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图谱首页|病理学 |组织胚胎学 |寄生虫学 |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 |皮肤学 |性病学 |手术图谱 |中草药 |中医学 |器械检查 |影像诊断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图谱 > 影像诊断 > CT > 正文:[文]胆系疾病的CT诊断
    

[文]胆系疾病的CT诊断

来源:CT 医学论坛


CT表现
直接征象:①肿块型:胆囊腔大部或完全消失,被实性软组织肿块代替,与肝实质密度相似其分界不清。②壁肥厚型:胆囊壁限局性或弥漫性不规则性增厚。③结节型:表现为从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乳头状或菜花状肿块,单发或多发,其基底部胆囊壁增厚浸润。增强后,上述肿瘤部分可见强化。
其他表现:除上述直接征象外,CT检查还可发现:①肝脏直接侵犯征象,表现为肝脏胆囊床境界模糊,肝组织呈不规则低密度。②肝内转移灶。③淋巴腺转移。④胆道梗阻征象:侵犯胆囊炎及肝总管或淋巴腺转移压迫肝总管时.均可出现梗阻性黄疸征象。⑤门脉浸润征象。⑥合并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征象时。
CT对胆囊癌的诊断及其对肿瘤浸润范围程度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参考。但对早期诊断有困难,有时与慢性胆囊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限度。
2 胆管癌
总述:胆管癌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仅次于胆囊癌,居第二位。以50岁以上男性多见。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肝内型,即肝内胆管癌;肝外型:分为肝外近侧段胆管癌,以肝门区胆管癌多见,及肝外远侧段胆管癌。病理主要为腺癌,大体形态分为结节型、浸润型及乳头型,以浸润型多见,多形成限局性胆管狭窄,无肿块形成。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痛及进行性梗阻性黄疸症状。
CT表现:根据肿瘤生长部位、方式、程度不同,CT表现也相应不同。这里只论述肝外远侧段型。
CT表现主要为胆道梗阻改变,可根据胆管扩张的范围、部位,推断梗阻的部位。再在梗阻部位做薄层扫描,细致观察其形态变化,对诊断极为重要。
肝外远侧段肝总管癌表现为肝内胆管及肝门区肝外胆管扩张,胆囊无扩大。于扩张胆管之突然中断部位,薄层扫描可显示局部结节状肿块,或胆管壁的不规则增厚。但若肿瘤大,侵及胆囊管,胆囊扩大。
肝外远侧段胆总管癌表现为胆道低位梗阻征象,胆囊明显扩大,在扩张的胆总管突然狭窄或中断部位,薄层扫描可显示胆管内结节状软组织肿块,或者管壁的不规则增厚,梗阻以上层面胆总管壁的增厚,有时表现为偏心性。
常规CT检查对胆管癌的诊断,尤其对浸润范围及转移情况等诊断有很大价值。但对肿瘤的显示不如胆道造影更为直接。当然,CT胆道造影以及MRCP更有重要意义,它除了可以直接显示胆道梗阻形态、部位外,还可显示肿瘤形态及与周围的组织关系.比单纯胆道造影更有其优越性,且无创伤。
五、胆囊增生性疾病
I 胆囊腺肌增生症
总述:也称为胆囊腺肌瘤病。为一种原因不明性良性增生性疾病。
病理表现为胆囊粘膜及肌层过度增生,胆囊壁增厚,增生的粘膜上皮伸入肌层,形成多数小囊状突出,称为罗一阿氏窦(Rokitansky—Aschoff Sinus)。类似壁间小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Jutros将之分为弥漫型、节段型与限局型三型,弥漫型侵及全部胆囊;节段型侵及胆囊之一节段,限局型侵及胆囊底部之一部分,中心常可见一脐样凹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可有腹痛及类似胆囊炎、胆石症症状。
CT表现:CT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及伸入其内的多个小壁内憩室,它们与胆囊腔相通。胆囊造影CT检查可见增厚的胆囊壁内多发小点状造影剂充盈,与胆囊腔相通。脂肪餐后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而罗-阿氏窦内造影剂充盈更为显著,类似“花环”样。弥漫型表现为整个胆囊壁增厚,壁内多发如上述小憩室样突出。节段型表现为胆囊-节段性壁肥厚,壁内多发上述小憩室样突出,胆囊腔呈节段性狭窄。如发生在胆囊颈部,则胆囊呈葫芦状或哑铃状变形。限局型表现为胆囊底部之部分胆囊壁肥厚,壁内有上述小憩室样突出。底部中心常可见脐样凹陷。
2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总述:因胆固醇代谢障碍致使三酰甘油、胆固醇类物质沉积于胆囊壁内,在粘膜表面形成黄色小赘生物,基底部充血呈粉红色,很像草莓,故又称为草莓样胆囊。
病理形态分为扁平型及息肉型,扁平型病变广泛,粘膜增厚,表面粗糙,有多个类似绒毛状或草莓状小隆起;息肉型病变局限,为单发或多发性息肉样隆起,称为胆固醇息肉。大小多在lcm以下,有蒂或无蒂。
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症状,合并胆石、慢性胆囊炎时可有相应临床症状。
CT表现:与胆囊炎性息肉形态无法区别,可为桑椹状,有蒂或无蒂,多为多发,多在5~6mm大小以下。一般CT检查难以发现,胆囊造影CT检查有助于病变的检查。
3 胆囊腺瘤和炎性息肉
总述:胆囊腺瘤一般为单发.表面较光滑,也可不规则,如小菜花样;多发生在体部,靠近底部。一般比息肉稍大。
炎性息肉为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伴有淋巴及单核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表面被复增生的上皮。单发或多发,多发生于胆囊底部,形态一般不规则,可以带蒂。
CT表现:两者CT表现基本相同。普通CT检查难以发现,用CT薄层扫描有时可见小结节状隆起性病变从胆囊壁突向腔内,胆囊壁无浸润增厚,为与结节型胆囊癌之不同。CT值介于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性结石之间。
口服胆囊造影CT检查,可显示胆囊腔内充盈缺损征象。当与阴性结石鉴别困难时。可让患者变换体位检查,可见结石会随体位变化而改变位置,而腺瘤及息肉不变。但CT表现与早期胆囊癌难以鉴别,一般认为直径大于1cm者应考虑恶变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方法以及病理学检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实名网站 360认证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