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对工厂化养猪工艺有什么新认识?养猪疾病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咨询:对工厂化养猪工艺有什么新认识?

对工厂化养猪工艺有什么新认识?
-----
一、正确选好猪场场址 当时建场,是在原有辽阳市种畜场基础上易地扩建,选择在距居民区和企事业单位3公里以外的项目预留地,但由于特殊原因,选择在了城郊结合部,当时周边环境尚可。但由于城市化发展,现在已被工厂、手工作坊、居民住宅区所包围,造成环境污染,只能被迫拆迁,易地重建。将来建场,要选在农村,最好选在山区,实行农、林(果)、牧结合,把猪场排出的粪、尿就近上到田里、林(果)里,走生态养殖的道路,更能适应我国国情。鉴于我国人多地少,应采用SEW(早期断奶、隔离饲养)两点式布局,重视立体防疫体系建设。 二、设计适应猪生活的猪舍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不能把人的感觉、喜好强加在猪的身上,要根据猪的行为、习性去考虑。如人的身高多在1.5米~1.8米之间,所以窗户应在1.5米左右,这样,猪只常年见不到阳光,由此引发很多不易察觉的隐患。工厂化养猪没有运动场,全封闭饲养。由于限位饲养,种猪不与泥土接触,不见阳光,常导致繁殖力下降,产仔数减少。种猪缺少运动,体质下降,使它的利用年限极大缩短,由非正常淘汰因素而废掉的种猪损失很大,本以为全封闭饲养能减少的猪病,时常在猪舍内快速传播。今后新建猪舍,应将舍间距离加大,加设运动场地,适应猪的天性,通风透光,提高猪的抵抗力及生产性能,减少猪的发病率,增加经济效益。 三、节水、隔离排污设计,工厂化养猪工艺的创新 由于历史的局限,建场时采用半漏缝冲水设计,在当时,具有易清洁,省工省力,管理方便等优点。现在,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对地下水资源重视,原来工艺的缺点显而易见。用水量多,污水排放量大,每日需水150吨左右,电费不计,仅交地下水资源费和排污费,每日需170元左右,全年6万元(相当于饲养600头肥猪的利润)。今后建场,不设水池自动冲水系统,改为所有猪舍都采用人工拾粪,高压冲洗,节水增效(可节水 50%),减少对环境污染。隔离排污,减少粪便污水相互连通,减少疫病相互传染,确保每间分娩、保育舍污水单放,互不相通,各栋舍之间排污也互不相通,都直接排向总沉淀池。 四、合理设计及使用舍内设备 1、继续使用高床限位饲养 该方法有利于保持舍内通风,保持舍内干燥,易清洗消毒对减少疾病,提高生长速度有明显效果。在继续应用该方法同时,要对部分不合理设计进行改造,如食槽必须能翻转,利于清洗、消毒,分娩栏可以调节,栏内底网应选择耐用,易拆装、清洗、消毒的材料,现在部分厂家生产的高强度塑料地板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给料方式 原有的工厂化养猪工艺有两种方式给料,一是应用全自动化传送系统送料,二是定时人工添料。前者成本高,应用不太普遍;后者简单易行,但在限位、定时、定量的饲养模式下,种猪的应激特别大,特别是种母猪,在给料时吼叫、爬栏、相互抢食,有时造成猪只流产、崴腿、摔伤等现象发生。应设计一种带翻板的料槽,在本次喂料时,填好下一次饲料,到喂料时,一翻板,所有料槽的饲料同时翻下,避免现有的错误。成本不高,但非常实用。 五、仔猪早期断奶 工厂化养猪多为引进的瘦肉型猪,与我国本地猪相比,繁殖力低,再加上限位饲养,缺乏运动,每头母猪每胎产仔数不高。为提高每头母猪年产仔数只能增加其产仔胎数,由传统的60天断奶年产1.8窝 ,改为28天断奶(有的21天),使年产仔胎数增加到2.2~2.4窝。但早期断奶是有条件的,早期营养跟不上,产房和保育舍的保温、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特别是冬季),生搬硬套早期断奶,就会降低仔猪的免疫力,使下痢和呼吸道病增多,成活率反而会下降。根据我们的保温条件,认为在35天断奶较为适宜。 总之,工厂化养猪工艺是养猪工作者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厂化养工艺一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在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追求中,我们的工厂化养猪事业会变得更强大、更具生命力。
-----

运用科技手段养
-----

选址正确,圈舍建设要合理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