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针灸名家——程莘农
    

针灸拔罐:中医针灸名家——程莘农

中医针灸名家——程莘农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9日 13:07
  主持人:我手里的这根小小的银针,可能在这个镜头里您都看不大清楚,但是在几千年来,它却解除了无数人的病痛,针灸被称为是中国的国粹,现在有很多外国人都漂洋过海来中国学习这门技艺,但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它却变得似乎越来越陌生,我们今天的演播室请来的就是一位针灸大家,他将为我们揭开笼罩在这个小小的银针上面的神秘面纱。
     
       
  解说:2005年2月的一个清晨,我们来到了中医针灸名家程莘农居住的小区,北京东城区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宿舍,还不到7点,老人已经走在了上班的路上。程老今年已?4岁了,虽然他的行走看上去有些步履蹒跚,但这并没有影响他步行几百米去诊室,自从2003年程老做了白内障手术后,他就不再给患者针灸了,只是给少数来找他的患者做些诊断,但他依旧是每天提前一个多小时去上班,这个习惯已经快三十年了,当年,他每天早晨六点就去上班。
  主持人:为什么要那么早呢,这样您的工作时间比别人多了两小时。
  程莘农:病人多,病人来得太多了,看不完。
  主持人:这两个小时的时间能看多少病人?
  程莘农:我看30多个病人。
  主持人:一个人能看30多个病人。
  程莘农:30多个人。
  主持人:您刚才讲,早晨6点钟就去给病人看病,是因为病人多。可是这个病人总是很多,您总是也看不过来,为什么要牺牲这么多自己的时间去给病人看病?
  程莘农:为什么呢,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劳动改造6年半。
  主持人:再没看过病人。
  程莘农:不许看病,就叫你劳动,不许看病。那么,我损失了6年半的时间没有看病。
  主持人:所以您现在早上班就是为了把时间补回来。
  程莘农:补回来了,我心里就安了。我们是业务人员,就应该干业务,差的时间我全把它补回来了
  主持人:可是这些差的时间也并不是怪您自己,并不是因为您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耽误了这个时间。
  程莘农:都耽误了,但是我不管别人了,我就管我自己。反正我不亏空,我把我业务损失的时间我自己全补回来了。
  主持人:您有没有算过这么多年大概您一共治了多少病人?
  程莘农:几十万人次了。
  主持人:几十万人次。
  解说:这是二十多年前拍摄的一段电影资料,这部针灸方面的科教片介绍的是14经取穴法。程莘农是本片的顾问。当时,针灸以成本低、无消耗、见效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拍这部电影也是为了推广针灸,从那时起,程莘农不仅注重针灸的推广,还致力于对自己针灸手法的改进和完善,在不断地总结和摸索中,他的针灸手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主持人:您扎针的特点是什么?
  程莘农:就是到位快,我三下就到位了。
  主持人:就是快。
  程莘农:就有感觉了,就叫得气了,就得气了。
  主持人:有一个对您扎针灸的一个很夸张的比喻,说您扎针就像插秧似的……
  程莘农:就跟扎豆腐一样。
  主持人:扎豆腐一样?
  程莘农:扎豆腐,针扎到豆腐上那么快。
  主持人:快。
  程莘农:像我扎一个针嘛,要一个人的话,十针八针一分钟都不要,我就扎好了。
  主持人:十针八针,就所有这些地方都扎上去,一分钟都不要。
  程莘农:不要,就扎好了。
  主持人:这听着很神奇了,因为位置每一下都很准,也不用去现找。
  程莘农:不要,比较熟练了就行了,扎了,这个地方是足三里,这个地方三阴交,我就会扎了,很快就完了。
  主持人:听说给小孩扎针也专门找您扎。
  程莘农:小孩扎针用一种快速,过去叫快速进针,快点进针。
  主持人:快,对于小孩来讲就不疼,所以很多小孩到您这儿来,我原来一直觉得针灸比较疼,而且扎下去可能会酸胀、酸麻的感觉可能会比较难受。
  程莘农:非得酸麻胀,你才能够有效果。
  主持人:但是疼是可以避免的。
  程莘农:疼是可以避免的。酸麻胀痛是必要的,这才能叫得气。
 解说:针灸的手法有上百种,程老对元朝传下来的“三才法”加以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针灸门诊,人们对他的普遍评价是:进针快、穴位准、见效快,因此,他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主持人:您现在不扎针了?
  程莘农:现在我不扎针了。
  主持人:您现在扎针的话,我还真想让您扎一下我试试。
  程莘农:你要是愿意试,我也可以扎。这个膀子你要吃饭的,酸感要四个钟头你才能消除。
  主持人:那酸的感觉?
  程莘农:对了。
  主持人:那能不能扎了以后没有这个酸感。
  程莘农:那不好。
  主持人:我的意思是扎了以后,能不能不要四个小时的酸感。
  程莘农:那也行。
  主持人:那您给我扎一个。
  程莘农:好。 (消毒)
  程莘农:这样才叫消毒了
  主持人:我很紧张。
  程莘农:你不要紧张。
  主持人:我不会晕吧?
  程莘农:不会晕,不会。你看这个地方,外关,我这样一二三就进去了。
  主持人:真是快。
  程莘农:就进去了,疼吗?
  主持人:进来时候没感觉。
  程莘农:没感觉,你不要胀了,我就不再给你捻了。
  主持人:如果捻的话,就会有酸胀的感觉。
  程莘农:对了。我叫它上去,它就上去,我叫它的下来,它就下来。
  主持人:你稍微捻捻试试。
  程莘农:我叫它上去。
  主持人:对对对。
  程莘农:我叫它下去,它下去。
  主持人:这不是一种疼的感觉,而是就是顺着这个。
  程莘农:对了,因为中医讲补和泻,顺着经脉进针就是补,逆着经脉进针就是泻,比如手的肺经是这样走,走这个上来下来,这么走的,这么样走的。我呢要叫它补,我要顺着这样,如果要用泻法呢,我要把针力倒过来向上去,
  主持人:实际上我刚才感觉到酸胀的感觉,走的方向就是中医讲的经脉。
  程莘农:对对对,中医讲经脉。
  主持人:中医会很神秘,特别是对穴位很神秘,比如看武侠的人都知道点穴,你觉得点穴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程莘农:点穴不是没道理,有的穴位可以死人的,那是不能点的。
  主持人:你会点吗?
  程莘农:不会点,我们也不用点人的方法。
  主持人:您刚才扎我这一针的时候,那个手法之快,让我想到了点穴,可能武林高手点穴都这么快。
  程莘农:就是有武术的人,整个的功,手指尖,一看很轻的点一下,甚至有一百斤重、二百斤重,所以厉害得很,那就是点穴。
  主持人:实际上点穴也并不是那么神秘,它的确有它的道理。
  程莘农:对了,对了,它是人受不了的。
  解说:1976年,一部关于赤脚医生的电影《春苗》在全国各地上映,一根银针治百病几乎家喻户晓,人们对针灸给予了充分的信任,那时,程莘农刚刚恢复工作不久,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让他应接不暇。程莘农平均每天要诊治四五十人次,多时一天就有七八十人次。治愈的病人无数,多少次诊室里的千恩万谢程老已经记不得了,但他至今忘不了一个特殊的病例:有一次,他们送医下乡,并进行病例调查,在山西省稷山县,他三天治愈了一个得摇头症的小女孩。
  主持人:这个在我们听起来也非常神奇。
  程莘农:我们到农村去看病,我们要吃派饭,三毛钱一斤粮票,到人家去,今天在他家吃,明天就到那家去吃。我到这家子吃饭去,我看到这家主人,女同志,擀面条好像擀得心不在焉,我说你今天有什么事吗,她说 我告诉你吧,我心焦,我有一个女儿,一天到晚的老摇头,到学校里她也摇头,女孩子老摇头不像话了,所以我对她担心,治也治不好。我说人在哪儿,她说人在家了,那不坐在那儿吗,我说你来把小板凳朝我这拉拉。我就问她,你摇头,怎么摇头。我就给她扎了,也不过两针,头上一针,后头一针。我就扎两针,我说你坐一会儿吧,等我吃过饭,我就再给你起针,我就把面条吃完了。我给她把针起掉了,第二天呢,我到下一家吃饭去了,看见她,这个女的带着她的小姑娘也到了这家。她知道在这家吃饭,在这等着。我说你们来了,她说我带她看看。我说昨天扎过了,头摇没摇,她说,没摇。
  主持人:就扎过这一次,就没再摇。
  程莘农:我坐下来再给你扎,又给她扎了一次。
  解说:第三天,当程老到下一家吃派饭时,他看见母女俩早已等在那里了。
  程莘农:到了那家,我一问怎么样?她说一点都没摇,没摇头,我又叫她坐下来,又给她扎了一次,一共扎了三次,这个小孩就从来不摇头了,就好了。
  主持人:这在我们听起来也非常神奇。
  程莘农:中医讲脑子动,是动脉的问题,跟头脑动脉经络活动有关系,所以我就在动脉上取一个穴位叫大椎,头上百会,就这两个动脉经上取穴。
  解说:当地人并不知道,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程莘农当时比较拿手的就是中风、偏瘫和神经类的疾病。十多年后,程莘农以擅长治疗这类疾病而蜚声海内外,那时,很多外国人都来找他治病,有一位印度妇女,自己拥有三家医院,但是也没能治好折磨了她17年的三叉神经疼。
  主持人:我对医学不太了解,三叉神经应该是在?
  程莘农:就偏头疼。17年了,她开了三家医院,她有钱呢。
  主持人:但是她也治不了自己这个病。
  程莘农:怎么治不了,有个德国的教授在她那儿当教授,给她看病,用西医治,治不好。我一听说,她17年,我给她诊诊脉,问问她情况,我说可以吧,你就在我这扎扎针,但是你把西药全部停掉,不要吃。你就在这块儿扎,我当时就对她扎,她扎过针就走了,住到印度大使馆去了。我说你扎扎看,我先给你扎10次看看。她第二天不来了嘛,我问她,昨天在这儿扎了针以后你疼没疼,她说我从昨天到现在一点都没疼。我说有点儿效果就不错。
  主持人:她应该很高兴。
  程莘农:我又给她扎第二次,到第三天来问怎么样,她说没有疼,到第四天我扎了,没有疼,后来一直给她扎10次以后,我叫她休息两三天,以后又扎了10次,一共给她扎20次,她就住在印度大使馆里头,就不疼了。她一直就没疼,就好了。
  解说:这是1986年的电影资料,片中的这位患者是一位日籍华人,当时,她患有严重的脊髓病,无法工作,程老给她连续针灸了三个月后,病情大有好转。
  就在我们拍摄程老的时候,恰巧遇上了当年那位患者,她是从日本回来休假,来看望程老的。
  程莘农:欢乐,你的。
  李女士:我的
  程莘农:仁术济世,他的。名字我没有写,你们要不要名字?
  李女士:要要要。
  解说:提起当年看病的事,这位女士还清楚地记得20年前,其他医生给她下了这样一个结论结论。
  李女士:说如果不骨髓移植的话,我就活不过10年,我是过敏体质,不能吃西药,甚至有些麻药对我都过敏,所以我就到程老这来求助的。
  解说:二十多年过去了,李女士还在日本任教,每年回来休假,她都来看看程老,再开些调养的中药。
李女士:我曾经看见中风倒下的病人,抬着进来,一个月之后就能够,虽然走得不是很平稳,但他毕竟是用自己的力量站起来了。还有那样的,就是中风嘴歪的,如果不是很长时间,就是倒下两三天就来的话,当时就能治好。对从远处从农村来的病人,都非常的亲热善待,甚至有的就不收费。  
在中医针灸领域辛勤耕耘了70个春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为针灸事业在世界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国内外学者尊称为"针灸泰斗"。如果有幸走近程莘农教授,便能从他身上深刻体会到针灸医学的博大精深,从而感受到一代针灸伟人的可尊可敬。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程莘农教授,1921年生于江苏淮阴(现淮安)市,11岁开始习读中医书籍,16岁成为"温病大家"陆幕韩的徒弟。1957年被调到北京中医学院,1976年特调中医研究院,历任针灸研究所主任、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副主席等职。从医数十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经验,1995年首批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教授出版的《中国针灸学》专著,不仅指导着我国的针灸领域,同时也影响到世界各国。《中国针灸学》不仅是中国针灸医生学习中医学的精典教材,还成为美国等国外针灸医师资格考试蓝本。程莘农教授先后应邀到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城市讲学、考察,被聘为加拿大传统针灸学院名誉教授、美国美东中医针灸师联合会名誉理事、南斯拉夫针灸学会名誉主席、挪威针灸学校名誉校长等职,获得世界文化理事会"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程莘农教授一生著作颇多,几十年来,他教的国外留学生遍及100多个国家达数千人。
  程莘农教授高尚的医德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已达八十高龄的程老仍每天早7点就到诊室,不论气候好坏天天如此。为医一生,诊治病人数十万人次,从不计报酬。在治病过程中程老强调针灸取穴本着"以证为凭,以精为准,以适为度,以效为信"的原则,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深入浅出,既维护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又不排除西医对中医技术的促进和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程老没有门户之见,对王文远主任创立的平衡针灸,就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特别是程老题写的"针灸新篇",充分体现了一代针灸泰斗博大的胸怀和伯乐的高贵品质。在第一届、第二届国际平衡针灸学术大会上,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授予以程老为首的6名国内中医专家"伯乐杯最高荣誉奖"。
程老曾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在"文革"中接受再教育长达6年之久,如今年龄大了,他更加感到了时间的可贵,决心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他除了在研究所的工作外,还身兼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中国国际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国际针灸考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曾担任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每日的他,忙忙碌碌,用他自己的话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充分体现了杰出医学大家的高尚品质,成为我们学习奋斗的光辉榜样。
-----------謝謝轉貼!
-----------每每看见那些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救人于水火,却不要求回报的"大家"时,满怀敬佩,也是满怀羡慕,敬佩大师的高超医术和医德,羡慕病人能遇到这样的大师.这使我抱满幻想,不知自己身上的伤何时才能也好运遇到这样的大师~~~~~~!!1
-----------wo听过他的讲课
很实用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