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正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材: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材:第五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电子教材 第五章:第五章 适应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适应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前奏曲。每一个大学新生当他们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学习内容以及人际关系等的种种改变,使他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时间长短不一的适应的阶段,从不适应到适应,这些改变以一定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如何缩短适应期,如何克服适应阶段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是每一位大学新生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五章 适应与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性良好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适应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前奏曲。每一个大学新生当他们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时,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学习内容以及人际关系等的种种改变,使他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时间长短不一的适应的阶段,从不适应到适应,这些改变以一定的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如何缩短适应期,如何克服适应阶段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是每一位大学新生都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学会积极适应,维护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前提,希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每一位大学生能够学会积极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交往、适应身体变化,达到会生活、会学习、会交往、会做人,成为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第一节 适应与心理适应

一、适应与心理适应

适应是来源于生物学的一个名词,用来表示能增加有机体生存机会的那些身体和行为上的改变,心理学上用来表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1]。心理学研究中关于适应的概念很多。由于心理学研究具有从简单的感知觉、认知学习、行为习惯、人格到社会性等研究对象的复杂的层次性,因此,心理学领域对适应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三种不同的层次[2]

1、生理适应,即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指在有机体的机能和感知觉水平上,个体对声、光、味等刺激物的适应。在此层次上,适应至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长期性适应过程,指个体或群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生理机能或心理结构上产生改变,以适合于自身生存的环境的历程。二是即时性适应过程,指有机体感官随着刺激在时间上的延续,感受性水平发生变化的现象,如感官适应、个体学习等。

2、心理上的适应,通常指个体遭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来使人减轻压力、恢复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这是一种狭义的适应概念。

3、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包括为了生存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适应和努力改变环境以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适应,这是社会适应层次上的概念。

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适应这一心理现象具有以下性质和特点:(1)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适应现象伴随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没有环境的变化就无所谓适应或不适应;(2)适应的目的是达到或恢复主客体之间的平衡,因此,适应就是主体不断建立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3)适应是在主体自我意识作用下的自我调节过程中,其中同化和顺应是主要的自我调节方式。

心理适应性是心理健康的一条重要标准,是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一定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而获得平衡的心理能力[3],具有较高心理适应性的人应该对环境变化持有积极灵活的态度,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4]。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个体‘适应—发展—创造’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5]

所谓心理适应问题,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因不能根据身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调整而产生的身心困扰和行为障碍。张大均等认为适应性品质主要包括身心适应、学习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和挫折耐受力等五种成分。身心适应性指身体对环境、行为方式和心境的改变产生神经、心血管、消化等系统的保护性反应能力,而身体某一系统的适应又改变心境。学习适应性指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环境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而对自己的学习准备、学习方式和复习方式等做出调整。包括学习的准备计划、改进学习方法、归因倾向和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等。情绪适应性指情绪稳定而成熟。充满安全的情绪体验。人际适应性指与人和谐相处、积极合作的情况。挫折耐受力指学生面对挫折而采取的防御和自我调节方式[5]

二、应激理论与适应

所谓应激(stress)是个体面临或觉察(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是指机体对各种社会心理刺激的反应,包括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三个方面。现代应激理论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应激原(stressor)应答反应的综合表现,是机体在环境适应过程中实际上或认识上的要求,与适应或应付能力间不平衡所引起的心身紧张状态。应激反应结果可以是适应或者是适应不良。人在长期持续性应激或超常应激情况下表现出的适应不良的状态称之为应激效应(strain),这种效应常表现出不同的生理、心理或社会的功能障碍或紊乱。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

加拿大心理学家塞里(H.Selye)于1936年首次提出的应激概念是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是机体对环境做出的适应反应的一种非特异性全身适应综合征。拉泽鲁斯(Lazarus)1968年提出了心理应激的概念,认为心理应激是指人对外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产生应激状态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面临事件提出的新要求不一致,没有现成的办法可以参考,需要进入应激状态;二是已有经验不足以应付当前的境遇而使人产生无能为力的失助感和紧张感。

应激能引起一般适应综合症的发生。这种症状一般分三个阶段:1、警觉阶段。应激初期,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率上升,血糖和胃酸增加,机体处于适应性防御状态。2、阻抗阶段。有机体提高代谢水平,动员保护机制以抵消持续的情绪紧张。3、衰竭阶段。紧张持续,有机体的适应性贮存全部耗尽。这时机体补自身防御作用损害,导致适应性疾病。可见,对应激的控制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

应激状态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社会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有时应激引起身心紧张有利于个体全力解决紧急问题。同时,维持一定的紧张度,保持高度警觉,有助于认知功能的发挥,使人做出平时所不能做出的大胆判断和动作。但是,有时应激所造成的高度紧张又会阻碍认知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人们感知、注意产生局限,思维迟滞,正常处理事件的能力反而被大大地削弱。

(二)应激的心理反应

当个体觉察应激源的威胁后,就会通过心理和生理中介机制产生心理、生理反应,这种变化称为应激反应。适度的应激可活化机体的各种功能,有利于机体应对应激源。但较强或较为持久的应激对人体则是有害的。目前,对应激的研究有很多,归纳起来,应激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认识反应:轻度的应激状态有助于个体增强感知活力,活跃思维。但强烈的应激会对认知活动产生不良影响,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逻辑思维能力降低、对事物的判断和抉择发生困难、导致出现感觉过敏或歪曲、思维或语言迟钝或混乱、自知力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现象。

2、情绪反应:应激可导致焦虑、恐惧、愤怒和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而焦虑是心理应激下最常见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预期会出现不良后果的复杂的情绪状态,包含恐惧、担心。适度的焦虑可提高人的警觉水平,以适当的方式应对应激源,有利于个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但过度的焦虑能破坏个体的认知能力,使人难以做出符合理性的判断和决定。

3、行为反应:伴随应激的心理反应,个体在外显行为上也可能发生某些变化,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表现为“战”或“逃”两种类型。“战”主要表现为接近应激源,分析现实,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逃”则是远离应激源的防御行为。主要可表现为攻击或敌对,其心理基础是愤怒、怨恨。在某些应激刺激下,个体会以攻击方式做出反应。攻击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也可能是自己。通过攻击行为把能量释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

4、自我防御反应:是潜意识的,借助于自我心理防御机制,个体面对环境的挑战,对自己的应对效果做出新的解释,如否认、升华、转移、合理化、幽默等,以减轻应激所引起的紧张和内心痛苦。

在各种应激心理行为反应中,有些对人有利,如积极思考、遇事不惊等。也有些能妨碍和干扰人的生理活动,如焦虑不安,情绪低落,愤怒、激动等。

(三)应激与社会适应

现实生活中应激事件是普遍存在的和难以避免的。有些人遭遇应激事件会产生强烈的反应,甚至导致疾病,而另一些人在同样的应激环境中则适应良好。说明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方式和强度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一般认为,应激强度的大小与人的认知评价、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和应对能力等有关,因此,个体针对影响心理应激反应的这些因素对自我进行调整,就可缓解应激,降低应激强度,从而增强身心健康水平,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性。

1、认知评价与应激:认知评价指个体对应激事件所抱有的态度和信念。与个体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密切相关。对同一类应激源,可因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体验和观念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反应和生理反应。拉泽鲁斯(1966)首创威胁性评价的概念,认为事物引起应激是由于它威胁人的安宁。凡被知觉为有威胁的事件均可导致应激反应。

2、人格因素与应激:人格特征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决定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方式和强度。内向型性格的人在应激状态下多表现为冷静、沉默或压抑,而外向型性格的人则多表现为愤怒、痛苦或高兴。另外,人格体系中包含认知、行为控制等成分,也会对个体的应激反应产生影响。

3、社会支持与应激:社会支持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受到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支持或援助。当某人遭遇应激或不幸时,家庭、亲友、同事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可以有效地降低或缓解应激的强度。有研究指出,缺少或不能很好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个体,面对同样强度的应激刺激,心理和生理上的反应都相对较为明显。

4、应对能力与应激:恰当评估应激事件和自己的应对能力,并能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能较好地适应和应对应激源。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或对应激事件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而导致不能很好地应对应激事件者,则应激强度高。

过高或过低的应激强度与应激反应均会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性产生不良的影响。适度的应激反应可以帮助个体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心理上的平稳和行为上的适应,从而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三、适应方式与自我防御机制

每个人在面对诸多压力和生活改变时,都会有自己的一套适应生活的方法,其中有积极的、消极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心理学家给这些内心的适应方式起了一个个的名字,如投射、压抑、否定、升华等等,这些总称为人的自我防御机制。个体通过自我防御机制,来保护自我,缓和或消除不安和痛苦。这些心理防御和适应的方法,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在生活中应用并产生作用。是人们适应生活的一种潜意识的反应,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通过40年的观察研究发现了许多今天已被我们认识的机制,并医学全.在线认为自我防御机制的一个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它们可能是适应的过程[6]

(一)常见的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有很多,可给予不同的分类。如成熟性防御和不成熟性防御、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等等。现将几种常见的防御机制介绍如下:

1、否认:把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无意识地加以否定,当成是根本没有发生过,以躲避突然而来的痛苦。由于不承认似乎就不会痛苦。鸵鸟把它的头埋在沙子里就意味着无法接受的东西不存在,否认正是如此。这一过程可使一个人逐渐地接受现实而不致一下子承受不了坏消息或痛苦。是一种保护性质的、正常的防御。

2、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或其它事物,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3、退行:使用最幼稚的方式应付外界变化。如成人用儿童方式,儿童用婴儿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愿望。

4、幻想:即作白日梦。把自己与现实脱离并置身于幻想的境界,用以逃避现实或满足某种欲望。

5、反向:反常或过份的言行举止往往掩饰着潜意识中正好相反的欲望。如“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是指对内心的一种难以接受的观念或情感以相反的态度与行为表现出来。

6、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指无意识地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遇到尴尬之事自己给自己找个借口或台阶。合理化有两种表现:一是酸葡萄心理,即把得不到的东西说成是不好的;二是甜柠檬心理,即当得不到葡萄而只有柠檬时,就说柠檬是甜的。两者均是掩盖其错误或失败,以保持内心的安宁。如吃不到葡萄只好吃柠檬的狸说葡萄是酸的而柠檬是甜的。

7、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玩笑的方式来应对,以摆脱困境和苦恼或间接表达某种意图。它没有个人的不适及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它与诙谐、说笑话还不完全一样。幽默仍然允许一个人承担及集中注意于困窘的境遇上,而诙谐、打趣的话却引起分心或使从情感的问题上移开。

8、补偿:人体机能缺陷时具有生理补偿和心理补偿两种功能。据说拿破仑因生来身体矮小所以立志在军事上取得辉煌,苏格拉底、伏尔泰自惭奇丑而在思想上痛下功夫而大放光芒,这都是心理补偿的结果。

9、升华:是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和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加以改变,将自我的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以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表现出来。如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等。从文艺家的一些著名创作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均可见到升华机制的作用。

 10压抑:是指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情感或冲动抑制到无意识中去。它虽不能随意回忆,但可通过其他心理机制的作用以伪装的形式出现。如对痛苦体验或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遗忘就是压抑的表现。

11、利他:利他就是把你想要得到的东西给别人,从中获得快乐。这是一种反向形成的适应性产物,它使人按照与内心潜意识的欲望相反的方向前进。它能筛掉人们内心最冷酷无情的情感。它使个体通过帮助别人而体验到一种满足,通过关心别人从而使自己远离苦闷的心境。

12、预期:预期是一种过早的,但能减缓内心对未来不安的防御机制。它可以使人能预感到某件事即将发生从而减轻了焦虑和抑郁。通过预期机制能使个人对自己的人生及时作好安排。

  以上是人在遭遇挫折打击或意外不幸时从潜意识中迸发出来的应激反应,同时也是个体在无形中反射出来的自我保护方式以达到心理平衡,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一个心理正常而健康的人采取的是积极有效且恰到好处的心理防御方式,如升华、补偿,幽默等;而心理失常者则往往过度不当地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如幻想、否认、退行等。

(二)自我防御机制与适应

面临生活中的压力和突变怎样运用防御机制至关重要,一些比较好的防御机制都是由初期比较幼稚的机制如幻想等发展而来。为了缓和无法容忍的现实,每个人都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塑造一个新的世界,有的人重新塑造的世界能被人分享,符合情理;而有的人则通过幻想把不符合自己信念的那部分现实加以歪曲,以满足自己的要求[6]。同时,自我防御机制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个体的一种适应机制,成熟的适应机制能把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如失望等,转换成能与他人共享的美好事物,而一些不成熟的适应机制,像幻想和投射,却会给自己或别人带来危害。升华和利他都不是天生的,对人有益的适应机制是从哪而来的呢?有研究表明:这一方面可能来自于家庭的教养,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个体本身在内心接纳了一些对他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其次,适应的防御机制并不能靠有意识的学习获得,是周围人的反应(不仅仅是一些事件)塑造了我们的适应模式;此外,每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他的适应也起了一定作用。一个人适应顺利与否还要看所处环境、场合与时间,例如,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个比较保守,古板的环境里,他自我节制、压抑的一面可能会给他带来好处,如果生活在一个比较开放,竞争的环境下,选择自我节制及压抑自我则可能会导致失败。

适应机制的选择与心理健康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升华和利他是可以把石头变成金子的“点金术”,通过升华和利他可以把自己对于危机的情绪反应转变成既有利于他人而又使自己高兴的行为。投射是指一个人虽有某种内心感受,但却又不愿意承认它,于是把它指派到别人身上。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只会猜疑别人而不去猜疑自己的道理。通过投射,能使人否认那些令人痛苦的事件和感受,以便在短时间内回避苦难,从而代之以比较愉快的状态。这样的人,一旦处于困境,往往是他自己最后一个意识到。与之相反,采用升华与利他来适应问题的人在问题积聚的时候,会很早就在主观上注意到它们的影响,而不会等待它们自己在客观上表现出来。

20世纪50年代,精神病学家开始注重研究健康适应机制。他们发现,如果在某一事件发生前人们能体验到适度的焦虑,将有助于人们对这一事件产生良好适应。有研究发现,对未来产生焦虑感的人比情感稳定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那些比较成熟的人往往会用理智化机制,通过预期对未来危险的不自主担忧和机械地反复思考,以变得对人有利。

幽默是人类一种非常好的防御机制。通过嘲笑,幽默把那些会产生不良情绪的观念从意识注意中解脱出来,就像解除压抑那样,但又比较主动。在机智、逗趣和讽刺中,一切情感都可以得到转移或隐藏。幽默能帮助人度过困境,使你与别人的关系更为亲近。

压抑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对于外界改变得最少,而接受得最多。如果我们能有效地采取压抑的方法,就能及时调整我们的生活。从有关的研究发现,压抑和预期是与心理健康、温馨的人际关系、和成功的事业最有联系的防御机制。在适应不良的人身上,很难见到这些机制的踪影。

四、不同心理学流派对适应与成长的认识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对适应的认识

人本论的观点并不严格区分适应与成长,而更强调个人成长与自我实现,而不是单纯的生存适应,重视主观经验感受及自我抉择的潜能。人本主义认为:有机体的自我概念与其价值判断倾向间所造成的紧张,是不良适应的主要来源,当二者之间差距太大或不相符合,就阻碍了个人的成长与自我实现。按照人本论的观点,适应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能够自我实现的人,也是良好适应的人,不良适应的发生,并非个人没有天赋成长倾向,而是由于环境阻碍或自我防卫,致使不能自由发挥个人潜能,不能从事挑战性选择,以实现自我。

(二)社会学习论对适应的认识

此派学者特别注重对行为的研究,社会学习论者对适应与成长的看法,强调学习历程及个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影响,认为只要给予适当了解与辅导,许多不良适应的行为都可以改进。最佳的适应与成长,是个人能够获取到改进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最大技巧与能力,虽然环境变迁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而且永远如此,但人类是主动有机体,具有强大的学习潜能,特别是具有广泛的认知能力,所以环境的变迁恰好足以导致个体的成长。

(三)心理动力论对适应的认识

按照心理动力论的观点,所谓适应,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能有效管理其生活中的冲突力量,当个体受其潜意识欲望与动机所驱使,如何适当运用防御机制来应付冲突?以及当个体感受其潜意识的原始冲动与社会规范间冲突的紧张时,是否能有效控制而能适应其日常环境?如果对这些冲突力量都能够有效的加以管制,则个体的适应是可以保证的。一个“良好适应”的人,必须有坚强的自我,要能不断进取,促进个体的自主性。心理健康的适应与成长目标,在于获取最大的本能满足及最小的责罚与罪感,能够成功地处理生活中原始的冲突力量。

(四)认知论对适应的认识

认知论者认为,有心理困扰的人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这些非理性的想法导致个体出现自我挫败的行为模式。艾利斯认为适应良好的个体是思想合乎逻辑、理性、以及具有科学验证的精神,不会因不理性的想法而造成生活上的困扰。Beck也认为,不合理的思维会带来生活上的问题,心理健康的适应必须要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及合理的思维方式。培养正确认知,对行为适应非常重要。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大学新生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和家庭,步入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学习的内容发生变化,生活的方式发生变化,日常接触的社会群体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以一定方式影响着学生的心理,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行为上的不适应。在一次对大学新生的调查中发现: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把大学描绘成一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在高中埋首苦读。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在中学时站在山顶“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没有了,在高手如云的新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失落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心理。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进大学后,他们一时无所适从。有些学生感觉一下子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了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心中感到忧郁、焦虑和恐慌。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及其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家庭生活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感。综合以上因素,大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转换的适应

从一名中学生转变为一名大学生,每一位大学新生都面临着角色的转换,面临着对自我的重新定位。在这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如果自身的行为不能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以符合角色的要求;不能随着时间、环境的不同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就可能会出现角色的冲突,从而出现适应不良。例如,有一些同学入校后,首先感到难以适应的是在班级中地位的变化,因为能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往往是尖子生,并且习惯了“拔尖”的地位,而进入大学以后,各方面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势必使大部分同学失去原来的“拔尖”地位,而成为“一般”甚至“比较差”的成员。这种地位的变化越强烈,他们适应起来就越困难。很多同学在中学时期是学习尖子,可以说,很多人是带着“过去的辉煌”来到了大学,而进入大学后由于人才荟萃,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或消失,不再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多数同学要从优势角色向普通角色变化,面对新的角色,有的同学发觉自己不管是从学生干部职务还是从学习上都很难再现辉煌,于是便产生一种“挫折感”;有的新生由于往日目的自信和骄傲,此时便觉得自己落伍掉队,原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变成了自卑感和焦虑感。这一转变很可能引发大学生对自己角色定位的困惑,精神上会出现失落感,自卑、抑郁、退缩等心理问题常常就会发生。

从中学进入大学是人生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变化,步入大学校园,随着环境的改变,个人的角色也会随之改变,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我,及时地进行角色调整,为自己重新订一个恰当的位置和目标,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角色期待,而不是抱着原来的自我不放,这样才能完成角色适应,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

(二)生活、环境的适应

陌生的校园,陌生的脸孔,全新的语言环境,崭新的校园内外文化生活,怎样适应新的生活,新的环境,这是大学新生进入校园后首先就要面临的问题。 对大多数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入学前,对大学的生活,大学的环境都充满了渴望,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会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整,以减少理想与现实间的冲突,就很容易导致各种心理落差和心理失衡,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

家庭舒适的生活条件,父母的各种关爱,使许多学生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他们一旦离开了父母,便感到生活上失去了依靠,对于新同学来说,进入大学后,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每日悉心照料,他们首先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要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从一日三餐到个人的生活,一切都要由自己做主,这些,会使一部分同学感到手足无措;此外,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环境的改变等等,导致有的同学会抱怨食堂不可口的饭菜,抱怨集体生活的种种不便,抱怨同宿舍舍友的一些不良习惯;还有一些北方来的同学由于不适应南方炎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会有一些生理的不适,从而产生各种的心理困扰。这一系列生活习惯和环境的改变都可能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因而出现想家、思念亲人、怀念老同学等现象。并由此可能产生各种烦恼,出现焦虑、抑郁、敌对、低落的情绪,严重者会影响心理健康。曾有一位考到外地高校的男生,由于无法面对离开父母照顾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最后选择了退学,也不愿选择独立面对生活。

面对环境、生活的种种改变和不适应,学生除了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外,还应该积极寻求外部支持,获得家庭、朋友、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应学会让自己坚强的独立起来,培养自理能力,为自己造就良好的生活环境,科学条理的安排课余生活,保持身心愉快、健康、顺利地投入学习中去。

(三)人际关系的适应

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对大学生而言,也同样如此。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始终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人际关系不良,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烦恼、焦虑和不安,进而可能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有调查发现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这是大学新生最大的心理问题。

大学校园比起中学来说更接近于社会,由于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彼此之间的生活习惯、家庭背景、性格、语言都会有一定差别,因此,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交际关系。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大学,来自招生简章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的群体,由于地域与家庭的差异,他们原来各自的生活方式、性格、兴趣、思想观念、饮食习惯等多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在这个大家庭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这一切难免引起一部分心胸狭窄的学生不快。本来他们远离父母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发生其他冲突,这种孤独感就会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因为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使得他们害怕与他人沟通思想感情,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种人经常处于一种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他们在学生中不被理解而被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都有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习惯和观点。每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彼此交往之中会产生各种矛盾冲突或纠葛,要适应,就得容忍差异的存在。人无完人,既要能容忍自己的不足和差错,也要能容忍他人的不足和差错。尊重他人,诚恳和谦虚待人,求同存异,随时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反应,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才能与他人建立起友好的、协调的人际关系。

(四)学习的适应

上大学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有60%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的问题。刚从中学毕业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在大学都要经历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适应期,有的同学很快就能适应,但有的同学则适应得很慢。作为大学新生必须有意识地尽快从心理上主动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才可望打下成才的坚实基础。大学的学习比中学更复杂更高深,同时也更为自觉、独立。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不同于以往,大学里很少有人监督你,主动指导你,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上大学后“动机落差”,比如高中阶段唯一目标是考上大学,一旦目标实现了,上大学后就开始松懈自己,没有树立起进步的好目标。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产生学习动力不足,从而影响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学习,有助于适应新的大学学习任务和环境。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首先要学会自主学习。这就需要学习具有主动性。自己做时间的主人,有计划地进行学习,能充分利用自习的时间;要善于选择参考书或文献资料,有选择地学习,而不是盲目学习;此外还要多渠道学习。除在课堂上学习外,能够利用图书馆、资料室的图书资料进行自学,还能够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讲座或课外兴趣小组的学习研究,并能够主动拜访老师或同学,争取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指导和帮助。另外,要学会探索性学习,要积极参与实践,通过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和能力。

学习的目的与动机如果是正确的,学习的毅力就会大大加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因此,大学生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目的对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五)其它方面

大学校园里人才济济,这使得大学生在文艺、体育以及知识面、交往能力、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更加突出,势必会引起攀比、嫉妒、自卑等心理。特别是大学生中的贫困生,会由于家庭贫寒造成的生活困难以及与富裕同学相比差距很大,而使他们经常体验到由于经济上的相对贫困而导致的自卑和心理失衡,甚至出现某种程度的心理困扰,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调适,就会使其消极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被泛化到生活的其它方面,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在经济基础、风度仪表、人格魅力等方面处处不如别人,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这种心态的长期影响下,就会形成消极、冷漠、孤僻、退缩等心理和行为特征。

二、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分析

适应不良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来说,陌生的校园、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等一系列的改变都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同时,由于大学生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特别是高年级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面临着更多复杂的压力,他们的自尊心、欲望、情感极易受到伤害,因此,分析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导致大学生适应不良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系统的认知,是关于自我、自我与他人和社会关系的一种认知。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都是不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前者表现为自我为中心、惟我独尊;后者则表现为唯唯诺诺、随波逐流。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自知与自爱。某大学调查发现有21%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学生看到班上有些多才多艺、能力较强的同学,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己。在大学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自我意识还不够稳定,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而且他们对于周围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的情绪波动和应激反应,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是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常见原因。自卑与自信是人性格中的两面,相互排斥却又相互依赖,就好像一个铜板的两面。每个人身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或缺点,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信与自卑的感觉。一个人如果过于自信,以至只有自信而没有自卑,那就会变得自大,就会忘乎所以,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从而影响了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孤立了自己,导致人际关系不良;而一个人如果过于自卑,以至于只有自卑而没有自信,就会缩手缩脚,一事无成。通常自卑的人总认为自己样样不如人,因而陷入自责,不安,懊悔之中,导致不良适应。所以,当一个人在与人比较中获得自信时,他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感到自卑时,他也要学会自己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自信与自卑是一个人自我感觉的天平,只有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才能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

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心理健康时指出,要能够悦纳自我、悦纳他人,接受自然。并指出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并且容忍并认可它们。因此,如果不能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不能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就容易出现心理的不平衡,出现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甚至会造成某些心理障碍。

(二)认知偏差问题

认知是指我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或观点。一个人是否有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直接关系他的心理状况。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认为,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的心理问题,都来自于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绝对化。即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一切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常用一两件事情来对自身及他人进行不合理评价。三是糟糕透顶。即认为某一事情发生了,必将会非常可怕,后果极其严重。其实,事情并非像自己所认识的那样,往往并不是事情本身可怕,而是我们把它想得很可怕。

美国心理学家贝克(Beck)指出,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个体对待事物的态度常常左右着个体的行为,消极的态度必然导致消极的行为。有两个学生,考试时都得了80分。一个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因为他认为自己顺利通过了这门考试,成绩良好;而另一学生则感到失望痛苦,因为他认为80分未达到优秀水平,对他来说,达不到优秀就意味着失败,由此而情绪低落,责备自己,学习无心思。因此,对现实的消极的观点或片面的看待事物,主观臆想,以偏概全,主观武断等都影响着个体的适应,认知上的偏差会使我们的适应能力大大降低,阻碍自我潜能的发挥,所以,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当我们由于不适应而出现情绪困扰时,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是否出现了偏差。

(三)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适应的好坏与人格心理特征有着密切关系,下列人格心理特征常常导致适应不良。

1、依赖心理

在儿童时期,父母对子女的过度保护可以促成过分依赖的人格特征,过分依赖的人缺乏主见,决策困难,总是希望或依靠别人来做决定;缺少独立性.自主性,常附和别人,压抑自己,过分寻求别人的赞同支持,过度依赖别人的照顾,不能独立面对生活。有一位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对他的关照无微不至,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当考上大学,与父母分离,来到新的环境时,他表现出严重的焦虑不安,生活上不能很好自己照顾自己,需要决策时不知所措,自卑,这一系列的问题便是由于个性过于依赖所致,从而导致一系列的适应不良。

2、偏执与嫉妒心理

三国时代,有一名将周渝,才智过人,但嫉妒心极重,容不下与他才智相当的诸葛亮,欲除之而后快,费尽心机,想尽办法,不料却“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长叹“既生渝,何生亮”,“金疮摒裂”而亡。嫉妒的人心胸狭窄,不能容忍旁人超过自己,对比自己强或优秀的人,心怀醋意,讽刺,挖苦,甚至造谣,中伤,打击,将时间精力和才智浪费在与人计较,攻击或伤害他人的无益行动中,其结果是既损人又害己。有嫉妒心未必是坏事,嫉妒心人皆有之,但不能过,过之害人害己。若将嫉妒心升华为竞争心,将其引导到正常竞争之中,则成为动力。

有一个学生,入学一年中换了三个班级,每次都是觉得在原班级待不下去。问题就在于他无法与人和睦相处,从他的眼光看,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嫉妒他,压制他,实则是他本人的偏执心理作怪。这样的人敏感多疑,不信任人且个性固执。自认为自尊心很强,期望别人都尊重他,重视他,未给以特殊待遇便感到受了委屈,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可以被认为是针对他的,与他过不去;固执己见,很难接受不同意见,只看对他不利的一面,忽视了好的一面。一旦形成对某人不好的看法便不再改变,结果时常与人相争,容易与人为敌,总是感到他人对不起自己,有意为难他。故总与人矛盾不断,难以适应现实生活。

3、追求完美

人们都追求真善美,这是人类的共性,但有人具有过于追求完美的特征,不能容忍缺点或失败,对自己持过高的要求,作为学生,考试门门要优秀;与人相处,希望大家都对他有好印象。对自己的缺点过分夸大,考试若有成绩未达到期望水平便认为是失败;若有人对自己印象不好,便认为自己全都不行;过高的标准并不总是能实现,一旦遇到挫折,达不到期望目标,便认为是自己的过错,是自己无能。担心失败,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过于追求完美的个性,会使自己 “活得很累”,从而影响了正常能力的发挥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4、过于冲动

遇事沉不住气,易发脾气,做出过激反应,与人争吵甚至大动干戈。这种遇事冲动的个性对适应非常不利,一是破坏了心理的平衡,使人失去理智;二是破坏了与人的关系,影响了感情;三是冲动性可以导致行为失控,产生许多难以意料的后果。

(四)神经系统特性

有研究表明心理适应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增强。另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大学新生在入校后作心理适应能力测试,其水平相当的学生,在经过同样环境和条件的大学三年学习后,再测试,结果发现,有些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有些学生虽然较他本人来说有所发展,但较其他学生而言其发展相对缓慢。马莹[7]对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与否更多地还受气质的影响,即受神经系统特性的影响,心理适应能力与神经系统特性呈显著正相关,当神经系统特性的兴奋强度、抑制强度、神经过程灵活性高时,根据巴甫洛夫的神经类型学说,该个体进行长久的心理适应能力相对也高。反之,神经系统特性弱,则心理适应能力也较低。

在神经系统特性方面男性的兴奋强度高于女性,理科大学生的抑制强度高于文科大学生。这说明男性大学生可能在进行长期紧张活动及应付困难的持久性方面比女大学生高;理科大学生可能在重新控制的能力、抑制一定活动的能力方面比文科大学生高。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心理适应能力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是指个体自我观念与经验之间存在差距,而引起的内心紧张与纷扰。因此,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受个体自我概念对经验的期望是否合理有关。当自我概念是理性评价时,会促进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反之,会抑制心理能力的发展。同时心理适应能力还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否灵活、变通有关,当个体的认知呈灵活变通时,心理适应能力相应发展,当思维是刻板、僵化时,则阻碍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

因此,充分了解大学生气质特性,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生理特性,发扬气质特性中的优势,克服并改变气质特性中的劣势,转变认知观念、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有助于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人生观和价值观

青年学生生活适应与发展是受一定的价值观念支配的,科学的价值观和价值参照标准,使得青年学生在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面前,可以运用现代价值观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从而适应生活,驾驭生活。价值观选择困难是青年学生生活适应和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社会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奉行以“群体为本”的道德价值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个体的行为总是更多地迎合集体的利益和要求,人们更多的是采取压抑、节制等方式去消极地适应社会和群体;而当代学生面临的人生观、价值观选择是复杂和多样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为各种思潮的产生、传播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也迅速产生、传播。如有人奉行以“个体为本”的道德价值观,其行为总是从个人利益出发,忽视群体与社会的利益,在这种价值观的取向下,其适应与发展的方式是迵异与前者的。每个学生在面对诸多压力和生活改变时,不管他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遵循自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摸索一套自我的适应生活的方法和机制,但是,由于目前多元化价值观念并存的局面,造成了当代青年学生选择价值观念的困难,同时,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导致人们在心理上产生混乱与失衡,并每每采取逃避、压抑、投射等消极的方法来应对现实,最终导致个人与现实脱节,不能适应生活。

第三节  挫折与应对

一、什么是挫折

(一)挫折的定义

挫折,辞海释义为“失利、挫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挫折是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行为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体验。

挫折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挫折情境。指造成需要不能获得满足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等情境因素。二是挫折反应,即当需要不能被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反应。这属于主观体验。三是挫折认知,即对挫折情境的认识和评价。这是主观反映。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者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典型的心理挫折。但如果主体认知不当,即使缺少挫折情境,只要有挫折认知挫折反应这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因而,挫折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

(二)挫折的分类

从挫折的内容的角度看,可将挫折分为学习性挫折、交往性挫折、志趣性挫折、自尊性挫折和情境性挫折。学习性挫折指由于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障碍而引起的挫折。交往性挫折指由于个体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或学校及其他群体人员交往时遇到的障碍而引起的挫折。志趣性挫折指由于个体在兴趣、志向和愿望等方面所遇到的障碍而引起的挫折。自尊性挫折指由于个体在自我尊重方面的需要没有得到相应满足而引起的种种挫折。情境性挫折指特定的时空限制所造成的挫折。

从挫折的持续性角度看,可将挫折划分为短暂挫折和持续挫折。短暂挫折指持续时间较短、暂时性的挫折,这种挫折对人的身心影响不大,产生的情绪变化容易调整。持续挫折是一种长期持续不断的挫折状态,这种持续的紧张感与挫折感,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甚至可能导致人格障碍

从挫折产生原因的角度看,可将挫折划分为需要挫折、目标挫折、行为挫折、丧失挫折。需要挫折是指因外界阻碍使需要无法获得满足的情绪状态。行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一定的动机支配下产生行为意向,但因各种条件的影响,行为无法付诸实施时的情绪状态。目标挫折是指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由于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达到目地情绪状态。丧失挫折是指个体自认为本来就应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在一定条件下丧失了,由此而感受到的情绪状态。

(三)挫折的原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产生和变化的发展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内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是变化的根据,要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受挫的发展过程,必须把握其发展的内因和外因。

1、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指个体因素以外的自然、社会、学校这些外部环境给人带来的阻碍与限制,致使个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挫折。其中包括:

自然因素。如学习环境恶劣,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等,这只是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一小部分原因。

社会因素。人的行为要受到政治、经济、法律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如大学生所读专业使他没法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等等,都可以使大学生产生挫折感。

家庭因素。人一生下来,不可能自己选择出生条件,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以及家庭,家庭环境是人产生挫折感的第一温床。家长的过分溺爱、家庭经济困难、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家庭遭遇不幸是当代大学生产生挫折感的部分原因。

学校因素。我国大中小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实行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比如重视智力训练,而不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分强调理想教育而忽视现实教育。这使得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就出现不适应感和心理的失落感。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平衡。大学生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并不是同步的,在生理上,他们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仍带有许多少年时期的痕迹,如幼稚、脆弱、依附性强等。加之,他们的社会阅历太浅,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幼稚脆弱的心理难以调适,“挫折心理”障碍也会随之而来。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其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性心理有所发展,由此而出现了性的困扰。“失恋”和“单相思”常使某些大学生神魂颠倒,在情感上难以自拔,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精神崩溃。

2、挫折产生的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是指由于个体生理、心理以及知识、能力等因素的阻碍和限制,使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挫折感。

自我形象评价偏差。指个体因生理素质、体力、外貌以及某些生理缺陷所带来的自卑、抱怨等情绪,导致活动的失败,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美国《当代心理学》杂志近年公布了一项关于身体形象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在过去的20年,人们对自己的身体觉得不满意和程度在不断增长,1972年,25%的妇女和15%的男子表示他们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到了1996年,这一数字比例分别增加到56%和43%。据调查,对自己的容貌、身材等方面不满意的大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身体形象评价偏差有时候也导致大学生产生挫折感。

动机冲突。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个体常常会因一个或几个目标而同时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使得这些并存的动机不可能同时实现、做到双赢或多赢,而必须做出取舍,于是动机冲突便产生了。如果这种矛盾持续强度大、时间长、就可能引起挫折感。

自我评估与抱负水平过高,而又缺乏相应的行之有效的行为。一个人自我评估和抱负水平过高,就容易产生一些按自己目前条件与实际能力根本无法实现的需要与动机,因而即使再努力,需要也很难得到满足,于是挫折感便产生了。这种挫折感的存在,往往使自我评估过高者怨天尤人,一味埋怨别人或客观条件,而不从自身方面去找原因。

生活观念和态度问题。有些挫折感的产生,可能与客观环境关系不大,也就是说,一些个体无论是在何处,他们都对生活充满挫折感,或稍遇不顺即产生挫折感。这是由个体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所导致的结果。

个性心理品质不良。虽说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这些品质会对挫折的认知和应对产生不同的影响。性格孤僻压抑,过于内向、自谦、被动、冲动、固执、多疑、感情脆弱等个性心理品质,虽然它们本身并不直接产生挫折,但却是加重挫折感和臆造挫折的温床。有些大学生稍遇挫折就对生活丧失信心,甚至自杀,往往与上述这些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挫折的反应及作用

挫折时,受挫者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心理生理反应。挫折反应常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1、积极的挫折反应。就是当感受到挫折时,泰然应对,不气馁,不慌乱,理性地总结教训,从主观、客观和环境等多方面冷静地思考遭受挫折的原因,从而找出战胜挫折的有效办法。

事实证明,人们成就事业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战胜挫折的过程,由挫折产生的积极反映会对大学生应对挫折有积极有益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挫折能使大学生增强容忍力,挫折还能磨砺大学生的意志等等。

2、消极的挫折反应有两类,一是内郁的压抑形式,如冷漠、焦虑;二是外泄的形式,最常见的外泄形式有四种:攻击,如自责、自骂、捶胸顿足,打自己的耳光,或者把自己的受挫归因于他人,从而迁怒于人,对其进行攻击;退化,受挫后出现返童行为,如像小孩子一样哭闹打滚;固执,明知挫折不可避免,或明知继续行动下去,必然遭受更大更多的挫折,却偏按原来动机继续行动;气馁,对挫折无能为力而自我泄气,放弃努力,破罐子破摔。

挫折的消极反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等等。

二、如何应对挫折

(一)冷静面对、客观评估

遭遇到挫折以后,应当客观而冷静的分析评估。

首先是挫折原因的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挫折的?是环境方面的因素,还是个人方面的因素?是基于某种客观的障碍,还是源于主观的态度或观念?了解了挫折的原因,就可以谋求补救,可以避免重蹈覆辙,也可降低情绪方面的反应。

二是对于挫折后果的分析。它究竟将对自己产生多少影响?会造成何种损失?多么大的损失?这一层分析颇为重要,因为有些挫折骤然看去,似乎很严重,好像会引起重大的损失,而事实上却未必如是。如果能客观评估挫折的后果和影响,心理上的负担将大为减轻,降低消极的挫折反应及其对心理的不良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对人们失败和挫折的归因方式进行了研究。认为一般情况下,挫折与失败感由客观因素(包括任务难度和机遇)和主观因素(人的能力与努力)造成。人们的归因方式对挫折与失败感和以后的活动有很大影响: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因而抱怨自己,过多地责备自己;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敌意,而不努力去克服困难和改变失败的处境。两种习惯性归因,不可能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无助于战胜挫折。

所以,大学生受挫折以后,应当冷静、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出造成挫折的真实原因,对挫折做出客观、准确、符合实际的归因,从而有效战胜挫折。

(二)积极应对、寻求补偿的途径

挫折和失败固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遭受了挫折之后,要积极应对、谋求补救。

1、修订自己的目标。在很多遭受到挫折的事件里,目标订得不甚适当是颇为普遍的原因,而且常常是订得太高的缘故。目标订的高,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潜能,为目标实现不断努力,但是常常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产生挫折感。

2、增进本身对于工作情境的了解。对工作情境的了解愈清晰,所遭遇的困难自将愈少。再者,明确了当时的情境,对所发生的事件将有更深入的体察,能有更合理的解释;这样可减少情绪性的反应,而能心平气和地去处理它,使问题获得解决。

3、制订有效的对应措施。在遭受到挫折之后,是否就当放弃原来工作的目标呢?这是该慎重考虑的问题。如果在经过分析以后,觉得自己所订定的目标是合理的,必要的,自然不应放弃。但是我们要寻求一个有效的途径,来应付面临的困难。这里强调“有效”这两个字,就是要针对着所遇到的障碍,去研究克服的途径。象前面所提到的攻击反应和防卫性行为,都不是“有效”的措施,因为那样行为都将无补于事,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4、尝试其他可能成功的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走向成功的路有很多条。“成功”对各个人的意义是不完全一致的。当一个人遭遇了挫折时,并不就表示他全盘失败,或是所有的路都走不通;而常只是在方法、路径、或目标上有了问题而已。所以不应立刻就放弃努力,而宜在通盘检讨之后,寻求补偿之道。所谓补偿,就是利用自己的长处,去补救或掩盖自己的短处。古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常都不是各方面均衡发展,而是有某些方面优越,有另一些方面比较短拙的;各人应设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避免在本身弱的一方面去与人争短长。

5、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生活的挫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但每个人对挫折的态度和应付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别,有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退缩,幻想奇迹发生,等待,结果是被淘汰,要适应生活就得积极想办法,改变现状。

(三)建立“失败”的正确观念

“失败”大家都不喜欢。但是我们平日生活中,这两个字用得太多了一点。没有成功或没有达到目的,就算失败了。这种将事情简单划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种相对的状况,并不能符合事实。很多工作,常需要多次的尝试努力,才能有机会获得成功。每一次的失败,能促使吸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调整再次努力后,会更进一步地接近成功。过去有两种治疗梅毒的药,分别叫做“606” 和“914”,用数目来命名,但这两个数目,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是代表它们在成功之前所经过的实验次数。从开始到完成的几百次实验中,你能说那一次是失败吗?严格地说,都没有失败,每一次都有一点点成就,都对最终的成功有其贡献,没有一次是浪费的。一次“失败”激发一次尝试。

世界上很少十全十美的场面。任何事情,只要我们确实尽了最大的努力,就不必过分计较其成功或失败,因为还有许多因素,不是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的。我们更应该看重过程,因为从这些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我国一向不赞成“以成败论英雄”,就是这个缘故。挫折经验,人人有之,不必也不应当让自己永远背负着罪恶的重担。我们要利用失败的经验去发现新的途径,而不应该被它打垮。

第四节 合理调适,积极适应

一、学会积极适应

  某地区有一条河,两岸都有鹿群活动,但人们发现,北岸的鹿强壮,并且奔跑及生殖能力都很强,而南岸的鹿则远远比不上。同一个品种,差别为何如此大呢?后来,经过人们考察分析才得知,原来河北岸有狼而南岸没有。

  没有鹿希望与狼共处,而客观的事实却是狼的存在保证了鹿的强壮,正是环境中的危险因素焕发了它们的斗志。

  也许你正在抱怨环境如何不好,也许你正面临危机而焦虑不安,看了这则故事是不是有所启发?心理应激理论认为,危机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打破原有的定式或习惯,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你积极去适应,就会增强抗挫折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适应也有多种方式,消极的适应是一种不健康的适应,它以牺牲发展为代价,逆来顺受,“打掉牙往肚里咽”,久而久之,会导致精神疾病。而积极的适应是一种健康的适应,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改变自己,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革;二是不断地抗争和选择,以积极的态度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从一个目标走向另一个目标。没有人愿意自找倒霉,但危机一旦降临,躲是躲不过的,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去积极适应。

  危机意识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把一只活蹦乱跳的青丢进沸水里,这只青蛙在千钧一发之际突然蹦出了水面,死里逃生了。半小时以后,又把这只逃跑的青蛙放进盛冷水的锅里,然后慢慢加热,青蛙开始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温水,等到水温使它忍受不住时,它欲跳无力,终于葬身于热水之中。或许你正在可怜这只不幸的青蛙,但你有没有意识到,也许它就是我们生活中某些现象的再现。越是在“悠闲”的环境中,越要有危机意识。

  转换视角,我们对于自己最大的才能总不能认识,只有生命中的大变故或大危难的磨练,才能把它催唤出来。对于生活的磨练,有人认为是不幸,有人则把它看作是发展的机会。曾有记者采访球王贝利,问他的儿子将来是否会跟他一样有名,他说:“不可能,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穷人,而他的父亲不是。”

  主动出击我们的一生,都可能在与各种挫折作斗争,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的事情,你无路可退,只有勇往直前。不要让生活去挑战你,你要去挑战生活。会骑自行车吗?你肯定知道,骑得快,车子反而稳,骑慢了就会晃,停下来,车子就会倒。积极适应也是如此,以积极的态度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还有什么风浪过不来呢?

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从适应的观点看,个人适应环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个人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二是坚持自己的主张去改变环境。也就是说改造环境与改变个人是帮助个人获得良好适应的途径。所谓改造环境就是指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更有利于个人的适应和发展;所谓改变个人就是指个体面对新的生存环境,在心理上、行动上调整自己,学会适应。就个人而言,每个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的,而只能依靠调整自己、支配、控制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社会。

(一)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现代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变化迅速的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在所难免。对挫折的不良反应,常常是导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了对挫折的耐受能力,就可以应付各种挫折环境,及时疏导消极情绪,减轻和排除精神压力,防止心理失调。挫折承受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够选择理智的反应方式,掌握情绪的调节方法。

(二)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

人的心理适应主要是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处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人际关系的冲突是现代人心理适应中最常见的问题。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心理保健的功能,给人以支持的力量,同时满足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学习人际交往的技能,以诚待人,乐于助人,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人格是一个人总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素质的综合体现。人格健全的人,能够适应变革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现代化的要求,乐于接受新事物,了解自己、悦纳自己,面对现实,直面人生,开放经验,目标适当,自信自强,敢于超越自我,努力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人格的完善没有止境,认识自我是前提。在现有人格基础上不断优化,扬长避短,可以使人格更趋健康。

(四)保持积极的心态

当我们面对生活时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现实,就是指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现实。现实生活总是善与恶同在,光明与黑暗并存,顺境与逆境交错。如果人们只能接受那些美好的、顺心的、看得惯的事物,而对那些丑恶的、不顺心的、不喜欢的人或事一概采取拒绝和排斥的礦,那么,个人将很难同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关系,也很难使自己的心态保持平衡。有此同学上大学前把大学想象成实现个人美好理想的乐园,入学后面对现实,感到处处不如人意,幻想破灭,希望落空,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感到无比痛苦,有的人甚至因此而悲观失望,导致悲剧。所以,要适应现实,就要对现实进行分析并区别对待。就像有人说,任何选择终究是后悔。 这句话也可以换种说法,任何选择都是一种幸运。事物永远有着两面,所以,有那么多后悔的时间,不如用来享受同时带来的那份幸运吧!比如说:对学校严格管理制度不适应的同学可以对自己说,正是学校的约束可以让我用更多的时间学习,至少这五年会让我过得更有意义……

(五)正确的认识自我

“人贵有自知之明”。良好适应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能够充分地,正确地认识自我。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认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就会盲目乐观,妄自尊大;如果只看到自己不如人的地方,便会自卑,没有自信。能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人,不因挫折失败而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因取得成绩或成就忘乎所以。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也能在胜利和成就面前保持清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因别人的褒贬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正确评价自己,不夸大,亦不妄自菲薄,给自己制定的目标符合现实,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不足,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保持一致。

三、心理平衡要诀

当今社会,是适者生存的社会,是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竞争与挑战、瞬息万变的社会,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使自己保持心理平衡,使自己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于健康而良好的状态。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我们在面对困扰与失败时,可以通过主观的意识反应来进行自我控制并接受他人的忠告,从而达到适应的目的。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11条心理平衡要诀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环境与生活,现介绍如下:

1、对自己不过分苛求。人应该有自己的抱负,但有些人的抱负不切实际,根本非能力所及、欲求不得,便会认为自己倒运而终日忧郁;有些人做事、要求十全十美、对自己的要求近乎吹毛求疵,结果,受害者还是自己。把抱负和目标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要学会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果。

  2、不要强求别人。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是对亲人和朋友的期望,假如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大感失望,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与缺点,何必要求别人迎合自己的要求呢?

  3、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当我们勃然大怒时,很多错事或失态的事,都会做出来的,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加以自制。采取合理的分散转移,把愤怒发泄于另一方面,如打球、唱歌等等,必要时不妨来点阿Q精神,抱着笑骂由人的态度,愤怒情绪自可抛诸九霄云外。

  4、偶然也可屈服。一个做大事的人,处事要从大处看;只有一些无见识的人才会向小处钻。因此,只要大前提不受影响、在小处,有时也不必过分坚持,以减少自己的烦恼。

  5、暂时逃避。在生活受到挫折或打击时,应该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你喜欢做的事,如运动、旅游或看电视等,待到心情平静时,再重新面对自己的难题。

  6、找人倾诉烦恼。把所有的不快埋藏在心里只会让自己郁郁寡欢,如把内心的烦恼告诉你的知己或好友,会顿感心情舒畅。

  7、为别人做些事。助人为乐为快乐之本,帮助别人不单使自己忘却烦恼,而且可以重新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并获得珍贵的友谊,何乐而不为呢?

  8、在一个时间内只做一件事。要减少自己的精神负担,不应同时进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身心交瘁。当你面临难题时,先解决一个,而且从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下手。有了成功就会有信心,成功越多,越大,信心就会更足、更强。

  9、不要处处与人竞争。人之相处应以和为贵,处处以他人作为竞争对象,使得自己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其实,只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对手,人家也不会与你为敌。

  10、对人表示善意。我们经常被人排斥,是因为人家对我们有戒心。如果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树敌人,心境自然会变得平静。

11、娱乐。适当的娱乐是消除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改善情绪,调节身心,增加生活乐趣。娱乐的方式并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要令人心情舒畅。

四、应对变化,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理上存在一系列不良反应与适应障碍,有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8]。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怖、忧郁,神经衰弱等,明显地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智能素质,心理健康及人格成长。大学生中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因人际关系不协调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的人并不少见。凡此种种,都是由于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导致的。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一书中指出:“社会变革和技术革新的加速发展,使社会上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越来越窘于应付了,处理不当,将引起适应力的大崩溃。”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必须适应变化,才能成为现代人。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曾对人的现代化问题作过深入的研究,并认为人的现代化主要反映在他对社会的心理适应程度上。人的心理适应是指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中的恰当的行为反应。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是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会带来剧烈的社会变革。由于变化的迅速常常使现代人的心理适应面临严峻的挑战。适应社会变化的人应该对变化持有积极的、灵活的态度,视变化为正常,为机会,而不视其为问题,能够主动调整自身的身心,在现实生活环境中保持一种良好的,有效的生存状态。

此外,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提倡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一。用儒家的话概括就是“君子不器”(《为政》) 意思是说君子不像器皿一样,只有固定的用途。言外之意就是一个有作为的人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不论在什么时候,处在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正常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潜能和智慧,应付和处理好各种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发生的事情,保证不使身心受到危害。“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是指对一些不顺利、小挫折要善于忍让、忍耐,以顾全大局。适应能力和对待挫折的承受力主要分为对待生活环境、对待社会关系、对待自身三个方面。在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方面,我们生活在世界上,首先要能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对社会关系方面,遇到冷遇、遭到挫折要能坦然接受而不要愤愤不平、耿耿于怀。我国古代孔子就提倡对待怨恨要“以直报怨”(《宽问》),坚持用公平正直来报答。在对于自身的接受力方面,应看到、容忍并认可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要积极进取。

心理学研究表明,健全的心理适应包括:(1)认识个人的社会角色,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2)认识并面对现实环境,有乐于变迁的心态;(3)重视社会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主动参与社会,使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习与表现的机会;(5)发展民主平等的性格,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6)增进个人的知识与能力,跟上时代的发展。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应该具有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开拓进取的精神,勇于承担责任,敢冒风险,顽强的毅力,自信乐观,能够承受挫折和失败;但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适应困难,情绪失态,行为失常的比例逐年增加,由此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不下大力气有意识地去提高自我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所学的心理卫生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良好的心理适应方式,才能保持正常的心态,不断发展、提高和健全自我的心理适应性,才能在社会变革中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获取更多、更大的社会发展空间,成为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人。

(肖蓉 李春光)

[注释]

[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和功能.硕士论文.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1,6:42~46

[3]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4]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43~48

[5]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25~28

[6]George E.Vaillant著,颜文伟等译.怎样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7]马莹.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神经生理特点及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6):425-426

[8]樊富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null)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