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黄帝内经: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

中医书籍目录 更新:2013-12-14 医学论坛
作者:鲍健欣
关键词:《内经》 “足生大丁” 理论研究
  摘要:《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地研习,流传了许多注本。“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黄帝内经》中的一句原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时至今日,人们对“足生大丁”的训释仍存在着不同见解。本文仅就以下主要方面作一综述。
   
    “足生大丁”之“足”的注释情况
   
    在“足生大丁”一词中,对“足”的理解始终有颇多歧义。
   
    “足”即为“脚”  王冰注解:“高,膏也,梁,粱也……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1]认为“足”即“脚”。“足生大丁”即脚上生大丁,但后世对王冰的注解大多持有异议。[2]
   
    “足”训为“饶”  林亿等人补注的《新校正》认为“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把“足”训释为“饶”,有“足以”之义。明代马莳撰写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也指出:“足之为言饶也,非手足之足,盖中热既甚,邪热易侵,如持空虚之器以受彼物者矣。”[3]
   
    “足”训为“多”  《小尔雅•广沽》曰:“饶,多也。”继林亿之后,研究《素问》的诸位医家大都以“足”为多之义。[4]如元代滑寿所辑《读素问钞》中注释“足,饶也,多也。”[5]明代张景岳《类经》中:“足,多也。”[6]后世亦多采纳此种观点。
   
    “足”训为“能”  明代吴昆《内经素问吴注》中提出“足,能也。持虚轻也。”[7]认为“足”有“能够”之意。现代郭霭春注“足”亦有“能”之意。[8]
   
    “足”训为“是”  清代小学家俞樾、胡澍从校勘角度加以考证,认为“足”为“是”字之讹。俞氏曰:“王注非也。如是说,则手亦可生,何必足乎?” 胡澍先生亦曰:“林氏驳注‘丁生之处,不常于足’,是矣。其云‘足生大丁’为‘饶生大丁’,辞意鄙俗,殊觉未安。‘足’当作‘是’字之误也。《荀子•礼论篇》:‘不法礼,不是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是礼,谓之有方之士。’今本‘是’并讹作‘足’。是,犹则也……言‘膏梁之变,则生大丁’也。”[9]
   
    “足”训为“可能”  在高等中医院校四版教材《内经选读》中“足”被解释为“可能”的意思。[10]
   
    “足生大丁”之“丁”的注释情况
   
    与“足”不同,在“足生大丁”中对于“丁”的注释比较一致。“丁”字作为病名,逐步演变为一种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即疔。
   
    注本中原文写作“钉”,注文亦训为“钉”  杨上善撰写的《黄帝内经太素》注曰:“膏粱血食之人,汗出见风,其变为病,与布衣不同,多足生大钉肿,膏粱身虚,见湿受病,如持虚器受物,言易得也。”[11]把“丁”训为“钉肿”,而且把所引用的原文也写作“足生大钉”,在字形上与《素问》原文有差异。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仍训为“丁”  宋代林亿重广补注王冰的《素问》注中,注文与《素问》原文相同,即都为“丁”字:“……膏粱之人,内多滞热,皮厚肉密,故内变为丁矣。……所以丁生于足者,四支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丁生之处,不常于足,盖谓膏粱之变,饶生大丁,非偏著足也”。[1]元代滑寿编辑的《读素问钞》中也存在同样情况。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疔”  时至明代,医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医外科有了较为明细的分科,疔作为独立病种已经出现。明代及明代以后对《内经》注释的医家,多以“疔”训“丁”,如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中注曰:“又人有嗜用膏粱美味者,肥厚内热,其变饶生大疔。”[3]张景岳《类经》中注:“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6]等。
   
    注本中原文写作“疔”,注文亦训为“疔”  明清是中医外科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于疔疮的研究更趋完善。此时有的《内经》注本把原文中“丁”直接写作“疔”,两者互通不别。如明•李中梓《内经知要》论及“高梁之变,足生大疔”时注曰:“……厚味不节,蓄为灼热,能生大疔”[12];清•高士宗《素问直解》中所注:“……因膏粱而变病,则足生大疔”[13]清•薛雪《医经原旨》中注:“高梁,即高粱,肥甘也。足,多也,能也,厚味太过,蓄为内热,其变多生大疔。”[14]
   
    注本中原文写作“丁”,注文训为“且”(“疽”)  郭霭春持“丁”似为“且”之讹字的观点。认为是“丁”、“且”古文字形近而致误,丁实为疽。并引《扁心书》卷上之“丁”作“疽”,指出“其书虽伪,此点却甚可取”[8]。
   
    后世对于“丁”作为特定病名的阐发
   
    特指“疔疮”  疔疮是中医特有的外科病名,华佗《中藏经•卷中•论五丁状候第四十》将面部的疮疡定名为丁,记述了病机与证候。如“五丁者,皆由喜怒忧思,冲寒冒热,恣饮醇酒,多嗜甘肥,毒鱼酢浆,色欲过度之所为也。蓄其毒邪,浸渍脏腑,久不摅散,始变为疔。……五丁之候,最为巨疾”[15]。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丁疮病诸候》中叙述了丁的证候特点是“动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列举出十种丁疮的不同形态。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将疔疮分为十三种,对烂丁、蛇眼丁做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宋代《普济方》中疔疮的种类分化为十四种,且对红丝疔作了详细描述。[17]元代齐德之《外科精义》中指出其病机为“本因甘肥过度,不慎房酒,以致邪毒蓄结,遂生疔疮”[18]。到了明清时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疔疮》总结了前贤诸论,将疔疮病机概括为火毒蕴结:“盖疔者,如丁钉之状,其形小,其根深,随处可生。由恣食厚味,或中蛇蛊之毒,或中疫死牛、马、猪、羊之毒,或受四时不正疫气,致生是证。夫疔疮者,乃火证也。”[19]
   
    特指“糖尿病足”  林绍志等[20]在理解“足”即“脚”的基础上,认为因营养过剩导致的糖尿病易使患者出现足部的蜂窝组织炎、深部溃疡、坏疽等“大丁”的表现。“高梁之变”的早期阶段“转为消渴”,而“足生大丁”系糖尿病的并发症,即足部上下广泛性坏疽及化脓性感染。[2]
   
    特指“中风病”  张正社[21]认为“大丁”应释为“薄厥”,即“中风病”,其真正的原因是“膏粱厚味”。考《内经》“生气通天论”原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之前阐述的是“薄厥”的病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把“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整段原文连贯起来解读,可得出对“薄厥”一病较为精确而全面的阐述。先指出其病机为五志化火,大怒而血菀于上。然后描述临床表现为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轻则伤筋致肢体不用,重则半身不遂,久病不愈。如果久卧不起,汗出生湿,皮肤就会出现破损、溃烂,难愈之褥疮
   
    特指“痛风”  徐西中[22]认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反映出了痛风发生发展的病理变化过程。由于饮食结构日趋“贵族化”,现代人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痛风多因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局部肿胀、隆起,即可聚为“大丁”。从中医角度分析,膏粱厚味、醇酒浊乳的增多,足以呆滞脾胃,使运化失司,导致浊毒留积关节,积而生热。
   
    张玉萍[23] 认为“足”即是“脚”,王冰注不谬。把中医文献的研究与临床结合,指出痛风的发生除遗传外,必须重视与饮食失节的密切关系。过食膏粱引发痛风性关节之变,导致足生大丁(脚拇趾关节红肿热痛),受如持虚。表明膏粱厚味能够影响人体的代谢,使足部发生严重损害。
   
    以上种种论述,均以《内经》中“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为其理论渊源,《内经》的科学理论具有不朽的生命力,与当今临床丝丝相扣,指导着临床实践。对于经典著作的研习是永无止境的,随着临床上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发展,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经典著作,渗透其中要旨,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  唐•王  冰注.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7.
   
    2  牛兵占.“高梁之变,足生大丁”与“糖尿病足”[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3):10.
   
    3  明•马莳撰.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
   
    4  李怀之.“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2):138.
   
    5  元•滑  寿编辑,明•汪  机续注.读素问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5.
   
    6  明•张介宾编著.类经(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1162.
   
    7  明•吴  昆注.内经素问吴注[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1~12.
   
    8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17.
   
    9  裘吉生原编.珍本医书集成•内经素问校义[G].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4.
   
    10  北京中医学院主编.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7.
   
    11  隋•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37.
   
    12  明•李念莪辑注.内经知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55.
   
    13  清•高士宗著.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0:17.
   
    14  清•薛雪集注.医经原旨[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211.
   
    15  汉•华  佗撰.中藏经[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4.
   
    16  隋•巢元方等著.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67.
   
    17  王永炎,王  沛.今日中医外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8.
   
    18  元•齐德之著.外科精义[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
   
    19  清•吴  谦,等编.医家金鉴•外科心法要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55.
   
    20  林绍志.“足生大丁”别义[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3(1):20~21.
   
    21  张正社.“大丁”小议[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12):51.
   
    22  徐西中.痛风病机与治则探讨[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05):44.
   
    23  张玉萍.王冰注“足生大丁”不谬[J].医古文知识,2005,22(2):19.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鲍健欣  指导  张玉萍
  网络转载

----------- 本帖最后由 jindong1962 于 2011/4/8 21:43 编辑 www.med126.com/yaoshi/

下面转录几家注释于下:

丹波元简《素问识》云:“足,《新校正》读为‘饶’,吴为‘能’,张为‘多’。潘楫《医灯续焰》云:‘足生者,必生也。’并为是。《春秋繁露》云:‘阴阳之动,使人足病喉痹。’足字用法,正与此同。《巢源》云:‘丁疮初作时,突起如丁盖,故谓之丁疮。令人恶寒,四肢强痛,兼忉忉然牵疼,一二日疮便变焦黑色,肿大光起,根硬强。全不得近,酸痛,皆其候也。’”

森立之《素问考注》云:“[眉]案:足,多也,饶也。足生大丁,犹云善生大丁也。”
   
张山雷《读素问识小录》云:“颐按:‘高梁’,读为‘膏粱’,亦假借字。《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亦如此作。王注以‘膏粱’为训诂,而不明言其假借,甚非注家体裁。‘丁’,俗本作‘疔’,考‘疔’字始见《集韵》,古只作‘丁’,此即后人膏粱无厌发痈疽之意。而王氏训‘足’为手足之‘足’,真是令人喷饭。”

《内经词典》:“足,能,能够。素3‘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吴注:‘足,能也。’”

高校教参程士德主编第二版《内经》云:“足,《内经素问校义》:‘足’,当作‘是’字之误也……。‘是’犹‘则’也。‘丁’,通疔,即疔疮。全句意为,过食肥甘厚味,就会使人发生疔疮。《素问吴注》:‘膏粱之人,内多滞热,故其病变,能生大疔。’吴注释足为‘能’,无据,不足取。”

傅景华主编《黄帝内经素问译注》:“足,能,多。此作状语,王注视为主语,误释为‘丁生于足’。又俞樾、胡澍作‘是’字之误。‘是生大丁’与‘乃生痤痱’为对句,语义一律,其文为忧。”

周海平等《黄帝内经大词典》:“副词,多。《素问•生气通天论》:‘高粱之变,足生大丁。’”

金栋按:足,于此是能愿动词,“足够、能够、可以”之义,与“生”构成能愿词组,即“能生大疔”。如吴昆《素问吴注》:“足,能也。”及《内经词典》等所云者,始合经旨。即长期过食膏粱厚味、肥美精细食品、油脂油膏、海鲜等富含嘌呤饮食和或饮酒,则可郁久化热,热炽皮肤肌肉,则为痈疽疔疮之患。《灵枢•痈疽》篇云:“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正此之谓也。

现有一种新说法,说王冰注“足”,非误。如以上例举的“痛风病性关节炎与糖尿病足”等,目前看来也是一种流行病。与饮食有很大关系,如嘌呤饮食、海鲜、膏粱厚味等,解释说:“长期过食这些膏粱厚味,美味食品,油脂油膏等富含嘌呤之饮食,可患痛风病性关节炎、糖尿病足等。”

愚见:“膏粱之变,百病丛生,非独丁也,非独足也。”

俗话说“人生在世,吃喝而已”、“见餐不吃,呆也”。饮食是机体出生以后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如果要想活着,就必须吃喝。但饮食要卫生、要适量、要合理搭配,科学用餐,否则若饮食不洁,饮食不节,胡吃海造、暴饮暴食、嗜酒狂饮、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等过食膏粱厚味,则百病丛生。如目前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多与此有关。这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也可以找到证据。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素问•腹中论》:“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转为消渴。”

消瘅,是消渴病(糖尿病)的古病名;仆击,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脑中风(脑血管病)的一个症状;偏枯,即偏瘫,是半身不遂的古称;肥,即肥胖;贵人,乃富贵之人。热中、消中,指消渴病的中消证,以病机而命名,即由于过食膏粱厚味,油脂油膏,日久导致中焦胃热炽盛,可消谷而善饥多食,并兼见消津耗液而口渴多饮,或消烁肌肤而消瘦无力等症状。中医经典《内经》认为,长期过食油脂油膏、甜美饮食,可致肥胖,或导致糖尿病及脑血管病等。
   
通过流行病学观察及临床研究证实,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与饮食结构和肥胖有直接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诸多富贵病的发生率逐年在我国增高,即生活越富裕、人体越丰满、肥胖,此类疾病就增多。

现代医学认为,长期过食高脂、精细、甜美饮食,可致肥胖,和或导致高血脂、高血粘,从而形成动脉硬化,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与脑中风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肥胖与糖尿病有明确的相关性。这是因为肥胖者血脂增高,可抑制葡萄糖的利用,或摄食过度造成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细胞负荷过重,导致胰岛素抵抗等,可诱发糖尿病。而糖尿病又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所以《健康报》转引文章说“30%的人是活活吃死的,他们死于肥胖带来的一系列疾病”,此言不虚。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