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预防医学 > 正文:第三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防制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

  职业病的发生取决于三个因素:即人(接触者)、职业有害因素的存在,以及职业有害因素作用条件。这三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职业性病损的可预防性,而且只有采取预防的手段,才能防止职业病的发生。

  (一)控制人的因素

  为了预防职业有害因素对接触者的危害,应重点加强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以便及早发现受到影响的人。

  1.加强健康监护。

  2.加强个人防护 个人防护有具包括呼吸防护器(防尘防毒用的口罩、面罩)。面盾(防紫外线)、防护服(防酸、碱、高温)、手套(防振动)、鞋等。应根据危害接触情况而选用。

  3.保健膳食 为增强机体抵抗力,保护受职业危害作用的靶组织、靶器官、应根据接触有害因素作用性质和特点,适当补充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如对高温作业者,因大量出汗,盐份、水溶性维生素、氨基酸分解产物大量排出,故应补充:①水份,少量多次;②无机盐(尤其是氯化钠,每天随汗可损失20~25g);③蛋白质,使占总热量的13%~14%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50%;④维生素C(150mg)、B1(5mg)、B2(3~5mg)。食物宜清淡为主。

  根据毒物损害作用,应对接触者,给予特殊营养。例如损害肝脏为主时,应给以保肝食物,如优质蛋白质,易吸收的碳水化物和多种维生素;对铅作业工人补充维生素C、低钙膳食;苯的慢性作用主要损害造血系统,需补充优质蛋白质(保肝)、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不B6,并应适当控制膳脂肪和总热能。

  4.加强健康教育 使人们正确认识职业有害因素,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参与预防,并做好个人卫生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车间内吸烟、用膳。

  (二)采用工程技术措施,贯彻卫生标准

  应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尽早消除和减轻危害,预防和控制职工危害。着重在以下方面:

  1.预防职业有害因素的发生 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包括加料、出料包装等方法,以减少空气污染,贮存中注意温、湿度。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

  2.控制职业有害因素的扩散 对粉尘、有毒蒸气或气体的操作在密闭情况下进行,辅以局部吸风。有热毒气发生时,可采用局部排气罩。

  3.防止直接接触 采取远距离操作、自动化操作,辅以个人防护用品。

  (三)控制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职业有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是能否引起职业病的决定性前提之一,其中最主要的是接触机会和作用强度(剂量),决定接触机会的主要因素是接触时间。因此,在保护职业人群健康时,还应考虑作用条件,通过改善环境措施,严格执行卫生标准来达到控制职业有害因素。

附表 4-1职业病名单

  摘自《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由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颁发。[(87)卫防字第60号]

  一、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 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 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 铍病

  6 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 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8 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磷化氢、磷化、磷化铝)

  9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砷化氢)

  10 砷化氢中毒

  11 氯气中毒

  12 二氧化硫中毒

  13 光气中毒

  14氨中毒

  15 氮氧化合物中毒

  16 一氧化碳中毒

  17 二硫化碳中毒

  18 硫化氢中毒

  19 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0 工业性氟病

  21 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2 四乙基铅中毒

  23 有机锡中毒

  24羰基镍中毒

  25 苯中毒

  26 甲苯中毒

  27 二甲苯中毒

  28 正己烷中毒

  29 汽油中毒

  30 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1 二氯乙烷中毒

  32 四氯化碳中毒

  33 氯乙烯中毒

  34 三氯乙烯中毒

  35 氯丙烯中毒

  36 氯丁二烯中毒

  37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

  38三硝基甲苯中毒

  39 甲醇中毒

  40 酚中毒

  41 五氯酚中毒

  42 甲醛中毒

  43 硫酸二甲酯中毒

  44 丙烯酰胺中毒

  45 有机磷农药中毒

  46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47 杀虫脒中毒

  48 溴甲烷中毒

  49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0 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1 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