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乙醇性肝硬化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乙醇性肝硬化

  
疾病名称(英文) alcoholic cirrhosis
拚音 YICHUNXINGGANYINGHUA
别名 酒精性肝硬化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毒及化学损害,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长期大量饮酒超过机体对乙醇的代谢能力时,可引起乙醇性肝病。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长期大量饮酒超过机体对乙醇的代谢能力时,可引起乙醇性肝病,包括脂肪肝、中心静脉周围硬化、乙醇性肝炎和肝硬化,上述病变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并存,其中以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乙醇能影响肝细胞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长期酗酒者同时又摄食高脂肪饮食,则可致肝脏内脂肪变性和肝内脂肪酸增加,首先引起脂肪肝。长期严重的肝内脂肪性变可因肝内代谢紊乱或脂肪淤积的肝细胞压迫肝窦,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脂肪肝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继而损伤肝细胞,发生肝细胞坏死和炎症,从而导致乙醇性肝炎。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为女性的2倍。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3000例慢性嗜酒者的肝活检研究发现有30%显示为肝硬化,美国每年死于与肝硬化有关的患者中,50%以上由乙醇所致。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在西方国家占肝硬化的首位,嗜酒者肝硬化发病率是不饮酒者的6—8倍,在中国则比较少见。
发病机理 正常人饮酒后,约90%的乙醇在肝内代谢,主要在肝细胞质的乙醇脱氢酶在辅酶A的作用下,催化乙醇变成乙醛。然后在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的催化下而变为乙酸。并参与三羧酸循环,代谢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长期大量饮酒超过机体对乙醇的代谢能力时,可引起乙醇性肝病,包括脂肪肝、中心静脉周围硬化、乙醇性肝炎和肝硬化,上述病变可单独存在或同时并存,其中以脂肪肝的发生率最高、乙醇能影响肝细胞脂肪代谢的各个环节,长期酗酒者同时又摄食高脂肪饮食,则可致肝脏内脂肪变性和肝内脂肪酸增加,首先引起脂肪肝。长期严重的肝内脂肪性变可因肝内代谢紊乱或脂肪淤积的肝细胞压迫肝窦,引起肝细胞缺血、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展为肝硬化。脂肪肝可引起肝细胞代谢障碍,继而损伤肝细胞,发生肝细胞坏死和炎症,从而导致乙醇性肝炎。
中医病机
病理 肝穿刺活组织的系列观察发现,38%的乙醇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本病肝脏表面有均匀的细小颗粒,呈小结节性。肝脏大小根据其纤维化、炎症和脂肪浸润的程度而定。至晚期结节增大,隔以瘢痕,呈大结节性。显微镜下可见肝细胞变性坏死、白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有脂肪浸润,尤以小叶中央区最为显著;在核周围的肝细胞质内可见Mallory小体;中央静脉常可发生硬化性透明坏死,引起纤维化和管腔闭塞;纤维组织自坏死塌陷的小叶中央区向汇管区伸展,将肝小时分割成假小叶。可能是因为乙醇含铁较多之故,肝细胞和星状细胞内有铁颗粒沉着,铁质又可刺激纤维增生,加重肝硬化的形成。
病理生理 乙醇性肝炎为肝硬化的前过程,肝细胞的坏死和炎症,能促发胶原纤维的形成和增生,并致瘢痕化而形成乙醇性肝硬化。动物实验证明,乙醇性肝损伤首先集中于肝小叶中心区,引起中心区肝细胞氧供减少,进而发生变性、坏死,呈所谓“硬化性玻璃变性坏死”,即中心静脉周围硬化。连续活检还发现,乙醇性脂肪肝患者40%有中心静脉周围硬化,而这种病变最终也可能导致肝硬化。至于脂肪肝能否发展为肝硬化,乙醇性肝炎是否是引致肝硬化的必经阶段,尚无一致看法。肝脏对乙醇的代谢和耐受能力具有个体差异,故本病的发生可能尚有其他因素参与,如营养不良、免疫和遗传机制、其他损肝因素存在等。嗜酒者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祛脂物质和营养不良,虽与乙醇性肝硬化无直接的病因学关系,但可能是重要的诱因。免疫因素的参与日益受到注意。Mallory发现,在乙醇性肝病的肝细胞内有一种粗而不规则的玻璃样网状小体,伊红染色较深,称之乙醇中毒性玻璃样小体,亦称Mallory小体。Mallory小体由肝细胞释入血液,可致体液及细胞免疫反应。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诊断可根据长期大量酗酒史及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肝活检可确定诊断。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起病隐匿,常见慢性酗酒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状及多发性神经炎
体检 面部常有显著的毛细血管扩张;可有腮腺对称性无痛性肿大和男性乳房发育;肝大而坚实,边缘较钝,晚期可见黄疸腹水、脾肿大、扑翼震颤、蜘蛛痣和掌挛缩征(Dupuytren掌挛缩征)等。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血清胆红素增高,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电泳示β、γ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减少,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增高。随着肝损害的发展,由于磷脂胆固醇酰基转换酶(LCAT)活性减低,血浆胆固醇酯化受抑制,而致α脂蛋白及前α脂蛋白减少乃至消失。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在乙醇性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A明显增高,且可在血清中检测到Mallory小体抗原及其抗体,且抗体水平的高低与乙醇性肝炎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当乙醇性肝炎恢复时,Mallory小体抗原消失,其后抗体也逐渐消失。如乙醇性肝炎反覆发作,Mallory小体可唤起免疫回忆反应,使抗体滴度增高,并有免疫复合物形成;抗体的持续存在则标志着疾病不断发展,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因此认为,Mallory小体是本病的特征性病理组织学改变。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的关键在于戒酒和改善营养。肝功能不全时以支持疗法为主,对有活动性乙醇性肝炎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亦有试用丙硫氧嘧啶治疗本病者,但其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