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亚急性联合变性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亚急性联合变性

  
疾病名称(英文) 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拚音 YAJIXINGLIANHEBIANXING
别名 后侧束硬化,联合系统病,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神经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亚急性联合变性是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又称后侧束硬化,联合系统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截瘫和肢体感觉异常。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维生素B12和四甲基叶酸通过甲硫氨酸合成酶反应,是髓鞘代谢的必需物质。胃和小肠上部有生成和吸收维生素B12的内在因子,正常饮食者不会发生维生素B12的缺乏。巨红细胞性贫血(抗胃壁细胞性自身免疫病)、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后等均可由于内在因子的缺乏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病和亚急性联合变性。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通常5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男女罹病机率相等。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改变为大脑轻度萎缩。脊髓切面白质中有海绵状散在的病损,光镜下可见后束和侧束髓鞘脱失、髓鞘肿胀、断裂、轴突变性。髓鞘脱失区内可见类脂沉积,巨噬细胞吞噬脱落碎片等。脑内亦可见到散在脱髓鞘灶。视神经可有轻度变性。周围神经亦可发生髓鞘断裂和轴突变性。脊髓前角细胞继发变性。伴发巨红细胞性贫血者,周围血象可有巨大高血红蛋白的红细胞、有核红细胞,伴有粒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见髓细胞。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据典型的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共济失调和肢体远端感觉异常,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本病常见于中年,缓慢起病,两性无明显差异。初有足趾、手指未端感觉异常,从远端逐渐向近端蔓延。继之出现肢体无力,以两下肢较为明显,步态不稳。有时可有足与腿部抽搐。两手动作笨拙。四肢肌张力增高,两侧二、三头肌和膝反射亢进,50%病者伴有踝反射消失。亦可见肌张力降低伴轻度肌肉萎缩。肢体远端出现末梢型感觉减退,深浅感觉同时受累,以深感觉障碍为主。可有锥体束征阳性,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消失。常有尿失禁。伴巨红细胞性贫血者可有消化不良和舌炎。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胃液检查半数有胃酸缺乏。血浆维生素B12浓度低于74pmol/L。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脑脊液检查多数正常。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应与颈椎病脊髓压迫症、神经梅毒多发性硬化等鉴别。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除神经损害极为严重者不能完全恢复外.多数病人预后良好。年老体弱病人,治疗效果较差。
并发症
西医治疗 治疗可用大剂量维生素B12肌内注射。每日500μg,连续2—4周后逐步减量为每日100—200μg,或隔日肌注。连续数月后,多数可取得满意效果。亦可以肝浸膏2ml肌注,每日1次代替维生素B12。伴巨红细胞性贫血者可加用叶酸、口服胃蛋白酶、稀盐酸、醋酸等。可辅以针灸、体疗、理疗和新鲜动物肝等食疗。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