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针灸学电子教材:绪言
    

针灸学-电子教材:绪言

针灸学:电子教材 绪言: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  灸  学(供中医学专业用)         主编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  灸  学(供中医学专业用)主编石学敏(天津中医学院)副主编 王玲玲(南京中医药大学)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王 华(湖北中医学院)杜元灏(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针  灸  学

 

(供中医学专业用)

        

 主编  石学敏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针  灸  学

 

(供中医学专业用)

 

 

主编  石学敏(天津中医学院)

副主编  王玲玲(南京中医药大学)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

杜元灏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 京

 

 

 

 

 

主编  石学敏(天津中医学院)

副主编  王玲玲(南京中医药大学)

  梁繁荣(成都中医药大学)

  (湖北中医学院)

杜元灏(天津中医药大学)

编委  高树中(山东中医药大学)

  方剑乔(浙江中医药大学)

  赵吉平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富春长春中医药大学)

  常小容湖南中医药大学)

  刘清国(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贵荣(上海中医药大学)

  李永峰陕西中医学院)

    甘肃中医学院)

 

 

 

 

 

 

 

 

 

 

 

 

 

 

编写说明

在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新世纪全国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第一版)的编写工作全面地开始了。新世纪的教材要突出精品意识,体现时代性,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教材认真汲取了《针灸学》第五、六版教材的精华,结合有关中医院校的教学经验,由天津中医学院等十二个院校集体撰写,供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五年制中医专业使用。

  全书分四篇。上篇针灸理论,主要论述经络的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腧穴的定位、主治和操作等;中篇针灸技法,主要论述了各种刺灸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下篇针灸应用,论述了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特定穴的运用,以及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附篇针灸文献选录了古代针灸歌赋、针灸学现代研究进展、子午流注针法和灵八法,供学生课外学习。

   本教材在前版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以下创新:对于针灸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进行了英语标注,以适应新世纪国际交流的需要;在上篇中增加了“经气”的概念,将腧穴的治疗作用改为“腧穴的主治特点”,并强调了经穴的分经、分部主治规律;在经络的循行方面,按照教学需要,首先以简要的语言对其循行、联系规律进行了论述,其后附《灵枢·经脉》原文加注解,以供学生自学;在腧穴中将印堂归入督脉,对于每个腧穴的主治,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对主治的病证进行了分类归纳。在中篇中,增加了刺法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将原“拔罐的方法”改为“罐的吸附方法”,避免了与拔罐法的临床运用中各种拔罐方法在概念上的混淆。在下篇中,取消了八纲脏腑经络证治,避免了与中医诊断学的内容重复;在针灸处方的概念上,提出了腧穴和刺灸法两大要素;在治疗各论中做了很大的调整,根据针灸临床的需要将头面躯体痛证单独列出一节;对于每一个疾病力求在病机和治疗上贯穿经络辨证的主线;“辨证”部分,均首先列出主症,然后根据兼见的症状而分证型;在“治疗”部分,按照针灸临床的实际,提出一个或两个(分虚、实证)总的主穴方,然后随证配穴,使学生容易把握规律性;在操作和方义上只对主穴进行了论述,为教师留有发挥的余地;另外,增加了慢性疲劳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等内容。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概念准确,强调知识点,避免发挥,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体现出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但由于水平所限,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订提高。

 

 

《针灸学》编写组

   20025

 

 

 

 

 

针灸学(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meridians andcollaterals)、腧穴(acupoint)及刺灸方法(method of needling andmoxibustion),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治疗。针灸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针灸学发展简史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如古籍记载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针道生焉”等,伏羲氏等都是远古时期传说中的代表人物。但是针刺疗法真正产生的时间应该是“砭石”((Bian stone or needle stone, an ancient acupuncture  instrument  made of stone) 应用以后一个漫长的时期,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砭石”是针具的雏形或前身,它是远古时代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人们在生活、劳动等实践中经验积累的产物,从无意中发现石块按压或刺破体表可以治病到对石块加工形成砭石而专用于治疗疾病,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精治的石针才会出现,将之作为专门的医疗工具并进一步发展其的用途才成为可能。最初的砭石极其粗糙,本是刺排脓放血的工具,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随着人类的发展,出现了骨针、陶针、竹针等,尤其是人类发明冶金术后,针具出现了大的发展,产生了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近代改进为不锈钢针。1968年在河北满城发掘的西汉刘胜墓内,有金制、银制医用针九根,制作颇为精细,显示了我国当时金属制针的高超技艺。

灸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一部位的病痛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逐渐认识到了灸疗的作用,通过长期的实践,从用各种树枝施灸到战国时代应用艾灸,形成了灸法。

在针法和灸法产生以后,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古代哲学思想及其它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针灸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大致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肇始时期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个人临床实践对针灸知识的初步认识,大约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医家有传说中的岐伯、伯高、少俞等和春秋时期的名医医缓、医和等。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的文献,即“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其中对十一经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及灸法进行了论述,这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系统认识的早期面貌。

(二)   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

主要从战国到秦汉,以《黄帝内经》成书为标志。《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主要内容,从总体上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治方法和原则,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体系。其中对经络的循行和病候、腧穴、针灸方法及适应症、禁忌症等,也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在这个时期,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阐明〈〈黄帝内经〉〉为要旨,其中关于奇经八脉和原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输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进一步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已佚的〈〈明堂孔穴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当时有许多著名的医学家都很重视针灸学,如战国时期的扁,令弟子子阳针“三阳五会”治疗虢太子的尸厥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东汉名医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记载了许多针灸处方,主张针药并用,辨证论治。精于外科的名医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

(三)针灸学术发展时期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在魏甘露间(公元256~260年),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录349个腧穴的名称、定位和刺灸法,并对各科病证的针灸治疗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继〈〈黄帝内经〉〉之后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两晋和南北朝时期,随着针灸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化,出现了许多临床医家和针灸专著。如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救卒中恶死方中”记载:“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成为应用人中穴抢救晕厥昏迷等危候的滥觞。葛洪之妻鲍氏以灸法治病而闻名于世。另外,名医秦承祖、陶弘景等,都对针法、灸法有所研究。隋唐时代,针灸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唐初时针灸已成为专门的学科,设“针师”、“灸师”等专业称号。隋至唐初的甄权、孙思邈,都是精通中医各科的大医学家,在针灸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甄权著有《针方》、《针经钞》和《明堂人形图》(均佚)。唐政府在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组织甄权等人对明堂图经进行了校订,足见当时对针灸学的重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广泛收集了前代针灸医家的经验和个人的体会,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把人体正面、侧面及背面的十二经脉用五种颜色标出,奇经八脉用绿色标明,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他还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另外,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对针灸理论进行了阐发;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可以看出两晋和唐朝时代,灸法的应用较为盛行。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唐代以后,五代、辽、宋、金、元时期,相继建立了更为完善的针灸机构和教育体系,设立针科、灸科,在课程上确立了《素问》、《黄帝八十一难经》和《针灸甲乙经》为必修科。北宋的针灸学家王惟一在经穴考订和针灸学教具方面作了开拓性的工作,他对354个明堂孔穴进行了重新考订,于公元1026年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雕印刻碑,由政府颁布;公元1027年,他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供针灸教学和考试使用;这有力地促进了针灸学向规范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为针灸人才的培养开辟了新径。同时,由于宋代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针灸学文献的积累和传播,针灸专著明显增多。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等,都是针灸临床经验总结的实用性专著;王氏十分重视实践,在其著作中收集了许多民间的临床经验,他善于灸术和运用压痛点诊断和治疗疾病。金代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注针法,提倡按时取穴法,对后世影响较大。马丹阳、窦汉卿都在临床腧穴应用方面有一定研究,如马丹阳善用“天星十二穴”,窦氏擅长应用“八脉交会穴”。元代的滑伯仁对经脉的循行及其相关的腧穴进行了考订,著《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为后世研究经络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外,我国少数民族对针灸学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如蒙古族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曾撰《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可惜已佚。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具体的表现在对前代针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对于没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纳而形成“奇穴”。代表性的医家和著作有陈会的《神应经》、徐风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昆的《针方六集》、汪机的《针灸问对》、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针灸大全〉〉对针刺手法进行了收集和评述;〈〈针灸问对〉〉则对针灸学术问题设立了80多条问答,是一部学术争鸣的著作。《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杨氏于公元1601年,在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编历代诸家针灸学术观点、实践经验,是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目前,该书有40余种版本,并被译成英、法、德、日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针灸学术的低谷时期

清代针灸学开始走向衰退,当时医者多重药轻针,尤其是清代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于公元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在这一阶段,针灸著作主要有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廖润鸿的《针灸集成》及李学川的《针灸逢源》,总体而言,创新较少。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西医学院校,排斥和歧视中医学;更有甚者国民党时期竟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的议案。然而,由于中医针灸疗法的经济、方便和具有良好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针灸依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以承淡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有识之士,创办针灸学社、学校,培养针灸人才,为保护和发扬针灸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五)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国家制定了发展中医的政策,中医针灸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院校、中医医院和研究机构,针灸学作为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针灸科是必设的科室。80年代初期,各中医院校先后建立了针灸系,使用了全国统一的针灸学教材,并逐渐开展了针灸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形成了针灸学教学、医疗、科研的完整体系。自1945年4月,延安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我国综合医院第一次开设针灸科以来,许多西医院都开设了针灸科,并且在部分西医院校里也开设了中医针灸课程。在部分省市还建立了针灸医院或分院。随着针灸事业的蓬勃发展,针灸教学、医疗和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50年代前期,主要是整理针灸学文献,观察www.med126.com针灸适应症,用现代学科的规律阐发针灸学的知识体系。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专题深入地研究古代针灸文献;比较广泛地进行针灸临床疗效总结,并开展了实验研究,观察针灸对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影响,揭示针灸的基本作用;开展了针刺麻醉。70年代以来,应用神经生理学、解剖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声、光、电、磁等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针灸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尤其对于针灸治病机理和镇痛原理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灸治疗病种也不断扩大,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300多种病证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其中100种左右的病证有较好或很好的疗效。不少学者对针刺手法也开展了研究。

二、 针灸学的对外交流

数千年来,针灸医学不仅对我国人民的医疗保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为世界各国人民解除病痛也有一定的贡献。大约在公元六世纪,针灸学被传到朝鲜、日本。梁武帝在公元541年曾派医师赴百济,朝鲜在新罗王朝时(公元693年)就设针博士,教授针生;公元562年我国以《针经》赠日本钦明天皇,同年吴人知聪携《明堂图》、《针灸甲乙经》到日本,公元702年日本颁布大宝律令,仿唐朝的医学教育制度,开始设针灸专业,至今日本还开设针灸学院。针灸也被传播到东南亚和印度大陆,6世纪敦煌人宋云曾将华佗治病方术介绍给印度北部的乌场国;14世纪针灸师邹庚到越南为诸侯治病。针灸传播到欧洲开始于16世纪,法国成为欧洲传播针灸学术的主要国家,近年来德国、美国、英国等都兴起了针灸热,许多国家和地区已把针灸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1979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为适应针灸医学的国际化发展要求,我国成立了多个针灸国际培训中心,为许多国家培养了针灸人才,目前在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针灸治病。尤其在日本、朝鲜、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国家成立了中医学院或针灸学术和研究机构。1997年11月,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Health, NIH)举行了针刺疗法听证会并明确指出,起源于中国的针刺疗法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疗效,作用确切而副作用极小,可以广泛应用,这对于针灸学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在学习时既要熟记基础知识,更应勤于实践,熟练掌握针灸操作技术,为临床工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中国是针灸医学的发祥地,我们只有在继承传统针灸学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应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针灸治病的机理,才能使针灸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才能保持针灸医学的国际领先地位。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