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急性子宫颈炎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急性子宫颈炎

  
疾病名称(英文) acute cervicitis
拚音 JIXINGZIGONGJINGYAN
别名 中医:带下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女性生殖器官炎症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急性子宫颈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宫颈的急性感染。本病常与急性阴道炎或急性子宫内膜炎同时发生。主要症状为子宫颈红肿,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全身可能有轻度发热
中医释名 急性子宫颈炎是以阴道分泌物量多腥臭、色泽异常,并伴有全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西医病因 急性子宫颈炎,大多由于分娩后,子宫颈裂伤或产褥感染和感染性流产后,厌氧菌以及致病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直接侵入宫颈而引起感染所致。也有因阴道内异物如遗留的纱布、棉球等引起感染。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湿邪影响,任、带二脉失约所致。而湿邪又分内外之别,外湿是由经期、产时、产后,以及感染性流产,血室正开,湿毒秽浊之邪乘虚入侵,直伤脑脉,以致带脉失约而成带下。内伤则由脾虚失运,肾虚失固,湿浊内蕴,久而化热,湿热互结,流注下焦而成带下。或因肝气郁结,郁久化热,温热蕴于带脉而成带下。所以治疗上,应标本兼治,以清热解毒,除湿止带为主,配合外治法。均可获满意疗效。
病理 急性期一般不作病理检查,必要检查时可见子宫颈鳞状上皮脱落,内膜腺体分泌亢进,间质内及腺体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重者中性粒细胞可侵入表层内,甚至达到腺体上皮细胞内。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辨证,首先要辨别其量、色、质、味,并结合全身症状,联系病史、产史、感染史,全面分析,正确辨证论治。并要与阴痒相鉴别。
l.湿热蕴结
主证:带下量多,如黄茶浓汁,或似血非血,或青如豆汁,质粘稠或粘腻如脓,有腥臭味,伴有胸闷纳少,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腹胀便溏,小便涩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数。
分析:本病发于脾、肝、肾三脏及外受六yin的侵袭,而致湿热蕴积于下焦,损伤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脾失健运,湿浊蕴遏,久而化热,湿与热合,遂致湿热下注,带下黄稠,味臭,胸闷纳少,腹胀便溏,小便涩痛;或因忧思郁结,损伤肝脾,肝火内炽,下克脾土,脾土不能运化,湿热之邪蕴于带脉之间,随血下陷,故带下色赤,或似血非血;肝郁化热则烦躁易怒,头晕目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均为湿热所致。
2、热毒炽盛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甚或黄绿如脓,或五色杂下,质粘稠,有腐臭气,外阴瘙痒,甚或瘙痒难忍,坐卧不安,口苦咽干,小腹作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多由于经行、产后,胞脉骤虚,湿毒之邪乘虚而入,湿遏热郁,带脉失约,则见带下量多,色黄,甚或黄绿如脓,或五色杂下,质粘味腐臭;湿毒炽盛,流注于下则外阴瘙痒,甚或瘙痒难忍,坐卧不安;热毒伤津则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热毒伤正腑气不通则小腹作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热毒炽盛之候。
西医诊断标准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 病史:本病多发生在产褥期或人工流产术后。
2. 临床表现:以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粘稠或黄绿色脓性,腰痛,下腹不适为主要临床表现。若淋菌感染者可伴有发热,外阴瘙痒或尿路感染症状。
3.妇科检查:子宫颈充血、水肿,局部有接触性出血;严重者,其宫颈表面上皮剥脱、坏死、溃疡,宫颈粘膜向外翻出,大量的脓性粘液自颈管内排出。
4.实验室检查:宫颈涂片时可见大量脓细胞,行革兰氏染色时可发现细菌;分泌物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5.病理检查:子宫颈鳞状上皮脱落,内膜腺体分泌亢进,间质内及腺体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重度者中性粒细胞可侵人表层内甚至达腺体上皮细胞内。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但急性炎症期一般不作病理检查。(丁曼琳妇产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2. )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因为慢性子宫颈炎一般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并且与分娩、流产以及不洁性交等有一定关系,所以要详细询问患者的年龄、婚姻情况、孕产次、分娩经过、人工流产史、性病传播、发病时间、病程长短等。
症状
体征 检查可见宫颈有糜烂、肥大或息肉、潴留囊肿等病变。根据面积大小,宫颈糜烂分为3度:糜烂面<宫颈总面积的1/3为轻度;糜烂面占宫颈总面积的1/3—2/3为中度;糜烂面>宫颈总面积的2/3为重度。根据深浅程度,宫颈糜烂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以白带增多为主要症状。有些患者可伴有外阴瘙痒,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甚至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宫颈充血、水肿,有触痛,宫颈表面上皮剥脱、坏死、溃疡,重则宫颈粘膜外翻,阴道内有大量的脓性粘液自颈管内排出。
体检 通过阴道窥器检查,可见宫颈有红色细颗粒糜烂区,颈管分泌粘液性或脓性白带,严重者分泌物为血性并伴有接触性出血。病程长者可见宫颈肥大,宫颈也可见到息肉及腺体囊肿等。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行革兰氏染色时可发现细菌;分泌物培养时,可培养出致病菌。
血液 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高。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 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呈灰黄色或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伴有阴道瘙痒,灼热,疼痛,性交痛等或伴有尿路刺激症状。妇料检查时可见阴道粘膜有散在的红色斑点,后穹窿有大量黄绿色泡沫状或脓性泡沫状分泌物。分泌物涂片,可在镜下找到滴虫。
2. 急性霉菌感染性阴道炎;白带多,呈豆渣样,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等症状。并伴有外阴瘙痒、灼痛。妇科检查时可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宫颈糜烂面及表浅溃疡。阴道分泌物涂片可找到霉菌。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参见“宫颈炎”条。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注意休息,保持外阴清洁,禁忌性生活。
2.对症治疗
(1)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抗炎治疗,可用青霉素 800万 u加入 10%葡萄糖液 500ml,每日 1次静点。或 0. 2%甲硝唑250ml,日 1次静点。
(3)甲硝唑片200mg,日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交沙霉素400mg日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3.局部给药
0.2%甲硝唑注射液冲洗阴道,日1 次。或阴道内纳药,如甲硝唑片,阴道炎栓,达克宁栓等等。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法要根据带下的量、色、质、味及全身症状,结合妇科检查结果,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对湿热重者应清利湿热,热毒盛者应清热解毒。常用治法有以下几种;
一、辩证选方
l.湿热蕴结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易黄汤加味。山药30g,芡实15g,黄柏25g,白果15g,车前子30g,苍术15g,茯苓15g,泽泻15g。若热盛尿赤涩病,口苦咽干者加龙胆草25g,山桅子15g,黄芩15g,本通15g;湿重于热者去芡实15g,加猪苓25g。
2. 热毒炽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止带。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味。蒲公英25g,银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30g,天葵子15g,白术15g,樗根白皮15g,白花蛇舌草15g。若带黄久下不止,淋漓质清稀,兼见气短神疲,面色huang白,舌淡脉虚者,宜益气升阳,除湿止带,加升麻15g,苍术15g,黄柏15g,黄芪15g;若带下色红,似血非血,质粘稠,口苦咽干者加山桅子15g,黄芩15g。
二、专方验方
1.鲜紫茉莉根60g,板蓝根30g,水煎代茶饮。适用于子宫颈炎症,带下量多,质粘有臭味者。具有清热解毒之功。
2. 无花果叶适量,煎汤坐浴。适用于带下量多,色黄或赤,伴有腰骶酸痛者。
中药 1、妇科千金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妇科各种炎症。每日3次,每次4~6片口服。
2、龙胆泻肝丸;具有清利湿热之功效,主治带下量多,色杂,有臭味,伴有头晕目赤烦躁易怒等,每日3次,每次1丸,温水送服。
针灸 1.针刺、带脉、中极、阴陵泉、下liao、行间。针法:毫针针刺泻法,可加强提插捻转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留针15~20分钟,间歇行针,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电针:选穴:关元、子宫、归来、中极、三阴交、带脉、血海。针法:每次选2~4对穴,上下相配按上G6805电针机,选用疏密波或连续波,每次通电1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3. 穴位激光照射 选穴: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穴。 操作法:用3~25毫瓦的氦氖光针,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2次。
4.中药离子透入 选穴:次liao、关元。 操作法:采用ZGL~l直流感应电疗机。阳极放在次liao穴,阴极放在关元穴。穴位敷贴浸药小衬垫,通电后,中药离子通过穴位导入体内。从月经干净后3~4天开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药物:仁500g,败草750g,皂角刺750g,浓煎取汁200ml。备用)。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消除各种病因。
历史考证 《傅青主女科》云:“黄带为任脉中湿热不得化,煎熬成汁,变而为黄。”“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所谓青带也。”《女科指南》云:“带下形如红液者,名曰赤带。”因而,我们把带下如黄茶浓汁,质粘腻,有秽臭气者,称为“黄带”。带下如绿豆汁,色青绿而粘稠者,称为“青带”。带下绵绵不断,色赤似血非血,质粘稠者,称为“赤带”。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