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眼口生殖器综合征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眼口生殖器综合征

  
疾病名称(英文) eye-mouth-genitalia syndrome
拚音 YANKOUSHENGZHIQIZONGHEZHENG
别名 白塞氏综合征,中医:惑病,狐惑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结缔组织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又称白塞氏综合征。是以虹膜睫状体炎,滤泡性口腔炎,急性女阴溃疡为主要特征的广泛性、全身性疾病。具有慢性、进行性、复发性的特点。
中医释名 狐惑是一种症状复杂多变,反复发作,病情狐惑不定,令人惑乱的疾患。其特点为口咽、前后二阴反复发生蚀烂和溃疡,目赤如鸠眼为特征的综合病证。
西医病因 本病病因至今尚不明确,有病毒感染,自体免疫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缺陷等学说,目前多倾向于此综合征可能是一种脉管炎或胶原疾病的表现,其基本病理变化为血管炎,大、小血管均可受到不同程度侵犯。
中医病因 本病的形成常因恣食辛热炙煿,助阳生火;或嗜食肥甘厚味,腻滞脾胃,助湿生热,致使实热或湿热之邪内蕴中焦。若因久居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则感受湿邪,内困于脾,日久则郁遏化热。湿热蕴积中焦,损伤肝胆,熏蒸于上焦,流注于下焦而发本病。
季节
地区
人群 患者大都为青壮年,性别差异不著。多数慢性发病,先在一个部位发病,反覆发作与缓解,再在其他部位发病,少数急性发病,数个好发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损害。初发部位以口腔占首位,约占半数,其次为皮肤,再其次为生殖器和眼,偶有以中枢神经为首发。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发病机制和临床病因不明,有下列一些学说:①感染学说:从患者的溃疡渗出物涂片中可见包涵体;将患者的脑脊液注入椎管内可使兔发病;从患者的眼、血和尿中曾培养出病毒,注入免椎管内产生相同的病损;患者血清的抗病毒抗体增高;脑的病理变化与嗜神经组织病毒引起的病变相似,但未分离出属于哪种病毒。近来也有认为与结核和链球菌感染有关。②微量元素:近发现患者病变组织和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排肠神经及房水、血清和中性粒细胞内多种微量元素增高。③遗传因素:有地区发病倾向,血缘性家族发病,可见于二、三或四代,有认为与HLA-B5相关,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④凝血障碍学说血中存在纤维酶抑制物,而纤维溶酶原和抗凝因子Ⅲ降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Ⅷ增高。使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血小板功能亢进,易在小血管内发生栓塞。抗凝剂治疗有效。⑤自身免疫学说:部分病人血中有抗口腔粘膜抗体,抗动脉壁抗体,IgG、IgA、IgM、则和CIC增高。体外培养发现病人淋巴细胞对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示细胞毒性作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降低,二硝基氯苯皮试阴性,Ts和TH淋巴细胞数均降低,提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异常,尤以细胞免疫更为密切。
中医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以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湿热蕴毒为标。脾虚生湿,肝肾阴虚生内热,湿热内生,日久蕴毒循经走窜,引起相应脏腑的孔窍(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二阴)口、眼、二阴等处为主的病变。
病理 组织病理示细小血管,特别是细静脉炎症性改变呈渗出和增生两种病变。急性渗出性病变为管腔充血,管壁水肿,内皮细胞肿胀,腔内血栓形成,管壁及其周围纤维蛋白样变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红细胞外溢,有时可见中性粒细胞为主的脓肿和破碎核;增生性病变主要为血管内皮细胞和外膜细胞增生,管壁增厚,有时肉芽肿形成,并可见多核巨细胞。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本病特点以限、口、二阴溃疡为标,肝、脾、肾三脏亏虚为本。诊病时脉证合参及发病新久辨其虚、实、寒、热。临证时应与单纯性口糜,阴蚀相鉴别。
1. 湿热毒结
主证:多见急性发作期,症见高热,心烦汗出,目赤如鸠眼,口舌生疮,灼热疼痛,下肢红斑结节,关节酸痛,口苦咽干,胸胁问胀。妇女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脉滑数。
分析:肝脾二经湿热,久而蕴毒,热毒壅盛,熏蒸于外,证见高热汗出,毒气循经上扰则目赤如鸠眼,口舌生疮,灼热疼痛。湿热流注肢节,下肢红斑结节、酸痛。脾为湿热所困则口苦咽干,胸胁闷胀。湿热下注,妇女带下黄稠。舌红、苔黄、脉滑数,皆为湿热蕴毒之象。
2. 肝肾阴虚
主证:口、眼、外阴部溃疡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低热缠绵,手足心热,头昏,目眩,口干咽燥,女子月经不调,腰酸膝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湿热久羁,热伤阴精,肝肾阴虚,经脉失其濡养,孔窍肌肤失其滋润,故口、眼,外阴溃疡难愈。肝肾阴虚,阴虚则生内热,见低热缠绵、手足心热。虚热上扰头昏目眩,口干咽燥。肝肾不足,冲任亏损则女子月经不凋。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酸膝软。舌红、少津、脉细数皆乃肝肾阳虚之象。
3.脾肾阳虚
主证:反复出现口腔、外阴溃疡,遇冷加重,病程长;全身乏力,少气懒言,手足不温,食欲不振,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大便溏稀,遗精阳萎,月经不调,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阴虚日久,阴损及阳,脾肾阳虚,寒湿凝滞,正不胜邪,反复出现口腔,外阴溃疡,遇冷加重,病程长。脾虚则中气不足,全身乏力,少气懒言。脾虚运化失司,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脾肾阳虚,水不化气,下肢浮肿,阳虚不达四末,畏寒肢冷,手足不温。肾阳虚命门火衰,则遗精阳萎。脾肾阳虚精亏血少,则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曰、脉沉细,皆为脾肾阳虚之象。
西医诊断标准 眼、□、生殖器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诊断标准:
之一、日本学者清水氏(1975)提出的临床诊断指标
Behcet氏综合病征的临床诊断标准(清水氏,1975年)主要症状
1.口腔粘膜的再发性阿弗他口腔炎
2.皮肤症状
(1)结节性红斑
(2)皮下血栓性静脉炎
(3)皮肤刺激性亢进
(4)毛囊炎样皮疹
3.眼症状
(1)虹膜睫状体炎(典型者为再发性前房积脓性虹膜炎)
(2)网膜脉络炎
4. 外阴部溃疡
其他次要症状
1.关节炎症状
2.消化器症状
3.附睾炎
4.血管炎症状
5.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精神症状、锥体束症状、脑神经系统症状(神经Bchcet氏综合病征),皮肤的针反应检查亦可供参考病型诊断标准
1.完全型:临床经过中出现四大主征者
2.不全型(1)经过中出现三大主征者(2)出现眼症状的1或2,加上其他一个主征
3.疑似型:经过中出现二大主征者
4.仅有可能性者:反复出现一个主征者
之二、Mason标准(1969年)
1.主要症状:①口腔溃疡;②生殖器溃疡;③眼症状;④皮肤病损。
2.次要症状:①胃肠症状;②血栓性静脉炎;③心血管症状;④关节炎;⑤中枢神经系统症状;⑥家族史。
诊断判断:具备主要症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加次要症状中二项或二项以上可诊断为本病。
之三、日本厚生省特定疾患白塞氏病研究班制定的标准(1974年)
1. 主要症状
(1)口腔粘膜复发性溃疡:上下唇、颊粘膜、齿龈、舌缘等边缘清楚的圆或卵圆形疼痛性溃疡。通常于7~10天不留疤痕自愈,反复再发。
(2)皮肤症状:①结节红斑样皮疹:每7~10天在四肢分批出现稍隆起发硬伴压痛的红斑,反复地消退与新发。②毛囊炎样、痤疮样皮疹:面、颈、胸、背等部好发。
(3)眼症状:①前眼部型(虹膜睫状体炎):典型的是数天内消退的复发性前房积脓性虹膜睫状体炎,缓解期发生虹膜后粘连、虹膜萎缩。②后眼部型(视网膜-脉络膜炎):典型的是网膜水肿样混浊、渗出和出血斑,网膜血管炎,渗出物使玻体混浊。常常反复恶化发作。
(4)外生殖器疼痛性溃疡。
2.次要症状
(1)血管系统状:以血栓性静脉炎为代表的大小动、静脉闭塞及动脉瘤的出现。
(2)精神神经症状:精神症状、锥体束征、脑神经症状等各种中枢神经症状。
(3)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小肠的多发性溃疡,可伴有穿孔。
(4)关节炎症状:一侧性大关节一过性的轻度红、肿、痛。类风湿因子阴性。
3.检查所见(参考手段)
(1)皮肤针刺反应:以无菌消毒针轻刺皮肤真皮层,24~48h后局部皮肤发红,有时于针剌中央处发生小脓疱。
(2)免疫异常:C反应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有某些炎症性产物的复合体,α2、β球蛋白增高与病情呈正相关。血清补体中C3~5、C8~9均增高,尤其C9增高显著。有关节症状而类风湿因子阳性,应首先考虑其他疾病。
4.诊断判断
(1)确定诊断:①完全型:病程中同时或先后出现1.中(1)(4)项症状(全部主要症状)。②不完全型:病程中出现1.中三项主要症状;或具有典型的眼症状十另一项主要症状。
(2)可疑诊断:具备眼症状以外的二项主要症状。
(3)可能诊断:仅具备一项主要症状。
5.分型:在具备主要症状,可诊断为白塞病的基础上,同时存在上述次要症状,可分别称做:①血管系白塞病。②神经系白塞病。③消化系白塞病。④关节白塞病。

西医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凡具有口腔、皮肤、外生殖器和眼四个部位中任何三或四个部位发病,损害具有一定特征和长期反覆发作病程,可诊断为完全型,倘只具有两个部位发病者属不完全型。
发病
病史 患者是否嗜酒及经常进食刺激性食物,有无接触感染史,有无感冒,结核感染等。
症状 先在一个部位发病,反覆发作与缓解,再在其他部位发病,少数急性发病,数个好发部位同时或先后出现损害。初发部位以口腔占首位,约占半数,其次为皮肤,再其次为生殖器和眼,偶有以中枢神经为首发。无论急性发作或慢性病程中急性加重,均可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过度劳累、睡眠不佳、月经来潮前后、气候变化均可引起不同部位的损害加重。常见表现分述如下: ①口腔溃疡,占99%,单发或成批多发,一般3-5个位于舌尖或舌缘、齿龈、唇、颊、喉,初起为米粒大硬结,其后破溃形成边缘清楚的不规则形溃疡,基底外绕红晕,溃疡有黄色坏死组织覆盖,疼痛,l-2周愈合,可反覆发作。 ②皮肤损害(97%),结节最常见(76%),主要在下肢,尤以小腿多见,有时在上肢,偶而躯干,为豆至胡大疼痛结节,数个至十数个,散在分布,呈谈红、暗红或紫红色,质偏硬,外围红晕,愈向外围红色愈淡,极少破溃,1月左右消退,易再发。毛囊炎样损害占46%,好发于头皮、面、胸、背和耻骨等处,顶端脓头较小,基底较大,浸润显著,周围有较宽的红晕,反覆发作,夏天为重,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其他有多形红斑样、环形红斑样、丘疹坏死结核菌疹样和Sweet病样损害,针刺反应阳性占61%。 ③外生殖器溃疡,占74%,见于头、阴囊、阴茎、阴道、阴唇和尿道口、肛周和会阴等部位,溃疡较口腔的大巳深,数目少,疼痛剧,愈合慢,反覆发作,间隔长,偶见其下血管累及,坏死后出血。 ④眼病变,占43%,眼球各组织均可受累,主要为角膜炎、角膜溃疡、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球后视神经炎及眼底出血等,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不多见,病程迁延,愈后过若干时日、又复发,可失明。 ⑤关节病变,占60%,关节痛,急性或慢性关节炎较常见,单发或多发,对称或不对称,大关节特别膝关节最易受累,但很少破坏关节和功能丧失。 ⑥心血管病变,心脏较少累及,可有心肌损害,瓣膜病变,传导系统受累,心包炎等。全身的中等以至大的动、静脉均可受累,而静脉尤甚,深、浅静脉可分别或同时发病,表现为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如上、下腔静脉闭塞;动脉累及表现为动脉内膜炎和管腔闭塞导致无脉症,亦可发生动脉瘤;破裂后大量出血。 ⑦消化道病变,食管下端、胃、回部至上行结肠可出现溃疡,诉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中下腹胀满隐痛,或阵发性剧痛,便秘多于腹泻。 ⑧神经系统病变,脑膜、大脑、中脑、脑干小脑脊髓、脑神经和脊神经均可受累,白质病变多于灰质,运动障碍多于感觉障碍,临床表现多见,少数病例呈颅压增高或精神障碍。 ⑨其他尚可有肺部弥漫性浸润、肾炎、复发性睾丸炎、副睾炎、尿道炎膀胱炎、扁桃体炎和慢性咽炎等。
体征 除眼、口腔、生殖器为主症状外亦可出现皮肤、关节、心血管、消化道、神经等多系统损害,各种损害征象可同时或相继发生,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历时数月数年。
(一)主要症状
1.口腔损害:常最先出现舌、唇、颊、腭、咽峡及咽后壁粘膜,开始为小丘疹,迅速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界限清楚,边缘锐利,基底呈污灰色脓苔,周围绕以红晕,自觉疼痛,影响进食。口腔溃疡有周期反复发作特点与月经有关。
2.生殖器损害:与口腔溃疡相似,可发生于大阴唇、子宫颈或阴道,有时可见肛门会阴等处。
3.眼部损害:亦多见,出现较早,且最重。以剧烈眶周围痛及畏光开始,主要为虹膜睫状体炎,前房积脓,角膜溃疡,结合膜炎,初发为单侧,以后两眼均受累。以致视神经萎缩或青光眼而失明。
(二)次要症状
1.皮肤损害:有多种类型,分布较广,头、面、颈、躯干、四肢结节性红斑样皮疹,脓疱疮,痤疮样皮疹。
2.结缔组织损害:发热,急慢性关节炎,多见膝腕部,关节红肿疼痛。
3.心血管损害:主要有移位性血栓静脉炎。
4. 消化系统损害:主要有胃肠粘膜溃疡,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见。肛门主要有粘膜溃疡,引起腹痛、腹胀、恶心、腹泻、甚至便血
5.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类似多发性硬化症的脑症状,精神失常,痴呆,急性脊髓脊膜炎,脑与脑膜炎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1.急性期白细胞增高,血沉快,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均有增高,溶纤维蛋白活性降低。 2.大部分患者出现非特异性过敏反应。检查操作方法:用无菌针头刺入皮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在24小时内该部出现丘疹或小脓疱且周围有炎性浸润,即为阳性可确诊。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外阴疱疹:外阴疱疹溃疡为多发性,口、眼处无病变可资区别。
2.女阴溃疡:发病急,溃疡形成快,分泌物中可查到粗大杆菌即可确诊。
中医类证鉴别 1.口糜:仅有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而无阴部、眼部等症状。
2.阴疮(蚀):外阴蚀烂,或外阴肿块如蚕茧状,无口腔、眼部等症状。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口腔、眼、外阴和皮肤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均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口腔、眼、外阴、皮肤和全身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明显进步。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本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多采用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局部病损对症治疗。1.皮质类固醇激素:能迅速有效控制和减轻症状,延迟复发,长期应用会引起不良反应。出现下列情况主张应用:①急性发作的眼部病变;②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③全身中毒症状严重;④血栓性大血管炎;⑤口腔和外阴溃疡面积大且深,伴疼痛剧烈者。一般口服强地松开始宜大剂量,每次20mg,每天3次。病情稳定后迅速减量,每周减少5mg,维持量为每日5~10mg。
2.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疗效差或无效,或加用或改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酸胺或硫唑嘌呤环磷酰胺每日50mg,分两次口服,连服数月。如白细胞下降应减量或停药。
3.非皮质类固醇消炎剂:如消炎痛、保太松、阿斯匹林具有消炎、镇痛、退热作用。适于发热、关节炎、皮肤结节性红斑者。
4.免疫调节剂:可用转移因子、左旋米唑等。
5.支持疗法:体弱症状严重者输新鲜血或γ球蛋白。多次小量输新鲜血,每周1~2次,每次100~200ml,可减轻症状,延迟复发。
6.急性期同时给予广谱抗生素。
7.改善微循环:对血栓静脉炎可应用低分子右旅糖酐、链激酶、潘生丁、阿斯匹林等。
8.局部对症治疗
(1)口腔溃疡用复方硼酸液,每日多次含漱,并涂以2%龙胆紫或2%硝酸银溶液。疼痛剧烈者,口服止痛药,局部涂苯唑卡因制剂。外用四环素族制剂加速口腔溃疡愈合。
(2)外阴溃疡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然后涂抗生素软膏。
防治要点可采用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秋水仙碱、硫唑嘌啉或环磷酰胺以及抗凝剂等。
中医治疗 本病的治则对于病程短,湿热蕴毒标象突出者,宜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对于病程长,脏腑虚象明显者宜补益肝肾为主。本病以脏虚为本,温热蕴毒为标,治疗上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采取清热解毒,滋补脾肾各有侧重,内外兼治,标本兼施。
一、辨证选方
1.湿热毒结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甘草泻心汤。甘草20g,黄芩15g,生15g,半夏10g,人参15g,大枣5枚。①以目赤肿痛为主合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②以口糜为主合泻黄散(防风、麝香、山栀、石膏、甘草);③以外阴溃疡为主合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当归、甘草);④气血两燔高热不退选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石膏30g,生地20g,黄连15g,黄芩15g,知母15g,水牛角0.5g,栀子15g,赤芍15g,元参15g,连翘15g,丹皮15g,桔梗10g。
2.肝肾阳虚
治法: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加减玉女煎。石膏30g,知母15g,麦冬20g,牛膝15g,熟地20g,甘草10g。①外阴溃疡为主合龙胆泻肝汤化裁(柴胡,龙胆草、山栀、黄芩、生地、当归、泽泻、薏米女贞子);②红斑节痛为主者合四妙勇安汤(元参、银花、当归、甘草);③反复发作眼疾合杞菊地黄丸(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熟地、枸杞子、菊花)。
3.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活血。
方药:桂枝附子汤加黄芪。桂枝15g,附子15g,白芍15g,生姜10g,大枣5枚,黄芪30g。寒凝血瘀者选用附子理中汤加味。附子10g,肉桂6g,半夏10g,党参15g,白术15g,干姜6g,茯苓15g,三棱10g,莪术10g,当归15g,赤芍15g,红花10g,甘草10g。
二、专方验方
1.珍珠散:珍珠3g,青黛3g,雄黄3g,黄柏9g,儿茶6g,冰片0.03g。共研细末外搽口腔、外阴溃疡处。
2.雷公藤总疳片(每片含雷公藤10mg)日量按l~1.5mg/kg体重计算,每日三次口服。特别对口腔粘膜溃疡效果好,可用于对激素有依赖、抗药或禁忌的患者。
三、其它疗法
(一)外治法
1.外阴溃疡:①蛇床子汤煎水浸洗或坐浴。药用蛇床子60g,狼毒15g,川椒30g。②外涂阴蚀黄连膏(黄连膏240g,乳香粉30g,青黛粉30g调匀成膏)。③苦参一味煎汤外洗。
2.口糜:可用银花、菊花冲水含漱。青黛散(青黛 9g,牙蛸 9g,冰片15g。共研细末)外撤。
中药 1.龙胆泻肝丸:具有清泻肝胆湿热作用,适用于狐惑病的目赤肿痛,外阴溃疡。每次1丸, 1日3次口服。
2.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作用,适用狐惑病肝肾阴虚型目赤羞明者。每次1丸,1日3次口服。
3.锡类散:有祛腐生新作用,适用狐惑病口腔粘膜溃疡,用吹药器喷入。
针灸 穴位取合谷、肺俞、内关、少冲、风池、足三里每次留针10~15分钟。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本病发病机理尚未明了,迄今还无一致的特效疗法。抗生素、激素、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仅能暂时缓解症状,但不能防止病情发展,长期应用均有严重副作用。如能配合中药治疗,不但效果好而且副作用小。通过实验证明,白塞氏综合征由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而导致免疫复合物形成,最终又造成血管炎为基本病理变化多系统损害。经现代医学研究,中药的活血解毒方剂大多具有免疫抑制样作用,温补剂大多具有免疫增强剂的作用。在临床上对于起病急骤、病情严重患者,我们可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便迅速有效控制症状,同时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如甘草泻心汤,方中重用甘草,配以黄芩、黄连等。甘草有类似脱氧皮质酮作用,是一种激素和免疫抑制解毒剂,黄芩、黄连具有抗过敏和消炎作用,对递减激素、停用激素和提高治愈率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长期反复发作的免疫功能低下属脾肾阳虚型患者,除应用左旋米唑,转移因子外,运用挂枝加附子加黄芪汤能起到免疫增强剂作用。
近年来雷公藤制剂的应用其疗效确切,见效快,作用强,副作用少,无皮质类固醇激素副作用,停药后无反跳,可用于对激素有依赖、抗药或禁忌的患者是一个有前途的药物。我们相信通过中西医结合不断探索,能有效解决本病的治疗问题。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描述为:“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自,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其后各家亦颇多论述,如《医宗金鉴》:“狐惑、牙疳、下疳等疮之古名也,下疳即狐也,蚀烂肛阴,牙疳即惑也,蚀咽腐龈,脱牙穿腮破唇”。又尤在径说:“狐惑即巢氏病源所谓??病也”。郭白云曰: “狐惑多因医者汗、吐、下太过,又利小便,重亡津液”。又徐忠可说:“狐惑虫也,大抵皆湿热毒所为之病,毒盛在上,侵蚀于喉为惑……毒偏在下,侵蚀于阴为狐”。又赵以德说:“狐惑病谓蚀虫上下也……盖因湿热久停,蒸腐气血而淤浊,于是风化所属为虫矣”。根据上述狐惑的含义可能为①因其人心烦意乱、躁扰不眠、狐疑不定,故称“狐惑”。②因其病变幽隐而深,狐疑不定,又无确定病因可寻而疑为狐惑致病。因此古人所认识的狐惑病包括白塞病在内,其他如某些寄生虫病(蛲虫病、滴虫阴道炎恙虫病等)、复发性口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包括在其中。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