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灌木类 苞木类 寓木类
    

本草从新:灌木类 苞木类 寓木类

泻肺行水.甘辛而寒.泻肺火.(钱乙泻白散、桑皮地骨各一两、甘草五钱、每服二钱、粳米百粒煎、时珍曰∶桑皮地骨、皆能泻火从小便出、甘草泻火缓中、粳米清肺养血、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利二便.散瘀血.下气行水.止嗽清痰.(肺中有水、则生痰而作嗽、十剂曰∶燥可…

泻肺行水.

甘辛而寒.泻肺火.(钱乙泻白散桑皮地骨各一两、甘草五钱、每服二钱、粳米百粒煎、时珍曰∶桑皮地骨、皆能泻火从小便出、甘草泻火缓中、粳米清肺养血、乃泻肺诸方之准绳也.)利二便.散瘀血.下气行水.止嗽清痰.(肺中有水、则生痰而作嗽、十剂曰∶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类是也.)治肺热喘满.唾血热渴.水肿胪胀.肺虚无火.及因风寒而嗽者.勿服.刮去薄皮.取白.或生用.或蜜炙.(制其凉泻之性.)为线可缝金疮.续断桂心为使.忌铁.(小儿流涎、脾热也、胸膈有痰、新桑根白皮、捣自然汁涂之、甚效、或干者、煎水亦可.)

桑枝

宣祛风.

苦平.通关节,行津液,祛风利水,治风寒湿痹诸痛.(在手足者尤效、以其入四肢也.)

水气香港脚.(桑枝一升、细锉炒香、水三升、熬至二升、一日服尽、名桑枝煎、治风气香港脚.)

桑叶

凉血祛风.

苦甘而凉.(得金气而柔润不凋、故喻嘉言清燥救肺汤、以之为君.)滋燥.凉血.止血.(刀斧伤者为末、干掺妙.)去风.长发.明目.(采经霜者煎汤、洗眼去风泪.洗手足去风痹、桑叶黑芝麻等分、蜜丸、名扶桑丸、除湿祛风、乌须明目.)代茶止消渴.末服止盗汗.(严州有僧、每就枕、汗出遍身、比旦、衣被皆透、二十年不能疗、监寺教采带露桑叶、焙干为末、空心米饮下二钱、数日逐愈.)用经霜者.

干桑葚

一名文武实.补肝肾.

甘酸而温.色黑入肾而补水.(桑乃箕星之精、其精英尽在于葚.)利五脏关节.安魂镇神.

聪耳明目.生津止渴.(炼膏、又能治服金石药热渴.)利水消肿.解酒乌须.不可多食.多食致衄.日干为末.蜜丸良.新鲜桑葚滤汁熬膏.入蜜炼稠.点汤、和酒并妙.入烧酒.经年愈佳.(每日汤点服、亦治瘰 、名文武膏.)取极熟者.

楮实

一名谷实.泻软坚.

甘寒而利,消水肿,疗骨哽,明目软坚.(时珍曰∶别录大明、皆云大补益、而修真秘书又云∶久服令人骨痿、济生秘览、治骨哽用楮实煎汤、岂非软骨之证乎.南唐书云∶烈祖食饴、喉中噎、国医莫能愈、吴廷绍独请进楮实汤、一服疾失去、群医他日取用、皆不验、叩廷绍、答云∶噎因甘起、故以此治之、此即治骨鲠软坚之义尔、群医用治他噎、故不验也、洛按、陶隐居苏颂抱朴子、皆甚言其功、而方书用之为补者、除杨氏还少丹而外、不多见、其他如外台秘要用以敷治身面石疽、机要用以治水气蛊胀、集简用以治喉风喉痹、直指用以治之义、则古本诸说、未可信也.)水浸取沉者.酒蒸.皮甘平.善行水.治水肿气满.(皮可为纸、楮汁和白芨、飞面调和、接纸永不解脱.)叶甘凉.祛湿热.治老少下痢瘴痢.(为末、白痢汤下、赤痢沙糖汤下、赤白痢姜糖汤下.)

枳实枳壳

泻、破气行痰.

苦酸微寒.皆能破气.气顺则痰行喘止.痞胀消.(脾无积血、心下不痞、浊气在上、则生胀、东垣曰∶枳实治下而主血、枳壳治上而主气.)刺痛息.后重除.治胸痹结胸.食积五膈.痰癖症结.呕逆咳嗽.水肿胁胀.泻痢淋闭.肿肠风.所主略同.但枳实利胸膈.

枳壳宽肠胃.枳实力猛.(丹溪曰∶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枳壳力缓为少异.(时珍曰∶壳实、上世未分、魏晋始分用、洁古东垣始分壳治上、实治下、海藏始分壳主气、实主血、然仲景治上焦胸痹痞满、用枳实、古方治下血痢痔、肠秘后重、用枳壳、则实不独治下、而壳不独治上也、盖自飞门至魄门、皆肺主之、三焦相通、一气而已.)大损真元.胀满因于邪实者可用.若因土虚不能制水.肺虚不能行气.而误用之.则祸不旋踵.气弱脾虚.以致停食痞满.法当补中益气.则食自化痞自消.若再用此破气.是抱薪救火矣.孕妇虚者尤忌.(元素曰∶枳壳泄气、走大肠、损胸中至高之气.昔湖阳公主难产、方士进瘦胎饮、用枳壳四两、甘草二两、五月后日服一钱、洁古改以枳术、名束胎丸、寇宗 明其不然、盖孕妇全赖血气以养胎、血气充实、胎乃易生、彼公主奉养太过、气实有余、故可服之、若概施则误矣.吕用晦曰∶瘦胎束胎名目、亦启粗工攻伐之门.时珍曰∶八九月胎气盛、壅滞用枳壳苏梗以顺气、胎前无滞、则产后无虚也、气弱者、大非所宜矣.)皮浓而小为枳实.

壳薄虚大为枳壳.陈者良.麸炒用.(今人于六七月采小香栾、伪为枳实枳壳、又有采枸橘伪为者.)

栀子

泻心肺三焦之火.

苦寒.轻飘象肺.色赤入心.泻心肺之邪热.使之屈曲下行.由小便出.(海藏曰∶或用为利小便药、非利小便、乃肺清则化行、而膀胱津液之腑、得此气化而出也.)而三焦之郁火以解热厥.(厥有寒热二证.)心痛以平.(丹溪曰∶治心痛当分新久、若初起因寒因食、宜温散、久则郁而成热、若用温剂、不助痛添病乎、古方多用栀子为君、热药为之向导、则邪易失、此病虽日久不食、不死、若痛止恣食、病必再作也.)吐衄崩淋.血痢之病以息.(最清胃脘之血、炒黑末服、吹鼻治衄www.med126.com/rencai/.)治心烦懊 不眠.(仲景用栀子豉汤、好古曰∶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故栀子治肺烦、香豉治肾躁、亦用作吐药、以邪在上焦、吐之则邪散、经所谓、其高者因而越之也、按栀豉汤、吐虚烦客热、瓜蒂散、吐痰热客寒.)五黄.(古方多用栀子茵陈.)五淋.目赤.紫癜白疠. 疮疡.(皮腠肺所主故也.)损胃伐气.虚者忌之.心腹痛不因火者.尤为大戒.世人每用治血.不知血寒则凝.反为败证.(本草汇曰∶治实则血自归经、治虚火之血、养正为先、气壮则自能摄血、丹溪曰∶治血不可单行单止、亦不可纯用寒凉.气有余而逆为火、顺气即是降火.)内热用仁.表热用皮.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烧灰吹鼻、止衄.)

枣仁

补肝胆、敛汗、宁心醒脾.

甘酸而润.生用酸平.专补肝胆.(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未明耳.)炒熟酸温而香.亦能醒脾.助阴气.坚筋骨.除烦止渴.(敛阴生津.)敛汗.(经疏曰∶凡服固表药而汗不止者、用枣仁炒研、同生地白芍北五味麦冬龙眼肉竹叶煎服多效、以汗为心液也.)宁心.(心君易动、皆由胆怯所致、经曰∶凡十一官、皆取决于胆也.)疗胆虚不眠.(温胆汤中、或加用之、肝虚则胆亦虚、肝不藏魂、故不寐、血不归脾、卧亦不安、金匮治虚劳虚烦不升、甘草炙、知母茯苓、芎 各二两、深师加生姜二两、此补肝之剂、经曰∶卧则血归于肝、苏颂曰∶一方加桂一两、二方枣仁皆生用、治不得眠、则生用疗胆热好眠之说、未可信也、盖胆热必有心烦口苦之证、何以反能好眠乎、若肝火郁于胃中、以致倦怠嗜卧、则当用辛凉透发肝火、如柴薄之属、非枣仁所得司也.)酸痹久泻.(酸收涩、香舒脾.)肝胆二经有实邪.热者勿用.炒香研.恶防己

蕤仁

一名白 .消风清热、治目.

甘微寒.消风清热.和肝明目.退翳膜赤筋.理 伤泪出.(凡目疾在表、当疏风清热、在里属肾虚血少、神劳、宜补肾养血安神.)破心下结痰.除腹中痞气.(皆热邪为祟.)目病不缘风热.而因于虚者.勿用.丛生有刺.实如五味.圆扁有纹.紫赤可食.汤浸取仁.

去皮尖.水煮过.研膏.(蕤仁一两、细辛半两、苦竹叶二把、水二升、煎一升、滤汁、频洗、治飞血眼.)

山茱萸

补肝肾、涩精气.

酸涩微温.固精秘气.补肾温肝.强阴助阳.安五脏.通九窍.(圣济总录云∶如何涩剂以通九窍、经疏云∶精气充则九窍通利、 庵曰∶山萸通九窍、古今疑之、得经疏一言而意旨豁然、始叹前人识见深远、不易测识、多有如此类者、即经疏一语而扩充之、实可发医人之慧悟也.)能发汗.(与通窍同义、汗属阴、阴血干枯、汗从何来、唯补阴助阴、始有云蒸雨致之妙、 庵曰∶酸剂敛涩、何以反发、恐属误文、何其明于彼而昧于此也.)暖腰膝.

缩小便.治风寒湿痹.(温肝故能逐风.)鼻塞目黄.(肝虚邪客则目黄.)耳鸣耳聋.(肾虚则耳鸣耳聋、皆固精通窍之功、好古曰∶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士材曰∶酸属东方、而功多在北方者、乙癸同源也.)月事过多.强阳不痿.小便不利者.不宜用.去核.(核能滑精.)陈久者良.恶防己、防风桔梗

金樱子

涩精固肠.

酸涩平,固精秘气,治滑精.(膏和芡实为丸、名水陆二仙丹.)泄痢便数.性涩而不利于气.(丹溪曰∶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昧者喜其涩精而服之、致生别证、自作不靖、咎将谁执、时珍曰∶无故而服以纵欲则不可、若精气不固者、服之何害.)似榴而小.黄赤有刺.取半黄者.(熟则纯甘.)去刺核研.或熬膏.(熬膏则甘、全失涩味.)

郁李仁

泻气、破血润燥.

辛苦甘平.性降.下气行水.破血润燥.治水肿癃急.大肠气滞.关格不通.用酒.能入胆治悸.目张不瞑.(一妇因大恐而病、愈后目张不瞑、钱乙曰∶目系内连肝胆、恐则气结、胆横不下、郁李润能散结、随酒入胆、结去胆下、而目瞑矣.)下后令人津液亏损.燥结愈甚.乃治标救急之药.津液不足者.慎勿轻投.汤浸.去皮尖.蜜浸.研如膏.

女贞子

补阴除火.

甘苦凉.少阴之精.隆冬不凋.益肝肾.安五脏.强腰膝.明耳目.乌须发.补风虚.

除百病.(女贞酒蒸、晒干二十两、桑葚干十两、旱莲草十两、蜜丸、治虚损百病、如四月即捣桑葚汁、七月即捣旱莲汁、和药不必用蜜、时珍曰∶女贞上品妙药、古方罕用、何哉.)纯阴至静之品.唯阴虚有火者宜之.否则腹痛作泻.女贞、冬青.时珍作二种.实一物也.(近人放蜡虫于此树.)冬至采佳.酒蒸.(捣汁熬膏、净瓶收固、埋地中七日、每用点眼、治风

加皮

宣、祛风湿、补壮筋骨.

辛顺气而化痰.苦坚骨而益精.温祛风而胜湿.逐皮肤之瘀血.疗筋骨之拘挛.(肾得其养则痰水去而骨壮、肝得其养则邪风去而筋强.)治虚羸五缓.(五脏筋脉缓纵.)阴痿囊湿.女子阴痒.小儿脚弱.明目缩便.愈疮疗疝.酿酒尤良.(王纶曰∶风病饮酒、能生痰火、惟五加浸酒益人.)下部无风寒湿邪而有火.及肝肾虚而有火者.勿服.茎青.节白.花赤.皮黄.根黑.上应五车之精.故名.芬香五叶者佳.远志为使.恶元参.叶(作蔬食、去皮肤风湿.)

枸杞

滋补肝肾、而润.

甘微温.滋肝益肾.(景岳曰∶用之以助熟地、甚妙.)生精助阳.补虚劳.强筋骨.(肝主筋、肾主骨.)养营除烦.去风明目.(肝开窍于目、黑水神光属肾.)利大小肠.治嗌干消渴.(谚云∶离家千里、勿食枸杞、以其色赤、属火、补精壮阳耳、然味甘性润、仍是补水之药、所以能润肾益肝、明目而治消渴也.)便滑者勿用.南方树止数尺.北方并是大树.

以甘州所产.红润少核者佳.酒润捣.

地骨皮

凉血、除虚热.

甘淡而寒.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热.能凉血.而治五内烦热.(热淫于内、治以甘寒、地骨一斤、生地五斤、酒煮服、治带下.)吐血尿血.(捣鲜汁服.)消渴咳嗽.(清肺.)外治肌热虚汗.上除头风痛.(肝有热则自生风、与外感之风不同、热退则风自息.)中平胸胁痛.(清肝.)下利大小肠.疗在表无定之风邪.传尸有汗之骨蒸.(东垣曰∶地骨皮泻肾火、能治外热、地为阴、骨为里、皮为表、朱二允曰∶能退内潮、人所知也、能退外潮、人实不知、病或风寒、散而未尽、作潮往来、非柴葛所能治、用地骨走表又走里之药、消其浮游之邪、服之未有不愈者、特表明之、时珍曰∶枸杞地骨、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足、而邪火自退、世人多用苦寒、以芩连治上、知 治下、致伤元气、惜哉、予尝以青蒿佐地骨退热、屡有殊功.)中寒者勿用.甘草水浸一宿.叶(名天精草)苦甘而凉.清上焦心肺客热.代茶止消渴.(妇人阴肿或生疮、地骨皮煎水频洗、效.)

石楠叶

宣、去风坚肾.

辛苦平.有毒.散风坚肾.利筋骨皮毛.逐诸风.疗风痹脚弱.浸酒饮.治头风.为末吹鼻.愈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打着头脑受惊、肝系受风、致瞳人不正、宜石楠散、吹鼻通顶瓜丁五七个、为末、每吹少许入鼻、一日三度、内服牛黄平肝药.)祛风通利.是其所长.补肾之说.未可信也.关中者佳.炙用.五加皮为使.恶小蓟

蔓荆子

轻宣、散上部风.

味苦辛平.轻浮升散而搜风.通利九窍.治湿痹拘挛.头痛脑鸣.(太阳脉络于脑.)目痛齿痛.(齿虽属肾、为骨之余、而上龈属足阳明、下龈属手阳明、阳明风热上攻、则动摇肿痛.)头面风虚之证.头痛目痛.不因风邪而因血虚有火者.忌之.元素云.胃虚人不可食.

恐生痰疾.产南皮县.(去膜、打碎用、亦有酒蒸炒者.)恶石膏乌头.(乳初起、酒服末方寸七.)

木槿

泻热.

苦凉,活血润燥.治肠风泻血,痢后热渴.作饮服.令人得睡.擦顽癣及虫疮.(癣疮有虫、用川槿皮、肥皂水浸、时时搽之、或浸汁磨雄黄、尤妙.)不宜多服.川产者良.(肉浓而色红者真.)用根皮.(赤白带下、川槿皮二两、白酒碗半、煎一碗、空心服、白带用红酒、甚妙.)

木芙蓉

泻、凉血解毒.

辛平.性滑涎粘.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肿毒.有殊功.(用芙蓉花、或叶或皮或根、生捣、或干研末、蜜调涂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出、已溃者即易敛、疡科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或加赤小豆末、或苍耳烧存性、为末加入、亦妙.)用花叶.(经水不止、芙蓉花、莲蓬壳等分为末、米饮下二钱、效.)

狗骨

儿刺.补阴.

甘微苦凉.益肝肾.(用木皮浸酒服、补腰脚令健.)生津止渴.(用叶代茶、甚妙.)祛风.(用枝叶烧灰淋汁、或煎膏、涂白瘢风.)有刺.俗名老鼠刺.(又名八角茶.藏器曰∶此木肌白、如狗之骨、树如杜仲、诗云∶南山有枸、是也、陆机诗疏云∶其状如栌、木理白滑、可为函板、有木虻在叶中、卷之如子、羽化为虻、苏颂曰∶多生江浙间、取以旋盒器甚佳、时珍曰∶叶有五刺、如猫之形、故名、树如女贞、肌理甚白、叶长二三寸、青翠而浓硬、四时不凋、五月开细白花、结实如女贞及菝 子、九月熟时绯红色、皮薄味甘、核有四瓣、人采其木皮煎膏、以涂鸟、谓之粘 .)

南烛

补阴.

苦酸涩平.强筋益气力.止泄除睡.久服轻身长年.令人不饥.变白却老.子、酸甘平.

强筋骨.益气力.固精驻颜.一名南天烛.(时珍曰∶吴楚山中甚多、叶似山矾、光滑而味酸涩、结实如朴树子、成簇、生青、九月熟则紫色、内有细子、其味甘酸、人家多植庭院间、按古今诗话云∶即杨桐也.)叶似冬青而小、临水生者尤茂、寒食采其叶、渍水染饭、色青而光、能资阳气、谓之青精饭.)

橘叶

宣、解毒.

辛温.治下痢脓血后重.(同萆 等分、炒存性、研、每茶调二钱.)喉 消肿导毒.(奇疾方、咽喉生疮、层层如叠、不痛、日久有窍、出臭气、废饮食、用臭橘叶煎汤、连服必愈.

.)一名臭橘.(树叶并与橘同、但干多刺、三月开白花、青蕊不香、结实大如弹丸、形如枳实而壳薄、人家多收种为藩篱、或收小实、伪充枳实及青橘皮售之、不可不辨.)刺风虫牙痛.以一合煎汁含之.

茶花

泻、凉血.

微辛、甘寒.凉血.治吐衄肠风下血.汤火伤灼.(麻油调涂.)用红者.子、妇人发 .

研末掺之.

密蒙花

润肝明目.

甘而微寒.润肝燥.治目中赤脉.青肤翳.赤肿眵泪.羞明怕日.小儿疳气攻眼.产蜀中.树高丈余.叶冬不凋.其花繁密蒙茸.故名.拣净.酒润焙.(密蒙、黄柏根末各一两、水丸梧子大、每卧时汤服十至十五丸、治目翳效.)

八角金盘

泻、破瘀.

苦辛温、毒烈.治麻痹风毒,打扑瘀血停积.(其气猛悍、能开通壅塞、痛淋立止、虚人慎之.)树高二三尺.叶如臭梧桐而八角.秋开白花细簇.取近根皮用.

柞木

通、利窍催生.

苦平.下行利窍.主难产催生.此木坚韧.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横生逆产.用旧凿柄.多经斧敲.已经卷转者.尤妙.叶、治肿毒痈肿.

柞木

通、利窍催生.

苦平.下行利窍.主难产催生.此木坚韧.可为凿柄.故俗名凿子木.横生逆产.用旧凿柄.多经斧敲.已经卷转者.尤妙.叶、治肿毒痈肿.

竹沥

泻火滑痰、润燥.

甘苦寒滑.清痰降火.(虚者宜与参并行、人参固其经、竹沥通其络、则甘寒气味、相得益彰.)治中风口噤.(经疏云∶中风要药、凡中风未有不因阴虚火旺、痰热壅结所致、如果外来风邪、安得复用此寒滑之药治之哉、痰迷大热.(丹溪曰∶痰在经络四肢、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能达行、时珍曰∶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热燥火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笋性滑利、多食泻人、僧家以笋为刮肠篦、即此义也.)卒然牙疼.(烧苦竹沥乘热揩之.)风痉癫狂.自汗烦闷.消渴反胃.(和米煮粥服.)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用.(竹能损气、故虚人食笋、甚不相宜.)竹类甚多.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多汁而甘.

最良. 竹坚而节促.皮白如霜.苦竹本粗大.叶长阔.笋味苦.入药惟此三种.取竹沥如取荆沥法.姜汁为使(姜能除痰、且济其寒、故每兼用.小儿吻疮、竹沥和黄连、黄柏、黄丹傅之、效.)

泻上焦烦热、凉血、通络.

甘而微寒.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血除热.治上焦烦热.温气寒热.膈噎呕哕.(胃热.)吐血衄血.(清肺凉胃、齿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惊痫.(清肝火.)崩中胎动.(凉胎气.)

层.(齿血不止、醋浸、令人含之、 其背上.)

竹叶

泻上焦烦热.

辛淡甘寒.凉心缓脾.消痰止渴.除上焦风邪烦热.(叶在上、故治上焦、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乃假其辛寒以散邪热也.)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中风失音.小儿惊痫.凡用竹沥、竹茹、竹叶.须生长甫及一年者.为嫩而有力.

竹根同叶煎汤.洗妇人子宫下脱.

竹黄

泻热、豁痰、凉心.

甘而微寒.凉心经.去风热.利窍豁痰.镇肝明目.功同竹沥.而性和缓.无寒滑之患.

治大人中风不语.小儿客忤惊痫为尤宜.久用亦能寒中.出南海.大竹之津气结成.(即竹内黄粉.)片片如竹节者真.以上苞木类.

琥珀

通、行水散瘀安神.

甘平.以脂入土而成宝.故能通塞以宁心.定魂魄.疗癫邪.(从镇坠药、则安心神.)

色赤.入手少阴、足厥阴血分.(心、肝.)故能消瘀血.破症瘕.生肌肉.合金疮.(从辛温药、则破血生肌.)其味甘淡上行.能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凡渗药、皆上行而后下降.故能治五淋.利小便.燥脾土.(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又能明目磨翳.淡渗伤阴.凡阴虚内热.

火炎水亏者.勿服.若血少而小便不利者.服之反致燥急之苦.松脂入土.年久结成.(韩保升曰∶枫脂入地、亦能结成.)以手心摩热.拾芥者真.以柏子仁入瓦锅同煮半日.捣末.

茯苓

通、行水、宁心、益脾.

甘平.益脾宁心.淡渗利窍除湿.色白入肺.泻热而下通膀胱.(能通心气于肾、使热从小便出、然必上行入肺、清其化源、而后能下降利水、故洁古谓其上升、东垣谓其下降、各不相背也.)治忧恚惊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口焦舌干.(口为脾窍、舌为心苗、火下降则热除.)咳逆呕哕.膈中痰水.水肿淋沥.泄泻遗精.(因湿热、故宜淡渗以清之.)小便结者能通.多者能止.(素问曰∶肺气盛则便数.)生津止渴.(湿热去则津生.)功专行水伐肾.小便不禁.虚寒精滑.及阴亏而小便不利者.皆勿妄投.松根灵气结成.产云南.色白而坚实者佳.去皮.(产浙江者、色虽白而体松、其力甚薄、近今茯苓颇多种者、其力更薄矣.)

赤茯苓(通、利湿热.)白者入肺、膀胱气分.赤者入心、小肠气分.(时珍曰∶白入气、赤入血.)益心脾.白胜.利湿热.赤胜.

茯苓皮(通、行水.) 专能行水.治水肿肤胀.(以皮行皮之义、五皮散用之、凡肿而烦渴、便闭溺赤、属阳水、宜五皮散、疏凿饮、不烦渴、大便溏、小便数、属阴水、宜实脾饮、流气饮、腰以上肿宜汗、腰以下肿宜利小便.)

茯神(通、行水宁心.)

主治与茯苓同.而入心之用居多.开心益智.安魂养神.疗心虚惊悸.多恚善忘.即茯苓抱根生者.(以其抱心、故入心之用多.)去皮及中木.茯神心木.(名黄松节.)疗诸筋挛缩.

偏风 斜.心掣健忘.(心木一两、乳香一钱、石器炒研、名松节散、每服二钱、木瓜汤下、治一切筋挛疼痛、乳香能伸筋、木瓜能舒筋也.)二茯俱恶白蔹.畏地榆秦艽鳖甲、雄黄.忌醋.(面 雀斑、用白茯苓末、蜜和、夜夜敷之、二七日愈.)

猪苓

通、行水.

苦甘淡平.泄滞利窍.入膀胱肾经.升而能降.开腠发汗.利湿行水.与茯苓同.而泄较甚.治伤寒瘟疫大热.(经疏曰∶大热利小便、亦分消之意.)懊 消渴.(湿热.)肿胀淋浊.

泻痢 疟.(疟多由暑、暑必兼湿、经曰∶夏伤于暑、秋为 疟.)宗 曰.损肾昏目.洁古云.淡渗燥亡津液.无湿者勿服.多生枫树下.块如猪屎.故名.(马屎曰通、猪屎曰苓、苓即屎也、古字通用.)白而实者良.去皮.

雷丸

泻、消积杀虫.

苦寒有小毒.入胃、大肠经.功专消积杀虫.(遁斋闲览云∶杨 得异疾、每发语、腹中有小声应之、久渐声大、有道士曰∶此应www.med126.com声虫也、但读本草、取不应者治之、读至雷丸不应、服数粒而愈.)杀虫之外无他长.能令人阴痿.竹之余气.得霹雳而生.故名.大小如栗.

竹刀刮去黑皮.甘草水浸一宿.酒拌蒸或炮.浓朴、芫花为使.恶葛根.(小儿出汗有热、雷丸末二两、粉四两、扑之.)

桑寄生

补筋骨、散风湿.

苦坚肾.助筋骨而固齿长发.甘益血.止崩漏而下乳安胎.舒筋络而利关节.和血脉而除痹痛.外科散疮疡.追风湿.海外深山地暖.不蚕桑.无采捋之苦.气化浓密.自然生出.有言鸟衔他子.遗树而生者非也.他树多寄生.恐反有害.茎叶并用.忌火.(胎动腹痛、桑寄生两半、阿胶艾叶各半两、水盏半、煎一盏、去滓温服、或去艾叶、又治膈气、生桑寄生、捣汁一盏服之.)以上寓木类.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