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病理生理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病理生理学电子讲稿:发热
    

病理生理学-电子讲稿:发热

病理生理学:电子讲稿 发热:发 热(Fever) 一、正常体温及其维持人和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相对稳定的体温(body temperature), 因而称其为恒温动物 (homothermal animal)或温血动物(warm-blooded animal)。与之相对应的有变温动物(poikilothermal animal)或冷血动物(cold-blooded animal),其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一般比外界温度高2

    发   热(Fever)

一、正常体温及其维持

人和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有相对稳定的体温(body temperature), 因而称其为恒温动物 (homothermal animal)或温血动物(warm-blooded  animal)。与之相对应的有变温动物(poikilothermal animal)或冷血动物(cold-blooded animal),其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而变化,一般比外界温度高2-3℃。

人的正常腋窝温度是37℃ 该数据最早出自Wunderlich于1868年出版的一本书。该书中,Wunderlick分析、综合了25000人,100万个腋窝温度数据,得出了人的正常腋窝温度为37℃这一数据,并一直沿用至今,对指导临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74年,北京朝阳医院测量分析了1030名正常国人的体温,其腋窝温度为36.8±0.4℃。与上述37℃数据相同。

    身体内不同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

 身体内部温度高于体表。身体内部脏器中,肝和脑的温度最高,在38℃右。

其中腋窝温度较低,口腔温度次之,直肠温度相对较高(常用的3个体温测量点)。

●体温存在昼夜波动  清晨最低,午后最高,但波动范围不超过1℃。

●体温存在性别、年龄的差异

●女性略高于男性

●年轻人略高于老年人(仅体表温度)

●正常体温的维持

目前多以调定点学说(setpoint theory)来解释体温的恒定。该学说要点如下:

产热

 
  

深部温度

38℃

 

体温调定点

38℃

 


体温中枢

 

散热

 
 

体温中枢内(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POAH)存在体温调定点,一般为38℃。在此调定点下,体温中枢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恒定。若调定点上移,则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反之,若调定点下移,则散热增多,产热减少,体温下降。

二、体温升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所有的体温升高都称为发热,并认为发热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的结果。自19世纪末,Liebermeister提出发热不是体温调节障碍,而是将体温调节到较高水平而已的观点以来,对发热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以下3个概念:

1、发热(fever)  在致热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即为发热。一般取腋下温度超过37.5℃作为判定发热的标准。  

此概念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a、发热不是体温调节障碍,而是由于调定点上移引起的

调节性体温升高

b、发热不是单纯的体温升高,而是由致热性细胞因子介导的机体一系生理、生化、内分泌和免疫功能激活的综和反应,温度升高仅仅是发热反应中的一个组分。

2、过热(hyperthermia)  调定点未发生变化,而体温调节的其他环节异常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称为过热。见于:①产热过多,如癫痫大发作、甲亢、某些全麻药物(如氟烷、甲氧氟烷、琥珀酰胆碱等)可导致高热;②散热障碍,如汗腺缺陷、中暑等;③www.med126.com/pharm/体温调解中枢功能障碍,丧失调节能力,如下丘脑的损伤、出血、炎症、肿瘤等。

3、生理性体温升高  某些生理状况也可是体温升高。如剧烈运动可使体温上升至38℃或更高;女性排卵后及妊娠期等。生理性体温升高随生理过程的结束自动消失,不对机体产生危害,也无需治疗。

以下,只讨论有关发热的一些问题。

三、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首先,根据发热的概念,描绘一下发热的基本环节,再逐步展开。

发热

激活物

 

内致热原↑

endopyrogen

 
 


调定点↑

 

散热↓

 
 

呼吸中枢

 
 


由此基本环节出发,我们主要需要讨论以下问题

●发热激活物有哪些?

●内致热原是如何产生的?种类、作用有那些?

●内致热原如何进入并作用于体温中枢?

●set point是如何升高的?

(一)发热激活物进入体内

能引起内致热原生成和释放的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发热的第一个环节是发热激活物进入体内。常见的发热激活物有以下几类:

1、细菌及其毒素

1.1  G菌及其内毒素(endotoxin) 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G菌进入体内引起发热,主要是内毒素的作用。

 
Endotoxin为一代表性的细菌致热原(bacterial pyrogen,为外致热源),是G菌的菌壁成分。其活性成分是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它由o-特异性侧链、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组成,其中脂质A是致热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将ET与白细胞共同培养后,可使后者产生和释放内致热原;给家静注ET可在血中检测出大量的内致热原。因此,ET是典型的发热激活物。

1.2  G菌及其外毒素 如肺炎双球菌、链球菌、林球菌等。其菌体及其产生的外毒素均可引起发热和EPS释放。

2、病毒和其它病原生物

病毒、真菌、分枝杆菌、螺旋体、疟原虫等均可引起发热和EP释放。

以上所述细菌、病毒等病原生物都是机体外部的发热激活物,故将其成为外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

3、抗原-抗体复合物  可激活产EP细胞,使其产生EP。如:

牛血清对正常家兔无致热作用,表明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引起发热。

4、某些类固醇 主要是睾丸酮代谢产物本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可引起发热和EP生成。

5、组织坏死  组织坏死时也可释放发热激活物而引起发热,具体性质不详。见于心肌梗死、大手术、严重创伤等情况。

6、非传染性致炎刺激物  如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被吞噬的微粒物质等。

   (二)内致热原的生成、释放及其作用

1、内致热原和内致热原细胞

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体内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使体温调定点上移的化学物质称为内致热原(endopyrogen,EP)。所有能产生EP的细胞都称为EP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星形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等。

2、内致热原细胞的激活及EPs的生成

发热激活物与这些细胞结合后,使其激活,进一步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细胞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产生和释放EPs。其中研究较多的、积累资料较多的是LPS对这些细胞的激活过程,发现:①LPS首先与LPS结合蛋白(LPS binding protein,LBP)结合,进而与细胞膜上的CD14(LPS受体)结合,激活EP细胞。②大剂量的LPS也可直接激活单核巨噬细胞。

EP细胞被激活后,通过核转录因子等一系列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生成和释放EP。

3、内致热原的种类

具有致热性的细胞因子种类繁多,许多细胞因子注入动物体内都可引起发热。但到目前为止,仅有四种细胞因子被基本确认为内生致热原,与人类的发热相关联。

a、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n-1,IL-1),最早发现的EP

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factors,TNF),包括TNF-α和TNF-β

c、IL-6

d、干扰素(interferon,IPF)

除此之外,IL-2、IL-8、内皮素(endothelin)、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acrophage inflammatoryprotein-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icfactor)等也被认为与发热有关,但尚缺乏系统研究。

4、内致热原的作用

a、升高体温调定点,引起发热。

b、引起其它反应:如TNF可使分解代谢增强,负氮平衡,又被称为恶液质素(cachecfin);还可引起厌食、软弱等。IL-1可引起急性期反应等。因此,发热过程中机体出现的许多功能、代谢变化不单纯是体温升高引起的,而是由EP直接引起的。从这一点上,也可进一步说明,发热不是单纯的体温升高,而是致热性细胞因子介导的一系列机体生理、内分泌、免疫功能激活的综合反应。

(三)内致热原升高体温调定点的机制

1、内致热原信号进入体温中枢的途径

由EP细胞产生的EPs首先出现于血液循环中,而EP基本都是大分子物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目前认为,EPs的致热信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作用于体温中枢:

1.1 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OVLT)   该区为一特化的神经结构,位于第三脑室的视上隐窝处。结构上有以下两个特点:①该区域的毛细血管属于有孔毛细血管,缺乏血脑屏障的功能,许多血液循环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此处的毛细血管作用于该区的神经元,将血液性信号送达中枢神经系统;②该区与POAH的体温中枢紧密相邻,其神经元与POAH的体温调节神经元有纤维联系。因此,在血液中生成的EP可通过OVLT的毛细血管,首先作用于OVLT的神经元,由OVLT神经元进一步将EP的致热信息传递至POAH体温中枢。

但也有人认为,EP并不进入脑内,而是与分布在此处的一些细胞,如巨噬细胞、胶质细胞等的膜受体结合,由这些细胞产生的信息分子,将EP的致热信息传递体温中枢。

1.2 通过血脑屏障(brain barrier)直接进入脑内EPs虽然都是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大分子物质,但血脑屏障也存在对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饱和转运机制,可将一些EPs转运进入脑内,而引起发热。特别是在某些情况下,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可以增大,更为EPs的直接入脑提供了可能,如慢性感染、颅脑的炎症、损伤等情况下,可能使此途径成为Eps入脑的重要途径。

1.3  通过迷走神经  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可将外周的致热信号转入脑内。如:腹腔注射LPS可引起发热以及脑内IL-1的增多;而隔下切断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后,腹腔注射LPS引起的发热和脑内IL-1增多被阻断,表明腹腔内注射LPS引起的致热信号通过迷走神经传入脑内。胸腔也存在类似机制。

2、EPs引起体温中枢调节介质的释放

无论EP以何种形式将其信息传递入脑,它们均不是引起体温调定点上移的最终物质,而是EP首先将其信息传入体温中枢后,进一步引起体温中枢调节介质的释放,再由这些中枢介质引起调定点上移。这些中枢介质包括正调节介质和负调节介质两大类:

2.1 正调节介质 使调定点上移的介质,包括:

a、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E,PGE2)  动物实验发现:①脑室内注射PGE2可使动物发热,且其潜伏期短于EPs所引起的发热;②脑内微量注射发现,极低剂量1ng的PGE2注入POAH即可引起发热,而偏离该区即不能引起发热,说明通过体温中枢发挥作用;③EPs引起发热的同时,脑脊液中PGE2浓度明显升高;④环氧化酶抑制剂(cyclooxygenase inhibitor),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具有解热作用,在降低体温的同时,也降低脑脊液中PGE2的浓度;⑤形态学研究表明,OVLT区域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在受到EPs的刺激后,可被激活,使COX的表达明显增多,导致PGE2增高。述实验依据表明,POAH内PGE2生成增多是发热的重要机制。

b、环磷酸腺苷  50年代末,研究咖啡因、茶碱的致热作用时发现,这些药物可引起脑内cAMP浓度的升高。由此引起了对cAMP在发热作用中的关注。已有较多的证据表明,cAMP参与发热的中枢调节:①外源性环磷酸腺苷注入脑内可引起发热,潜伏期明显短于EPs引起的发热;②静脉注射EPs引起发热的同时,可使脑脊液中cAMP含量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体温呈明显正相关;③注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减少cAMP的分解,可增强外源性cAMP的致热作用,而磷酸二酯酶激动剂则可减弱cAMP的致热作用;④AMP环化酶抑制剂对外源性cAMP的致热作用无影响,但可抑制EPs及PGE2引起的发热;⑤过热时脑内cAMP的浓度无变化。

据此,很多学者认为cAMP可能更接近于引起发热的终末介质。

c、Na+/Ca2+比值

实验证明,0.9% NS灌注动物侧脑室—大脑池时,可引起明显的体温升高;当加入CaCl2时则可防止Na+引起的体温升高。若用不含Na+的蔗糖溶液灌注则对体温无影响,而在其中加入Ca2+则可使体温下降。而用降钙剂灌注时,则可使体温升高。因此,提出Na+/Ca2+比值可影响体温调定点,比值与调定点成正比。

我国学者通过系列研究发现,用降钙剂EGTA灌注侧脑室引起发热时,脑脊液中cAMP浓度升高;若事先灌注CaCl2,则可抑制EGTA引起的体温上升和cAMP的升高。据此,进一步提出Na+/Ca2+比值升高,导致cAMP浓度升高可能是内致热原引起发热的重要机制。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  可能主要参与IL-1β,IL-6引起的发热。

e、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 为一新型的神经介质,参与体内广泛的生理、病理过程。与发热的关系:①作用于POAH,介导调定点上移;②抑制发热时负向调节介质的释放;③刺激棕色脂肪组织代谢,增加产热。

2.2、负调节介质

2.2.1 热限  发热时体温升高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通常<41℃)的现象,称为热限。如动物实验发现,静脉注射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关系,但达到一定水平后,再增加致热原的剂量发热效应就不在增强,体温升高不超过41℃。其产生机制目前认为是EP引起正向中枢介质释放,使调定点上移的同时,又引起负向调节介质释放,二者共同控制调定点,使机体即出现发热,但体温又不至于过高。

2.2.2 负调节介质的种类

a、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vasopressin,AVP)  又称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ane),为下丘脑视上核所产生,其解热方面作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脑内微量注射AVP或经其他途径注射具有解热作用,这已在大鼠、、兔、羊、豚鼠等多种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②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中,AVP的解热作用对体温调节的效应器产生不同的影响:在25℃中,AVP的解热效应主要表现在加强散热,而在4℃中,则主要表现在减少产热。这说明AVP是通过中枢机制来影响体温的(有人认为是影响调定点)。③AVP拮抗剂或受体阻断剂能阻断AVP的解热作用或加强致热源的发热效应。AVP有V1和V2两种受体,解热可能是通过V1受体起作用。实验证实:大鼠IL-1性发热可被AVP减弱,但脑内注射AVP拮抗剂DDAVP(1-desamino-8-D-AVP)可完全阻断这种解热效应;V1受体阻断剂则可明显增强IL-1性发热。

b、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stimulatinghormone,α-MSH)  是由腺垂体分泌的多肽激素,由13个氨基酸组成,以下研究资料证明其有解热和降温作用;①脑室内或静脉内注射α-MSH都有解热作用,并且在不影响正常体温的剂量下就表现出明显的解热效应;②在EP性发热期间,脑室中隔区α-MSH含量升高,而且将α-MSH注射于此区可使发热减弱,说明其作用位点可能在这里;③α-MSH的解热作用与增强散热有关:在使用α-MSH解热时,兔耳皮肤温度增高,说明散热加强(兔主要依靠调整耳壳皮肤血流来控制散热);④内源性α-MSH能够限制发热的高度和持续时间:将α-MSH抗血清预先给家兔注射(以阻断内源性α-MSH的作用),再给IL-1致热,其发热高度明显增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

c、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钙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它在体内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存在于脑、肺等器官之中。目前的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发挥解热作用依赖于脑内脂皮质蛋白-1的释放。研究中观察到,向大鼠中枢内注射重组的脂皮质蛋白-1,可明显抑制IL-1、IL-6、IL-8、CRH诱导的发热反应。这些资料表明,脂皮质蛋白-1有可能是一种发热体温中枢负调节介质。

3、体温调定点升高的机制

a、热敏神经元(warm-sensitive neuron)和冷敏神经元(cold-sensitive neuron)兴奋性的平衡点即体温调定点

•热敏神经元:对热刺激敏感,受刺激后放电增加,促进散热。

•冷敏神经元:对冷刺激敏感,受刺激后放电增加,促进产热。

二者兴奋性的平衡点即体温调定点。

b、正向调节介质使调定点上移,高于身体的中心温度,体温中枢对产热和散热进行调节,体温升高。

c、负向调节介质使调定点下移,抑制正向介质的作用,使体温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形成热限。

四、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发热可分为三个时相: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体温下降期。

1、体温上升期(fervescence  period) 为发热的起始阶段,在致热因子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上移,使原来正常的体温成为“冷刺激”,冷敏神经元兴奋,经过一系列中枢整合,体温中枢发出指令,使体温升高,产热器官产热增加、散热器官散热减少。

1.1  产热增加的途径  ①寒战  是屈肌和伸肌的同时不随意收缩,肌体不发生伸屈运动,但肌紧张度明显升高,肌肉的产热明显增加。寒战的神经传导通路:冷敏神经元兴奋—使寒战中枢兴奋,该兴奋经网状脊髓束和红核脊髓束下传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引起肌肉收缩;②棕色脂肪组织氧化   该组织为一高度特化的脂肪组织,呈浅棕色,血流丰富,线粒体大而多。胞内富含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1),该蛋白使氧化-磷酸化脱偶联,底物氧化生成的能量基本都转变为热能,而很多生成ATP(化学能),因此,该脂肪的氧化可产生大量的热能,而使体温升高。EP作用时可使棕色脂肪氧化而引起发热,特别是在新生儿,是发热时主要的产热途径。新生儿寒战不明显;③代谢率升高   中心温度升高后,温度升高引起的化学反应加速可使代谢率升高,产热增加。此外,某些内致热原,如TNFα、IL-1等也可直接作用于外周组织,使代谢率升高。

1.2 散热减少的方式   信息主要由交感神经传导,即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因此,发热初期可出现皮肤苍白的现象。另外,交感神经兴奋可使立毛肌收缩出现“鸡皮”现象。体温血管收缩使体表温度下降,刺激体表的冷感受器,可产生畏寒的感觉,病人由此会加衣,添被以减少散热。

2、高温持续期(persistant febrile period)

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后,就维持于该高度,称为高温持续期。该期有以下特点:

♠ 体温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达到平衡;

   ♠ 下丘脑不再发出“冷反应”冲动,病人不再有寒战和皮肤血管收缩,产热增加主要源于高代谢率。

   ♠ 血温升高及血管扩张使皮肤温度升高,病人产生“热”

 的感觉,

  以及皮肤潮红。

   ♠ 皮肤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水分的蒸发,使皮肤和口唇比较干燥。

3、体温下降期

当发热激活物、EP得到控制或清除、或依靠药物使体温“调定点”恢复至正常水平后,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体温下降,称体温下降期(defervescence period)。

“调定点”下移,使血温高于调定点,是为“热刺激”,这一刺激兴奋热敏神经元,通过一系列的中枢整合,使产热减少,散热增多,导致体温下降。散热的主要方式有:皮肤血管扩张、出汗

五、发热时代谢和功能的变化

1、代谢率升高

体温升高1℃,代谢率升高13%。 致热因子的直接作用,特别是TNF-α和IL-1可使组织的分解代谢明显增强。体温升高也使代谢率升高。如将动物置于高温环境中使其体温被动升高,可致血氧饱和度下降,肝糖元减少等代谢率升高的表现。

代谢率升高对机体的影响:组织消耗、血糖升高、组织的相对缺氧、乳酸升高、水、维生素等的消耗增多。

2、急性期反应和热休克蛋白表达增多(详见“应激”)

3、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

发热时的主要症状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不适,头疼,头晕,嗜睡,呈病态表现(sickness  behavior)。主要是致热因子,如PGs,IL-1等的作用所致,如实验发现:

①PGE2脑室内注射可引起嗜睡等。

②EP沿皮质血管和脑膜诱生的PGs则可引起头疼、头晕等。

③外周迷走神经区的炎症,感染等致热信息,经迷走神经上传至脑内,引起脑内PGs合成增加,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

高热惊厥(febrileconuvlsion)  多发生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通常在高热24小时内出现,发病相当高,可达30%其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表现为单因素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②脑缺氧  高热引起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导致脑相对缺氧。③EPs的直接作用  EPs具有一定的致癫活性(epileptogenic activity),导致神经元出现痫性放电,引起惊厥。④高温的直接作用  使神经元产生痫性放电。

4、防御功能的变化

一定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机制为:

a、温度的影响  ①高温可直接杀灭一些对热敏感的病原生物,如淋球菌及梅毒螺旋体可被人工发热所杀灭,肺炎球菌也可被高温所抑制;②高温可使吞噬细胞的活性升高。

b、EPs的作用  ①EPs本身即是免疫调控因子,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如IL-1,TNF可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吞噬细胞的杀菌活性等。②EPs可降低血液中的铁,使病原体的生长、增殖受抑制,从而起到抑菌作用。但是持续的高热也可造成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抵抗力下降,特别是高热40℃以上时。

5、循环系统

a、心率加快  体温升高1℃,心率增加18次/分。但某些发热时可有例外,如伤寒时,心率增加不明显,一般不超过90次/分。机制为:①致热因子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此外,同样的温度升高在不同疾病时表现出的心率增快的差异,也可能与致热因子的种类有关。②高温的作用   单纯温度升高4-5次/分/ ℃。

b、心缩力增强   通过交感神经兴奋。

上述变化使心输出量增加,可增加组织的供氧量。

    ♠ 但是,心率过快则会使心输出量下降,所以发热病人应安静休息,避免心率过快引起心输出量下降;另外,上述变化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对原有心脏疾病可诱发心衰。

 

c、退热时可能因大含淋漓而导致脑循环衰竭

6、呼吸系统

呼吸加深加快,增加氧气的摄入和CO2的呼出。

高温对呼吸中枢的直接刺激所致。    ♠ 有可能造成呼吸性碱中毒

    

7、消化功能障碍

 

食欲不振、恶心、厌食、腹胀、便泌等。其

机制:①交感神经兴奋,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在胃肠道积滞;②中枢性厌食,主要是PG的作用,5-HT也起一定作用。

六、发热的利与弊及治疗原则

1、发热的利与弊

1.1  发热对机体有利的方面  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发热是一个相当古老的、生物进化上非常保守的反应,不只恒温动物有发热,变温动物也有发热。进化上保守的反应对机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②大量实验和临床观察都证实,一定程度的发热有利于抗感染。如感染水痘(chicken pox)后用扑热息痛降温后,结痂时间延长,愈合延迟;感染鼻病毒的成年人,服用扑热息痛解热后,鼻部症状和排病毒时间延长。

③从机制上看,EPs都是免疫调控因子,可增强免疫力。

1.2 发热对机体有害的方面 包括发热激活物、 EPs、中枢介质、体温升高本身等的作用,很难将其准确区分,表现为:

①加大机体消耗,增加脏器负担,诱发某些脏器功能不全。

②高热可使代谢旺盛的细胞出现颗粒变性,如心、肝、肾等实质脏器。

③高热可导致胎儿畸形,是重要的致畸因子。

④造成患者极大痛苦,患者极不舒服,往往是患者就诊的原因。

2、发热的处理原则

基于上述认识,对发热的治疗(退热)应尽可能的权衡利弊,达到趋利避害。

2.1 一般发热(如温度不甚高,机体耐受力较强时)可不急于退热。一是充分发挥发热对机体的有利影响,二是有利于疾病的诊断。

2.2 当发热的不利影响占主导地位时,应及时退热,如高热 > 40℃时、心脏病患者、妊娠妇女时。

2.3 关于物理降温 

从发热的机制来看,物理降温有害无益,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引起机体更加明显的产热反应,增加机体的消耗和代谢率。一般不应作为首选降温方法。以下两种情况可酌情使用:

     ♠ 病情危急时,可应用物理降温,临时降低体温。

♠ 当体温过高,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行头部物

2.4、药物解热   可酌情选用水杨酸类、类固醇类等药物。

   

Summary,

Fever is a very common symptom in clinic patients. Fever is aregulatory elevation of body temperature above the normal amplitude of dailyvariation (>0.5 ℃)resulted from up-regulation of the set-point of the thermoregulatory center inthe hypothalamus under effects of pyrogens. Usually body temperature exceeding 37.5 ℃ in the armpit was defined as fever inclinics.

Fever could be resulted from a lot of causes. Infectionby bacterial or virus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Inflamwww.med126.com/job/matory agents and otherexogenous pyrogens induce the synthesis and release of EPs from a variety ofcells. The EPs transduct febrile message to thermoregulatory center throughOVLT, blood-brain barrier and vagus, and in turn, trigger release of centralfebrile mediators in the thermoregulatory center, such as PGE2, cAMP, andelevation in ratio of Na+ and Ca2+. These mediators reset the set-point fromnormothermia to febrile levels. The resetting of the set-point then activateheat conservation and production mechanisms such as peripheralvasoconstriction, increase in metabolism and shivering through complex neuronal mechanisms. Enhancement in bothheat conservation and production results in an increase in blood temperatureand fever occurs.

Fever is a response of body to infection. If the fever is over-high orvery prolonged, it is harmful to body and antipyresis should be done.

复习思考题:

1、发热和过热有何不同?

2、常见的外致热原有哪些?

3、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机制是什么?

4、内生致热原进入中枢的途径是什么?

5、发热三期热代谢特点分别是什么?

6、发热对机体有哪些影响?

主要参考资料:

1、高鈺琪,发热,肖献忠 病理生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67~75

2、  赵雪俭,发热。陈主初,病理生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0~151。

3、  王树人,发热。陈主初,病理生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2~181。

4、  陆大祥,发热。金惠铭,病理生理学。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9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