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医药 >> 正文:阳龙表 -瑶药黄枝、山枝子、鲜支、药物说明书
    

阳龙表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阳龙表
年份
wiangh longz biouv
别名
黄枝、山枝子、鲜支、山栀子、黄鸡子、枝子、黄栀子
来源
茜草科植物桅子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根、果实或全株。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2米。单叶对生或3叶轮生,常为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长5~14厘米,宽2~7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光滑无毛;托叶鞘状。花白色,单生于枝项,或叶腋。果卵状,至长椭圆形,有棱,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态分布
生地山坡、山谷草丛中或灌丛中或林下。产于广西各地县市;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台湾等省份。
采集加工
秋季采果,全年可采全株,鲜用或晒干备用。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传统应用
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咯血、吐血、衄血、血尿、牙痛、口舌生疮、肾炎水肿尿道炎、小儿高烧、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
根或全株30~60克,果实3~9克水煎服;外用果实研粉冷汗水调敷。
方例
1.衄血 阳龙表(栀子)根30克,杆中(白茅根)10克,连别亮(侧柏)叶15克,水煎服,或阳龙表(栀子)适量烧灰研末吹入鼻内。 2.感冒高热 阳龙表(栀子)根60克,叶撒(山芝麻)15克,鸭脚风(鸭脚木)二层皮60克,干紧咪(地花)根30克,水煎服。 3.白浊 阳龙表(栀子)根30克,叶凡秋(龙葵)、囊中咪(铜锤玉带草)15克,叶艾(山黄菊)根30克,水煎服。 4.血尿 阳龙表(栀子)根30克,勤人旁(花)藤30克,结公旁(鸡冠花)15克,水煎服。 5.小儿阴茎过敏 阳龙表(栀子)30克,捣烂米双适量浸泡30分钟,取汁外涂。 6.黄肿病 阳龙表(栀子)60克,黄牛肉250克,水煎3小时,于晚上临睡前吃牛肉及药汁。
化学成分
果实含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甙,都桷子甙,都桷子素-1-龙胆双糖甙,山栀甙,栀子酮甙,鸡屎藤次甙甲酯,都桷子甙酸,去乙酰基车叶草甙酸,去乙酰车叶草甙酸甲酯,10-乙酰基都桷子甙[1],6"-对-香豆酰基都桷子素龙胆双糖甙[2]。又含酸类成分:绿原酸,3,4-二-O-咖啡酰基奎宁酸,3-O-咖啡酰基-4-O-芥子酰基奎宁酸,3,5-二-O-咖啡酰基-4-O-戊二酰基奎宁酸[3,5-di-O-caffroyl-4-O-(3-hydroxy-3-metgyl)flutaroyl quinic acid][2],3,4-二咖啡酰基-5-奎宁酸[3,4-dicaffeoyl-5-(3-hydroxy-3-methylglutaroyl)quinicacid][3],藏红花酸[4],藏红花素[3],酸果酸[5],藏红花素葡萄糖甙[6]等。还含黄酮类成分:芸香甙[3]以及D-甘露醇,β-谷甾醇,胆碱,二十九烷[4,7],叶黄素[8]等。果皮及种子中也含栀子甙、都桷子甙、都桷子甙酸、都桷子素-1-龙胆双糖甙[9]。花含三萜成分:栀子花酸A、B和栀子酸[10,11]。叶含栀子甙,都桷子甙[12],栀子醛[13],二氢茉莉酮酸甲酯,乙酸苄酯,桂皮酸-α-香树脂醉酯,柠檬烯,芳樟醇[14]等。根茎含D-甘露醇,齐墩果酸,豆甾醇[15]。
药理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栀子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但与葡萄醛酰基转移酶无关。因此可认为栀子提取物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栀子提取物可降低动物血清胆红素水平,但其退黄机制较为复杂[1]。由异硫氰酸β-萘酯诱发的急性黄疸大灌服都桷子甙28.70mg/ks能显著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ALT和AST活性,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大鼠腹腔注射栀子提取物1.0g/kg能减轻CCl4所致的肝损伤[3]。
(2)对胆汁分泌的影响  栀子的水提取物及酸提取物(0.5g/kg~1g/kg)给家口饲,在给药3h内对胆汁分泌无影响;同样制剂静脉给药,见胆汁分泌量增加[4]。其醇提取物和藏红花素、藏红花酸及都桷子素均可使胆汁分泌量增加[5,6]。
(3)促进胰腺分泌和对胰腺功能的影响  用胆胰插管研究栀子及其不同提取物对大鼠胆胰流量及胰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栀子及其几种提取物有明显的利胰、利胆及降胰酶效应。都栀子甙有最显著的降低胰淀粉酶作用,而其酶解产物都桷子素的增加胰胆流量作用最强,持续时间较短[7]。
(4)对功能的作用  都桷子素以25mg/kg十二指肠给药,对幽门结扎大鼠呈胃液分泌抑制。胃液总酸度减小、胃液pH上升作用;在应用胃内灌流法的胃酸分泌试验中,对卡巴胆碱、四肽胃泌素、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亢进中,只对卡巴胆碱的作用呈抑制效果。都桷子素以相同用量静脉络药,对大鼠在体胃呈一过性抑制其自发运动及毛果芸香碱所致的运动亢进,并能使胃张力减小。对于离体肠管,都桷子素对乙酰胆碱及毛果芸香碱所致的收缩呈弱的竞争性措抗作用。因此认为都桷子素对胃机能产生抗胆碱能性的抑制作用。都桷子及山栀子提取物对体胃的运动的作用:以100mg/kg(静注)仅产生一过性的抑制作用;两者分别以500mg/kg、1g/kg剂量十二指肠给药,均不呈现都桷子素所呈现的作用。但这些结果都是给药后75min~4h内观察到的,若经长时间观察例如体内生成的都桷子素的血中浓度达有效浓度的时刻,便可能产生都桷子素所呈现的作用[4]。
(5)泻下作用  去乙酰基车叶草甙酸甲酯有泻下作用,小鼠的ED50为0.53g/kg,服用6h开始腹泻。都桷子甙亦有导泻作用,小鼠口服的ED50为1.2g/kg,栀子甙的导泻作用ED50为300mg/kg,两者均为服药后3h起作用;栀子甙酸的导泻作用ED50>800mg/kg[8]。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栀子醇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5.69g/kg,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具镇静作用,且与环已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延长睡眠时间近12倍。但它不能拮抗苯丙胺诱发的活动和戊四氮、硝酸士的宁、电击等方法所致的惊厥,也无镇痛作用[9]。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栀子煎剂和醇提取物对麻醉或不麻醉、兔、大鼠,不论口服、腹腔或静脉给药均有降压作用,静脉络药降压迅速,维持时间亦短暂,栀子的降压作用对肾上腺素升压作用及阻断颈动脉血流的加压反射无影响,也没有加强乙酰胆碱的降压作用。给予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对栀子的降压作用无影响,其降压作用不是由于释放组胺所引起的。静注普鲁卡因也不改变栀子的降压效果,说明其降压作用与传入神经纤维无关。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当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栀子的降血压作用显著减弱或完全消失,阿托品也可取消其降压作用。故认为栀子的降血压作用部位在中枢,主要是加强了延脑副交感中枢紧张度所致[10]。
4.抗菌和抗炎作用  平板打洞法证明栀子水提取物及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卡他球菌等有抑制作用[3]。栀子水浸剂在体外对许兰黄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等多种真菌有抑制作用[11,12]。水煎剂具有杀死钩端螺旋体[13]及血吸虫成虫的作用[14]。栀子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分和都桷子甙外敷对二甲苯和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壳肿胀及对甲醛致大鼠亚急性足跖肿胀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动物软组织损伤的实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5]。
5.毒性  都桷子甙和栀子水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甚小,小鼠口服、腹腔及静脉注射3g/kg,大鼠腹注射5g/kg无动物死亡。给予都桷子素后72h观察对小鼠的毒性(LD50),静注为153mg/kg,腹腔注射为190mg/kg,口服为237mg/kg[16]。大鼠灌服栀子醇提取物4g/(kg·d)或250mg/(kg·d)都桷子甙,连续4d,其肝微粒体P450含量和对硝基苯甲醚脱甲基酶活性,分别降至对照值的30%和35%,或67%或72%。给药组大鼠肝脏均呈发绿色。大剂量栀子或其“有效”成分都桷子甙,可能会诱发以P450丢失为特征的肝脏毒性[17]。以每日1次5mg/kg及30mg/kg经口给予都桷子素,在1、3.5星期间作毒性试验,见大剂量给药组动物尿着蓝色,剖检所见,前胃部、肝脏、肾脏、脾脏亦染蓝色,一般症状、体重、血液形态学、血液生物化学、血清生物化学、器官重量、病理组织学未见都桷子素所致的重大变化。实验结果提示了有效量都桷子素的安个性[4]。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Lida J,et al.Chem Pharm Bull,1991,39(8):2057.
[2]Nishizawa M,et al.Chem Pharm Bull,1988,36(1):87.
[3]Nishizawa M,et al.Chem Pharm Bull,1986,34(3):1419.
[4]秦永琪:《药学学报》,1964,11(5):342。
[5]南京药学院中麻研究组:《药学资料》,1971,(1):2。
[6]Hayashi K,et al.C A,1953,47∶6660g.
[7]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化学室:《药学通报》,1979,14(2):81。
[8]周兆祥等:《林产化学与工业》,1988,8(3):50。
[9]Toshivuki O,et al.C A,1989,110:121511r.
[10]徐任生等:《化学学报》,1987,45(3):301。
[11]秦国伟等:《有机化学》,1989,9(3):263。
[12]Hiroyuki Inouye,et al.Tetra Lett,1969,(28):2347.
[13]Hiroshi O,et al.Agric Biol Chem,1986,5(10):2655.
[14]Hideaki M,et al.Saengyaka Hokhoechi,1989,20(4):205.
[15]王雪芬等:《中药通报》,1986,11(10):620。
药理参考文献
[1]Kong Yc,et al、《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0,2(2)∶90。 [2]郑若玄等:《中国药理学报》,1986,7(1):69。 [3]温州地区卫生局:《浙南本草新编》,1975:336。 [4]油田正树:《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3,5(4):215。 [5]原田正敏:《汉方研究》(日),1975,(1):28。 [6]三轮东耳:《日本药理学杂志》,1954,50(1):25。 [7]杨稚珍等:《大连医学院学报》,1989,11(3):53。 [8]Inouye H,et al.Plana Med,1974,25(3)∶285. [9]南京药学院药理教研究组中麻研究组:《江苏医药》,1976,(1):27。 [10]张世芳:《药学学报》,1965,12(10):636。 [11]曹仁烈等:《中华皮肤科杂志》,1957,5(4):286。 [12]郑武飞:《中华医学杂志》,1952,38(4):315。 [13]徐州医学院:《新医学资料》,1971,(1):27。 [14]张昌绍:《中华医学杂志》,1956,42(5):409。 [15]姚全胜等:《中国中药杂志》,1991,16(8):489。 [16]原田正敏等:《药学杂志)(日),1974,94(2):157。 [17]刘志强等:《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8,17(5):221。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