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疾病名称(英文) bloody stool caused by accumulation of damp-heat and turns into dryness
拚音 SHIREHUAZAOSHANGLUOBIANXUE
别名 西医:肠伤寒副伤寒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多见于湿温病后期,湿热蕴蒸日久,湿邪化燥,热邪化火,侵入血分,损伤大肠血络而迫血下行所致。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多见于湿温病后期,湿热蕴蒸日久,湿邪化燥,热邪化火,侵入血分,损伤大肠血络而迫血下行所致。初便鲜血病清属实,便血不止则病情属虚。实者血分热毒炽盛;虚者则气随血脱,进而导致阳气暴脱。病变部位在大肠,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危急重症。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灼热烦躁,便下鲜红色血,舌质红绛,脉细数;甚者便血不止,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四肢厥逆,脉微欲绝。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凉血解毒止血或益气固脱。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犀角地黄汤加味:丹皮12克、犀角10克(或3克剉末冲服),干地黄30克、生白芍12克、槐花10克、地榆炭12克。本方适宜于热伤肠络,便下鲜血之候。
(2)黄土汤:灶心黄土250克(煎水澄清取汁煎药),干地黄15克、白术12克、炮附子l0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另包烊化),炙甘草10克。本方适宜于元气回复、危象解除后、而见脾胃虚寒、阴血亏虚之面色晄白、四肢欠温、少量便血、舌淡无华之侯。
以上方药。水适量,煎取汁200~300毫升,分2次服,每白1~2剂。
(3)独参汤:人参60克(去芦)、大枣5枚、水100毫升,煮取50毫升,细呷之。
本方适宜于因便血不止而致阳气暴脱之侯。
2.加减变化:若热毒重而热势高者,可在方(1)中加大青叶12克、知母15克;若
出血显著者,可加紫珠草12克、棕桐炭12克,侧柏12克;气虚者,可在方(3)中加党参15克;胃纳差者,方(2)中阿胶可改用蛤蚧炒。
施治要点:
(一)本证若便血原因系热毒所致,在治疗时应清热解毒与止血并用,热不除则血不易止,决不可单纯使用止血之剂。
(二)本证因大量出血,病情变化较快,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而随证处万,同时可配合西药处理(如注射止血针剂、输液,或输血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等),有时单凭一方一法,常常难以奏效。
(三)在血止以后,使用黄土汤应适可而止,因其性偏温,以防久用助热,复有便血之弊。
中药
针灸 1.针刺,承山、复溜、太冲、太白、劳宫等穴,用补法,每日2~3次。
2.艾灸:承山、太冲、太白或脊中对脐一穴,每次3~5壮。适宜于便血不止,而见气脱之危象患者。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1.暂停饮食,或进食流质、半流质饮食。
2.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脉象、腹部疼痛及便血情况。以防中毒性或失血性休克以及肠麻痹、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