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书籍 > 正文:菜部
    

本经逢原:菜部

韭生辛涩,熟甘温,无毒。叶细根紫者良。韭子入药,蒸熟曝干,簸去黑炒黄研用。韭初生芽,食之伤人心气。发明 韭入足厥阴经,下散血积。生用治死血留于胃口作痛,及妇人经脉逆行,打扑损伤,捣汁和童便饮。然须善食,便实者宜之。有肾气上攻心痛者,宜用韭汁和五苓散为丸…

生辛涩,熟甘温,无毒。叶细根紫者良。韭子入药,蒸熟曝干,簸去黑炒黄研用。

韭初生芽,食之伤人心气。

发明 韭入足厥阴经,下散血积。生用治死血留于胃口作痛,及妇人经脉逆行,打扑损伤,捣汁和童便饮。然须善食,便实者宜之。有肾气上攻心痛者,宜用韭汁五苓散为丸,空心茴香汤下。昔人言治噎膈,惟死血在胃者宜之。若胃虚而噎勿用,恐致呕吐也。其心腹有痼冷者勿食,食之必加剧,《黄帝》云,冻韭不可生食,动宿饮,饮盛必吐水。韭花食之动风,风气人勿食。韭子辛温壮火,治梦泄尿血,白带白淫,男子随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惟肾气过劳不能收摄者为宜。若阴虚火旺,及亢阳不交,独阴失合,误用是抱薪救焚矣。

大抵韭之功用,全在辛温散结。子则包含少火未散,故能涩精;而壮火炽盛,则为戈戟。今人以韭子薰龋齿出虫,然能伤骨坏齿,不可不知。

辛苦温,无毒。似韭而叶阔者是。《黄帝》云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韭之气味相类,功用亦相类,如无薤处,以韭代之。

《本经》治金疮疮败,轻身不饥,耐老。

发明 薤白味辛气温,入手阳明。除寒热,温中去水,专泄气滞。故四逆散加此,治泄利下重胸痹。薤白白酒汤专用以泄胸中痹气也。《本经》治金疮疮败,取辛以泄气、温以长肉也。弘景云,仙方及服食家皆须之。即《本经》轻身不饥耐老之谓。诸疮中,风寒水肿,生捣敷之。捣汁生饮,能吐胃中痰食虫积屡验。《金匮》救卒死,捣汁灌鼻中效。薤叶治肺气喘急,《千金方》用之,以薤善散结,蒜能消症,各适其用也。

胡葱良,蟠葱即龙爪葱

辛平,无毒。服地黄常山、蜜桂者犯之无效。生葱尤忌。葱与鸡、犬肉食之,令人动血。

《本经》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面目浮肿,能作汗。

发明 葱茎味辛温,上升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即《本经》作汤以下主治,故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香豉汤。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内用葱白,以其辛温通阳气也。妊娠风邪喘嗽,非葱白、橘皮不除,且能安胎顺气。金疮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用葱连叶煨熟敷之,冷即频易,其痛立止,更无瘢痕也。

以葱叶专散血气。葱须专行经络。葱花主心痹痛如刀刺。葱子明目,补中气不足。蟠葱专主冷热疝气。胡葱化五石,消桂为水,疗肿毒。

小者曰蒜,大者曰胡

辛温小毒。服云母人切禁,胡蒜、独颗蒜尤忌。

发明 胡之与蒜功用仿佛,并入手太阴、阳明。气味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肿,化症积肉食,主溪毒下气。治蛊传蛇虫沙虱疮,此其功也。夏月食之解暑,多食伤气损目。养生者忌之。艾火炙用独颗蒜甚良,以其力专也。凡中暑毒人烂嚼三四瓣下咽即知。又鼻衄不止者,捣贴足心,衄止即拭去之。蒜齑水顿服二升,吐腹中虫积。噎膈食不得下,腹热如火,手不可近者,皆效。但胃虚少食者,误投是速其咎也。香港脚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为其能鼓午余毒也。服云母、钟乳人勿食,为其能搅散药力,犯之必腹痛泄利,前功尽弃也。小蒜主霍乱腹中不安,温中除邪痹毒瓦斯。《黄帝》云,食小蒜、啖生鱼,令人夺气阴核疼,不可共韭食,令人身重。

芸苔

即油菜

辛温无毒。

发明 芸苔破血,故产妇宜食之,然须藏久者,庶无泄泻之虞。若旧患香港脚者不可食,胡臭人不可食,食之加剧。游风丹肿取叶捣敷如神。无叶时以子代之。时病瘥后不可食一切生菜,令手足肿。其子打油,名香油,痈疽及漏中生虫,以香油涂之即尽。腊肉蛀孔中滴入,其虫即灭,治虫之功可知。

白芥

辛温微毒。

发明 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此不能达,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辛能入肺,温能散表,故有利气豁痰,散痛消肿辟恶之功。昔有胁痛诸治不效,因食芥齑而愈者,偶中散结开痰之效。其治射工疰气上气发汗者,亦取辛散祛毒力耳。此虽日常用品,然多食则昏目动火,泄气伤精。肺经有热、虚火亢者切忌。陈年咸芥卤治肺痈,吐尽臭痰秽毒即愈,然惟初起未溃宜之。

芜菁

一名蔓菁,即诸葛菜

苦温无毒。

发明 蔓菁治热毒风肿乳痈寒热,和盐少许生捣涂之,热即易,不过三五次瘥。子能明目。《千金》面脂方用之,令人面洁白悦颜色。但不可久食,令人气胀。

菜菔子

辛甘平,微温无毒。其子多种,惟春种夏收,子细而色黯者佳。服地黄、何首乌人忌之。

发明 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降则定痰嗽,皆利气之效。同苏子白芥子为三子散,治痰喘胸满。其根,生升,熟降。生则克血消痰,熟则生痰助湿。生莱菔汁治火伤垂死,灌之即苏。打扑损伤青紫,捣烂罨之即散。煨熟揩摩冻瘃二三日即和。偏头风痛,取近蒂青色者半寸许捣汁滴鼻孔,左痛滴右,右痛滴左,左右俱痛两鼻俱滴,滴后卧少顷,日滴一次,不过六七日,永不复发。欲令须发白者,以生地黄汁一升,合生莱菔汁一升饮之即白,伤血之验可征也。小儿丹瘤游风,捣涂即消,能消面积,解附子毒。性最耗气伤血,故脾胃虚寒,食不化者勿食。《丹方》取苗叶阴干治痢,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然惟初痢为宜。若久痢胃虚畏食者,不可用也。

宿根谓之母姜

辛温无毒。解半夏莨菪、浓朴毒。

《本经》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发明 生姜辛温而散,肺脾药也。散风寒,止呕吐,化痰涎,消胀满,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呕吐等病。辛以散之,即《本经》去臭气,通神明,不使邪秽之气伤犯正气也。同大枣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凡药中用之,使津液不致沸腾,不独专于发散也。煨熟则降而不升,止腹痛泄利,扶脾气,散郁结,故逍遥散用之。同蜂蜜熬熟,治风热咳逆痰结,取蜜之润,以和辛散之性也。生姜捣汁则大走经络,与竹沥则去热痰,同半夏则治寒痰。凡中风中暑及犯山岚雾露毒恶卒病,姜汁和童便灌之立解。姜能开痰下气,童便降火也。甄权云∶捣汁和蜜食,治中热呕逆,不能下食,取姜以治呕,蜜以和胃也。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以其能行阳散气也。干生姜温中主嗽,治胀满霍乱呕吐不止,腹痛者宜之。较生姜稍守,较干姜稍缓,为屑和酒服治偏风头痛。姜皮辛凉,能消四肢浮肿,腹胀痞满,五皮散用之。古云,秋不食姜,令人泻气,而新姜尤当忌之。目疾、痔疮勿食。患痈疽人食之则生恶肉。妊妇嗜食,令子余指。

干姜

其嫩者曰白姜

辛热无毒。或生用,或炮黑用。炮法,浓切,铁铫内烈火烧,勿频动,俟铫面火然略 以水急挑数转,入坛中勿泄气,俟冷,则里外通黑,而性不烈也。

《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 下痢,生者尤良。

发明 干姜禀阳气之正,虽烈无毒,其味本辛,炮之则苦,专散虚火。用治里寒止而不移,非若附子行而不守也。生者,能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寒气,腹中冷痛,霍乱胀满,皮肤间结气,止呕逆,治感寒腹痛,肾中无阳,脉气欲绝,黑附子为引,理中汤用之,以其温脾也。四逆汤用之,以其回阳也。生则逐寒邪而发表,胸满咳逆上气,出汗风湿痹宜之。炮则除胃冷而守中,温中止血,肠 下利宜之。曷观小青龙、四逆等方并用生者,甘草干姜汤独用炮者;其理中丸中虽不言炮,在温中例治不妨随缓急裁用。然亦不可过多,多用则耗散元气。辛以散之,是壮火食气也。少用则收摄虚阳,温以顺之,是少火生气也。同五味子以温肺,同人参以温胃,同甘草以温经。凡血虚发热,产后大热须炮黑用之。有血脱色白、夭然不泽,脉濡者,宜干姜之辛温以益血,乃热因热用,从治之法也。又入肺利气,入肾燥湿,入肝引血药生血,于亡血家有破宿生新,阳生阴长之义。如过用凉药,血不止,脉反紧,疾者乃阳亏阴无所附,加用炮姜炙甘草可也。阴虚有热、血热妄行者勿用,以其散气走血也。

胡荽

一名芫荽

辛温微毒。服白术牡丹皮者忌食。

发明 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能辟一切不正之气,酒后煎汤漱洗则绝无酒气。痘疮出不快者,捣 衣被发之,如春夏阳气发越时用之,反助热毒,恐变黑陷,不可不慎。华佗云,患臭人勿食,口气 齿人食之加剧。服云母,钟乳人勿食,为其辛温能解诸药之力也。

辛平无毒。

发明 草 香入足太阳、手足少阴,能开胃进食。专治膀胱疝气及肾气冲胁如刀刺痛,喘息不便者,生捣热酒绞服,以其辛香不窜,善降浊阴之气也。下焦多火,强阳易举者勿食。

水芹

俗名水芹

甘微辛,小毒。

《本经》云∶女子赤沃下血,养精保血脉益气,令人肥健,嗜食。

发明 按∶ 有两种,一种生平田者,曰旱 ,禀青阳之气而生,气味辛窜。能清理胃中浊湿,故《本经》主女子赤沃,浊湿去则胃气清纯,而精血有赖,令人肥健嗜食。一种生陂泽者,曰水 。得湿淫之气而生,气味辛浊。有虫子在叶间视之不见,食之令人为患,面青手青腹满如妊,痛不可忍,作蛟龙病,但服硬饧二三升,吐出便瘥,大抵是蛇虺之毒尔。

其根白,盈尺者曰马 ,食之令人发疮疥,以其湿热之气最盛也。和醋食之损齿,有鳖瘕人不可食。

甘冷滑,无毒。

发明 凡菜蔬皆能疏利肠胃,而菠 冷滑尤甚,多食令人脚弱发腰痛动冷气,与 鱼同食发霍乱,取汁炼霜制砒、汞,伏雌黄硫黄毒。

蕹菜

甘平无毒。

发明 蕹菜干柔如蔓而中空,以之横地节节生根,南方之奇蔬也。专解野葛毒,生捣服之尤良。捣汁和酒服治难产,取汁滴野葛苗当时萎死,其相畏如此。

茼蒿

甘温无毒。

发明 茼蒿气浊,能助相火。禹锡言,多食动风,气熏人心,令人气满。《千金》言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者,是指素禀火衰而言,若肾气本旺,不无助火之患。

菥子

荠菜

辛微温,无毒。

《本经》明目治目痛泪出,除痹,补五脏,益精光。

发明 菥 即荠之大而有毛者,与荠之性不甚相远。其子专于明目,《千金》治目暗去翳方用之,亦治目中 肉,捣筛为末,夜夜点之,久久其膜自落。甄权以荠治青不见物,补五脏不足,二荠之性总不出《本经》主治也。

苋子

甘冷利,无毒。

《本经》主青盲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

发明 时珍曰∶苋子去青盲白翳,与青葙同类异种,故其治目之功仿佛。《圣惠》以苋子治大小便不利,无外乎《本经》主治也。

马齿

酸寒无毒。恭曰辛温,即苋之赤色者。

发明 马齿苋功专散血消肿,故能治血瘤及多年恶疮,捣敷不过两三遍即愈。解马汗射工毒,涂之瘥。烧灰和梳垢封疔肿,先炙后封之,其根即出。不可同鳖食,令成鳖瘕。

白草

甘微苦平,无毒。

发明 翻白草出《救荒本草》,楚人谓之湖鸡腿,淮人谓之天。时珍曰,湖鸡腿生近泽田地,高不盈尺,一茎三叶,尖长而浓,有皱纹锯齿,面青背白,四月开小黄花,结子如胡荽子,中有细子,根状如台术,两头尖,剥去赤皮,其内白色如鸡肉,食之有粉,小儿生食之。荒年掘以和饭食,儿科痘疮拔疔方用之,取其凉润解毒也。

蒲公英

俗名奶汁草,苗高尺余者良

甘平无毒。

发明 蒲公英属土,开黄花,味甘。解食毒,散滞气。然必鲜者捣汁和酒服,治乳痈效速。服罢欲睡是其功验,微汗而愈。

落葵

一名藤葵,亦名燕脂菜,俗名染绿子

酸寒滑无毒。

发明 落葵蔓生,叶圆浓如杏叶。子似五味子,生青熟紫,所在有之,揉取汁红如胭脂,女人饰面点唇,及染布帛。谓之胡胭脂,亦曰染绿子,但久即色易变。《别录》言滑中散热。时珍云,利大小肠。子仁可作面脂,和白蜜涂,鲜华立现。

蕺草

一名鱼腥草

辛微温,小毒。

发明 鱼腥草方药罕用。近世仅以煎汤熏涤痔疮,及敷恶疮白秃。又治咽喉乳鹅,捣取自然汁灌吐顽痰殊效。《别录》主蠼 尿疮,又云多食气喘,患香港脚人勿食。《千金》言,素有香港脚人食之一生不愈。时珍云,散热毒痈肿,脱肛断 疾,解卤毒。合上诸治,总不出辟诸虫毒、疮毒。即治痔疮,亦是湿气生虫之患,专取秽恶之气,以治秽恶之疾,同气相感之力也。

甘寒滑,无毒。

发明 蕨性寒滑,不可生食,《搜神记》言,有甲士折蕨食之,觉心中怏怏成疾,后吐一小蛇,渐干成蕨。孙真人云,久食成瘕,信与前说相符耳。

黄独

即土芋

甘辛寒小毒。不可溺灌,灌之则苦。

发明 土芋解诸药毒。生研水服,当吐出恶物便止。煮熟食甘美不饥,浓人肠胃,去热嗽。小儿熟食能稀痘,解痘毒、疮毒。其藤烧灰敷痘烂成疮,可无瘢痕。

薯蓣

山药,因唐代宗名蓣,宋英宗名薯,改名山药

甘平无毒。同面食发动气,微焙用。

《本经》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发明 山药入手足太阴。色白归肺。味甘归脾。大补黄庭,治气不足而清虚热。故《本经》治伤中寒热邪气,补而不滞,温而不热。又能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固肾,止泄精小便频数。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金匮》八味丸用以强阴也,薯蓣丸以之为君。而主虚劳不足,风气百病,甘温平补而不碍久积之邪也。其鲜者,和生鲫鱼脑捣敷肿,又捣烂和芎 末白糖霜涂乳癖结块及诸痛日久坚硬不溃。但涂上奇痒不可忍,忍之良久渐止,不过数次即愈。子名零余子,补虚损,强腰脚,益肾。一种曰甘薯,色较薯蓣稍紫,味较薯蓣稍甜,质较薯蓣稍腻,性较薯蓣稍温,补脾强肾之功较薯蓣稍胜。广人以之代粮,今徽宁亦多种之,名曰薯,音孺与薯字形切音并相类,传久之讹耳。

百合

甘平无毒。白花者补脾肺,赤花者名山丹,散瘀血药用之。

《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发明 百合能补土清金,止咳利小便,仲景百合病兼地黄用之,取其能消瘀血也。《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亦是散积蓄之邪,今世所昧也。其曰利大小便者,性专降泄耳。其曰补中益气者,邪热去而脾胃安矣。然性专降泄,中气虚寒、二便滑泄者忌之。红花者活血,治妇人崩中。其蕊敷疔肿恶疮,按中吴纪闻云,百合乃蚯蚓所化,此洵有之。余亲见包山土罅中有变化未全者,大略野生百合,蚓化有之。其清热解毒,散积消瘀,乃蚓之本性耳。

一名落苏

甘寒小毒。

发明 茄性寒利,多食腹痛下利,女人能伤子宫发动痼疾,秋后多食损目。老裂者烧灰治乳裂。根治冻疮皱裂,煮汤渍之良。其白茄根入风湿药,浸酒服,其白茄蒂蘸硫黄末擦白癜风。紫茄蒂蘸硫黄末擦紫癜风,取其散风毒瘀血也。《丹方》治脑疽初起,用茄蒂烧灰存性酒服,未溃即消。又方用茄蒂中骨七枚,生何首乌一两煎服,连进三服即愈。

苦瓠

即细颈葫芦

苦寒,有毒。

《本经》治大水,面目四肢浮肿,下水,令人吐。

发明 瓠有甜苦二种。甜者虽言无毒,亦不利人。扁云,患脚虚胀者不得食之,患永不瘥。苦者尤伤胃气,不可轻试。凡苦寒药皆能伐胃,不独瓠也。《本经》治大水浮肿,又云下水,令人吐,大伤中气。今人治黄瘅水气,大小便不通。或浸火酒饭上蒸,或实糖霜存性,必暴病实证庶可劫之。若久病胃虚误服,必致吐利不止,往往致毙,可不慎欤。其子煎汁或酒浸,治鼻窒气塞,少少滴入。又目疾 肉血翳药中亦有用者,取苦寒以降火也。长柄胡芦烧灰存性,腋下瘿瘤研www.med126.com末擦之,以愈为度。

冬瓜

冬瓜仁

瓜甘寒,子甘平无毒。

《本经》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轻身耐老。

发明 冬瓜利大小肠,压丹石毒。其子治肠痈,去面 黑,润肌肤。及作面脂,即《本经》悦泽好颜色之用也。瓜练绞汁服,治五淋,压丹石毒。

越瓜

菜瓜,俗名生瓜,长可尺余,有青白二色,青者尤胜

甘平小毒。

发明 越瓜生于越中,今湖州等处最多,仅供菜蔬,故名菜瓜。生食动气,令人心痛,脐下症结,脚弱不能行。天行病后不可食。惟解酒毒,利小便宜之。烧灰敷口疮及阴茎热疮,以其能解热毒,收湿气也。

胡瓜

今名黄瓜,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隋时避石勒,名改呼黄瓜,至今因之

甘寒小毒。

发明 黄瓜甘寒,故能清热利水,善解火毒。北人坐卧炕床,以此为珍品。南人以之供蔬,甚不益人,多食动气,发寒热,发疮疥,发香港脚,令人虚热上逆。天行后不可食,小儿切忌,作泻生疳。其治咽喉肿痛,用老黄瓜去子,以芒硝填满,阴干为末,每以少许吹之。

杖疮 肿,取黄瓜入磁瓶中,河水浸之,每以水扫疮上立效。火眼赤痛,老黄瓜挖去瓤,入芒硝令满,悬阴处待硝出刮下,磁罐收贮,留点眼甚效。汤火伤灼,五月五日以黄瓜捣碎入瓶内封,挂檐下,取水刷之,皆取其甘寒以解毒也。

南瓜

种出南蕃故名

甘温有毒。

发明 至贱之品,食类之所不屑,时珍既云,多食发香港脚黄瘅。不可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其性滞气助湿可知。何又言补中益气耶,前后不相应如此。

丝瓜

甘寒无毒。

发明 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菜蔬中最不足取。其老者,经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经脉支络,而解热消肿祛毒杀虫,及治诸血病。故痘疮不快,用老丝瓜近蒂三寸连皮烧灰存性为末,砂糖水服甚效,以其甘寒解毒而无滑泻之虞也。其立冬后,小丝瓜 ,入朱砂服之能稀痘。其丝瓜藤取近根三五寸,烧灰存性为末,治鼻中时流臭浊水,酒调日服方寸匙效。其叶捣汁生服,解一切蛇伤之毒。即以滓罨伤处,干即易之。

苦瓜

一名锦荔枝

苦寒无毒。

发明 锦荔枝有长短二种。生青,熟赤。生则性寒,熟则性温。闽粤人以长者去子,但取青皮煮肉充蔬,为除热解烦清心明目之品。短者性温,其子苦甘,内藏真火,故能壮阳益气。然须熟赤,方有殊功。

紫菜

甘咸寒,无毒。

发明 凡瘿结积块之疾宜常食之,咸能软坚之义。多食令人腹痛,发冷气,吐白沫,饮热醋少许即消。

石花

甘咸寒滑,无毒。

发明 石花煮肉夏月必冻。下部虚寒及脾气不充者勿食。

木耳

甘平小毒。

发明 木耳禀湿土之气而生于朽株,故有衰精冷肾之患。然治痔疮 肿,崩中漏下大验。俱炒见烟为末,酒服方寸匙效。

桑耳

桑上寄生

甘平有毒。有桑蛾、桑鸡、桑黄、桑臣等名。

《本经》黑者主女子漏下。赤者治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疡,寒热无子。

发明 桑耳凉润,善祛子脏中风热,不但主漏下血病,并可以治寒热积聚,积聚去不难成孕。《本经》专取黑者达肾,赤者走肝,补中寓泻,泻中寓补之机,具见言外矣。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金色者治癖饮积聚,及肠风泻血、衄血、五痔下血、血痹虚劳,咽喉痹痛,一切血证咸宜用之。槐耳治五痔脱肛。柳耳治反胃吐痰。柘耳治肺痈咳吐脓血,不问已成未成,皆可用之。

香蕈

甘平无毒。

发明 诸蕈禀土之热毒浮长,所以有毒伤人。惟香蕈楠木上糯米种出,大益胃气,与磨菰鸡 性味不殊,蘑菰亦埋桑楮诸木于土中,浇以米泔而生,其长大色白,柔软中空如鸡腿者,名鸡腿蘑菰。状如羊肚有蜂窠眼者名羊肚菜。其出云南生沙地间,高脚伞头者曰鸡 菜,皆能益胃清神。蘑菰兼能化痰,鸡 兼能治痔。一得桑楮余泽,一钟山川灵气,故其性各有不同耳。

土蕈

蕈,通作菌,甘寒有毒。

发明 处处山中有之,以其得岚嶂郁蒸之气而生,助长湿热最甚。过食令人腹痛、颅胀,或发痰气呕逆,其在初春蛰虫未起之时为毒尚浅,夏秋湿热盛行之时,毒邪尤甚。以其多有蛇虺之毒也。即生朽株上者,除槐榆松柳杉桑,及 芦根者食之无虞。然日久虫生味苦,亦不宜食。他如皂荚、苦竹、茅根,生者不无小毒,食之多发疮疥。而生于枫树上者,食之毒攻心包,令人笑不止,急以苦茗地浆或生白矾研,新汲水解之。诸菌之可食者,首推雷惊菌,次则糖菌、松花菌,味极鲜美。若味苦或辣皆为有毒,切不可食。至如光白如银,中夜有光,上有毛,下无纹,底无赠裥,仰卷色赤,欲烂无虫,洗之水黑,煮之不熟者,并有大毒伤人。中其毒者,非地浆清粪不能救之。昔闻有人得一大菌,光润可爱,置之瓶中,蝇蚋扑上即死,究其所得之处乃在古冢穴中洵为桫枋之毒无疑。今人煮菌,每以银饰并灯心草置锅中,但验其银色黑者即为有毒,近见食蕈而死者与河豚无异,特表而出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