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卷下三
    

本草问答:卷下三

□问曰∶水火合化为湿之说,唐宋后无此论,今虽明明指示,然犹未有物以验之,恐终不足信世也。答曰∶此不难辨,譬有咸鱼一条,天气晴久,变而作雨,则咸鱼必先发湿,咸鱼中之盐即水也。其发湿者,天热逼之,则水来交于火,以济其亢旱也。又如有干茶叶,一经火烘,即行回…

问曰∶水火合化为湿之说,唐宋后无此论,今虽明明指示,然犹未有物以验之,恐终不足信世也。

答曰∶此不难辨,譬有咸鱼一条,天气晴久,变而作雨,则咸鱼必先发湿,咸鱼中之盐即水也。其发湿者,天热逼之,则水来交于火,以济其亢旱也。又如有干茶叶,一经火烘,即行回润,是茶叶中原具润汁。但火不烘则不发润,一遇火烘即发润,此又是火交于水,即化为湿之一验。

问曰∶六气有火热,又有燥气,时医于三者往往混同无别。今请问燥之分别,与治燥之药?

答曰∶三者各别,未可并论,今子所问燥与火热回殊。盖燥与湿对,湿为水火相交而化者也,燥者水火不交之气也。火不蒸水则云雨不生,水不济火则露泽不降,而燥于是乎成矣。水不润,则木气不滋而草木黄落;火不蒸,则土气不发,而膏脉枯竭。究水火之所以不交,由于金性之收,收止水火,各返本宅,故神曰蓐收。令司秋月,草木枯稿,土泉涸竭,是为燥金用事之验也。人秉燥金之气者,为阳明经属胃与大肠。胃虽属土而以燥为主,故与大肠统成燥金,金收而水火不交,是为燥,则燥者,水火消耗之气也。肠胃所以化饮食,皆以其燥能消耗之也。燥化不足则不消水,为呕吐、泄利,用半夏陈皮白术为主。吴萸亦辛燥,熟于九月正得燥金之气,故去水饮以燥胜湿也。苍术正燥胃土;KT 仁辛涩正入大肠;草果燥烈,消瓜果之湿积。然比皆燥气不足之湿病也,若燥之正病,则皆属燥气有余。盖有津液则不燥,无津液则燥,仲景以存津液为主,正以治燥,其有火不蒸水而津液不升。如五苓散之有口渴证,宜用桂枝,理中汤之有口渴证,宜用干肾气丸之治下消证,宜用桂附。大便寒结者,用当归之温润,用巴豆之辛润,皆是治火不蒸水之燥。西医用蓖麻油通大肠,亦是温润之法,皆治寒燥者也。此证最少,惟火燥之证最多。水不濡火,则成火燥,血液不流于下,则肠中干枯、膈食不下、粪如羊屎。宜黑豆、脂麻、苁蓉、当归、麻仁、生地山药生液以润之。水津不腾于上,口干、肺萎、痰郁、咳逆,宜阿胶贝母麦冬紫菀、瓜霜、百合白蜜、燕以其体甚高,又属气分,阳津易达而阴液难到也,麦冬、天冬、当归、人参以治之。燥甚口渴,花粉、粉葛、盐梅皆润生津。火太甚有燥屎,急下之,用芒硝以润涤,用大黄以攻利,此其攻下正是救津液,有津液则不燥矣。世人但知下火,而不知是存津液正是救燥,然下之又能亡津液,故又有戒下者。他如噤口痢,津液不升,故不纳谷,西医言是肠胃发炎,久则腐烂。按此正是水不濡火之极致,宜以黄连、生地为主,以白菊、花粉、黄芩为佐。又阴吹有燥屎,猪膏发煎,亦是润肠之义,风能胜湿,风伤血则筋燥,玉竹、当归为主。小便燥涩,前仁、滑石冬葵子、苁蓉以滑利之。妇人子脏干燥,可借用地黄汤。心中乏液则烦,轻则柏子仁枣仁以润之,重则鸡子黄、阿胶以润之。《内经》云肾恶燥,肾精不足枸杞菟丝熟地胶、阿胶,又小便自利大便反硬者,仲景用附子、白术,又是以火蒸水,通致津液之法。总之燥是水火不交之耗气也,故有寒燥、有热燥,而热燥尤多,则以其火就燥故也。

问曰∶火热二者,几不可别,而《内经》以火属少阳,以热属少阴,治火治热用药当如何分别?

答曰∶此不可辨,有如夏月天气亢阳,烈日当空,挥汗淋漓,此为热,乃天之阳也。有如燔柴炙炭,势若燎原,此为火,乃地之阳也。少阴心肾,系人之坎离,虽心属于火,亦如天之有日,积阳而成,非若丽本则明之火,故少阴不名为火,而名热气者,从其本于天之阳名之也。此气虽属于心,实根于肾,乃肾命门坎水中之一阳,交于心而成此热气,故中心烦热。仲景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阿胶得阿井伏流之水,性能伏水中之阳;黄连大寒得水之性,故去热;鸡子黄滋补心液。三味乃填离清坎之药,故治心内之热。栀子苦寒,有皮膈象心包。内之子赤,正属心之色。其花白色,当属肺金。结子成赤,当属心火。是为从肺入www.med126.com心,正治心中烦热之药。《内经》言心为君主,而肺为相傅之官,以制节心君之太过。栀子花白子赤,正是以肺金而归制心火者也。故仲景治心中懊 ,必用栀子淡豆豉汤。豆为肾之谷,蒸发为豉,能升肾中水阴,以降心中之热,观此则知少阴心肾均属热气,不作火论也。连翘有壳有子,亦似包与心中,气味轻清,为清热入心之品。莲心得坎水之气,上生于莲子心中,有似人之心中,故入心中清热。竹叶寒水石石膏均禀天水之寒气,故治一切热。地骨皮凌冬不凋,得水之阴,故治热。元参色黑,入肾治热。热与火不同,有如大黄,是治火之药,禀地气,入后天之血分者也。芒硝是治热之药,禀天水之气,入先天气分者也。紫雪丹不用大黄,而用石膏、芒硝、犀角、羚羊、寒水石、金箔,皆本天水之阴以清热也。牛黄清心丸有大黄入血分,有牛黄走膈膜,是入包络,则本地火之阴以泻火也。盖天之阳在空中,为热气附于木,则燃为火。人之阳在心中,亦为热附于血分,则归包络,合肝木而为火。知此则知热与火有别,心肾阴虚则生热,天王补心丹用二冬、二地、丹麦、元参,皆是益水阴,其济心中之热。骨蒸盗汗痨蒸是水气外泄,阳越而热,非火也,宜清润收降,地骨皮、丹皮知母黄柏、冬桑叶、归胶、地黄、麦冬、元参皆益天水之阴,以清热也。知母叶至难死,拔之犹生,即此知其得水气多,故清气分之热。夫气属阳,血属阴,瘀血阻气则阳不入阴,亦蒸热汗出,宜破其血,使气得入于血中则不壅热。仁、丹皮、为主。仲景 虫丸、温经汤,皆主破血以通气,气通则热不蒸,此为治热之变法。诸疮尖起作脓,每每发热,乃是气来蒸血,气盛则血随气化,而成脓。如不发热,则气不盛,难于蒸脓,宜黄 桂附以补气,助其发热而血乃化,痘证亦然,观此则知热属气分,与火之属血分者不同,故汁、梨汁、莱菔汁、西瓜珍珠、水晶石、元精石、寒水石皆得水气以清热。

问曰∶血属火,气属水。今云热属气分,何以心主热气,而又能生血也哉?

答曰∶心在人身,如天之有日,天阳生地火,故阳隧取日而生火,则附于木。心经化液而生血,则归于肝,所以肝与包络胆均引相火,而少阴心与肾独主热气也。有相火助热之证,清用芩连,攻用硝黄,是治热兼治火也,有如夏既亢热,又添炉火之状。又有热助相火之证,如日晒火山,风扬炬焰之状,论证者当类推焉,夫以五脏论,则心属火,以六气论,则心肾均主阳热,而火当属之少阳,可分可合,总宜细辨。

问曰∶天阳生地火,故心生包络之相火,包络之血下藏于肝,故肝寄相火,是木火一家之义也。乃包络与肝,名厥阴经,统称风气,不称相火,而少阳胆与三焦独言火,君火、相火后世之说,与六气不合一气,治之何也?

答曰∶包络称相火,乃后世之说,非《内经》本义。《内经》只言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谓相心布化,血脉畅则喜乐。凡人血足则不怯寒,可知血属热,气不专属火,故肝与包络不称相火。惟包络与三焦通,故三焦之火能合于包络,肝与胆相连,故曰肝能化火。究竟火气全归于胆,乃是从木生出之火,胆系连肝膈,通膜网,即三焦也。胆火之化全在三焦,连网中往来,故胆与三焦同司相火。火逆呕苦,黄芩为正药,苦而绿色,故入胆也。柴胡得木气透达,使火不郁。荷叶亦能清散胆火,象震而味苦故也。青黛色青味苦,清三焦肝胆之火,质轻清,故治喉证。《内经》示二阴一阳结喉痹,二阴是少阴,主热,一阳是少阳,主火热与火结,则为喉痹。故治喉症,总宜祛火而兼清热也。蓝叶治肝胆之火,较青黛之性略沉。海金沙子结叶间,如胆附肝之象,而味苦能清火,故为治砂淋等之要药。三焦与胆通,惟胆中相火结,三焦之水乃结,此药以结解结,故治之。五倍子亦子在叶间,而味带咸故润降,润祛肺之痰火。实亦清胆,以其子在叶间也。又清三焦,以三焦根于肾系,五倍子咸又能入肾故也。桑寄生附木而生,象胆附肝,味酸苦得木火之味,能清胆火,治风热筋脉结等症。胆通三焦之网膜,外连于筋,寄生如藤附木,象人之筋也。龙胆草苦而根多,故主降胆与三焦之火,胡黄连中空,与黄芩均能走膜中空窍,而味极苦,正治相火,故主痨蒸。此与黄连之苦不同,黄连得苦之正味,故入心泻热。胆草、胡黄连得苦兼酸之变味,故入肝胆及三焦。夏枯草正秉春少阳之气而生,至夏则枯,味亦苦,正清肝胆及三焦之火。瘰 者,顶上筋脉之结也,此草蔓生,象人筋脉,质轻浮走上焦,故治颈上之结,又取自枯,有消耗之义。青蒿色青味苦,正枯肝胆之相火,其节中必生红虫,乃感风化而生之虫也,故青蒿为去风清热之药。人之痨虫,皆肝气相火相煽而生,假血以成质,故必骨蒸乃生痨虫。青蒿节以虫杀虫,消瘀去蒸,借虫以攻血,借风气以散郁火也。防己味似龙胆而中空,能通膜网故能清三焦相火,以利其水。栝蒌实子有油,而气烈,包有瓤而味苦,捣烂合用能解膈膜之痰火。山豆根色白味苦,入肺泻火,盖以金平木则火不上,而克金矣,故治喉痛。喉是少阴心与三焦之证,豆根治木火,是治三焦也。马齿苋叶内有水银,得金水之性也,味酸气寒,故能清三焦之火以利水。鲤鱼胆、青鱼胆以类入肝胆,味苦,又生水中,正得水性,为治肝胆火之正药。故岩喉目,熊生于山,而毛兽秉风www.med126.com性,胆又极苦,故入肝胆清火而治喉目。地骨皮极浓象人膜,味苦气寒,故清三焦之火,三焦与胆同司相火,然三焦之根在肾,肾中阳气上通,亦以三焦为路道,故肾能移热于三焦。地骨皮入土极深,得土下泉水之气,故能清肾水中之热,能泻命门中热也。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