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中医基础理论 > 正文:中医基础理论电子教材:第七章(病机与发病合并)
    

中医基础理论-电子教材:第七章(病机与发病合并)

中医基础理论:电子教材 第七章(病机与发病合并):第七章 病机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病机学说:是研究和阐明病理机制变化规律的理论。包括内容:发病机理、基本病机、内生五邪、脏腑病机及疾病传变、转归。第一节 发病机理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故中医常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外邪对人体引起的损害和人体正气奋起抗邪的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从正邪相搏的角度来认识发病的原理,认为正邪相搏

第七章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病机学说:是研究和阐明病理机制变化规律的理论。

包括内容:发病机理、基本病机、内生五邪、脏腑病机及疾病传变、转归。

第一节 发病机理

古代哲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故中医常从哲学的角度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它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外邪对人体引起的损害和人体正气奋起抗邪的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也就是说中医学是从正邪相搏的角度来认识发病的原理,认为正邪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到结局过程中的最基本的规律。

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a.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简称正。

b.邪气: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

具体来说邪气包括:六yin、七情、疬气、饮食失宜、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等,有时也包括机体内部继发的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如痰饮、瘀血、宿食、内湿等。

2.邪正斗争与发病

(1)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

1)正气可以说是脾胃的运化能力,

肾藏精以调节全身阴阳的能力;

卫气的护卫肌表和驱邪的能力;

心的主血脉的功能。

2)《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篇》“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3)正虚是人体发病的前提和依据。

4)正气抗邪体现于三个方面:

其一是抵御外邪的入侵。机体的正气无论强弱,都会与之相抗,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以侵入而不发病。

其二是影响发病的证候类型。证候的发生是正邪相搏的表现,是机体对致病因素作出的反应。正气抗邪有力,正盛邪实,常会出现表证、热实证——属阳证,阳证是对正气抗邪的证候的分类概括。

其三机体的自愈能力。

张仲景“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说明邪气致病作用,造成机体的阴阳失调,处于病态,若失调程度仍在正气“自和”能力限度之内,某些疾患是可以不药而自愈的。如食积,可吐;大热亡血可泻热。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起主导作用。

1)邪气与发病的密切关系体现于下面两个方面:

a.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因邪气的种类和性质各异,所以作用于人体后,可引发不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病证性质或证候类型。

六yin——卫表证候,如恶寒发热,脉浮,舌苔薄白或薄黄等

七情——脏腑气血的病理变化,即里证。如脉沉,舌苔厚或无苔等

暑、火热为阳邪侵袭人体-----可产生阳证、热证——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

寒、湿等为阴邪侵袭人体------可产生阴证、寒证——四肢逆冷,畏寒,喜暖等证。

外伤、虫兽——作用于人体致病迅速,致病后不再继续起作用并不象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可持续作用。

疬气——不但表现出一定症状,还可以传染。

b.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

邪气影响病情的轻重——病情的轻重除与正气的强弱有关外,还与邪气的轻重有关,邪轻病位浅则病轻,邪重病位深则病重。如六yin发病,多为表症,病情多较轻。疬气则为很重的病邪其侵袭人体则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等严重的症状。

邪气影响病位——六yin中的风邪,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易袭阳位,故易犯肌表,头,肺等故多出现恶寒发热,头项强痛,咳嗽等症。湿为阴邪其性趋下,故易侵犯下肢多表现为足肿,或下肢的水肿。另外疬气袭人,常专入某脏腑或某经络,引发特定部位的病变,如霍乱,大头瘟,

2)邪气损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导致生理功能失常,

即邪气致病影响脏腑经络的气机,导致生理功能的异常,如饮食不节影响脾胃的运化,使升降失宜出现恶心呕吐,便溏腹泻。

其二是造成形质损伤,

即由于邪气的致病作用,造成对机体的皮肉筋骨、脏腑器官或精气血液等的损伤或亏耗。如外伤或烧烫伤虫兽咬伤,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损伤,火热之邪对津液,血液的耗伤及对脉络的损伤。

其三邪气致病,可以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

如阴寒之邪长期损伤人体,损伤人体的阳气转为阳虚的体质,热邪长期侵袭人体,损伤人体的阴气,造成阴虚体质。

3)邪气的主导作用

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如一个健康的人,对六yin外邪的侵袭,正可抗邪,但对于一些不可抗拒的邪气侵袭如高压电流、毒蛇咬伤、枪弹杀伤或一些疫疬之气,这时邪气可在发病中起了主导作用。

(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以上是发病的基本原理,下面看一下具体的影响发病的因素,除致病的邪气(细菌、病毒)外,另外还有自然与社会环境、体质与情志因素、饮食营养与锻炼均与疾病和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外界环境与发病

外界环境指自然与社会环境,主要包括时令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居处与工作环境等。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地域条件的差异,工作、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环境卫生不良等,都可成为邪气致病,或成为疾病的诱发因素,或损伤人体的正气,使人体易于发病。

1.自然环境与发病

(1)气候因素

四时气候的异常变化,是孳生和传播邪气致病和条件,从而导致季节性的多发病。

春天多风,故多风病;夏令炎热,湿热蕴蒸,易致伤暑中暑及湿热病证;秋令易生燥邪,致发温或凉燥;冬令严寒易发寒病。当气候异常,非其时有其气,如春冬应寒反暖,有易于细菌病毒产孳生,易发生流感、流脑,即所谓的“时行疫气”,夏秋季节如高温,阴雨连绵,则有利于疫疬之气及蚊虫的孳生,为邪气的传播创造条件,同时高温加湿气弥漫,会戕伐人体的正气更有利于病邪的入侵。故易流行痢疾、乙脑。

(2)地域因素

不同的地域,地势有高低,气候各有特点,水土不同(地壳中分布的元素不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理特点,并可发生地域性的多发病或常见病。如西北方地势高,甚是寒冷,易发寒病,东南沿海地势低,气候多湿热,故多湿温病。

(3)生活、工作环境因素

清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可使人心情愉快,工作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生活环境卫生差,阴暗潮湿,易于蚊蝇孳生,传播疾病。同时,湿度过大,还易得风湿性关节炎等。另外现在工农业迅速发展,废气、液、渣等对大气、水、土壤、和食品的污染严重,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2.社会环境与发病

社会福利与公共卫生

<二>内环境与发病

(1)体质因素

1)体质因素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

胖人或阳虚痰湿内盛——眩晕、中风;

瘦人或阴虚火旺——肺痨咳嗽。

腠理不坚者——风邪侵袭——伤风感冒

——风寒湿邪——痹症

阳虚——寒邪侵袭——寒证

阴虚——热邪侵袭——热病

脾胃素弱——伤食——食积。

2)体质因素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

a.致病因素相同,个体体质不同,不同证候类型。

风寒—腠理致密—恶寒发热,头项强痛、无汗,脉浮紧

——表实证

—腠理疏松—恶风或恶寒,头项强痛,

汗出,脉浮缓——表虚证

b.病因不同,体质相同,证候类型相同。

暑或热邪——阳热性体质——热证

风寒之邪——阳热性体质——从阳化热——热证

(2)精神因素

1)情志过激与发病

偶尔的、短暂的情志刺激不会引发疾病

长期的、持续的或高强度的情志刺激才会引发疾病。

喜少引发疾病,怒致病较重,惊恐发病多速,忧思致病多缓。

情志过激-----个体的性别、年龄、思想修养、知识水平

2)情志与疾病关系中的双向作用

情志可影响脏腑的功能----发病

疾病过程-----异常情志

肺气虚易悲

(3)营养与锻炼

营养――增强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锻炼――气血流通――增强正气

(4)遗传因素

1)影响体质――后天疾病的易感性强,耐受性差

糖尿病

2)亲代疾病――子代

如乙肝

二、发病类型

邪气性质、强弱、致病途径

人体的体质和正气的强弱————不同发病类型。

概括起来:感邪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合病与并病、复发等六种。

()卒发

感邪后立即发病,又称“顿发”

卒发的情况有:

1、感邪较甚:外感风寒、风热、燥热、温毒、湿热等

2、疫疬致病。疫毒致病性强――病多危重。如鼠疫、霍乱、天花

3、情志遽变

暴怒或悲伤欲绝――-气血并走于上,气血逆乱――突然昏仆,不醒人世,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4、毒物中毒。误食有毒的食品药物、吸入毒气,或毒蛇蜂等咬伤或螫伤。

5、急性外伤

(二)伏发

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其后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伏发原因:

1、邪气不强,或余邪未尽,或部位特殊不易祛邪。

2、正虚不甚。

狂犬病破伤风、爱滋病

(三)徐发

徐发即徐缓发病,又称缓发。

与卒发相对而言。

外感病——如湿邪所致的水肿,逐渐加重。

内伤病——如思虑过度引起渐进性的病理改变。

(四)继发

指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又发生新的病症。

糖尿病,继发酮症酸中毒出现昏迷,或出现坏疽。

病毒性肝炎黄疸胁痛)――“症积”“鼓胀”(肝硬化和肝腹水)

小儿久泻或有虫积――“疳积”(大腹青筋暴露,四肢瘦削,头发如穗,面黄肌瘦)

(五)合病与并病

首见于《伤寒论》

指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为合病

若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则为并病。

区别在于:

合则一时并见,并病则依次出现。

合病多见于病邪较盛时,可同时侵犯两经或三经,出现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或三阳合病。

太阳病以恶寒发热为主要特点,

阳明大热渴汗脉洪大,

少阳口苦咽干目眩。

(六)复发

复发:原有疾病的重新发作。又称复病。

其特点:临床表现类似初病,但又不是原有病理过程的再现,而是诱发因素作用于旧疾之宿根,机体遭受到再一次的病理性损害而旧病复发。

如哮喘,其病根为痰饮伏于胸膈。平时宛若常人,但当气候骤变,外邪引动伏邪;或过度劳累,正气暂虚,无力制邪,痰饮即上泛,壅塞气道,使肺气不得宣畅,呼吸不利,张口抬肩,喉中痰鸣如拽锯。

复发的次数愈多,静止期的恢复就愈不完全,预后愈差并可留下后遗症。

后遗症:是主病在好转或痊愈过程中未能恢复的机体损害,是与主病有着因果联系的疾病过程。

如中风的后遗症可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1.复发的基本条件

(1)余邪未尽。是复发的首要条件。

(2)正虚未复。

疾病初愈,正气未复,不能除尽邪气。

(3)诱因。

助邪伤正

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过劳等。

如结核病,过度劳累,正气更虚易致复发。

热病初愈,余热未尽,用热药。

脾胃病初愈,胃气大伤,宜进流软食物,否则易复发。

2.复发的主要类型

(1)疾病少愈即复发

如湿温恢复期――脉静身凉,疲乏无力,胃口渐开,喜进饮食――注意休息,宜进清淡半流食。

若进食厚味或偏硬食物,则食积与余热相搏――复发――身热如炽,且可出现腹痛便血,甚至危及生命。

(2)休止与复发交替

老年人的慢性支气管炎

(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

胆石症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腑气通降适度时,病人仅感右胁下偶有不适――慢性缓解期

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腑气失于通降――肝胆气机郁滞――胆绞痛(右胁下剧痛,牵引及右侧肩背,甚则见黄疸与高热)――急性发作期。

3.复发的诱因

(1)复感新邪

恢复期,余邪势衰,正气亦弱,若感新邪,再度复发。如风寒感冒后,复感寒邪。

(2)食复

疾病初愈,因饮食失宜而致复发者,称食复。

温热病初愈――食酒或辛辣厚味之物而诱发。

海鲜为发物可致瘾疹及哮喘的复发

(3)劳复

劳复指疾病初愈,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引起疾病复发者。

凡病初愈宜安卧守静以养其气。

外感热病可因劳而复热(劳则气耗,气虚发热)

慢性水肿、痰饮、哮喘、疝气、子宫脱垂也可因劳而复发。

(4)药复

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的称为药复。

温病初愈用人参进补,助火生热,致病复。

(5)情复

病后因情志失调而致复发。

眩晕、失眠、脏燥、癫狂,以及月经失调复发与情志因素有关。

(6)环境变化与复发

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等也可成为复发的因素。

如哮病,风湿性关节炎常在气候突变时复发;

许多皮肤病如汗斑每发于夏季

水土不服,引发的腹痛、腹泄。

第二节  基本病机

基本病机: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

一、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一)虚实的基本原理

《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特点:邪盛而正未衰,正邪抗争剧烈,表现出较剧烈的证候反应。

实性病变主要包括:

(1)外感――六yin

如外感温热――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2)内伤――食、虫、水、痰、血等

如食――食积不化:腹胀、痛

 水――水湿泛滥:水肿

血――瘀血内阻:肿块、刺痛

痰――痰涎壅盛:咳痰、眩晕

2.虚:主经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特点:正气不足无力抗邪,表现出虚损不足的证候反应。

虚性病变主要包括:身体瘦弱、神疲乏力、面容憔悴、声低气微、自汗盗汗、二便失禁、或疼痛隐隐而喜按、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舌红少苔。

(二)虚实错杂:指在疾病的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其邪盛和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原因:①邪盛损伤正气②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外出③正虚,又兼内生宿食、水湿、痰饮、瘀血等

故又可分为虚中夹实、实中夹虚两类:

1.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如脾虚水肿。

2.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煎灼津液,壮火食气,造成气阴两伤,出现大热,同时口干舌燥,喜饮,短气等症。

注意:邪盛正衰有多少、主次之分。

另外,病邪侵袭的部位不同,还有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不同。

(三)虚实转化: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或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等所导致的虚实病理转化过程。

1、由实转虚: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性病理变化,继而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理变化。

  如:肝气郁滞(实)――横逆犯脾――运化失司――气血不足(虚)

2、因虚致实:由于正气本虚,无力驱邪外出或导致气、血、津液等不能正常运行,从而产生气滞、血瘀、痰饮、水湿等实邪停滞的病理变化。

如:肾阳虚衰(虚)――水湿泛滥(实)

(四)虚实真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即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则可出现某些与疾病本质不符的假象的病理状态。

1、真虚假实:是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实则是表现的假象。即至虚有盛候。

原因:多由于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功能减退,气化无力所致。

如脾虚的证候:虚――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无力等(本质);

――气行不畅出现腹胀(时减非实性腹胀不减),腹痛(喜按非实性拒按)等(假象)

重者可见亡阳或戴阳证(下元虚衰,真阳浮越――两颧淡红如妆,游移不定,或口鼻作衄,或口燥齿干,足胫逆冷,脉浮大,按之空虚无力,或微细欲绝。)

2、真实假虚:指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即大实有羸状。

原因:多由于或热结肠胃,或痰食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

如热结肠胃――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

阳气被郁,不能四布――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虚)

如干血痨,腹内瘀血――腹痛拒按,舌瘀斑点,脉实有力等(实)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削瘦,潮热,闭经,疲乏无力等(虚)

从脉之有力无力辨别虚实真假。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与平衡,形成阴阳盛衰、互损、格拒、转化、亡失的病理状态。

具体言之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

阴阳除了指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外,还指可以概括为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阳气和阴气)

阳气的作用:温煦机体、卫外防御、兴奋精神、促进机的新陈代谢,推动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

阴气的作用:对人体起滋润、濡养、内守、和宁静的作用。

阴阳失调可以概括为阴阳的偏盛、阴阳的偏衰、阴阳的互损、阴阳的格拒、阴阳的亡失。

(一)阴阳偏胜

主要见于邪气盛则实的病机与病证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内外非指部位的表里,而是热象多反映于外,寒象多反映于里。

“阳盛则外热”(《素问·调经论》)——实际指邪客于体表,卫阳充盛于肌表,奋起抗邪,而表现于外的发热症状。

“阴胜则内寒”(《素问·调经论》)——实际阴寒之邪直中于里,伤及阳气,阳虚阴盛,而表现为阴寒内盛。

阴阳相互制约、消长――“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阳偏盛: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盛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证。

原因:(1)感受温热阳邪;(2)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化热;(3)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4)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

引起阳偏盛的机理:一是阳邪合人体之阳,两阳相加而亢盛;二是气郁化火。

阳以热、燥、动为其特点。

2、阴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证。

原因:(1)感受寒湿阴邪;(2)过食生冷,寒滞中阳,遏制阳气温煦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阳不制阴,阴寒内盛。

阴是以寒、静、湿为其特点。

临床症状:畏寒、喜暖、肢冷、腹冷痛、泄泻、水肿、痰液清稀、舌淡、脉迟等。

(二)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是指人体的阴或阳亏虚所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见于“精气夺则虚”的病机和病证。

“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虚寒)

“阴虚则阳盛”“阴虚则热”(虚热)

 “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阳虚则外寒指寒邪袭表,营卫失和,阳虚阴盛,而产生的恶寒战栗症状。

阴虚则内热指劳倦伤脾,胃失和降,气郁于中,郁而化热,而致热气上熏胸中,发生内热。

1、阳偏衰: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原因:(1)先天禀赋不足;(2)后天饮食失养;(3)劳倦内伤;(4)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以脾肾之阳不足为主,其中尤以肾阳虚衰为最主要。

表现:

畏寒喜暖、全身冷凉、四肢逆冷――阳失温煦

水湿痰饮、瘀血――温煦和推动之力减退

精神不振,喜静萎靡――兴奋作用的减退

注意:(1)阴盛则寒与阳虚则寒的区别——阳虚而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

阴盛则寒是以寒为主,虚象不明显。

(2)阳虚与气虚的关系密切

气主动属阳

气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属阳------故阳虚其根本在于气虚(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气称为阳气,还说气有余便是火,气虚则寒)

但气还有化生血和津液的作用,故不是所有的气都属于阳,故气与阳不完全对等,

因此可以说阳以气为基础。故气虚不一定会阳虚,阳虚多伴见气虚。

2、阴偏衰:人体之阴气不足,滋润、宁静、潜降、成形和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阴不制阳,因而出现燥、热、升、动和气化太过等阳偏亢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制约阳热和滋养、内守、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相对亢盛的虚热证。

主要原因:(1)阳邪伤阴;(2)五志过极,化火伤阴;(3)久病伤阴

阴虚病变,五脏皆可发生,但以肺、肝、肾之阴虚为多见,临床上多见肺肾阴虚肝肾阴虚

表现:

阴虚火旺――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失眠多梦,咳血衄血等

阴虚阳亢――眩晕耳鸣头痛腰膝酸软

注意:阴虚主要是指津液不足。

津液有形而类水,具有滋润濡养功能,均属于阴,而且津液是在阴气的作用下化生的,阴气盛则津多,阴气虚则津少,阴气竭则津枯,故津液为阴液,津液不足则滋润功能减退,所以津液不足是阴虚的主要病机之一。

血虽属阴,不足时可出现阴虚的症状,但还可出现头晕目花,面色苍白,等非阴虚的证状,故血虚并不一定阴虚;

肾藏精,肾精可化生肾气,肾气中含肾阴与肾阳,肾精充足,则肾阴充沛,故肾阴虚与肾精不足有密切的关系,但肾精不足,不一定表现为肾阴虚,可表现为生殖能力的减退如无精,阳痿早泄

(三)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的病机的出现根于阴阳互为根本的理论。

肾精――肾阴肾阳共同的物质基础,

肾阴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

脏腑的阴或阳虚――肾阴或肾阳虚——即久病穷肾,

肾阴或肾阳虚损――肾精亏损――相对一方虚损――阴阳两虚

1、阴损及阳:是阴虚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阳的一方,继而形成以阴虚病变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

肾阴虚,阴不制阳,但肾阴不足过久可累及肾精亏虚,进而引起肾阳虚产生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从而出现阴阳两虚的症状。

2、阳损及阴:阳虚较重,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导致阴虚,形成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如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湿停聚,而成水肿,日久,损耗肾中精气,使肾阴不足,虚而烦燥生火,甚至动风抽搐

(四)阴阳格拒:阴和阳中的一方偏盛至极壅盛于内,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的病理现象。

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本质:极重的虚寒证,但由于阴盛而格阳于外,却表现出假热之象。故称为真寒假热证。

虚寒症状: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倦卧,脉微细欲绝;

反现症状:面色泛红,言语较多,烦热,口渴,脉大无根,即回光返照,是一种向阴阳离绝发展的危证。

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邪热极重,阳气被郁,深伏于里,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本质:极重的实热证,但由于格阴于外(实为阳气不能外达),却出现一些假寒之象,故称为真热假寒证。

实热证多表现为:壮热,面红,气粗,烦燥,舌红,脉数大有力;

反见四肢不温、脉象沉伏但数而有力。

即“热亦深而厥亦深”。

(五)阴阳转化:指阴阳失调的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其病理性质可发生向相反方向的转化的病理过程。

1、由阳转阴:指原来的病理性质属阳,在一定的条件下,病变性质由阳向阴转化的病理过程。

如温热病――病程中期热毒极盛――壮火食气――高热时,阳气骤虚,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逆等阳气暴脱之象。

2、由阴转阳:指原来的病理性质属阴,在一定条件下,病变性质由阴向阳的病理过程。

多见于阳盛体质者,开始为寒邪外侵表现为表寒证,但失治误治,反而从阳化热,出现从阴转阳,由寒转热。

另外,如湿邪侵袭人体,为阴证,但湿为有形之邪,可阻滞气机,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和排泄,会出现口渴,皮肤干燥,口唇干裂,咽喉干痒等燥象。

(六)阴阳亡失:机体内的阴或阳大量亡失而导致属于阳的功能或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1、亡阳: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本质:是严重虚寒证。

原因:(1)邪气太重,正不敌邪,阳气损失太多

(2)素体阳虚,疲劳过度,耗气过多

(3)过用汗吐下法,或疾病造成汗吐下过度,津液大量丢失,从而使气随津脱

(4)大量失血,气随血脱

(5)慢性疾病,大量耗伤阳气,阳气亏损殆尽

表现: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倦卧,脉微欲绝,大汗淋漓严重虚寒的危象――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的衰竭

2亡阴:指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本质:是严重虚热证。

原因:(1)邪热炽盛或邪热久留,严重伤阴所致

(2)长期慢性消耗,使阴气逐渐耗竭,日久形成亡阴

表现:汗出不止,汗热而粘,四肢温和,渴喜冷饮,皮肤皱折,烦燥不安或昏迷、舌光绛无苔、脉数疾无力等危象――宁静、内守、滋润功能的衰竭

阴阳互根――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故而亡阴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迅速导致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而死亡。

注意:

(1)亡阴和亡阳都是功能的衰竭:亡阳是阳气的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的衰竭;亡阴是阴气的宁静、内守、滋润功能的衰。所以治疗亡阳需用温阳药如独参汤;亡阴需用养阴药,以分别鼓舞即将衰亡的阴或阳的功能。

(2)亡阴和亡阳都和气的耗损密切相关:亡阳是阳气的大量耗损,故用人参等大量的温阳补气药来固摄欲脱的阳气,而亡阴是阴气的大量耗损,是指血津液精的耗损,而有形之精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可以速成,故在亡阴时,在补阴药中应加入大量的补气药,使气速生,以固摄阴液,防止进一步流失。故而亡阴和亡阳都要用大剂的补气药方可奏效。

(3)亡阴和亡阳之汗不同亡阴的汗多粘腻;亡阳的汗清稀而冷。

阳加于阴谓之汗,故在治疗时在用益气养阴药的同时,应重用大量的固摄药如龙骨牡蛎等。

三、气血失常

气血失常:指气与血的亏损不足、各自的代谢或运动失常和生理功能异常,以及气血互根互用功能失调等病理变化而言。

《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一)气的失常

气的失常——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气虚

——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1、气虚: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原因:(1)气之化生不足:先天禀赋不足,先天精气来源匮乏;

脾胃虚弱,水谷精气化生不足;

肺虚,吸入清气不足。

(2)气的消耗太多:劳则气耗;

壮火食气;

慢性消耗性疾病使气消耗太多,入不敷出。

症状:气有多种,功能各异,表现复杂。如:

卫气虚——卫外无力,肌表不固,可出现怕冷,自汗,易感;

脾气虚——气血生化不足可致四肢肌肉使养,出现周身乏力

清阳不升,清窍失养出现精神萎www.med126.com/sanji/靡,头昏耳鸣

心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出现心悸,胸闷,脉虚无力,甚出现血瘀。

肺气虚——呼吸功能减退,出现气短

元气虚——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机体所有生理活动减弱。

2、气机失调

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功能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气机失调可分为气滞——气的运行、流通障碍

气逆——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或下降运动不及

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气的下降力量过强

气闭——气的出入受阻

气脱——气失内守而散逸于外

(1)气机郁滞:气的流通不畅,甚至阻滞,或气郁而不散,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功能障碍的病理状态。

不同时期对气机郁滞的认识:

明以前,多称为“郁”如《医学正传·郁证》“丹溪曰: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其证有六:曰气郁、曰湿郁、曰热郁、曰痰郁、曰血郁、曰食郁”。

明以后,郁则多指情志抑郁不舒。

现代中医界对于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停滞之证;气郁则主要指气郁结而不得发散的病理状态。故将气滞气郁通称为气机郁滞。但对气滞宜通,气郁宜散。(卫气郁于肌表)

原因:①情志抑郁不舒,②因痰、湿、食积、瘀血、等有形之邪阻滞,③外邪侵袭阻碍气机,④因脏腑功能障碍,⑤因气虚,运行无力

表现:多方面但以闷、胀、痛为共同的病理表现。

(2)气逆:气机升多降少而上逆的病理状态。

气逆与肺、胃、肝的功能失调关系密切。

原因:①情志内伤,②因饮食冷热不适,③因外邪侵犯,④因痰浊壅滞⑤因虚

表现:肺——咳逆、气喘

胃——恶心,呕吐或呃逆,嗳气;

肝——头痛而胀,面红目赤,易怒,咯血,吐血,昏厥。

肺气虚肃降无力,或肾气虚摄纳无权,出现肺气的上逆;

胃气虚损,致上逆。

(3)气陷:在气虚的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升清功能不足和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

原因:①素体虚弱,②久病耗伤,致脾气虚损不足,致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

气陷的病机与脾气虚损的关系最为密切。

表现:

中气下陷: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降多升少,则脏腑器官维系无力,可致内脏器官位置相对下移,形成胃下垂、子宫下垂、肾下垂脱肛等。

另外,脾气虚,清阳不升,则致浊阴不降,可见少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气陷多从气虚发展而来,故又可见气虚的症状——疲乏无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化,脉弱无力。

(4)气闭:指脏腑经络气机闭塞不通的一种病理变化。

原因:①情志抑郁,②外邪、痰浊等阻滞气机出入所致

病机:多种原因而致气的外出与纳入受阻,因而气闭不畅。

表现:气机不利,闭塞清窍,——突然昏厥,不醒人事

阳气内郁,不外达——四肢逆冷,甚则拘挛

若外邪或痰浊袭肺致肺气闭郁,气道不畅——呼吸困难,甚则气急鼻煽,而青唇紫。

(5)气脱:气虚之极而有脱失消亡之危的一种病理变化。

原因:①外邪过盛,正气骤然损伤,或慢性病长期消耗,正气衰竭,致气不内守而外散脱失;②因大出血、大汗、频繁吐下等,致气随血或气随津泄等

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

(二)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表现两方面:一血的生化不足,

或耗伤太过,-----血虚;

二是血的循环运行失常,或血行迟缓,

或血行加速,

或为血行逆乱,

或为血液妄行

1、血虚: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原因:①失血过多

②化生不足——饮食营养摄取不足

——脾胃虚弱

——气虚

——肾精亏虚

表现:多见全身或局部症状或体征,

血不载气致气虚——疲乏无力,气短心悸,自汗,脉无力。

血失于充盈——面色淡白,唇、舌、爪甲淡白无华

血失于润泽——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皮肤干燥,毛发枯槁,爪甲脆薄易裂

感官运动功能异常——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四肢曲伸不利

神志异常——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心神恍惚,注意力不集中

2、血瘀:血液运行迟缓,流行不畅的病理变化。

瘀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

原因:气滞

气虚

痰浊阻滞脉道

寒邪凝滞

邪热煎灼

外力扭挫

产后恶露不下,或不净

瘀血

表现:疼痛、肌肤甲错、唇舌青紫或有瘀斑、瘀点、血缕(蜘蛛痣——皮下某一局部,脉络色红或暗红,有中央一点向四周细缕伸出),另外还可出现肢体麻木,或局部组织肿胀。

3、血热: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

原因:①邪热入血(外感温热或外寒入里化热)②五志过极化火

表现:热象——身热以夜间为甚,面红目赤,舌色红绛,口渴,脉洪大

血行加速,热灼伤脉络——出血(热迫血行)如衄血、吐血,尿血,经量多,便血

热扰心神——心烦,失眠,严重发狂、谵语、甚至昏迷

4、血寒:血行迟缓或凝滞不通的一种病理变化。

原因:寒邪内侵或阳虚内寒

表现:肢体手足麻木冷痛,心腹冷痛,得温则减,女子月经不调。

5、出血:血液逸于脉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原因:火气上逆

热迫血行

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脉

气不摄血

瘀血

外伤

表现:部位、量、颜色。

(三)气血关系失调

气对血具有温煦、推动、化生、统摄作用。

血对于气具有濡养和承载作用。

故气血关系失调主要包括:

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

1、气滞血瘀:是由于气的运行不畅,致血液运行障碍进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原因:情志内伤,闪挫外伤

表现:与肝关系最为密切,因肝主疏泄而藏血,多见胸胁胀满痛,或见瘀斑、瘀点,或成徵积。

另外,气滞可致血瘀,而血瘀也可致气滞如心血瘀阻可致气滞。

2、气虚血瘀:气虚无力推动而致血瘀。

轻者只是血液运行迟缓,重者,气暴虚无力运血,致肢体失养可致瘫痪。治疗以重补气参以活血如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120克

3、气不摄血:由于气虚而不统血,致血逸脉外而致失血的各种病理状态。

原因:脾不统血或肝不藏血,或两者同见

表现:除出血外伴有面色不华,疲乏倦怠,脉无力,舌淡胖等气虚表现。

4、气随血脱:在大量失血时,气随血液而亡失,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状态。

原因:外伤失血,呕血或崩中,或产后大出血。

表现:冷汗淋漓——气脱亡阳,失于温煦

四肢厥冷——阳气虚衰,不温四末

头目眩晕——失于气血的濡养

脉见芤象或沉细而微——血脉失于气血的充盈和鼓动

5、气血两虚: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人体机能衰退的病理状态。

原因:先失血——气随血衰

先因气虚,血无气的化生——气血两虚

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形体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

四、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代谢失常:指全身某一环节的津液代谢发生异常,从而导致津液的生成、输布或排泄发生紊乱或障碍的病理过程。

(一)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指机体津液的数量亏少,使脏腑、形体、九窍等得不到充分的濡润、滋养和充盈,因而产生一系列的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原因:热盛伤津——外感热邪;五志过极化火;阴虚内热

津注液丢失过多——汗吐下严重,或严重烧伤

慢性疾病耗伤——肺痨

分布  质地 流动性  症状

  孔窍皮毛质地清稀 流动性大   目眶内陷小便短少或全无

肌肉血脉   所含主要为水  皮肤干燥鼻干咽干

  脏腑骨髓脑髓 质地稠厚  比津小 形瘦骨立大肉尽脱皮肤干燥

脊髓关节   大量精微物质毛发枯槁手足震颤

(除水外)

伤津和脱液的联系和区别:伤津不一定脱液,脱液必伤津

脱液的既丢水分,又失精微物质,由于丢水分,故存在伤津,而伤津只失水分,所以伤津一般没有脱液。

(二)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障碍

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在体内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在体内某一局部发生滞留,因而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之病理状态。

原因:肺失宣肃,脾失运化与转输,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而水停;三焦水道不利。

津液的排泄障碍: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成汗液或尿液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上下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原因:化汗障碍主要由于肺失宣发;化尿障碍主要是由于肾失气化和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失司。

总之津液的输布和排泄障碍主要与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失调及肝的疏泄失常有关。

临床表现:湿浊困阻、痰饮凝聚、水液贮留

1、湿浊困阻:——脾

因脾主运化水湿,故当脾运功能减退,津液久积则成湿浊常困遏于脾而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泻便溏,面黄肤肿。

2、痰饮凝聚:——脏腑功能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津液化为水湿——凝聚为痰饮

痰无处不到故见多种表现:痰阻于肺——咳喘痰

痰迷心窍——胸闷心悸,神昏癫狂

痰停于胃——恶心呕吐脘痞不舒

留于经络筋骨——瘰疬,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

上犯清窍——眩晕

凝结于咽喉——梅核气

饮随部位不同而病名不同:胸胁——悬饮

胸膈——支饮

皮肤——溢饮

肠胃——痰饮

3、水液贮留:肺脾肾功能失调

由三脏功能失调而气化不利,水不化气,而潴留于肌肤或体内发为水肿或腹水

如头面,眼睑,四肢,腹部等浮肿,或全身水肿,

(三)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

三者关系密切,任一失常都会影响另外两者。可形成水停气阻、气随液脱、津枯血燥及津亏血瘀

1、气津停贮:由于气虚或气滞,水津失布而停聚,或水液停于体内,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气停津阻---痰核、梅核气、小便不利、水肿、臌胀

由于脏腑功能失常,致津液停滞形成痰饮成为有形之邪阻滞气机,水停于不同部位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如停于肺可致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停于中焦,可致头昏困倦,脘胀恶心呕吐。

2、气随液脱

由于津液的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从而导致阳气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多由大汗吐下所致

3、津枯血燥:津液亏乏,甚则枯竭,从而导致血燥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津血同源于水谷精微故可至心烦,鼻咽干燥,口渴喜饮,肌肉消瘦,皮肤干燥甚或瘙痒,落屑,小便短少,舌红少津

4、津亏血瘀:指津液亏损,血液运行不畅的病理状态。

因高热、烧伤、吐泻、大汗等——津伤——血稠——血瘀。

5、血瘀津停:指血行瘀滞,致津液停贮,形成血水停滞或痰瘀互结的病理变化。

表现:妇女经闭浮肿、或水肿、臌胀、舌暗、脉涩-----水瘀互结

   癥瘕积聚、噎膈痛经、闭经、瘿病------痰瘀互结

  

第三节   内生五邪病机

内生五邪: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气血津液和脏腑等生理功能的异常而产生的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变化。

一、风气内动

(一)含义:即内风,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形成的以眩晕、肢麻、震颤、抽搐等风动之征为基本特征的病理变化。

  由于内风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故又称肝风内动简称肝风。

(二)病理变化

1热极生风(热盛风动):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其濡养所致,其病为实。临床以高热、神昏、抽搐、痉厥、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目睛上吊等为特征。

2.肝阳化风:多由于情志所伤,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久之则阳愈浮而阴愈亏,终至阴不敛阳,肝之阳气升动而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临床以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口眼㖞斜,或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逆而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为特征。

3.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其病为虚。临床以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甚或瘛疭,以及五心烦热,神倦形消等为特征。

4.血虚生风:多由于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则虚风内动。临床以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以及阴血亏虚之候为特征。

5.血燥生风:由于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濡,经脉气血失和,血燥化风。临床以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状。(多见于牛皮癣,皮肤瘙痒症)

6.痰瘀生风:多因嗜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或形体肥胖,气虚而多痰多湿,痰湿阻络,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致肝风内动,常发为偏枯卒中。

(三)外风与内风的鉴别见书257

二、寒从中生

(一)含义

1.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2.内寒多责之于心肺脾肾。与脾肾关系密切,尤以肾阳虚衰为主。

心主血脉,其性属火,肺为气之宗,心肺气虚,胸阳不展,宗气不行,脏腑失温,内寒渐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达于肌肉四肢,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能温煦全身脏腑组织。故脾肾阳气虚衰,则温煦失职,最易表现虚寒之象,而尤以肾阳虚衰为著。

(二)病理变化

主要两个方面:一是温煦失职,虚寒内生,呈现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阳热不足的表现;或因寒性凝滞,其性收引,使筋脉收缩,血行迟滞,而现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气不足,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水液不得温化,从而阴寒性病理产物的积聚或停滞。

临床特点:冷(畏寒、肢冷)

白(面、舌色白)

稀(分泌物和排泄物质地清稀,如痰液稀白,大便稀薄)

润(舌润、口不渴)

静(精神状态安静、喜卧)

脏的临床表现:

心阳虚――心胸憋闷或绞痛,面青唇紫

脾阳虚――便溏泄泻

肾阳虚――腰膝冷痛,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

(三)外寒与内寒的关系

外寒: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区别:内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外寒以寒为主,且多与风湿等邪相兼,或因寒邪伤阳而兼虚象,但仍以寒为主。

三、湿浊内生

(一)含义

由于肺、脾、肾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失调,导致津液输布、排泄障碍而水湿痰浊停聚的病理变化。

(二)病理变化

湿邪停滞经脉―――头重如裹、肢体重着、颈项强直、屈伸不利

湿泛上焦―――胸闷咳喘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腻或口甜,舌苔厚腻

湿滞下焦―――腹胀便溏、小便不利

水泛皮肤―――水肿

(三)外湿与内湿的关系

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冒雨涉水,居住湿地所致

内湿多由脾失健运,不能运化精微,以致水湿停聚―――脾虚生湿

外湿伤脾――而生内湿;内湿则脾虚――易感外湿

四、津伤化燥

(一)含义

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病因:久病伤阴耗液

汗吐下太过,或亡血失精

热病中热邪伤阴

湿邪化燥

内燥以肺、胃、肾、大肠为多见,为重,肾为最。

肺为燥金之脏,司全身气血津液的敷布,肺气虚弱,则水精不能四布而化燥。属虚。

大肠为燥金之腑,主津,肠胃燥热,灼伤津液,亦可致燥,属实。

肾总司一身气化,若肾气化失常,津液不布,也可导致内燥。

(二)病理变化

多见津液枯涸和阴虚内热之证,如肌肤干燥、起皮屑、甚则破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鼻干目涩、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

肺燥―――干咳无痰,甚则咯血

胃燥―――舌光红无苔、

肾燥―――形体消瘦、发脱、齿槁,甚则经闭、痿厥

肠燥―――兼见便秘

(三)外燥与内燥的关系

外燥有温凉之分,多伤肺。

内燥为一派阴伤津亏之候,以肺、胃、肾、大肠多见。

五、火热内生

(一)含义

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二)病理变化

虚: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壮热、面赤、口渴喜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狂燥、昏迷、舌红苔黄、脉洪数。

共性特征:热(发热、恶热喜冷)、赤(面赤、目赤、舌红)、稠(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痰涕等粘稠)、燥(口渴、咽干、便燥)、动(神情烦燥、脉数)

(三)外火与内火的关系

外火可引动内火,内火可招致外火。

第四节 脏腑病机(略)

第五节   疾病传变

传变:传,疾病沿一定趋向传移;变,病变在某种条件下发生变化。

指疾病在机体脏腑经络组织之间的传移和变化。

影响传变的原因很多:

正邪的盛衰

体质的强弱——从化:病性随着体质而转化

地理气候

生活状况:情志、饮食、劳逸、房事

总之传变包括病位传变、寒热传变、虚实传变

一、病位传变

主要分为由表入里和由里出表,这表明了疾病加重或向愈即病势的轻重。

(一)病邪出入

又称病势出入,指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正气与之进行抗争所出现的表邪入里,或里病出表的病理过程。

实际上取决于邪正的消长盛衰。

1、表邪入里:指外邪侵袭人体,首先停留于机体的肌肤卫表层次,而后则内传入里,影响脏腑功能的病理传变过程。

两种情况:

一种为外邪侵袭,正气虚抗邪无力  致表邪不解传变入里即正气渐损

邪气过盛  转化入里

失治误治

如风寒侵袭,邪正相争,出现表寒证,如失治误治或正气不足,可内传入里,影响肺胃功能,出现高热、口渴、喘咳、便秘

另一种为邪气过盛,暴伤正气,直中于里

如寒邪袭表,卫气不固,直接深入于里,伤及肠胃,致腹痛,腹泻。

由表入里多按皮毛——络脉——经脉——脏腑顺序

2、里病出表:指病邪原本在于脏腑经络等在里层次,而后由于正邪斗争,病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

里病出表是由于——正气强加之治疗护理得当,正气驱邪外出——顺

如伤寒三阴经病变转化为三阳经病变,温热病内热炽盛,烦躁,胸闷,咳逆,继而汗出而解。

但若正不敌邪,或失治误治,就会出现病邪继续内陷,难以外达——逆

伤寒病邪还可位于半表半里的少阳经阶段,因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横逆犯胃可出现——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状。

(二)病位传变的具体规律

病位:疾病发生的部位或场所。

病位传变:在病变的发展变化中,其病变部位发生相对转移的病理过程。

疾病主要是外感和内伤,外感主要以六经,卫气营血,三焦传变为主,内伤主要以脏腑传变为主。

1、经脉传变

人体通过经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阴经阳经传变:

经脉有阴经阳经的区别,病变可由阳经传入阴经,也可由阴经传出阳经,

在《内经》基础上发展的六经传变学说,就按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顺传,为病进,反之为病向愈。

(2)表里经脉传变:

即相为表里的脏腑有经脉相连,病理上可相互联系,如脾胃,心小肠。

(3)手足经脉传变:

疾病在手经和足经之间传变,如手阳明大肠经,热盛可影响足阳明胃经,热盛伤津。

这是由于手经与足经在循行中存在着交接关系所致。

注意:正虚邪盛,病位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反之,则由里出表,由阳出阴。

2、三焦与卫气营血传变

(1)三焦传变:指病变部位循上、中、下三焦通路而发生转移变化。

外感温热病或湿热病是以三焦传变为主要传变形式。

顺传:抗病力强感受阳邪由上焦——中焦——下焦  由上及下

多是外感温阳热之邪,自口鼻入,先是肺受邪,继传脾胃肝肾

抗病力强感受阴邪,则由中焦——上焦  由下及上

传入下焦  由上及下

如因饮食起居不慎感受寒湿之邪,先脾胃受之,经治或气化而由肺出,或下传及肾

逆传:抗病力差,邪重,则从肺——内陷心包

由下及上,表示病位由深出浅,病向愈,

由上及下,及逆传表示病位由浅入深,病加重。

(2)卫、气、营、血传变:在急性温热病中,病变部位的变化出入,发生于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之中的病理过程。

卫分——温病初起——肺卫

气分——中期——肺胃肠胆脾

营分——严重阶段——心与心包

血分——晚期——心肝肾

顺传——卫气营血顺序传,病情由轻向重,病位由浅入深,病恶化,反之向愈。

逆传——邪入卫分后,不经气分阶段,直接深入营或血分

逆传与顺传在营血分阶段的病变本质及临床脉证相同,只是渐进与暴发

在传变过程中,可能不只出现一个阶段的病变,可出现卫气同病,气血两燔,甚至卫气营血同病者。

3、脏腑传变

主要有形体脏腑表里相传和脏腑之间互传两类形式。

形体与脏腑内外相合,通过经络相连,故病邪可通过经络内传

脏腑虚损可通过经络气血的影响,累及其他脏腑。

(1)形脏内外传变:指外邪通过形体而内传相合之脏腑。

有两种情况:

一为外在形体受邪可沿经络内传脏腑,如脾阳不足者,在感受寒邪时,寒可内传,更伤脾阳,出现腹泻。腹痛。

一为按五行相合关系的传变,如外感风寒皮毛受邪,内传于肺,出现肺的咳嗽

(2)脏与脏传变:指病位传变发生于五脏之间。

按五行的生克制化传变:

乘侮传变:又称不间脏传变,指脏腑病变发生相克太过或反克关系的病位转移。

相乘关系 如肝病传脾 病情较重

相侮关系   如肝病犯肺病情较轻

母子传变:又称为间脏传,指脏腑病变发生在相生两脏之间的病位传移。

母病及子 如脾病及肺 病情较轻浅

子病犯母   如肺病及肾   病情较深重

《难经经释》“邪挟生气而来,则虽进而易退”,“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其势必甚”

(3)脏与腑传变:指病位传变发生于脏腑之间,或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

具体形式按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相传。如肺与大肠。但也有不按表里关系传者如寒凝肝脉可致小肠气滞出现寒疝。

(4)腑与腑传变:即是病变部位在六腑之间发生转移。

六者均与消化有关

二、寒热转化

正常情况下人体阴阳是相对平衡的,所以体温恒定,但当阴阳出现了偏盛或偏衰的变化,但出现了疾病,并表现出阴阳属性的不同,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或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并且在疾病过程中阴阳的消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病证也会出现性质的改变。或由寒化热,或由热化寒。

(一)由寒化热:是指疾病或病症的性质本来属寒,继而以转变成热性的病理过程。

如太阳表寒证,初起恶寒重发热轻,脉浮紧,继则出现阳明里热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脉数。

(二)由热转寒:是指疾病的性质本来属热,继而转为寒性的病理过程。

如肠内有燥热便血的病人,开始时可见便血鲜红,肛门灼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日久,损伤人的阳气,血色暗黑,脘腹隐痛,喜揉喜按,畏寒肢冷,便溏。

从化:又称类化,指病邪侵袭机体,能随人之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以及时间变化和治疗不当等各种条件变化而发生性质的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机体素质一致的病理变化。

寒热转化的一般规律:阳盛阴虚体质易热化,燥化;

阴盛阳虚体质易寒化,湿化;

受邪脏腑经络属阳者,多从阳化热、化燥;

受邪脏腑经络属阴者,多从阴化寒、化湿;

误治伤阳,则从寒化;

误治伤阴,则从热化。

从寒化热,阳长阴消,正气尚强,阴病出阳,为顺;

从热转寒,阴长阳消,正不胜邪,阳证转阴,为逆。

三、虚实转化

主要取决于邪正双方的力量对比,从而产生由实转虚和由虚转实

(1)由实转虚: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实性病理变化,继而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变的过程。亦称实证转虚、

机理:邪气过强,正不敌邪,正气不足,机能衰退。

如:食积损伤脾胃,使气血乏源,日久可致气血亏虚。

(2)因虚致实:指疾病或病证本来是以正气亏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虚性病理变化,但由于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以致全身气血津液不足或功能障碍,气化无力或失职,从而使水饮、痰浊、瘀血等实邪留滞于体内的病理过程。

如脾虚——痰饮中国卫生人才网内阻。

注意:因虚致实,非是正气来复,疾病向愈,而是在原来虚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实邪,病情更为复杂。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