向不可上斜,不可过深;悬枢穴以上的督脉腧穴及华佗夹脊穴, 均不可深刺。上述腧穴在行针时只宜捻转手法,避免提插手法,禁用捣刺手法。

八、刺伤内脏

(一)症状 刺伤肝、脾,可引起内出血,肝区或脾区疼痛,有的可向背部放射。如出血不止,腹腔聚血过多,会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并有压痛及反跳痛等急腹症症状。 刺伤心脏时,轻者可出现强烈刺痛,重者有剧烈撕裂痛,引起心外射血,即刻导致休克等危重情况。 刺伤肾脏,可出现腰痛,肾区叩击痛,血尿,严重时血压下降、休克。 刺伤胆囊、膀胱、胃、肠等空腔脏器时,可引起疼痛、腹膜刺激征或急腹症等症状。
(二)原因 主要是施术者缺乏解剖学、腧穴学知识,对腧穴和脏器的部位不熟悉,加之针刺过深,或提插幅度过大,造成相应的内脏受损伤。
(三)处理 损伤轻者,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一般即可自愈。如损伤较重,或继续有出血倾向者,应加用止血药,或局部作冷敷止血处理,并加强观察;注意病情及血压变化。若损伤严重,出血 较多,出现休克时,则必须迅速进行输血等急救措施。
(四)预防 术者要学好解剖学、腧穴学;掌握腧穴结构,明了腧穴下的脏器组织。针刺胸腹、腰背部的腧穴时,应控制针刺深度,行针幅度不宜过大。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