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针灸学 > 泸州医学院 > 正文:针灸学授课教案:第一节 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
    

针灸学-授课教案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第一节 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

针灸学:授课教案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七、足太阳膀胱经:教案首页第 次课授课时间: 年月 日 课程名称 针灸学 年级 专业、层次 授课教师 王鸿度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大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经络各论 膀胱经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教案首页

第  次课  授课时间: 年月 日

课程名称

针灸学

年级

专业、层次

授课教师

王鸿度

职称

教授

课型(大、小)

学时

3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三章 经络各论 膀胱经

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注明页数)

教材《针灸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石学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P.61-74。

目的与要求:

1.掌握本经重点腧穴定位、主治、刺灸法。
2.熟悉本经分布情况。
3.了解内经相关主治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及时间安排:

1.基本概念(10min)、经络循行分布(20min)
2.重点腧穴定位、主治、刺灸法(90min)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等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教授经络理论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对经络理论实际运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重点:1.重点腧穴定位、主治、刺灸法2.本经分布情况。
难点:1.内经相关主治

突破:引用古典医籍、现场示教及病例举例分析

教研室审阅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内容

教学手段

课堂设计和时间安排

 

七、足太阳膀胱经

1经脉循行

1.1内经循行

《灵枢·经脉》: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头皮针)

循肩膊2内,挟脊抵腰中1,入循膂,络肾,

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2内经主治原文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是为踝厥。

  是主筋所生病者,,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踹脚皆痛,小指不用。

  

膀胱主筋所生病

经脉分布部位等来理解: (委中:醒脑开窍针法中用于舒筋活络)

   1.所过部位

  筋肉分布最广,项、背、腰、尻及下肢(斜方肌、骶棘肌、臀大肌、股二头肌、腓肠肌)

   2.病症

  以筋病为主:“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踹如裂”

   3.腧穴:

  下肢部重要的委中、承山等穴对腰腿筋急病症有显著作用。

   4.阳气:

  足太阳又称巨阳,能“为诸阳主气”,“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生气通天论》)

3重点腧穴

头部腧穴

3.1睛明

[命名]:睛明者,诸阳气上行而达目。明者,五脏六腑之精华,乘阴跷之上冲而返光。如天气之晴朗,发生日光;地气之阴精,而化月光,日月如天地之双睛。人目有二,亦可谓日月。人之双目能明者,赖五脏六腑之精华返射,诸阳发光而能明,故名睛明。

(精华上射,双睛返光而明。 与心经目系有关,同时与膀胱经背俞穴众多,反映藏府之精气有关)

[定位]:目内眦外上方

[穴性]:5脉相交

  手足太阳 +  足阳明,阴、阳跷交穴

[主治]:

1.一切眼病

(近视、远视散光、色、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青光眼、早期 白内障、翼状胬肉、迎风流泪、眼球充血)

  参军个案、钟某个案(核灸)、

  泪出+至阴个案(根结典型应用)

2.急性腰痛

“越暴赤热诸穴”

3.2攒竹:面瘫(口眼歪斜、眼睑下垂)透刺鱼腰诸阳之气攒聚于眉头,如新竹之茂

眉冲:本经之气直冲向上至此

曲差:

五处:穴居第五

承光:目眩呕吐(前庭神经元炎、美尼尔氏征)高将及天、可承天光

3.3通天:鼻塞、头痛、三叉神经痛(通鼻窍、泄风热)足太阳脉气由此上交督脉之百会,百会居人身最高之处,有寓天之象,通天之意即指脉气由此通达天顶

关于攒竹穴与睛明穴区别:

睛明善治内眼病、攒竹治外眼病和头面疾患。

现代研究:

  针刺可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减慢心率。机理是刺激了眶上神经(鱼腰处发出)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释放出乙酰胆碱,减慢冲动的传导。同时迷走神经兴奋性提高,使心脏起搏点兴奋性降低。 

   (可以配合按压鱼腰)

头皮局解

皮肤—皮下筋膜--- 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

皮下筋膜:致密。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

帽状腱膜:致密结缔组织。厚而坚韧。通过皮下筋膜内的纤维束与皮下筋膜皮肤相连。前连额肌、后连枕肌。

膜下结缔组织:疏松。含导血管和头皮静脉,颅顶骨的板障静脉。

解剖头皮:

1.皮下筋膜

2.帽状腱膜

(临床报告:多针此层不易出血;易得针感)

3.腱膜下结

   缔组织

(标准行针多在此层进行。

 针感变化:紧张---空松----紧张)

背俞穴特点

答曰:

1.背俞穴为诊断和治疗的有效作用点。

   a.分布由上及下,与相关脏腑基本等位。

   b.俞募配穴。(肺俞+中府: “阴病行阳,阳病行阴” )

   c.旁1线与旁2线腧穴可相互轮换使用。(一线重于内脏本身病变,二线侧重于神志改变)

2.刺灸时需注意浅刺、斜刺?。

3.膀胱经为人身之藩篱,易与外邪相争于体表,阳经多实证。因循行范围平坦,故多可采取拔罐、推拿治疗。

定位基本穴

大杼:T1

肺俞:T3

膈俞:T7

肾俞:L2

大肠俞:L4

大杼

3.4风门

[定位]:旁一线,T2椎下

[命名]:风邪出入之门户

[主治]:外感风邪

  a.风热:咳粘稠黄痰、头身热痛、

  b.风寒:咳清稀白痰

3.5膈俞(四花穴)

膈俞(血会?)+胆俞

 [功用]:调血理肠----生血、止血

 [主治]:

1.血症:(贫血、慢性出血、白血病吐血便血)

2.皮肤病:湿疹神经性皮炎(瘙痒为主)青春痘----挑刺放血(风溪)

3.肠胃病:呃逆、呕吐、噎膈腹胀

3.6膏肓俞

[命名]:《左传·成公十年》医缓为晋侯诊病“膏之下、肓之上。(心下、膈上)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出自《华佗针灸经》

[定位]:旁2线,T4椎下(“膏之下、肓之上” )

[取穴]:拉开肩胛骨,于骨内缘摸取第4肋间隙,按取感应“自觉牵引胸肩中。”

膏肓俞及肺结核治疗

膏肓俞:

 1.“膏肓俞无所不治”,“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   《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2.“吾尝三十日,灸活一十三人,前后差者,数过二百”     

《骨蒸病灸方》唐·崔知愉悌

3.“若能用心方便,求得其穴而灸之,无疾不愈。信不虚也。”  

《灸膏肓俞穴法》  宋·庄绰

[作用]:治虚劳症为主。久病不愈而见虚弱、羸瘦时,最适宜灸本穴。可以扶阳固卫,宣利肺气,并调和全身气血,为治疗慢性疾病要穴。

《类经图翼》主治虚羸瘦损、五劳七伤诸病,以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百病无所不好。

《针灸资生经》 背疼(菱形肌劳损)乃作劳所致。技艺之人与子女刻苦者多有此患,色劳者亦患之--惟膏肓为要穴。

  久嗽最易灸膏肓穴,其次则宜灸肺俞等穴,各随症治之,若暴嗽(急性)则不必灸也。有贵人久患喘,夜卧不得而起,夏月亦衣夹背心,予知是膏肓病也,令灸膏肓而愈。

[主治]:

a.咳喘、肺结核(盗汗+?、吐血+ ?)

b.健忘、诸虚劳损、骨性关节炎 

[刺灸法]:艾灸、药物(附子饼)敷贴治疗哮喘(尤其是虚寒性最佳)结核

   “阴阳俱虚,火自当之” 

(《灵枢·官能》)

 

关于八髎穴的取穴方法

1.髂后上棘

2.骶角

3.骶后孔

1.髂后上棘:

瘦人令其弯腰在髂嵴后下可见明显的骨性突起,挺腰时则变为一圆形凹陷;女性和胖人多为两侧对称圆形凹陷。

2.骶角:

  骶管裂孔为臀裂上方,所形成的凹陷。两旁的小的骨性突起,即骶角,注意须向两侧移动,与骶正中嵴区别。

3.骶后孔:

  男性:于髂后上棘最突点与后方正中线连线的外1/3---内2/3交点即上髎穴。女性在连线中点稍外侧定上髎穴。骶角稍外上方定下髎穴,然后食指与小指分别置于以上两穴,中指、无名指等间距摆放,4指呈一自然弧线排列,4指指尖下即应对上、次、中、下髎穴。

坐骨神经痛循经选穴

共同主治:
坐骨神经痛、偏瘫、小儿麻痹

承扶

殷门

浮郄 

委阳

委中

坐骨神经循行

1.腘窝以上:

梨状肌下孔离开骨盆,居臀大肌深面。

   体表投影为: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连线中点到股骨内外侧髁间连线中点。

2.腘窝以下:

腘窝上角分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前者沿股二头肌外侧达腓骨小头下方,分为腓浅与腓深神经。

   (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密切相关。请回顾)

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区别  见课件

3.7委中

[定位]:股二头肌与半腱肌腱之间

[主治]:四总穴“腰背委中求”

&www.med126.com/yaoshi/nbsp;  1.坐骨神经痛、急慢性腰背扭伤

   2.中暑神昏鼻衄+曲泽

   3.自汗、盗汗

   4.小便异常(小便不利)

委中穴为何可以刺络放血治腰痛?

答:

1. 经脉气血多少:

   膀胱经多血少气,本经病多为血热实证。

2.穴位特性:

   委中穴为本经合穴、下合穴经气盛。

  故在其周围小静脉上微刺放血,对于急性的上部充血、内脏及腰背腹腔郁血,及炎性症引起的大痛、大吐泻有良效。

合阳

3.8承筋:小腿转筋(吐泻过度)

3.9承山:腰扭伤奇效(定位见后、操作)  

承山定位 跖屈位:

   神父案

3.10飞扬:近视

跗阳

3.11昆仑:剧烈头痛、难产

3.12仆参:

    跟骨骨刺(针刺、小针刀)

刘力红验方 “白术”煎水敷洗

3.13申脉:

[命名]:同阳跷脉,为阳跷所主也,擅长疗筋脉拘急,屈伸不利等病。

[主治]:

1.局部关节障碍。足踝内翻扭伤,中风后遗之足内翻。

2.阳跷司目之开阖。“癫痫”------八交穴

  

金门

京骨

束骨

通谷

3.13至阴:转胎(灸法)

下胎(针法)

4课堂复习

4.1特定穴总结

1.五输穴:   至阴1通谷2束3京骨,

   昆仑4委中5膀胱属。

2.原、络穴:京骨、飞扬

3.郄穴:   金门

4.俞、募穴: (膀胱俞、中极)

5.下合穴:委中

6.八会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穴:大杼、膈俞

7.八脉交会穴:申脉阳跷络亦通

 

多媒体教学

针灸模型、图片举例

课堂随堂点穴归经

分析

分析

举例

对比

解剖回顾

解剖分析

提问分析

定位分析

分析评述

分析定位及主治

对比古典医籍记载

分析解剖

对比经络循行及神经分布

病情分析

分析

现场示教

课堂复习

15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2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要求:

1.掌握本经重点腧穴定位、主治、刺灸法。
2.熟悉本经分布情况。
3.了解内经相关主治教学要点:

课后复习

经脉:1.循行(掌握)

  2.是动、所生病(熟悉)

腧穴:定位、取穴、针刺方法、主要治疗作用

   1.常用穴位

   2.特定穴

预习下次课内容:

1 下一条经脉循行、主治

2相关特定穴定位主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