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 60 上课笔记
    

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教程:60

60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 少阴寒化证我们讲完了之后,应当讲一讲少阴寒化证的预后。看讲义174页,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个少阴病是真阳衰微的少阴病,还是寒盛伤阳的…

60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

少阴寒化证我们讲完了之后,应当讲一讲少阴寒化证的预后。看讲义174页,287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个少阴病是真阳衰微的少阴病,还是寒盛伤阳的少阴病?我问大家,是真阳衰微的少阴病?还是寒盛伤阳的少阴病?真阳衰微的少阴病应当是脉微细,但欲寐,现在脉紧,和我们前面所说的脉阴阳俱紧那个少阴病不是一样的吗?所以这是寒盛伤阳,以邪气盛为主。以邪气盛为主着这种少阴病,它就可能会自愈。真阳衰微的少阴病是不能够自愈的。所以至七八日,自下利,这个自下利是怎么回事呢?不是真阳虚衰,火不暖土,是肾阳恢复以后,驱除体内的寒浊邪气外出的表现,脉暴微, 脉由紧,这是邪气盛,突然转得不紧了,这微是和紧相对的。突然转得不紧了, 这提示了寒邪退,所以下利是寒邪排出体外的表现,脉由紧得不紧了,转弱了,这正是小则平,《黄帝内经》所说的,“大则病进”,脉大病就发展,“小则平”,脉由大而变小,这是邪气退的表现。手足反温,那是寒邪退,阳气得以伸张,所以手脚就转暖了。脉紧反去者,这不正是提示了邪气退吗?为欲解也虽烦,正邪相争,有一点烦,但是这个下利,必自愈。你把寒湿邪气驱除出体外了,这个下利,自个就好了。阳气也得以伸张,就完全恢复了 。这是少阴寒化证的一种自愈证。这个证后,它不是以正虚为主,而是以邪盛为主的。

我们在太阴病篇学过一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不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8) ” 还记得吗?那是寒湿秽浊邪气,阻滞于太阴,当太阴阳气恢复以后,清除邪气外出,表现了下利自愈。通过大便排出体外。然后这种下利必自止。而少阴病篇的287条,也是寒浊在少阴,在体内,这种病通过什么途径,把邪气排出体外?通过下利的方式。所以太阳病自愈是通过自汗、自衄、战汗,使邪从外解。三阴病属于里证,它要自愈的话,它不能通过汗解,它通过自利。287条我们就讲这么多。之所以可以自愈,它不是真阳衰微的少阴寒化证,它是寒盛伤阳的少阴寒化证。

288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手足温者,可治。” 这一条应该这么读,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踡卧,这是寒盛的执业护士网表现,若利自止,手足温,是阳气恢复的表现,当然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因为阳气没有衰竭,它有恢复的苗头,而下利自止了,这是寒邪已经排出体外的表现。

289条:“少阴病,恶寒而踡”,恶寒而踡卧,这是寒邪盛的表现, 时自烦,一阵一阵感到烦热,欲去衣被,这是阳气恢复的表现,所以能够有这种情况,它也是个寒盛伤阳,寒盛伤阳,所以他躺在被窝里,恶寒而踡卧,等阳气恢复了,一阵一阵的有烦热,欲去衣被,这种情况预后比较好。

以上这三条,应当说都是寒盛伤阳,病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寒邪盛。下面讲的阳不回不治证,都是以真阳衰微为主。

295条,“ 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www.med126.com/pharm/,不治。” 一派阴寒内盛的表现,而没有阳气恢复的征兆,讲义上把它叫做纯阴无阳的危候,张仲景看到这种情况,就说没有办法了,他就走了,不予开方了。我们今天不能这样子,今天急诊室要全力的中西医结合抢救。如不去抢救,病人的家属会按照医师法去告你的状。

296条,“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这个“吐、利”是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所造成的,这里是躁烦,就是我们以前多次说过的阴盛则噪,弱阳勉强和阴邪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肢体出现的躁扰不宁,甚至正气衰亡之前,那种撮空理线、循衣摸床,这种噪动是不自知的。再加上四肢逆冷, 上过肘而下过膝,一派阴寒内盛,阳不胜阴的表现。当然预后不良。296条要特别注意和上节课所学的吴茱萸汤适应证相区别。吴茱萸汤适应证原文说“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你看,都有吐利,都有四肢厥冷,都有烦躁。不过296条讲得是躁烦,所以你要能够鉴别。

我们题库有道K型题,吴茱萸汤的适应证是什么?(1)食谷欲呕,属阳明也。(2)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少阴病,吐逆,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4)少阴病,吐逆,手足逆冷,躁烦,四逆者。(3)和(4)你一定要特别区别开,因为一个是吴茱萸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少阴,阳不胜阴的死证。所以我们才说吴茱萸汤是个少阴病的类似证。

297条,“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这个下利止是阴竭于下,阴液的阴,枯竭的竭,阴竭于下,没东西可拉了,所以他下利止,头眩是阳脱于上,为什么头晕,虚阳上脱,一阵一阵头晕,所以时时自冒,冒字我们以前讲过,《说文解字》:“冒,蒙而前也”,就是把脑袋、眼睛都蒙上,摸着黑往前走,走上一会你就头晕了。所以“”字可以引申为头晕。“”也可以引申为遮盖。像太阳病篇所说的,“ 发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那个冒就是遮盖。两个手交叉,按护在心前,而我们现在这里讲的时时自冒,这个冒就指的头晕目眩。头晕目眩是虚阳上越,阳脱于上的表现。所以297条所描述的证候是阴竭于下,阳脱于上,阴阳离决,当然预后极差。仲景说“”。

298条,“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这条显然是正不胜邪,阳绝神亡,不烦而躁,肢体噪动不宁,刚才说过,正不胜邪,阳绝神亡,阳气也绝了,人的精神,神气也亡了,所以预后不良。

299条,“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息就是呼吸,高就是表浅,呼吸表浅,这不正是肾气虚于下, 肺气脱于上的表现吗?是一个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中医认为肺是主吸气的,肾是主纳气的。一个正常人,都应该有良好的腹式呼吸,这叫能够纳气归根,他的呼吸是有一定深度的。这叫纳气归根。而当呼吸功能衰竭的时候,他就呼吸表浅,气不归根,中医说肾气绝于下,不能纳气。肾气绝于下,气不归根,呼吸表浅,那就是肺气脱于上,这是预后不良的。

300条,“ 少阴病,脉细沉微,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脉微,这是阳虚,细是阴虚,沉主病在里。 当然沉也主阳虚。阴阳两虚,这是真阳衰微,阴阳两虚。但欲卧和但欲寐差不多,阴精阳气虚衰,精神失养,意识朦胧,意识淡漠,汗出是阳不摄阴,不烦,自欲吐,这个不烦是真阳衰微,无力和阴相争,不争则静嘛,就像61条“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 这个不烦就是不噪,夜而安静的不噪,自欲吐,是阴邪上逆的一种表现。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有过了几天以后,出现了虚寒的下利, 又出现了烦躁,这个烦躁实际上是躁烦,有出现躁烦不得卧寐,这正是正不胜邪,病人临终前的一种表现。

上述这六条,后世医家把它们叫做少阴六死证。北京市第一次主治医师的晋升考试,不知道哪个老前辈出的题,问少阴六死证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大夫能回答。你想想我们大夫学《伤寒论》的时候,主要是学它的理、法、方、药,谁去背它的少阴六死证呀,更何况我们今天判断预后,常常是全面考虑,总体把握,中西医结合来诊断,所以对于少阴六死证,今天在临床的意义与价值,就不是太大。更何况仲景所说的死证,有时候我们今天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病人也不一定会死亡。所以这些东西,供大家参考就是,不做为重点,要求大家学习的东西。

少阴寒化证的主要内容,和少阴寒化证的预后,我们就谈完了。少阴脏证有两大类证候,寒化证谈完了,就该谈热化证。形成少阴热化证的原因,已经说过多次了,就是当病人素体少阴阴虚,而阳盛的时候,外邪从阳化热,这就容易出现少阴的热化证。

少阴的热化证的第一个证候,303条,黄连阿胶汤证。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这个证候,它的主证只有一个,心中烦,不得卧。这主要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他之所以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是他所看的病人,得了外感病二三天以后,就出现了精神神志症状。

《伤寒论》中许多条文都写了日期,后世医家在研究这些时间的时候,有的人就说不大好解释,就说这些时间都是约略之词,你不要去拘泥它,这想法是好的,但是张仲景他所写的这个时间,就像我们今天写病历一样,比方说来了一个急性大叶肺炎的病人,你写病历,第一句话就写:“高热,咳喘三天”,这是主诉。第二句写“三天前病人偶感风寒,然后恶寒发热,随后咳喘,持续发热,用过什么方法,效果不好,然后来住院治疗”。如果两千年以后,别人看到你写的这病历,(也许两千年后你就成了医中亚圣了)说,他写的这发热咳喘两三天,你不要拘泥它,临床不一病是那回事。你生气不生气?所以张仲景所记录的这个时间,人家都是客观的病人,就是个病程的记录,所以我们不要在这个上面说,只是个约略之词。他干嘛说约略之词?他的病人就是这样。我说这段话,我想大家听明白这个意思了,所以《伤寒论》中许多日期和时间,是张仲景观察病人的实际病程。

讲少阴概说时曾经提到一段话:“少阴经的一个分支和心相连",这就沟通了心和肾相交的关系。在生理情况下心阳下交于肾,我们也把它叫做心火下交于肾,助肾阳以温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也就是肾阴,上奉于心,助心阴以制约心火,使心火不亢,这就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当由于某些病理因素造成了肾阴虚于下,不能上奉于心,来助心阳以制约心火的话,就会造成心火独亢,这就形成了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的这种病理变化。我们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在生理上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就是人的觉醒和睡眠的交替发生,兴奋和抑制有规律地交替发生。觉醒和时候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睡眠的时候睡眠香甜,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一个这样的人,就是心肾相交的,就是水火既济的。而303条讲的是一个病理的状态,他是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阳入于阴谓之寐,由于阴虚不能敛阳,由于阳亢不入于阴,该睡觉的时候他就心火更盛,该阳入于阴的时候,由于阴虚不能敛阳,阳亢不入于阴,这时候该睡觉的时候他就睡不着觉。不仅睡不着觉,他还越睡不着越烦,越烦他越睡不着,为什么?睡不着觉,他还不是说安静地在那眯着眼睛躺着,一听同床睡觉的人打呼,狠狠拧他一下,你的打鼾吵得我睡不着。实际上不是人家吵他,而是他自己就心烦,越烦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烦,所以就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因此仲景才说,"心中烦,不得卧”,不是说不得眠、不得寐,而是不得卧。典型的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表现。治疗用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有滋阴清火,泻南补北的作用。泻南补北什么意思?南代表火,北代表水。为什么南可以代表火,北可以代表水?以前讲五行时讲过,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南方的时候,地面上是夏天,火气当令,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北方的时候,地面上是冬天,水气当令,所以南和北就代表火和水。当我们看到泻南补北的时候,你就知道这就是泻心火滋肾阴。黄连阿胶汤中,黄连和黄芩是清心火的,鸡子黄是养心阴的、养心血的。阿胶是滋肾阴、滋肾水的。鸡子黄和阿胶都是血肉有情之品。因为阿胶是皮熬制的,而鸡子黄是母鸡下的蛋,当然是血肉有情之品,它们都是动物药。以有情补有情,比那些草木的沙参玉竹麦冬,这些草木滋阴、生津的药,效果直接、效果迅速。芍药在这里头干什么用?芍药是养阴的,酸味的药,它和鸡子黄这味甘味的药相配,酸甘化阴,心阴养心血,和阿胶相配,可以更好地养肾中的津液。这样就构成一个泻南补北、滋阴泻火的典型的一张方子。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 去滓,内阿胶烊尽”。烊是把胶状的药物在热药液中溶解的过程。阿胶、鹿角胶、板胶,都属于这种服用的方法。烊,把胶状的药物或者胶质的药物,在热药液中溶解的过程,这叫烊。你买的阿胶,在面板上给它砸碎了,放在热药液中很容易溶解,这是上等的, 化不掉,(不要拿大快的,拿砸碎了的),放在热药液里面, 化不掉的,在火上蒸一蒸,如果还像胶一样,能够拿筷子挑起来,还化不掉,那是假的,或者说是劣质的。

"小冷”,把阿胶化了之后,稍稍放凉一点,“内鸡子黄”,再把鸡子黄放进去。这里所用的鸡子黄,是生的、新鲜的鸡蛋的蛋黄。把蛋黄放进去之后,“搅令相得”,这么一搅,大家琢磨琢磨,这个药液把阿胶溶解以后,还要稍凉一凉,再放生蛋黄,这个蛋黄它并不能够热熟,所以蛋黄处于一个半生不熟的状态,药液就处于一个混悬状态,不是说再加热把蛋黄都煮熟了,不是这样的。“温服七合,日三服”。所以黄连阿胶汤的服药方法,比较特殊一点,也比较繁琐一些。

黄连阿胶汤在什么情况下用?一般慢性的神经衰弱用它没有效。十年、二十年,每天晚上睡不好觉,或者是入睡困难,或是早醒,用它效果不好。如果这神经衰弱的病人,得了一次感冒,感冒以后他失眠更加厉害了,而且心烦,烦得厉害,那你用它就有效。

我在冶金医院出门诊,医院院子里有医生的宿舍楼,宿舍里有一个过去好像是一个艺术家的老太太,她到门诊找我看病,说:郝大夫,我已经有二十多年的神经衰弱历史,可是我过去虽然睡不着也不至于这么烦。这次的了一次感冒发烧之后,我实在烦得睡不着觉。我知道神经衰弱这种证候是很难治的,别看它不是什么大病,你要想用中药让她睡得很好,是不容易的。我说:大妈,我就给您试一试吧!您舌也光红无苔,您脉也细数,我觉得是阴虚火旺,您不要怕药麻烦,就是黄连阿胶汤的原方。吃了一个礼拜,老太太特别高兴,再来找我的时候,带来好几个病人,她说,郝大夫,这一次不是我看病,我把我们这些神经衰弱的老姐妹都?你带来了。我说,大妈呀,您这个情况是很特殊的,过去有神精衰弱,现在因为得了一次感冒发烧之后,引发了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证候,用黄连阿胶汤有效,可是对这些慢性神经衰弱,我是真是说用黄连阿胶汤没有效。老太太说,我过去那么多年都睡不好觉,经常用安定,吃了你这个药,吃到第四天,就睡得特别好,安定我都不要了,所以我想你治这个病很好。对那几个人来说,我也用黄连阿胶汤,后来反馈的消息是有的有一点效,有的一点效都没有。所以黄连阿胶汤怎么用,对于感冒以后,发烧性的疾病以后出现的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的证候,这时的心烦不得卧可以用。

黄连阿胶汤的适应证有心中烦,不得卧栀子豉汤的适应证有“心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 。这两个证候,临床上应当注意区别。 栀子豉汤的适应证只有火,它是热郁胸膈,郁热扰心,它只有火,没有阴虚。而黄连阿胶汤适应证,它是阴虚火旺,它既有火,又有阴虚。这是不同的。

少阴热化证 - 阴虚水热互结证

少阴热化证的第二个方证,是阴虚水热互结证。 也就是我们讲义上的,第319条,猪苓汤证猪苓汤的适应证我们在阳明病篇(223 条)学过,现在少阴病篇第319条又要学。这个证候它的成因可以有两个。

  1. 阳明经热,误下伤阴,热与水结。
    这是阳明病篇第223 条。
  2. 少阴阴虚阳亢,外邪从阳化热,水热互结。

所以不管是来自于阳明,还是来自于少阴,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阴虚水热互结,这样一个基本病机。

主证和病机。

  1. 小便不利。这种小便不利是由于水热互结,气化不利所造成的。所以它的临床特征是尿道涩痛,小便短赤,甚至可以有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这样泌尿道的刺激症状。当然中医的书上没有这么说,它就是小便短赤,尿道涩痛,中医的话是这么来讲。
  2. 渴欲饮水。这是由于水热互结,津液不化,同时又有阴伤。津液的缺乏,又有阴伤津乏。我这没有说津亏,而是说津液的缺乏,所以有渴欲饮水的临床表现。
  3. 心烦不得眠。这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所造成的。

应当说猪苓汤适应证的三大主证:小便不利、渴欲饮水、心烦不得眠。除此之外还可以见到一些或见证。

或见证

因为它是一个水证,水热互结,水邪逆流横溢,无处不到,

  1. 咳 - 水邪犯肺。
  2. 吐利 - 水邪浸渍胃肠。

这些或见证很像我们过去所学过的,涉及到水、饮的这种证候,如小青龙汤适应证,它是水饮犯肺,出现了咳喘,而水邪是变动不居的,所以它可以坏渴、或噎、或利、或小便不利、或少腹满。真武汤适应证,阳虚水泛,水邪逆流横溢,无处不到,它可以有咳嗽、吐利、肿、悸、咳、吐、利、眩、动、小便不利。而猪苓汤的适应证,它也是水,这是水是水热邪气,它也可以逆流横溢,犯肺就出现咳,犯胃肠就可以出现吐利。除此之外,我们在阳明病篇还提到了,它可以有脉浮,发热的临床特征。这是在阳明病篇提到的,而不是在少阴病篇提到的。这个脉浮主热,提示了热邪偏盛。

少阴病篇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这个下利就是水邪浸渍胃肠所造成的。咳而呕渴,这个咳是水邪犯肺,呕吐就是水邪犯胃,渴就是水热互结,气化失司,津液不能输怖,心烦不得眠者,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这是猪苓汤适应证的主证之一。治疗用猪苓汤,滋阴、利水、清热,这方子我们在阳明病篇已经提到过。

学完猪苓汤,要注意是猪苓汤的适应证,和五苓散的适应证,和真武汤的适应证相鉴别。这个鉴别,前面讲真武汤适应证时已经提到过。猪苓汤今天经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的感染,尤其是慢性的泌尿系统的感染比较常用。如果尿中的化验红血球多,甚至是肉眼血尿的,我们加凉血止血的药,像白茅根,用30克到50克都可以。像仙鹤草,像三七粉,这是以尿的化验、红血球为主的。尿的化验以脓球为主的,常加一些蒲公英紫花地丁

蒲公英这个药很好,比方说用它治疗泌尿系统的感染,用上30克,用上50克,量比较大,它对于胃没有什么伤害,有些其他的苦寒药,下面的感染没有治好,吃完了胃痛上了。蒲公英没有这个副作用。有一次我到一个农村去,有个人有很严重的胃病,胃溃疡、胃痛,我给他开普通的治胃溃疡的中药和西药,他又没有钱买药。他说,郝大夫,你能不能给我提供一种方法,不花钱就可以治我的病?他有胃痛,他媳妇有胃痛,他的孩子有胃痛,这一家我估计都是那幽门螺杆菌感染所造成的。我说,那你这样吧,现在已经是春天了,地里的蒲公英都长出来了,你去挖蒲公英,开水焯完了,愿意喝这个水,(这水比较苦),你就喝,不愿意喝这个水的话,把这菜,焯完了的这个,焯熟了的东西,放上各种作料,蒜末、末、葱末、加醋、糖、盐,就拌它当菜来吃。他挺听话,不花钱,自己采。他采来了头一顿饭,没想到让它的女儿给抢吃了,这说明他女儿也有胃痛,也需要这东西,他女儿比较小。他们有个习惯,家长喂孩子吃饭时,自己嚼完的东西喂孩子。我说你这孩子能不胃痛吗?后来他就天天去采蒲公英,半年之后,他们全家的胃全好了。所以蒲公英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然他采的是新鲜的,药房的那东西到底有多少疗效,我就说不好了。所以猪苓汤经常用于治疗慢性泌尿系统的感染,脓球多的,就加清热解毒药。像蒲公英、紫花地丁等等。少阴脏证中的寒化证和热化证,我们就谈完了。

少阴病的兼变证

(1)太少两感。讲义179页,原文 301条, 302条。什么叫太少两感? 就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寒而发病。 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这里的少阴病的表现是什么呀? 就是脉沉。这是里阳虚无力鼓动气血,所以脉表现了一种沉象。这是阳虚最轻的表现。少阴病不应当出现发热,尤其是少阴病刚开始得的时候,它不应当出现发热。当然少阴病发展到最后,出现阴盛格阳的时候,它可以有身热反不恶寒,但是现在少阴病是始得之,出现发热就是反常现象。所以他说“反发热”。这个发热既然不属实少阴病,那它属于什么呢?它属于太阳表证。所以这里他所提供的症状,太阳表证有发热,少阴里阳虚有脉沉,它并没有手足厥冷,畏寒踡卧,下利清谷,但欲寐。这个时候,就属于我们在讲表里同病的时候,表里证病机关系密切,而里证非大实大虚证,这个时候可以表里同治。表里同治用什么方子?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发汗。

这方子在药物组成上非常的精练。用麻黄一味解太阳表寒,用附子一味温少阴里阳。加上细辛,细辛辛温,散少阴寒,止痛开窍,镇咳祛痰。所以细辛既可以散少阴里寒,也可以解太阳表寒。所以它是温经发汗的,很具有典型性的一张方子。这方子对于流感过程中,表现了脉沉,有少阴阳虚的苗头,就用这个方子,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有人用它来治疗低血压。其实在书上没有低血压这个病,你看西医的《内科学》里,只有高血压这个病,没有低血压这个病,我们在临床上见到有一些人血压偏低,但是他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你不要把它当成一种病来对待。只有他血压偏低,一动就乏力,一动就头晕,这个时候出现症状了,那你可以来治疗。而这种情况,常常是肾阳不足的一种表现。麻黄量不要太多,附子是可以多用的,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治疗低血压。麻黄细辛附子汤在阜外医院的中医科用来治疗病窦综合症。我好像在讲细辛这个药时提到过,冠心病窦房结区域供血差,窦房结的功能差,因此心动过缓,50次,40次,30次,要装起搏器,可是这病人如果也一些其他的病证,比方说严重的糖尿病,你装起搏器就担心它手术过程中的伤口不能愈合,这时候怎么办?先保守治疗,可以用麻黄细辛附子汤

上次我也说过, 要治疗这种病,细辛用量太少是不行的。你说我用3克做汤剂,疗效比较差。我也说过,细辛有黄樟醚,黄樟醚又是公认的一种致癌物质,如果既便用细辛,也不要特别的长期地给他用。所以把握要放开用,又不可以长期用。

302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这里所说的少阴病,就是301条的那个太少两感,有脉沉,又有太阳表证的发热,两三天以后,这个病没有好,这时候仲景就不再敢用麻黄细辛附子汤了,而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把细辛去掉,怕它辛温燥烈,容易动阳,容易伤阴,以二三日无证,无证这个话是不通的。通过校勘,无证应当是什么呢? 在《金匮玉函经》 (《伤寒论》的别本) 和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中都做"无里证” 。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 依据的是宋版《伤寒论》,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做注解。既然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是依据的宋版《伤寒论》 ,这无证这两个字,我们怀疑是赵开美在翻刻宋版《伤寒论》 时把里字给丢了。以二三日无里证,无里证是指的什么? 是指下利清谷,四肢厥逆,那些少阴阳虚的重证,所以也就是说,太少两感,过了两三天,如果还没有出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的话,你还可以表里同治,还可以温经发汗,用什么?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把细辛去掉,加上一味甘草,使药物作用更加温和,可见仲景对于虚人外感在治疗上是多么小心翼翼,怕伤正气。

讲义179页,看第 301 条释义的第二自然段,“本条与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看见这个原文吧?这我们在太阳病篇学过,病发热头痛是太阳表证,脉反沉,对于太阳表证来说,不应当见到沉脉,所以见到沉脉就是反常现象,这提示了先有里阳虚,若不差,为什么在这儿莫名其妙地加个“若”呢?这前面省略了一段话,如果用了麻黄细辛附子汤 ,或者麻黄附子甘草汤 来温经发汗,还不好的话,所以若字前面省略了这么一句话。这时候尽管症状上仍然是发热、脉沉这个症状,但是你就不要再用这两张方子了。“若不差”,不要再用这两张方子了。尽管有明显的身体疼痛的表证,也应当先治里,用四逆汤。

这样对于太少两感,我们就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了。太少两感,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它的临床表现可以有发热,可以有头痛,但是脉是沉的。就这么两组症状,绝没有四肢厥逆,下利清谷。它发病的第一天,发病的第二天,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如果没有好,到第三天,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如果还没有好,这两个方子都不能用,直接用四逆汤来治疗。如果少阴里阳虚已经出现了手足厥冷,出现了下利清谷,那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根本就不要考虑,直接用四逆汤先救其里,这就是太少两感的治疗步骤。

太少两感证在临床上多见于年高体弱的老年人,对于这些人的疾病,上次我曾经说过,欧洲西方白种人,每年得流感,许多年高体弱的老年人,常常因为流感而死亡,其中很有一部份就是太少两感,如果我们能够及时的用温经发汗的方法,或者先温里阳的方法,那么很可能他们的死亡率会降低。所以欧洲有的国家已经非常重视这几个方子在抗流感方面的应用。

少阴病的寒化证、热化证谈完了。少阴兼证中的太少两感证也谈完了。


点击查看:<<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