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2年地区以实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载体,不断强化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城乡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妇幼卫生工作的顺利推进。为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切实对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领导,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将设立地区城乡贫困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基金、组织实施农村孕产妇孕前、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等4项妇幼重点工程纳入2012年地区民生建设年重点工程项目中加以落实,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全面落实医改各项任务,确保城乡各族广大妇女儿童享受到医改惠民政策。各县(市)结合实际,制定了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将妇幼各项任务指标纳入医改责任状,政府部门、卫生系统层层签订责任状,加以落实,确保了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推进。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妇女儿童保健意识。各县(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生动形象的方式,深入社区、乡村广泛开展妇女儿童保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刊、宣传画等方式,广泛宣传免费婚检、叶酸增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等惠民项目,积极引导广大妇女儿童参与妇幼卫生项目,切实提高了服务依从性;哈密市创新宣传教育模式,积极开展“母婴健康素养55条”健康讲座、知识竞赛等,广泛宣传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知识,不断提高了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巴里坤县和伊吾县大力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和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知识的健康讲座,切实提高了广大妇女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和“两癌”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筛查率。
三是加强人员培训,不断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为全面促进妇幼卫生项目规范化管理,提升妇幼卫生项目服务能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制定妇幼卫生项目培训计划,通过以会代训、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助产保健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级开展面对面、手把手地培训,不断更新知识面、交流新经验,逐步提升妇幼保健人员服务水平;加强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和助产机构产科建设,狠抓产科人员的助产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了孕产妇抢救技术能力。2012年,先后举办妇幼卫生信息、农村妇女“两癌”、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产科新技术研讨等各类培训班共9期,逐步提高了妇幼保健人员业务素质。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母婴健康安全。各县(市)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把握婚检医学检查、助产机构、母婴保健技术人员准入制度,做到依法执业,依法行医。建立健全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和产科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了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危重孕产妇抢救预案等,不断规范孕产期保健服务,强化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服务质量,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管理,从项目组织管理、项目进展、资金管理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妇幼保健人员积极性,有效推动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
2012年与地区人口计生委联合开展免费叶酸补服工作预防神经管缺陷工作,已组织实施农村妇女孕前、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4527人次,有效降低了神经管畸形发生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共补助农村孕产妇2769人,补助资金138.89万元,提高了住院分娩率;已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6000名、乳腺癌检查2000名,真正惠及广大农村妇女;全面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的管理,共采集血片4721例,筛查率达87.47%;充分利用妇幼卫生三级网络,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费检查、咨询指导和相应的干预服务,有效降低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率,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达99%。 哈密地区1-9月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成率均排在自治区第一名,得到了自治区卫生厅表扬。
通过重大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哈密地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玛依拉 李苗苗)
[编发:马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