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上医与复旦全并后的磨难与辛酸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学全在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0/12 2:45:29  文章录入:凌林  责任编辑:凌云

 

  校名之争

 

  2000年4月27日,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与创建于1927年的上海医科大学正

式合并,成立了新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成为新复旦大学医学院。

  然而在三年后的新复旦大学枫林路校区——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的原上海医

科大学校门上还挂着的却是“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块牌子。

  教育部一位官员在总结高校合并的经验时曾说,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

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首先就是牌子,也就是校名,

这是名分,也是无形资产,是你吞并了我,还是我们共同组建新校名。

  原上海医科大学和原复旦大学合并后首先碰到的也是这个问题,两校合并后

新成立的大学由邯郸路校区(原复旦大学)和枫林路校区(原上海医科大学)两

部分组成,新校沿袭复旦大学的校名似乎没有多大争议,但原上海医科大学被拆

分,2000年7月27日组建了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的牌子从此从枫林路校

区大门上消失了,这让很多原上医的教授职工以及上医毕业的校友们感觉心里不

是滋味。

  在原上医以及附属华山、中山医院的一些教授们的强烈要求和多方努力下,

合并两年后,复旦校方终于同意在校门口挂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铜牌。

  其实后来发生的这个校名之争在合并之初便可寻端倪。

  当初两校合并时,在合并大会后召开的原上医校区院士教授座谈会上,复旦

校方承诺同意在“复旦大学医学院”校名后用括号注明“原上海医科大学”字样

。  据记者查阅教育部办公厅编发的2000年第33期《高教管理体制工作动态》文

件,当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上海医科大学的知识产权不致流失。而上

医的教授们则表示“括号中原校名保留的期限定在复旦医学院的成就超过原来成

就的时候,让我们为尽快拿掉括号而努力。”

 

  是什么使教授们终于又念念不忘“上海医学院”这几个字呢?

 

  “挂这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牌子,里面还是经过了一些曲折和风波的。

” 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改名事件,病理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朱世能教授回忆起来

还是有些激动。朱担任过近十年原上海医科大学副校长,现在是复旦大学校务委

员会委员。对两校合并前后的一些情况有相当了解。

 

  朱世能认为,“当时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所以不能说两校

合并就一定是个错误,但还是要承认,在合并工作上还是走得过于仓促了,之前

准备时间不够,之后磨合得也不尽如人意。”

 

  “上医和复旦是两个学科形态和历史传统有很大不同的学校,医学学科有他

自己的历史积淀和发展规律。也并不是强行划拨在一块牌子底下就能解决问题的

。”

  朱世能说,就为了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这些老教授们通过

各种方式向上面反映情况,不屈不挠。有一位任政协委员的原上医教授曾直接向

当时分管文教的上海市某位副书记反映这个意见,这位副书记认为不妥,理由是

“复旦”小“上海”大,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本末倒置不伦不类

。  教授们于是开始发起签名,著名胸外专家,中山医院88岁的石美鑫先生领衔

起草签名信,在征集得原上医以及附属医院600多名教授签名后,这封要求恢复上

医校名的公开信还被寄往海外,通过上海医科大学波士顿校友会和西雅图校友会

又征集到了200余名校友签名。

 

  “这这封最后征集了917名教授签名的信通过相关途径送到了教育部、卫生部

以及复旦校长王生洪、党委书记秦绍德等处。”石美鑫并不介意跟记者提起这件

往事。

 

  记者拿到了这封签名信,在信中教授们从上医的历史渊源、医学学科生态、

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上陈述了6点更名的理由。

 

  不仅如此,教授们认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这块牌子决非本末倒置,

里面的“上海”二字并不简单的是地名,而是一块人称“北协和、南上医”的著

名医学品牌。

  信中质问:“既然武汉的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后命名为华中理

工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南医科大学(解放前原湘雅医学院)与中南大学合并后命

名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后命名为四川大学华西

医学院。这些医学院都恢复了以前洋人们开办时用的校名,惟独中国人自己创办

的上海医学院校名却不予保留,实在难以理解为何复旦大学就无此雅量?”

 

  与此同时,秦伯益、陈灏珠、汤钊猷、顾玉东、闻玉梅、桑国卫、侯惠民、

池志强顾建人等10名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向时任上海市长的徐匡迪院

士上书,请求上海市委市政府“慎重研究,参照‘同济’、‘华西’、‘湘雅’

等医学院合并后的命名原则,将原上医正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这些行动还是收到了效果。2002年4月9日,复旦大学召开校长办公会议,作

出决定:为充分发挥原“上海医学院”无形资产的作用,“复旦大学医学院”正

式更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石美鑫并不满意这个结果,他认为名字虽然改了,但只挂了个牌,事实上复

旦校方并不太情愿改名,所以更不愿意对外宣传改名这个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