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国家基本药物 > 正文:碘番酸功效主治/不良反应/副作用/用法用量/药理学
    

碘番酸

  
中西药分类 西药
作用分类 诊断用药物\影像诊断用药
英文名 Iopanoic Acid
汉语拼音
别名
药物组成
性状 含碘量66.68%。本剂为白色或略带微红色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熔点:152-158℃同时分解。
功效
主治
用途 口服法胆囊造影为临床常用的诊断胆囊疾患的影像学方法。对胆囊结石,慢性炎症,良性和恶性肿瘤及一些先天性疾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CT应用以来,用很少量碘番酸(0.5g)即可使胆囊显影,并可根据结石的CT值推测出结石的化学性质。
方解
药理作用 本剂主要用于胆囊造影。口服本剂后,先通过小肠吸收后主要由肝脏排出,再随同胆汁排入胆管及胆囊。含碘的造影剂在胆囊内被浓缩后在X射线下可显影,用以诊断胆囊疾患。
体内过程 1.吸收 碘番酸经口服进入胃内后,由于胃内酸性环境几乎不被吸收。进入小肠内碱性环境后,水溶性增大而被吸收。肠管内碱性降低,可导致吸收不全或不吸收。由于碘番酸属脂溶性物质,溶于水后会很快通过肠粘膜而进入门静脉系统。 2.血液运转 碘番酸被吸收到血液以后,大部分与血浆蛋白相结合。由于碘番酸疏水性很大,故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很强。血胆红素和碘番酸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如血浆内胆红素过高会影响造影剂与白蛋白相结合,进而影响造影剂经肝脏的排泄。 3.排泄 与白蛋白结合的碘番酸,在肝脏内与白蛋白分离;游离的碘番酸透过肝细胞膜被肝细胞摄取。进入肝细胞的碘番酸被转化成一种水溶性的碘番酸葡萄糖醛酸而排入肝内微胆管内。在碘番酸的排泄过程中,肝脏胆盐的排泄直接影响碘番酸的排泄速度。胆盐分泌多,碘番酸就分泌的快。胆囊是否显影良好主要取决于进入胆囊内的碘番酸总量及胆囊的收缩功能。贮存在胆囊内的碘番酸葡萄糖醛酸因胆囊收缩而排入肠道。在肠内大部随粪便排出体外。一小部又重新被吸收进入血液,再经肝脏排泄到胆汁中。其中也有一小部分由肾脏排出。一般口服碘番酸后,5天内粪便中排泄的碘番酸占总量的65%左右;约有35%左右的碘番酸进入尿中。
剂型 片剂
规格 片剂:0.5g。
用法用量 1.口服胆囊造影 (1)常规法口服胆囊造影 1)造影前日晚餐后开始服药,每5分钟1片(0.5g),共服3g。 2)服造影剂后14小时开始摄片。 3)如胆囊显影,于第16小时再摄一片,以观察胆囊收缩状态。 4)行胆囊收缩功能检查。 5)如胆囊显影不良,则延长观察时间,20小时后仍不显影,即可停止检查。 (2)双剂量口服胆囊造影 口服双倍剂量(6g)造影剂,以增加胆囊显影效果。 检查方法同常规法。本法虽可提高胆囊显影效果,但对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应慎用。 (3)胆囊收缩功能检查 在非消化期间,胆囊处于舒张状态。当进脂肪餐后,胆囊收缩,胆汁经胆管进入十二指肠。一般在常规造影胆囊显影后,服用脂肪餐,并于餐后1及2小时摄片。胆囊功能正常者可缩小,部分病例还可使胆囊管及胆总管显影。 2.口服胆管造影 用碘番酸3g,进行常规口服法胆囊造影。胆囊显影后,口服脂肪餐以使胆囊收缩。服脂肪餐后20、30、60分钟分别摄片。正常时,用此法胆总管显像率约为85%。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较少而轻。常见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不需特殊处理。 2.肾功能损害 此种副反应发生率虽较低,但后果严重。轻者可在数天内恢复正常。重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低血压、休克以致死亡。发生原因与肝功能有密切关系,对肝、肾功能不良患者做本检查应慎重。
注意事项 有下列情况者禁用本法检查: 1.对有幽门梗阻、胃肠道急性炎症及肠道吸收不良者。 2.有严重肝细胞损害者,如肝硬化、肝炎等。 3.有严重肾脏病者,如急、慢性肾炎及尿毒症等。 4.有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贮藏 室温贮藏。
备注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