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弥漫性外耳道炎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弥漫性外耳道炎

  
疾病名称(英文) diffuse inflammation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拚音 MIMANXINGWAIERDAOYAN
别名 脱皮性外耳道炎,中医:耳疮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耳科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和皮下组织为细菌感染所致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急性、慢性两类。恶性外耳道炎是专指发生在糖尿病患者的外耳道绿脓杆菌的感染。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其病因与下列因素有关:挖耳或异物损伤,药物刺激,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或游泳、洗澡、外耳道冲洗等水液浸渍,以及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等均可诱发本病。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链球菌等。
中医病因 本病多因挖耳或异物损伤耳道,或污水及脓耳之脓液浸渍耳道,复遭风热邪毒侵袭,与气血搏结而成。如肝胆湿热素盛者,亦可因外邪引动肝胆湿热循经上蒸,内外湿热火毒蒸灼耳窍而为病。
季节 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地区 多见于湿温较高的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使皮肤的角质层受损,皮肤失去保护,细菌得以侵入皮肤深层而发病。
中医病机
病理 病理特点是真皮层水肿和多形核白细胞浸润,伴有皮肤海绵层细胞间水肿和角化不全,耵聍腺扩张,分泌受阻。表面覆盖渗出物,脱屑或肉芽形成。慢性病变则以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和增殖为主,而有肥厚性外耳道炎之称。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1.风热侵袭
证候:病初起。耳内痒痛不适,伴恶风,发热头痛,周身不适,舌边微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见耳道肌肤弥漫性红肿,表面有少许黄白渗液。
辨析:①辨证:本证多见于外耳道炎初起,以耳内痒痛,耳道红肿为辨证要点。②病机:风热邪毒侵袭,耳道受病,外邪与气血搏结,气血壅滞,故耳痛不适,耳道红肿、渗液,风盛则痒故耳痒。全身所见均为风热之证。
2.肝胆湿热
证候:痛较剧,耳道红肿较甚,甚则可致耳道狭窄或闭塞,皮肤溃烂,脓液黄绿稠浊,耳周肿胀,臖核肿大压痛。全身并见发热,口苦咽干,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耳痛剧烈,耳道红肿溃烂,口苦咽干,尿赤便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内外湿热火毒之邪滞留肝胆之经,蒸灼耳道肌肤,气血壅遏较甚,故耳痛较剧,耳道红肿甚则闭塞,耳周肿胀,臖核肿大压痛。热盛肉腐故见耳道溃烂,有黄绿稠浊脓液。全身之舌脉所见均为肝胆湿热之征。
西医诊断标准 外耳道炎诊断标准:
1.初起有耳痛,耳胀,灼热感,耳道皮肤红肿,全身可见形寒身热表证。
2.病情发展、耳痛加剧,耳道红肿明显,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如波及耳膜,可有鼓膜充血,听觉减退等症。
3.慢性者,有耳痒,或刺激感,耳道皮肤增厚等症。
4.常年均可发病,并有挖耳、进水等原因。
西医诊断依据 恶性外耳道炎:进行性的破坏严重的外耳道感染、峡部底壁有糜烂及肉芽是重要的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痒,疼痛及少许耳漏。其表现:轻者外耳道皮肤轻度充血、肿胀,表面有浆液性分泌物,可有臭味;严重者外耳道明显肿胀,甚至外耳道狭窄或闭塞,皮肤溃烂可见浆液或脓性分泌物。耳廓同围出现软组织肿胀,有时耳周淋巴结肿大,压痛,鼓膜充血。
2.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耳内痒,不适,少量耳漏及听力减退。外耳道的皮肤充血、增厚,管腔变窄,常覆有痂皮,痂皮下有少量脓液,揭去痂皮可致出血。病情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明显增厚引起外耳道狭窄,使听力下降。鼓膜混浊、增厚,标志不清,甚至可见有肉芽组织。
3、恶性外耳道炎:炎症自外耳道皮肤开始,通过外耳道软骨段和骨性段的交接处间隙或软骨段的Santorini裂潜人颅底,侵袭腮腺、软骨、骨、神经和血管,可使同侧颞颌关节剧痛,咀嚼受阻。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取耳内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血液 查有无血糖增高,特别是老年患者。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1.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其特点:①好发于外耳道深部。②症状以耳痒为主。③外耳道深部可见白色、灰色、黄色和黑色霉苔,有时呈块状或筒状。揭去苔膜后可外耳道充血、水肿、水泡糜烂、浆液渗出和痂皮等,④外耳道分泌物及痂皮涂片可见菌丝体和孢子。2.外耳道:①好发于外耳道软骨段。②以疼痛为主。③耳道皮肤呈局限性红肿,并有丘状隆起及脓头。疖肿破溃后疼痛随之减轻,其脓液量少而粘稠,混有少许血液。
3、恶性外耳道炎与恶性肿瘤的鉴别:活检可明确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外耳道炎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外耳道红肿疼痛等症消失。
2.好转:外耳道红肿疼痛减轻,全身症状不明显。或耳痒减轻,耳道皮肤恢复近于正常皮肤。
3.无效:耳道及全身症状无改善。
预后
并发症 恶性外耳道炎常并发颞骨和颅底骨髓炎,面瘫或其他脑神经多发性麻痹,甚至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
西医治疗 目的:控制感染,清洁局部,去除痂皮,促使皮肤恢复其正常生理状态。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类药物控制感染,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痛药。
(二)局部治疗
1. 局部用药之前需要清洁外耳道分泌物、碎屑及痂皮。可用于棉签清除。
2. 清洁外耳道后,甲浸有抗生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剂、糊剂或霜剂的纱条塞入外耳道内,该纱条具有良好的功效:①其毛细管吸引作用可去除渗出物;②药物和病变皮肤接触具有抗炎止痒作用;③缓解症状避免挖耳。此纱条每日更换一次。
3.对于慢性者,上述治疗不能奏效时,可进行局部分泌物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注意抗生素不能长期应用,以免诱发霉菌感染。
(三)恶性外耳道炎:本病除以上治疗外,还要积极控制糖尿病。
中医治疗 一、辨证选方
1. 风热侵袭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加减。银花15g,防风10g,连翘10g,白芷10g,当归10g,赤芍10g,浙贝母10g,乳香10g,没药10g,穿山甲10g,皂角刺6g,野菊花20g,黄芩10g,生甘草6g。
2. 肝胆湿热
治法:清泻肝胆,解毒消肿。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车前子10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赤芍10g,生甘草6g。肿痛甚加乳香、没药、皂角刺以活血消肿止痛;热毒甚加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清解热毒;大便秘结加酒制大黄玄明粉通腑泻热。
二、其他疗法
(一) 滴药
1.黄连滴耳液:清洁外耳道后,以黄滴耳液(黄连1209,枯矾45g,甘油1000ml,冰片0.6g,先将黄连煎水两次,浓缩为1000ml,滤过液加入枯矾再滤,再加入甘油、冰片即成)滴入耳道浸泡,每次15~20分钟,每日3次。
2.芩柏滴耳液:黄芩、黄拍各12g,以麻油500ml浸泡24小时后煎至药呈黑黄色,去渣加冰片3g,枯矾末6g,过滤即成,滴或涂塞入外耳道,每日1~2次。
3.甘草酊:以甘草酊(方见外耳湿疹节)滴耳,1日3次,5~7日一疗程。4.冰黄酊:冰片、黄柏薄荷。以75%乙醇浸泡黄柏饮片24小时(以浸没黄芩饮片为度),过滤后加入冰片、薄荷。取药液滴耳,然后喷撒青黛粉于患处,每日一次。
(二)塞药
1.六神丸纱条:剪取纱条0.5cm×3cm100根,将六神丸(市售成药)300粒研细末,以液体石蜡适量将药粉调成糊状,加入纱条搅匀。清洁外耳道后,将纱条1~4根置入患侧外耳道内,每日换药1次。
2.复方黄鱼膏:三黄粉30g(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等分研末过100目筛),10%鱼石脂软膏30g,核油30g(核桃仁25g,植物油50g,炸枯后过滤去渣),医用石炭酸1mg。将石炭酸溶于核桃油中,加入鱼石脂软膏搅拌后投入三黄粉调匀,浸入消毒棉纱条(1.5cm×2.5cm)备用。清洁外耳道后敷塞纱条,每日换药1次。
3.双料喉风散:将小纱条浸石蜡油,使用时往纱条上喷匀双料喉风散粉剂(市售成药),清洁外耳道,置药条于外耳道内。隔日更换1次,5次为1疗程。
(三)吹撒涂药1.福地中黄膏:含菜籽油66.6%,黄柏末2%,山栀子末2.25%,黄连末2.25%,郁金末2.8%,木蜡24.1%。涂于外耳道壁。(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0;(1):53)2.雄白散雄黄松香明矾、枯矾、黄丹各等份,共为细末。用3%双氧水清洗疮面,涂1%红霉素软合后,撒雄白散粉于疮面上涂匀,每日2次。
3.耳炎灵:枯矾8g,黄柏2g,黄连1.5g,猪胆汁粉1.5g,冰片0;2g,共研极细粉,装瓶后紫外线照射45分钟。清洁外耳道后撒于患处,隔日1次。
4.黄柏枯矾制剂:黄柏、枯矾、黄连、苦参各10g,冰片5g,香油250g。上五药均为细末,烧开香油后先加入枯矾、冰片,再放入黄柏、苦参,烁药成褐黄色时停火,等温度稍降后放入黄连粉末。涂药液于病变区2~3分钟,每日1次。
中药
针灸 1.体针:取手足少阳经穴位为主,如听会、耳门、翳风、外关、合谷等,用泻法.以疏通少阳经脉,泻热止痛。
2、刺血:患侧耳垂以二棱计放血,每次10滴,隔日可重复1次。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配合治疗方案:西药: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用3/的双氧水清洁。中药:用黄柏拈矾制剂,其成分及制法是将黄柏、枯矾、黄连、苦参各10g,冰片5g,共为细末,把香油250g炼开先加入枯矾、冰片,再放入黄柏、苦参,最后放入黄连粉末,冷后备用。
护理
康复
预防 改变用任何不洁物挖耳的习惯。
历史考证 本病中医文献早有记载,如隋代《诸病源候沦》卷二十九载:"足少阴为肾之经,其气通于耳,其经虚,风热乘之,随脉入干耳,与血气相搏,故耳生疮。"指出了风热侵袭为本病的主要原因。明代薛已《外科枢要》卷二指出:"耳疮属手少阳二焦经,或足厥阴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或肾经虚火等因。若发热焮痛,属少阳阙阴风热,用柴胡栀子散。若内热痒痛,属前二经血虚,用当归川芎散。若寒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如个应,用加减八味丸。余当随症冶之。"较全面的论述了本病的因机证治,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