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鱼 > 养鱼问答 > 正文:鱼用药防治不佳的原因及对策等养鱼免费问病诊断治疗预防
    

养鱼免费问病:鱼用药防治不佳的原因及对策等

兽医兽药网用药指南 更新时间:2016/6/5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鱼用药防治不佳的原因及对策等
-----
1 药物失效:鱼病防治用药,特别是漂白粉、生石灰易受潮失效,因此在使用前要先看性状。漂白粉应为干燥块状粉末,生石灰应为块状。必要时漂白粉要测定有效氯。平时,药物应按规定妥善保管,超过保质期的药物避免使用。   2 水质过肥,降低药效:有些药物如硫酸铜,按常规使用时会与水体中的丰富有机质、矿物质等发生反应而被消耗,从而降低防治效果。   3 病原具有抗药性:鱼类病虫害对药物的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反应,尤其对同一种药物反复使用,抗药性的增强更为明显。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各种药物交替使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4 用药量不足或过量:用药前水体体积计算与称药量不准是造成用药不足与过量的主要原因。药量不足时池水达不到所需浓度,造成防治效果不佳。药量过多时会超出鱼类忍受限度,造成鱼体损伤或死亡。   5 用药疗程不足:有些鱼病在使用药物一个疗程后并不能起到满意的效果,而需要使用两个或更多个疗程。若疗程不足,病虫害杀灭不彻底,就会出现治愈率低或该病再次复发现象。   6 药物溶解不完全:固体药物要按要求充分溶解,不能有颗粒或块状物存在,以免被鱼体误食致死,同时水体也达不到规定浓度,病原体未能杀死。   7 未对症下药:目乱投药是防治鱼病的大忌。这样既达不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又会造成浪费,甚至还会起副作用。   越冬期间鱼种死亡补救措施   曾庆涛   一、死亡原因   1 越冬水体严重缺氧。造成缺氧的原因有:①池水清瘦,浮游植物数量少。②水体中因施肥、投饵以及鱼类代谢物积累,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太大。③野杂鱼太多或放养的鱼种密度过大引起缺氧。④生活或工厂污水流入水体,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⑤土壤保水性能差,水位大量下降,水浅造成缺氧,)鱼类活动空间减少。   2 鱼体受伤。在拉网并塘时,由于操作欠佳,造成鱼体受伤或鳞片擦落;病菌入侵也易死亡。   3 管理不善。未及时查看水体中的溶氧量,鱼种活动及水体变化等问题,或已发现不良状态没有及时采取任何补救措施,致使鱼种死亡。越冬池塘漏水、水位过浅或冰层过厚、冰雪覆盖,也会造成池水缺氧,鱼类窒息而死亡。   4 注水或增氧不当。长时间盲目循环冲水或增氧,致使池塘水温迅速下降,鱼类被冻晕冻死。   二、补救措施   1 鱼种越冬池的选择。①选择背风向阳的池塘作为鱼种越冬池。②越冬池一般为3~5亩,利于池大水深增强保温性能。③池塘要保水保肥性能好,塘底最好是壤土或粘质土壤为佳,严重漏水的池塘不可作为越冬池使用。用自然坑作越冬池,池底要平坦,水草及淤泥越少越好,淤泥最多不超过30厘米厚。④应保证一定的水温,水深度应在2~4米,要有补充水源为最好,河水、库水、泉水皆可。⑤如溶氧量太低,应增加流程,有工业污水或大量生活污水流入的不宜作越冬池。⑥对热带暖水性鱼种必须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温。   2 进行鱼种鱼池消毒。鱼种进入越冬池前,先以生石灰清塘消毒,药效过后放鱼入池,入池时,以5%的食盐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在入池过程中应注意细心操作,避免鱼体碰伤、擦伤或踩伤。   3 适时适度放养鱼种。在水温10℃左右时放养为佳。放养规格要求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一般品种在10厘米以上。放养密度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4 加强越冬管理。定期检查水质、水色和鱼种的活动情况。在晴好天气时可结合鱼种需求适当投饲。对有渗水的塘要定期注水,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畜牧导航: 养鱼资讯   养鱼技术   鱼价格行情   鱼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鱼问答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